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15:01: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两圈一带”战略建设,加速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基础上,编制《湖北省农业

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 时期是我省农业改革发展最活跃的5年,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2315.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36%,粮食生产延续了2004年以来连续七年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棉花总产47.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5.81%,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大产棉省;油料总产31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09%,其中油菜籽面积、总产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3827.4万头,比“十五”末增长14.42%,在全国排第5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353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1%,在全国排第1位。

2、农业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10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14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8.40%,在中部六省、全国分别排第3位、第8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8.9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7.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27元,比“十五”末增长88.19%。农民收入构成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达到37.48%,比“十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

3、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05年以来,我省大力开展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茶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多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8%和82%。水产集中连片板块达500万亩。2010年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47%,比2005年降低7个百分点;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3.8%,油菜“双低”率达到95%,优质果率达到65%,名优茶产量占45%,优质棉占比超过70%,水产名特优比重达到75%以上。

4、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5:1,比“十五”末提高了71.23%。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0家,比“十五”末增加66.5%,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分别达25家、3家,均实现新的突破。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3750个,居全国前列。通过整合、推介,成功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奥星粮油等精品名牌,福娃、萧氏、国宝等12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0.8亿美元,是2005年的2.5倍。

5、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省有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县市有展示园、乡镇有示范场、村有示范户的四级农业科技展示培训平台基本建立。2010年全省科技示范户达到36.8万户,是2005年的2.6倍。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实用技术覆盖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5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10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达到3257万千瓦,是“十五”末的1.6倍,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收水平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6、农村能源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0年,全省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30%,新建农村能源服务网点270个,总数达到4568个,覆盖率60%以上。农村生活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推广,各类沼气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沼气为纽带构建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用能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改善了农村用能结构,减少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不断提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7、农村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2010年,全省经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081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顺应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试点突破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1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等市县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60个新农村建设驻点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探索了纵深推动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一五”以来,我省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新突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效,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实现了新提高、农村改革实现了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实践证明: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湖北农业的再认识,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必须坚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情况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驰名品牌,优势产业更为突出,品牌创建思想高度统一,为湖北品牌农业、效益农业提供支撑,使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更为巩固。必须坚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对新兴市场主体的扶持,进一步提升部门的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对接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全省农业农村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为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强大动力。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1、发展态势的判断

——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主题。在三次产业中,农业是对资源环境依赖度最高的产业,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的素质都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所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始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变过去依靠资源高强度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既是新阶段对农业的要求,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现代生物科学革命为标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使农业生产发生历史性的大变革。

——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城镇化率将超过5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变化。加快培育适应目标市场化、生产专业化、组织规模化、手段机械化、技术实用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将是新时期的一个重大任务。

——国内市场扩大是湖北农业面临的难得机遇。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产品出口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同时,国内正处于经济水平提升、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产能有限、需求在增长中升级的转型期,国内市场无论是对农产品的总量还是质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产品市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局面将进一步强化。如何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居中独重的内生型市场优势、农业科技优势的潜力,扩大湖北农产品市场半径,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更加关注质量安全是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已经过调整期并进入品种多元、外观标准、品质安全的阶段。这些变化趋势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结构朝着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水平,不仅是突破国外“绿色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要,更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抢占国内市场的迫切需要。

——强化农科教结合将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十二五”时期,必须面向基层培养农业实用人才;面向农村,开展科技研究;面向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普及,通过农科教有机结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将是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正在改观,农业领域开始成为社会资本新的投资热点。此外,农村剩余资本长时期外流的状况早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在新阶段,这一状况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得到缓解。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形成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投入主体,是“十二五”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农”工作上升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时代环境。“十一五”时期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

——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供了有利条件。2008年到2010年,全省GDP保持每年以13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1.58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11亿元。伴随全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保障能力将会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持久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为了农村改革发展新的方向和特征。2010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突出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标志着我国“三农”发展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带动下,呈现出新趋势,这为新时期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持久动力: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将会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将会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和形成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环境,从而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大省的崛起,农业和农村经济强则中部才能崛起。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标志着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速度将更快、力度也将更大。湖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使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更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依据更为充分。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走转型发展道路积累了实践经验。“十二五”时期是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农民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产业、广阔地理空间和重要力量,决定“三农”无疑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实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在以转型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偏弱。我省农村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地力普遍透支,生产能力普遍下降。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中,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占35%,80年代以后仅占14%,且大多标准不高,渠道建筑物配套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近200万亩精养鱼池淤塞严重,水体容积低,单产水平不高,病害较重,养殖效益普遍偏低。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发展滞后,面积仅100万亩左右,而且大多是竹架等简易结构,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企利益联结不紧。我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实力偏弱,带动力不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种植业加工企业发展相对较快,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特别是生猪、肉鸡加工与我省生猪和家禽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油脂、小龙虾等产业加工能力相对过剩,许多企业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企业与农户之间普遍存在利益联结不紧,订单履约率较低,农民毁约和龙头企业与民争利并存等问题,不利于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对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偏低。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到田率不高,农业实用技术创新成果偏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偏低,制约了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提高。

——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的信号不灵敏,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保障,农民种养殖产品结构调整难以同价格信号同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较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经营组织体制约束和机制不活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投入资源来源渠道仍旧狭窄,市场化的投资体制发展缓慢;资金使用合力不强;农业要素供给和流动机制不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平台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与此同时,我省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务农人员的素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制约日趋明显;极端天气变化频繁对农业受灾程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耕地数量刚性减少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要求越来越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等。面对这些挑战,“十二五”期间,必须找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我省农业发展综合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稳定基本经营制度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要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根本动力,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拓宽发展道路,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保障有效供给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相结合。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湖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要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第一要务。同时,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和发展多功能农业等,进一步挖掘农业内外部增效潜力,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核心。

——坚持因地制宜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全省各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必须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要方法,积极培育各地特色产业。同时,要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业品牌。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对于农业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是基础产业、民生产业,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和部门监管,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当前,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必须坚持把依靠科技和人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湖北农业科教、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高产、稳产、高效面积扩大;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单位产出能力和效益提高;农业投入品科学运用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业内部及其与

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预期目标

到2015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农业经济效益及结构。农业增加值达到2635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超过6000亿元;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达到2400万吨、棉花产量50万吨、油料产量达到330万吨、果蔬产量达到4250万吨,生猪出栏量达到45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5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0万吨。

——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5%。

——农村能源和资源环境。新增清洁能源受益农户150万户,配套后续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45%,丘陵山区达到70%;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田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化肥利用率达到35%;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

三、区域与产业布局

全省农业区域与产业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互补,突出特色;规模经营,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一)区域布局

按照全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将全省农业区域划分为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与沿江优势农业带三大区域,各区域农业主体功能综合考虑区域所处自然环境、农业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确定。

图1 湖北省农业区域布局图

1、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涵盖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城市的农业区域,即武汉城市圈内的农业区域。武汉城市圈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发展基础,是全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密集区。根据发展的现状及潜力,试验区的农业功能应定位于:全省“两型”农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区,全省现代都市农业、精致农业发展的先进基地,全省重要的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商品蔬菜、优质水产品、优质稻米、优质棉花、“双低”油菜和“三元”猪等优势农产品和水禽、特色禽蛋、牛奶、优质绿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花生、苎麻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与武汉市近邻的东西湖、蔡甸、汉南、洪山、江夏、黄陂、新洲等地区在全省农业基础条件好,农业科技力量强,农业发展起点高,并具有紧邻武汉市区、人口密集、交通四通八达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应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新型农业以及以服务市民生活、服务城市建设与环境美化为主要目标的现代都市农业。

武汉市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畜禽、水产品产区与加工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优越,农业劳动力素质较高。本区应依托现有的发展基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由比较粗放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高质、高效、生态”为重要特征的现代集约农业转变。产业发展重点是:继续搞好主要农产品稻米、棉花、油菜、商品蔬菜、畜禽、水产品的品种优化与效益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水禽、特色家禽、优质牛奶、小龙虾、名优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苎麻、花生等特色名牌产品。

2、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在内的农业区。本区地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密集,生态良好,文化多样,是我省农产品,特别是果、茶、药、食用菌、魔芋等特色产品主产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应依托本区独特的资源条件,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三大总体发展目标,大力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农、特、畜、水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经营;积极开发农业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积极推广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广农业生态养殖、立体养殖,推广低碳农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区内产业发展重点包括:优质稻米、小麦、“双低”油菜、“三元猪”、名特水产品、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牲猪、肉牛、肉羊、家禽、食用菌、茶叶、水果、中药材、魔芋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在种子种苗繁育推广、特色产品精深加工、立体种养高效模式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3、沿江优势农业带

我省长江段长约1060公里,占长江干线总长三分之一以上,沿江地区是促进我省经济发展乃至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沿江优势农业区包括武汉、黄石、宜昌、鄂州、黄冈、荆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的农业区。本区土质肥沃,河湖广布,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较为发达。

沿江优势农业带应利用好沿江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沿江经济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力争成为全省农业集约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先行区。沿江优势农业带产业发展重点是建立“三带十二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即建立大宗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产业带;优质畜牧水产养殖与加工带;特色经济作物生产与加工带。十二个基地包括:优质稻米、“双低”油菜、商品蔬菜、优质花生、优质“三元猪”、奶牛、优质水产品、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中药材、魔芋、食用菌等生产及加工基地。

(二)产业布局

1、种植业

(1)水稻布局。根据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加工企业分布状况以及《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继续推进江汉平原和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优势产区、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籼稻优势产业带和鄂东北优质、粳稻优势产区基地建设, 确保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稻面积达到2500万亩。

图2 湖北省水稻生产布局图

一是江汉平原、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仙桃、潜江、天门、汉川、监利、松滋、洪湖、公安、江陵、荆州、石首、枝江、黄梅、武穴、蕲春、团风、浠水、鄂州、大冶、阳新、咸安、嘉鱼、崇阳、赤壁等县(市、区)。

二是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京山、沙洋、钟祥、安陆、应城、当阳、随县、曾都、广水、南漳、襄阳、枣阳、宜城等县(市、区)。

三是鄂东北优质粳稻板块,包括麻城、孝南、孝昌、黄陂、新洲等县(市、区)。

(2)小麦布局。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安排,结合结构调整的趋势、加工企业分布情况,以及大众消费特点,重点抓好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优质中筋小麦优势区和江汉平原、鄂东弱筋专用小麦优势区基地建设,全省小麦总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200万亩。

图3 湖北省小麦生产布局图

一是在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大悟、老河口、谷城、丹江口、郧县、南漳、宜城、钟祥等北纬31°以北的县(市、区)建设中筋小麦板块。

二是在天门、仙桃、潜江、江陵、松滋、公安、黄梅、麻城、大悟、红安、罗田等县(市、区)建设弱筋小麦板块。

(3)玉米布局。服务饲料加工业和养殖业发展需要,大力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稳定扩大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加强技物配套,发展订单生产,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转化能力。到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850万亩,单产提高到340公斤。

图4 湖北省玉米生产布局图

一是鄂西山地玉米区。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和十堰市,主要有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兴山、长阳、秭归、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区),选用适宜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间套复种面积,提高单作或间套作玉米单产水平。

二是鄂北岗地玉米种植区。包括襄樊市的宜城、枣阳、谷城、保康、襄阳、南漳等县(市、区),可扩大种植规模,增加饲料玉米生产能力。

三是江汉平原及鄂中丘陵区。包括武汉、荆州、荆门等地,主要有天门、潜江、仙桃、钟祥、京山、汉南、新洲、荆州、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区),发展鲜食玉米生产和玉米套作模式具有一定潜力。

(4)马铃薯布局。根据省政府2008年制定的《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鄂西高山种薯优势生产区,鄂西低山粮、加、饲产业区,平原菜用、加工薯产业区和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产业区的基地建设,力争各类马铃薯基地建设突破500万亩。

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一是鄂西粮用、加工及饲料薯板块。包括恩施州、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海拔1000米左右马铃薯产区,主要有兴山、宣恩、咸丰、长阳、秭归、建始、恩施、巴东、利川、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二是平原菜用、加工薯板块。以江汉平原和汉江流域为主体,包括荆州、襄樊、宜昌、荆门、随州、武汉市等市;三是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板块。主要包括崇阳、通山、通城、咸安、赤壁、嘉鱼、阳新等县(市、区)以及鄂州和黄冈市的部分县(市、区)。

种薯繁育基地建设:一是加强试管薯繁育中心的建设;二是微型薯繁育基地,主要分布在武汉市、随州市、恩施市、长阳县等处;三是原种、良种繁育基地,主要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襄樊市和黄冈市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

(5)棉麻布局。进一步提升棉麻生产优势,建设适纺50支纱以上的中长纤维原棉生产基地和适纺30支纱以下的中短纤维原棉生产基地,棉田面积700万亩左右。建设优质苎麻生产基地,苎麻种植面积恢复到30万亩左右。

一是建设江汉平原、鄂东和鄂北三大优质棉板块。重点建设天门、沙洋、潜江、监利、公安、松滋、枝江、仙桃、汉川等县(市)。

二是建设鄂南优质苎麻板块。包括咸安、赤壁、嘉鱼、阳新、大冶等县(市、区)。

图5 湖北省棉花生产布局图

(6)油料布局。在长江、汉江沿岸地区与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地区集中建设30个“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确保全省油菜面积达到1900万亩以上,油菜“双低”优质率和商品率分别稳定在95%和65%以上。在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建设300万亩花生、芝麻板块。

一是建设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 “双低”油菜板块。包括天门、仙桃、公安、松滋、潜江、枝江、江陵、新洲、浠水、鄂州、武穴、阳新、大冶、赤壁、咸安、沙洋、钟祥、当阳、宜城、监利、洪湖、荆州区、黄梅、蕲春、石首、麻城、云梦、汉川、孝南、应城、黄陂等县(市、区)。并在鄂北建设杂交油菜良种繁育基地。

二是建设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花生、芝麻板块。包括襄樊市郊区、襄阳区、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大悟、红安、麻城、团风等县(市、区)。

图6 湖北省油料生产布局图

(7)蔬菜布局。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要求,全省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安全型的“三型”产业转变。到“十二五”末,全省蔬菜(含西甜瓜、魔芋、食用菌)基地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播种面积稳步发展到1900万亩。

一是城郊蔬菜。以武汉市为核心,全省16个中等城市和主产县市区郊区为据点,建立20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700万亩,产量100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保障本省蔬菜供应。

二是喜冷凉露地越冬蔬菜。在嘉鱼、天门、襄阳、云梦、应城、汉川、钟祥等县市区建立24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500万亩,总产量1100万吨,总产值160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参与支撑我国秋冬蔬菜市场供应。

图7 湖北省蔬菜生产布局图

三是高山反季节蔬菜。在长阳、五峰、兴山、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保康等16个高山蔬菜主产县市,建立160万亩稳定的高山蔬菜核心基地,播种面积发展到30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总产值90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

四是水生蔬菜。在蔡甸、东西湖、江夏、汉川、洪湖等县市区建立150万亩标准化水生蔬菜基地,亩产量2000公斤,总产量300万吨,总产值60亿元,由自给为主向外销为主发展,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五是食用菌。在随县、远安、房县、保康、广水、钟祥、新洲、公安等县市建立高标准生产基地50万亩,鲜菇产量100万吨,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以上,力争使全省食用菌总产值和产量继续稳居全国前5位,食用菌出口创汇继续稳居全国前两位。

六是西甜瓜。在松滋、石首、公安、潜江、蔡甸、江夏、宜城等县市区建立西甜瓜基地150万亩,产量400万吨,产值40亿元。

七是魔芋。在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襄樊市有关县市建立生产基地50万亩,产量100万吨,总产值50亿元,其中种植产值30亿元、加工产值20亿元,基地农民从魔芋产业年人平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8)果、茶、桑、药布局。做好水果市场细分,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抓好“早熟”、“晚熟”品种发展,实现均衡上市,果园面积发展到580万亩。突出名优茶生产,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栽培技术,提高茶园整体素质,茶园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大力推广多丝量优质蚕品种,主推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营茧等集成技术,大力开展桑蚕茧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桑园面积发展到40万亩。强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大力推广高产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重点发展黄连、茯苓、板党、玄参、白术等品种,中药材留存面积发展到500万亩,年度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

水果:一是以巴东、长阳、秭归、兴山、夷陵、点军、当阳、宜都、枝江、松滋、东宝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柑橘板块;二是以丹江口市、郧县为核心示范区的宽皮柑橘板块;三是以老河口、枝江、钟祥、京山等县(市)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梨板块;四是以枣阳、随县、广水、孝昌、孝南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桃、枣板块。

茶叶:一是在恩施、鹤峰、宣恩、咸丰、利川、五峰、夷陵、宜都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宜红茶板块;二是在英山、罗田、麻城、红安、大悟、孝昌等县(市)建设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板块;三是在竹溪、竹山、房县、保康、谷城、南漳、神农架等县(区)建设高香绿茶板块;四是在赤壁、崇阳、通城、咸安、通山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及边销茶板块。

桑蚕:一是巩固提高鄂东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英山、罗田、麻城等县市;二是积极发展鄂西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郧县、郧西、南漳、远安、夷陵等县区。

中药材:一是重点打造武陵山优质地道药材种植区,包括恩施、巴东、利川、咸丰、鹤峰、建始等6县市;二是巩固发展大别山药材种植区,包括蕲春、英山、罗田、麻城等4县市;三是扶持秦巴山中药材种植区,包括郧西、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丹江口、谷城、保康、南漳等9个县市。

2、畜牧业

生猪:以长江流域县(市、区)为重点,建设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生猪产业板块基地。包括襄阳、松滋、钟祥、随县(含曾都)、仙桃、潜江、当阳、夷陵、枝江、京山、南漳、恩施市、枣阳、鄂州、天门、黄陂、武穴、沙洋、宜城、通城、公安、宜都、江夏、监利、老河口等25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汉川、安陆、大冶、阳新、巴东、利川等县市区。

肉鸡:一是以湖北同星、宜城襄大、丹江口福润、十堰市康达等肉鸡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以随州、襄樊、十堰等地为主的鄂北双亿只肉鸡产业带;二是以温氏湖北公司为龙头的鄂南亿只优质黄羽肉鸡养殖基地;三是以谷城县为主的千万只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形成我省3亿只肉鸡主产区和精深加工集中地。

蛋鸡:以湖北神丹、湖北神地、武汉灵星等蛋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建设京山、应城、云梦、安陆、钟祥、沙洋、仙桃、公安、荆州区、石首、新州、浠水、团风等蛋品大县市为重点,形成鄂中、鄂东存笼过亿只的蛋鸡板块。

肉鸭:以汉口精武和飘飘鸭业、周黑鸭、鸿翔等肉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8+1”城市圈为主的亿只肉鸭产业基地。

蛋鸭:以仙桃九珠、荆州离湖、荆州小胡鸭等蛋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江汉平原为主的6000万只蛋鸭养殖基地。

鹅:生产基地集中在江汉平原、鄂中产业区和鄂南产业区。

肉牛:肉牛基地以汉江流域、大别山肉牛产业带为主,包括竹山、郧县、丹江口、老河口、宜城、南漳、谷城、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京山、钟祥、天门、大悟、红安、麻城、浠水、蕲春、黄陂、利川、咸丰、恩施等25个县市,实现出栏肉牛100万头,占全省肉牛出栏的59%。

肉羊:肉羊基地主要集中在以清江流域的建始、巴东、恩施、宜都、长阳等5县市,汉江流域的丹江口、郧西县、房县、老河口、襄阳、枣阳、南漳、谷城、宜城、随县、曾都、广水等12个县市区,大别山区域的麻城、罗田、蕲春、英山等4县市,年出栏肉羊600万只,占全省800万只的75%。

奶牛:奶牛基地以武汉为中心,联合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等共8个市共同打造武汉城市圈奶业基地。其中,黑白花高产奶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武汉、黄冈、黄石、咸宁、孝感、咸宁市郊;奶水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鄂州、天门、潜江、仙桃四个直辖市及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部分县市;“黄牛奶改”发展区域主要包括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县市。基地奶牛存栏突破10万头,年产鲜奶30万吨。

蜂:集中在鄂州、麻城、黄梅,崇阳、新洲、黄陂、随县、曾都、安陆、沙洋、钟祥、京山、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荆州区、公安、松滋、监利、石首、当阳、宜都、枝江、天门、潜江、仙桃、神农架林区、鹤峰等29个县市区。

图8 湖北省生猪养殖布局图

3、水产业

全省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1030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建设20个名特水产品省级苗种繁育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60%,建设30个稳产高产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将我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要求,结合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养殖习惯以及加工企业分布状况,在稳定发展“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8大常规当家品种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特色水产品养殖。重点发展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等三大出口优势水产品和鳜鱼、黄颡、鳝鳅、龟鳖、乌鳢、鲶鱼、青虾、长吻鮠、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等特色品种(除小龙虾、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外,其它各品种均被纳入全国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图9 湖北省重点优势水产养殖布局图

(1)出口优势水产品布局

小龙虾:围绕全省“楚江红”小龙虾品牌整合和小龙虾加工业的深度开发,在潜江、洪湖、仙桃、鄂州、嘉鱼、监利、孝南、沙洋、应城、黄陂、浠水、天门、新洲、赤壁、蕲春、黄州区、钟祥、汉川、宜城、武穴等地重点建设20个小龙虾工厂化苗种繁育基地,同时在上述20个县以及公安、石首、广水、黄梅、大冶、枝江、江夏、荆州区、沙市、阳新、蔡甸、东西湖、汉南、松滋、江陵、团风、当阳、随县、京山、东宝、云梦、大悟、安陆、麻城、咸安、通城、老河口、枣阳、孝昌、襄阳等地建50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虾稻轮作”、“虾蟹混养”、“名优鱼类与小龙虾混养”等技术。

河蟹:围绕全省“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品牌整合打造,重点支持江夏、鄂州、洪湖、嘉鱼、汉南、监利、仙桃、汉川、赤壁、大冶、咸安、应城、阳新、浠水、公安、石首、沙洋、钟祥、天门、新洲等20个县市区。

斑点叉尾鮰:围绕全国苗种基地和鮰鱼加工出口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嘉鱼、长阳、宜都、钟祥、通山、枝江、仙桃、天门、潜江、监利、阳新、丹江口、浠水、随县、京山、老河口、枣阳、赤壁、沙洋、当阳等20个县市区。

(2)特色水产品布局

鳜鱼:重点建设洪湖市、江夏区、嘉鱼、鄂州、公安、黄陂、仙桃、监利、石首、汉川、应城、武穴、钟祥、天门、松滋、沙洋、浠水、蕲春、阳新、通山等20个县市区。

黄颡鱼:重点建设公安、荆州、嘉鱼、赤壁、新洲、鄂州、石首、监利、洪湖、云梦、汉川、天门、潜江、蕲春、黄州、松滋、江夏、黄陂、浠水、老河口等20个县市区。

鳝鳅:重点建设仙桃、监利、洪湖、嘉鱼、阳新、汉川、孝南、天门、沙洋、潜江、公安、鄂州、赤壁、咸安、通城、大悟、广水、蔡甸、武穴、汉南等20个县市区。

龟鳖:重点建设应城、京山、公安、沙市、天门、浠水、孝南、沙洋、黄陂、洪湖等10个县市区。

乌鳢:重点建设阳新、嘉鱼、云梦、汉川、沙市、监利、洪湖、公安、鄂州、蔡甸、浠水、黄梅、大冶、沙洋、当阳等15个县市区。

鲶鱼:重点建设监利、公安、嘉鱼、枝江、当阳、丹江口、麻城、天门、随县、阳新等10个县市区。

青虾:重点建设黄梅、监利、嘉鱼、鄂州、大冶、江夏、阳新、赤壁、洪湖、沙洋等10个县市区。

长吻鮠:重点建设石首、洪湖、长阳、钟祥、蕲春、夷陵区、当阳、宜都、枝江、汉川等10个县市区。

鲌鱼:重点建设丹江口、大冶、公安、当阳、宜城、黄梅、嘉鱼、咸安、江夏、鄂州等10个县市区。

罗非鱼:重点建设英山、天门、浠水、沙洋、潜江、钟祥、赤壁、应城、洪湖、襄阳等10个县市区。

大鲵:重点建设宣恩、咸丰、恩施市、竹溪、房县、竹山、丹江口、嘉鱼、当阳、夷陵、五峰、京山、神农架、东西湖、郧西等15个县市区。

胭脂鱼:重点建设孝南、东西湖、荆州区、嘉鱼、当阳等5个县市区。

鲟鱼:重点建设荆州区、宜都、长阳、当阳、蔡甸、麻城、仙桃、洪湖、广水、沙市等10个县市区。

4、农村能源

户用沼气:建设重点放在十堰、黄冈、宜昌、襄樊等地。

小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荆州、黄冈、襄樊、宜昌、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武汉、黄冈、孝感、襄樊、荆州、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秸杆气化(固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仙桃、天门、潜江、黄冈、襄樊、十堰、荆州、咸宁等地。

5、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应遵循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选择交通条件优越、农产品原料富集、市场辐射范围广泛的地点组织生产,并尽可能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应充分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水禽、水产品、食用菌、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加快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1、稳定发展粮棉生产

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由6100万亩增加到6200万亩,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改进品种结构;稳定发展水稻、小麦生产,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能力强的核心产区;扩大玉米、大豆等旱粮生产,提高饲料用粮自给率;实施“籼改粳”工程,提升粳稻市场供应能力;突破性发展马铃薯生产,大力减少冬闲田;适应纺织和加工需求,进一步建设棉麻板块基地。大力推进粮棉高产创建,抓好示范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机械化生产等五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示范片种植水平,带动粮棉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到2015年,力争全省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单季稻亩产达到700公斤、双季稻亩产900公斤、小麦亩产500公斤、玉米600公斤、马铃薯达2000公斤(鲜重)、棉花亩产达到100公斤。

2、着力做大油菜产业

积极构建双低油菜籽生产新模式,以组织统一供种为基础,以创建品牌为抓手,实现油菜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加大产业政策导向为切入点,培植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将油菜产业由单一的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品牌、效益型的产业化发展。重点加强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体系建设、双低油菜标准化技术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加工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品牌与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着力培植双低品牌,建立双低油菜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促进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我省油菜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省油菜种植面积1900万亩,比“十一五”期末增12%;达到双低标准的油菜面积1000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0%;油菜籽单产达到140公斤,增长8%左右,总产达到266万吨,增长12.5%。

3、发展壮大蔬菜产业

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加大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培植10个产值过亿元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带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我省高山反季节蔬菜、水生蔬菜、越冬蔬菜、魔芋、食用菌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扩大我省蔬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蔬菜集约化育苗,走土地节约型、高效集约型的路子。努力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强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强和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的建设,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严格建立和执行蔬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销地准入制度、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蔬菜产品安全。力争到2015年,全省蔬菜、食用菌、魔芋、西甜瓜的播种面积达到1900万亩,总产量3800万吨,总产值660亿元,蔬菜产业综合效益突破1000亿元大关,出口创汇突破4亿美元大关。

4、加快发展果、茶、桑、药等特色产业

加大水果、茶叶、蚕茧、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区域结构调整的力度,力促经济作物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果、茶、桑、药等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稳定提高长江三峡、丹江库区、鄂北等地柑橘、桃、梨优质板块基地的生产规模,主攻品质,提高效益;继续加强鄂西南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和宜红茶产区、鄂东大别山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产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产区和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与边销茶基地生产能力建设,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着力打造名优品牌,重点开发采花毛尖、萧氏茗茶、武当道茶、恩施玉露、秭归脐橙、宜昌蜜桔、邓村绿茶、英山云雾、鹤峰翠泉茶等名优产品。高档次开发乌龙功夫茶生产,加快恢复发展宜红茶生产,实现我省乌龙功夫茶产业突破性发展。利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扶持中药发展等政策机遇,促进蚕茧、中药材生产迈上新台阶。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果、茶、桑、药等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600万亩(包括500万亩中药材留存面积),实现农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以上。

5、大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猪禽生产,突出发展奶业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鄂北岗地草食畜牧业、江汉平原为中心的生猪养殖业、汉江流域和大别山等地区的肉羊养殖业、以武汉为中心的奶牛养殖业等优势区域的开发。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着力推进家庭式规模养殖,以奖代补,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推广,“清洁工程”建设。加快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施“种源工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提高我省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实施“放心肉蛋奶”工程,切实提升畜产品安全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笼)数量分别达到4500万头、170万头、800万只、60000万只;肉、蛋、奶的产量分别达到500万吨、200万吨、35万吨。

6、稳步提高水产业质量与效益

以“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为发展前提,走“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江河禁捕、改造鱼池、加工带动、品牌增值”的发展之路,大力转变水产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渔业。着眼于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渔业养殖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重点搞好全省500多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抵御大灾、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标准,分批进行改造,重点改造进排水渠道分离、池塘清淤和护坡,实现精养鱼池水、电、路、机械配套,规模化连片发展的格局。优化水产业品种结构,继续支持以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黄鳝、黄颡、泥鳅、武昌鱼、龟鳖、鳜鱼等重点品种为龙头的“一鱼一产业”快速发展,集中全省力量,整合打造“一虾一鱼一蟹”三大品牌(“楚江红”小龙虾、“洪湖渔家”生态鱼、“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加大名特珍稀品种的保护与市场开发力度。发展规模养殖与特色养殖,建设县市有大板块、乡镇有专业基地的各具特色的水产板块和水产大县。拓展水产业增值空间,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与观光渔业。实施渔业生态环境修护工程,提高水产集约化养殖水平。加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监测,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大渔业科技创新力度,重点解决制约我省小龙虾、黄鳝、鳜鱼、河蟹等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提高全省水产业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放养水面稳定在1030万亩左右;产业全行业总产值1270亿元,其中渔业产值550亿元,加工业等二产业产值270亿元,三产业产值45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水产品加工率由2010年的31.6%提高到36%;出口创汇突破3.3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0300元。

7、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

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饲料企业重组与兼并,加快饲料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全面提升饲料行业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优化饲料产业结构,满足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目的的需求;加快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应用,加强饲料基础科学的攻关研究,大力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全面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狠抓饲料质量安全,加强标准化和质检工作,完善饲料行业监管监测体系,规范饲料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地区布局,形成结构合理、添加剂生产与饲料加工能力相适应、较为完善的饲料工业体系。争取到2015年,饲料总产量达65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540万吨,浓缩饲料90万吨,预混合饲料2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值达240亿元。

8、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立足于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特色农业和出口基地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增强我省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进一步扩大我省农业的对外开放度。加强出口农产品专业基地建设,大力培植食用菌、蔬菜、茶叶、水产品等特色明显、集中连片、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推进出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出口农产口基地备案制度,引导和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备案基地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力争“十二五”末,培育2-3家农产口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10家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30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型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创建2-3个出口农产品知名品牌,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2亿美元。

(二)强化农业基础保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粮食主产区的灌排骨干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水库、管道、干支渠及渠系建筑物的蓄、引、输配水安全等问题,恢复、提高其蓄引输配水能力,减少输配水损失和管理上的漏洞,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开展田间节水灌溉示范与推广,加强基本农田沟、渠、桥、函、闸等小型田间工程建设,完善田间排灌系统,修建和改造田间工作道,配套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鄂北岗地、鄂东南丘陵区和城郊经济作物区大力推广管道防渗、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技术。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00万亩以上。

2、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切实稳定耕地面积,确保“十二五”末全省耕地总面积达到6900万亩以上,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不少于5700万亩。大力开展标准粮田和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和坡耕地改造,扩大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绿肥等有机肥料应用,培肥改良土壤,实现“藏粮于地”。切实加强土肥水资源合理利用,有效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完善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法规,实行肥料应用准入与主推制度。制定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办法,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与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加快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开发应用土壤肥料、农田节水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到2015年末,全省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达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62.7千克/亩以内,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5%,全省高产稳产农田比例达到40%。

3、提高种子供给保障能力

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种业科研创新中心,加大种子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选育有突破性进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良种贡献率,争取到2015年,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根据全省农作物优势区域布局,在省内建立专业化、现代化良种繁育体系和种子生产基地,推行种子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确保省内种子基本自给,到2015年,全省建成稳定的标准化的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5万亩,常规水稻种子基地5万亩,小麦种子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种子基地5万亩,水稻、小麦种子自给率达到60%以上;改善省、市、县三级种子管理机构管理与调控手段,提高种子快速检测鉴定能力,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种子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到2015年,力争省级每年具备可承担2000份样品的转基因检测或品种真实性鉴定任务的能力;完善种子储备制度,建立种子分级储备制度,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力争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种子储备总规模达到市场需求的8%左右。

4、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

针对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灾害情况,制定防灾抗灾预案,着力增强植保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提高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应急防控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提高监测手段和病虫害信息传递能力。推广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为重点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安全、有效的植保器械。大力使用机械化作业,强化农业机械作为防控病虫害的手段。加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建设,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力度。强化农药登记管理,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检疫性病虫害的检疫和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预警,严格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农作物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提高化学农药利用率20%,化学用药量减少10%,农药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面促进湖北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等新型前沿科技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运用,力争在农业特色种、专用种培育上取得突破,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和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农业设施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发挥农业科技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90%,免耕、直播、机械化操作为主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应用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2、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农机购置补贴等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政策扶持,调动农民购置与运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重点提高粮、棉、油、茶等主要作物在耕作、播种、收获、加工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对农业生产短缺、农民急需的农业机械,加大开发、引进和推广的力度。支持农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农机产品的适用性、耐用性和安全性。切实加强农机具售后服务,维护农民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完善农用燃油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省农机化发展预期目标要求的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加快血吸虫疫区“以机代牛工程”的推进,在“十二五”期末疫区实现机械化操作,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拖拉机达到180万台,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5%、40%、75%。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3、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按照多模式、广覆盖、重服务、求实效的要求,整合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开发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农业综合信息采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五大应用系统,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站;完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办好农业远程教育网,实现农业远程教育县(乡)全覆盖,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形成网上直播、视频点播、双向交互,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多途径、零距离、高效率沟通;完善农业视频会议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办好湖北农业信息网政务门户和农业网站集群,逐步实现网上办事、在线沟通和公众互动;做大做强湖北农业信息网商务门户,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大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围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生猪、肉牛、肉羊、禽蛋、肉禽、水禽、水产品、食用菌、蔬菜、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实施绿色农业产业工程,依托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一批绿色食品标准化板块基地和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底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体系。制(修)订无公害绿色农业地方标准100项。全省共建设100个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园),其中武汉城市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有机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全省绿色和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500万亩以上。重点扶持100家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培植500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坚持“政府推动、抓大促小、控制源头、综合监管”的原则,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和投入品使用记录,实行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终端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和可追溯制度,实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药、化肥、兽(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执行投入品登记制度、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加大违禁投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农产品质量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15年末,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基地)、销售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自律性检测网络。提高检测能力,提升检测水平。到2015年,省级每年监测频次4次,范围覆盖17个市州,监测农产品种类达到40种,抽检样品达到1.2万个,市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3000个,县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1000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按照试点、推广、普及的原则,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平台,网络市、县、乡镇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监控点。逐步构建网络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质检机构管理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强质检机构的综合考核评估,实行质检机构等级管理制度。加强检测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发展品牌农业

大力推行农业部“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品牌认证、HACCP认证、GAP认证和农产品名牌评定,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以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品牌认证奖励机制,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谋划、打造、宣传一批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通过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大力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整体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通过国家“三品一标”认证品牌总数达到4500个,总产量达到1600万吨,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农业类全国知名品牌30个以上。

(五)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使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力争到201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乡镇(街、办)建立土地承包档案;50%的县(市、区)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80%的县(市、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80%的乡镇(街、办)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把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扶持本土企业为主原则,培植一批造福一方百姓、带活一方经济、带动一方产业的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种加工型、物流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建立、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原则,采取行政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把基地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向适宜区域合理集中,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加大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甘肃农业十二五规划

区农业十二五规划

农业农村十二五规划

休闲农业十二五规划

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新规划

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