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际关系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20:30: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心理学》 课 程 论 文

——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际关系问题

摘要: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式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人类健康发展的心理需要。本论文是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角度分析,揭示了人际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期望大学生能够在认知过程中避免自身认知偏差的同时,学会运用人际认知规律,使之为我所用,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人际交往 大学生 沟通障碍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豪斯顿指出,研究人际关系的兴趣日益高涨的原因之一,是发现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当然,不良的人际关系为人们增添了烦恼。良好人际关系不仅意味着校园内部有较好的人际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大学生在校园内的成长,同时也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角色转换,进一步社会化作必要心理、行动的准备。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满足大学生自身心理需要,满足大学生自身社会需要,加速大学生自身社会化进程,满足群体社会需要。所以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成功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需求。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初入大学,由于与先前的环境有所不同,大学生需要面对同学关系、宿舍关系等。这些变化对人际交往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就会造成人际交往困难。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的恐惧、冷漠、自我定位偏差、性格内向、性格抑郁和功利主义等。

对自己人际关系现状的分析

首先,交往范围狭窄。我在大学期间交往的对象以同龄人为主,只同与自己性格相同,背景相同的同学交往。有所谓的“代沟”心理定势。喜欢与这类人交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在生理上、心理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有共同的理想、爱好,能相互理解和帮助,可共同探讨人生,分担忧乐。

自卑羞怯与孤芳自赏心理 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

异性交往困惑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 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这些大学生主要因为不能正确区别和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部分大学生划不清友情与爱情的界限,从而把友情幻成爱情。

交友范围单一,不利于自己的全面发展,我要积极的改变这一现象。要与各种不同性格,不同理想,

不同年龄,不同价值观念的人接触,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了解他人的优点和缺点,能够互助互益,相辅想成。

处置

①表达理解能力。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②人际融合能力。表明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③ 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差。其次要遵守人际交往的原则:平等原则、换位原则、以诚相待原则、礼貌原则、互利原则。最后是改善人际交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记住别人的姓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平易近人的印象。(2)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3)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4)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礼貌,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5)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6)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贺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7)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任。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对于大学生来说,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所以我们要力争发展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凡禹主编.人际交往的艺术[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李谦编著.现代沟通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李家龙等编者.人际沟通与谈判[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版. [4]赵德华.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巨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5]吴娅丹、赖素莹.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中国人际关系研究[J].兰州学刊,2006(3)

1、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谢彦红《教育科学研究》 2012年第2期 79-80页

3、杨昌宏《考试周刊》 2011年第 91期 216-217页

4、刘娜 王秀阁 《中青年学者论坛》

5、张雷《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

6、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分析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2 团体的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分析简介

分析论证方法的用

社会心理学作业案例分析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21

暖春社会心理学分析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

社会心理学论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际关系问题
《 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际关系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