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12 08:34:35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一)

心灵驿站

傅毅琳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社会心理学研究主要有3个领域,分别是个体过程、人际过程、群体过程,研究层面分别是社会、个人、人际。研究方法有两大类: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自我概念中,华人的社会取向正是华人的真实写照,关系、权威、家庭、他人取向。实验表明他们的确有个人取向自尊与社会取向自尊的需求,且社会取向自尊的需求较高,同时也有个人取向自我提升与社会取向自我提升的现象。

通过一个个案例来向读者阐述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例如:生物理论、学习理论、诱因理论、认知理论、角色理论。社会认知是人们选择、理解、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社会认知对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社会认知与寂寞、与焦虑、与生理疾病都有关联,负性情绪导致人们紧张,进而心脏病诱发、免疫系统受控制、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因此我们应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时刻保持好心态好心情。

偏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尤为常见,它会对我们的知觉、自身和他人行为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这种自证预言现象与刻板印象、歧视之间均有关联。研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研究者让白人大学生面试几名求职者,这些求职者中,有白人、黑人。当大学生与黑人面谈时,不知不觉地表现出不自在与缺乏兴趣,且结束谈话也比面试白人时更快,为弄清这些行为如何影响黑人求职者,于是进行了第二次实验,控制面试者的行为,使他们行为与第一次实验中面试者对白人或黑人求职者的方式一样,但第二次实验中会是白人求职者,对面谈进行录像,并让不同的人对求职者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那些受到以第一次面试黑人的方式进行面试的求职者和被以第一次面试白人的方式进行面试的求职者相比,前者被认为比较紧张且缺乏实力。因此,通过这一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偏见会让人产生心理阴影,这种阴影也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当然,消除偏见的方法也有很大,主要可以通过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影响,让更多的人受教育,因为受教育越多的人偏见越少,人们的偏见更多的来源于自己的无知与狭隘,此外,对立团体的直接接触也可以减少他们间存在的偏见,比如,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奥运会等都可以克服人们之间的偏见。

合作学习的典范是\"拼图教室\"这一实验,拼图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合作团体参与过程成功地打破了内团体对外团体排斥的观念,促进了对同一团体的认识,没有人被排除在团体之外,合作学习鼓励了同情心的发展。我觉得这好比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性质,尽管后期发生了解放战争,但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严峻的形势下,两党最终还是签订\"双十协定\",携手抗击敌人。这样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曾经的偏见。

大家常聊的人际吸引也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内容,人际吸引有两种原因:一是人本生来就有的亲和动机,二是为了克服寂寞。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个人特质(包括第一印象、个人能力、外表吸引力)、相似性、互补性、熟悉性、接近性。亲密关系的维持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这种关系的维持有以下几种重要条件构成:平等、归因、沟通、嫉妒。

总结一下,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3种特点: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交往法则:一个人离我越近,我就对他越好);二是讲人情(礼尚往来);三是强调人际信任(寡言之人没有出路)。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二)

这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老麦

大家都叫他吴大,那么我入乡随俗,从个众,也这么称呼他套个近乎,尽管他根本不认识我。

我很佩服吴大的勇气,居然敢讲《社会心理学》这本书,如此宏大的场面,小生我是hold不住的,而且还再三犹豫,才报名来听,但好久都不敢加入那个读书的小群,生怕露出什么马脚。就好像城管明示暗示了我两次,让我讲《大江大海》,今天我在这里索性表个态,这本书对小生来说场面也过于宏大,所以不敢讲。说得好听,是我谦卑,说得真实,实在是自知浅薄。而且,要讲此类书,须花很多时间准备,小生太忙,实在无暇顾及。

有没有觉得跑题了?看我怎么拉它回来。其实,说到时间,本来小生打算多花点时间好好写一篇社会心理学的读后感,可是近日突觉杂事太多,心中焦躁,于是力不从心。故而,小生想到了自我服务偏见,是不是因为我太在意\"陌生人\"的看法了呢?事实上,至多也只会有20%的人会注意到我的粗制滥造吧?好啊,这下我茅塞顿开了,既然如此,糊弄一篇也是不打紧的,于是非常抱歉,您如果看到这里,想要转台,小生虽然脸红,但也只好恭送。话说,这是不是又是自我服务偏见在作祟,导致自己可以大言不惭发表如此不负责任的文字呢?

也许是吧。然而,不管是不是,按照吴大的说法,I agreed.实际上,这也是我的说法,虽然还未到40,但是已经扎扎实实的在奔四了,而这在不惑之前,开始涉足心理学,真是印证了从物理学到神学的那条轨迹,我想,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人生大略就是这个轨迹,就算是没有达到神学的彼岸,其实在内心,我猜测(因为得知了自我服务偏见之后,不得不把\"我坚信\"修改成\"我猜测\"),也一定有神的存在。

回想年少的时候,哪怕是10年前年轻的时候,对心理学,我是毫无感觉的,不过我告诉自己,那是因为还没有到时间,时间到了,再去看那些东西,也许效果更好。果然,在开始奔四的过程中,一切水到渠成的,心理学走进了我的世界,就好像那些40好几接近天命的长兄都陶醉在哲学与禅学中一样。说到这里,我倒是想对吴大说一句,你那层捅不破的神学薄纸,不用着急,不用多想,只需再走些年岁,它便不捅自破。

所以,人生就是这样奇妙,或者说,奇妙只是自己感知的,其实不过如此,走过了,自然也就发生了,接纳了,温柔了,安静了。尤其是当我们学悉了心理学相关书籍之后,()更能够懂得自己和他人了,而即使没有看过书,也可能会在社会这个学校中,自我修行了。

当然,这样的修行,并不代表狭义的与世无争。讲座过程中,有同学提问,大概意思是,知道这些,对我们的人生、社会有什么实际意义?我再加上一个我对她的问题的理解,会不会因此看破尘世,变得消极?我的答案是,很可能在一段时期内,确实是负面的。因为我可能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的,我也是这样的,即便我仍然高昂着高尚的头颅,但是仍然抹不去那些现实在我脑海中留下的痕迹。于是,我们可能会迷茫、甚至迷失。但请相信,再一次引用我朋友那句名言,不惑之前,是最惑的,只要走过这段路,至少,你会agreed.所以,这之后,你尽管心里与世无争,但是你会平静的去争;这之后,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是这样的,你会变得温柔,就算当时你气急败坏,义愤填膺,甚至满怀正义,你仍然会明白,不至于完全是黑暗;这之后,恰恰也是因为你了解到这些,你可能会通过一些行动去提供帮助、去避免危险,我是说,去让你的周围变得更好……总之,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积极的意义,而且,带着一丝信仰。

当然,仍旧有可能,你仍然平凡,甚至,被世界抛弃。这个时候,请不要与自己的平凡为敌,因为,再说一句我的名言,谁都不比谁更高尚,哪怕是万念俱灰,我不得不说,你会认同,从而明白,并不是完全的黑暗。

这里打断一下,说说\"谁都不比谁更高尚\".在学习社会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人们并没有我们以为的善良,我是说,那种比较纯粹的善良;或者说,哦,原来是是这样的;再或者,哦,原来真的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些曾经你所鞭笞的,如果你也身处其中,你会不会也变成自己所鞭笞的对象呢?你不要说,我一定不会,我猜测,好吧,本来我想说我肯定的,你大概不会有你想象的那么高尚。因为并不是你所看见的就是真相,真相永远只有一个,然而我们可能看不见,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也没有经历,所以,\"谁都不比谁更高尚\".再回到前面提到的《大江大海》,其中有很多我们不曾听闻的角度,和\"事实\".假如,你是国军的一员,假如,你是一个日本兵,(其实,很多时候,是历史选择让你这样,你根本无权选择或是最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成为国军,成为侵略者),你敢说,你会比他们都要高尚吗?当然,但是,你也不要忘了,有些时候,这也绝不是你丑恶的理由。所以,在我们没有陷入那些境地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避免;而假如我们不幸陷入了,我们也要找到好的办法帮助自己、帮助他人,一起走出来。总之,我们不能不假思索简单的以为我们所知的就是真相,甚至因此采取不恰当的行动。

所以(果然是力不从心了,打算草草结尾了),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开始思考,开始实践,其实每天,你都可以发现我们身边充满着书中所说的各种的各种,面对他们,把这些融入自己,我坚信,你会变得更加温柔,同时更加强悍。

最后,假如非要我说说MBA生涯中最好的一门课,那么,我只能忍痛选择张新安老师的那门心理学的选修课,上过那门课,吴大的这次讲座听起来,可以看得更深,想得更远。可是有没有好亏的感觉?花那么多钱,挑了这门课做第一?没办法,我们总是要长大的,而内心的成长,比技能的成长更重要。所以,我很幸运,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刚好遇到这个学科,但我想,其实是因为我们必然会幸运的,或者说,这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读《社会心理学》有感

(三)

选择学科时,我就对心理学特别感兴趣。最近有幸拜读了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的《社会心理学》,感触颇多。跟许多自然科学一样,社会心理学至今还是没有一个为所有的心理学家普遍接受的定义。我认为认真学习研究《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的工作学习都大有帮助。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人和环境的互动,无论何时何地,人的心态和行为总是受到其他人的存在以及群体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学习这门学科,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用新的方法去观测人和理解人,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人们行为的意义、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种观测里和理解力帮助毕业后的我们踏上社会指明道路来说意义重大。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它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学。它又属于自己的方法论,主要有:一般方法论和专门方法论和特定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比如说观察法,心理测试很档案研究等等。

看到这儿,我不由的想起了一些经典的心理电影,如:《沉默的羔羊》,《美丽心灵》等等。这些电影的精彩之处,就是运用了一些社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充分的将错觉,唤醒,情绪等元素发挥到极致。

在这本书中,还出现了\"社会人格\"一词。在心理学中,人格又被称为个性,但是依旧是没有确切的定义。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物理系统的动态组织,他/她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独特性。而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陈忠庚对人格进行了这样一个界定:\"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表现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形成的给予人的特色的身心组织\".这些概念读完一遍是真的令人脑袋大了,但是隐隐约约的,我们是真的感受到了人格的一些特性。比如可塑性,自主性和受动性,还有部分的相对独立性。看到这儿,我想起每个小孩从小就学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这些古典的著作不就跟人格的可塑性,受动性和独立性相关吗?读书学知识就是为了是自己能与众不同,打破人的自然性,从而塑造自己的社会性。同样,\"人心不同,如其面焉\",没有相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更没有人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现在所说的自我,大概就死所说的人格。坚持自己的人格,才是最真实的自我。

说到心理活动,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态度,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态度不仅决定着人的内心活动的方向与强度,而且也支配着外在行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了解一个人的态度就可以预测他的行动;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就可以改变他的社会行为。这心理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点。现在社会中,存在的偏见越来越多,所谓的偏见其实也就是社会态度中的一个小部分。比如城市居民对待农民工的偏见,记者在采访时对被访者的偏见,是对人对事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常常具有刻板性,具有过度化的以偏概全的特性,而且常常是先入为主,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消除刻板印象,消除偏见,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态度。最后,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研读《社会心理学》,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推荐第2篇: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它运用非常广泛,医学、政治、哲理等等。它阐述的就是类似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互动原因。也就是说是基于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个体基于环境和社会中的发展过程的剖析。

社会的主体是人,我们每天都在与别人打交道,因此,读了《社会心理学》后。我明白了一些生活中道理。

我们与别人交往,第一次按触对方,别人给我们的印象源于外表。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处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惟一线索。我们常常对外表美丽的人作出一系列的正性评价,而外表不好的,就被作出负性评价。有时第一印象并不可靠,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与工作中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即所谓的“先入为主”。“新官上任”之所以要点好“三把火”,踢好“前三脚”,就是要给下属留下深刻的、好的第一印象。当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先鲜明的、最牢固的,并非决定着以后的交往;如对某人一开始就有好感,人们就愿意再和他接触。当然,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变的,常言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正是因为这样,产生了“晕轮效应”,别人的第一印象对我们留下的影响。某人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就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相反,如果他做了一件坏事,一切都是不好的。如:男女青年在择偶方面,对外表英俊、美丽的,就会做出好的评价,认为他(她)的一切都是好的;相反,如果外表很丑的,认为都是不好的。在生活中,我们往往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让别人产生“晕轮效应”认为自己具有相似的好特征,虽然这种是不好的行为,但对我们去面试,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对我们大学生来说面试是很重要的学科,第一印象很重要。在与别人交往要避免“晕轮效应”产生的影响,误交损友。这样令我们十分矛盾,所以要客观理智地对待第一印象。

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人际交往。 人不是孤独的生物体,而是“社会性的动物”,但是人又最怕孤独,最容易形成孤独,对孤独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感。于是,为了避免孤独,人们想出了种种方法和对策。其中,人际交往也就成为最基本、最有效地消除孤独感的方法和途径。随着电脑的普及,也并非取代了人际交往.而只是为人际间的交往和交流,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新的途径。电脑和网络是交往的形式,其所反映的本质,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情感和知识的交流。即使对于班集体来说,人际交往所起的这种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对于班集体的内聚力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团体是社会的基础,团体内聚力的增加,与社会的有效运作是相互关联的。实际上,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任何一种社会都需要的。

郭巧

08药二

0816122090

推荐第3篇:《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阅读书目名称:《社会心理学》

作者:崔丽娟、才源源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 会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其研究领域设计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学科生命力 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人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中。研究社会心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所以,当我阅读完《社会心理 学》后,第一个感受就是不仅要吸收其中包含的理论意义,更要实践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读了这本书,也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一些认识,所以我想就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是学校教育目的性得以实现的另一个重要保证。美国心理学家J· 布鲁纳指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有谁不能想起某个特殊教师的影响呢?”“学高 为师,身正为范”,自古教师就被赋予“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而且,教师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具体贯彻者、实施者和体现者。因此,在儿童社会化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我即从两方面说下我对于第二编中谈及的关于社会化在教育中的体现的感想。

一、教师威信。有威信的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思想活动,把高深的伦理原则与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具体化,使学生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具体事物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实现其社会化。

这些都能从我们身边找到具体的体现:比如,当学生确认教师所讲的知识如果是真的,所提出的意见与希望是正确的,他们就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实现教师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此外,学生还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并转化为主观需要。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富有鼓动性,能够激励学生进步。我还发现,学生对于有威信的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都易于接受,并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获得表扬会感到愉快、自豪,从而产生想要表现更好的愿望;而未获得表扬的学生会去积极争取;而即便获得批评甚至处分,也会有所触动,心服口服,并决心改正。此外,学生还会把有威信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榜样,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言行中加以仿效。

二、教师期待。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所以,要想使学生发展得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因为当教师准确地认识学生的能力和成就之后,对学生给予某种希望,用赞赏的目光看待他的一举一动,在不知不觉中给以肯定鼓励,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也就产生了对教师的信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师生间在彼此交往中发生了某种微妙作用,产生了一种默契,因此提高了学习成绩。

小学生心理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几年心理及教育方面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更为丰富的研究。对于绝大部分中学生来讲,这个年龄是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逐渐形成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始时期。同时这个年龄又是他们青春萌动的时候,在心理上与幼儿园学生有了实质的不同。这些发展与变化都会反映在他们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包括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家长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学校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以及同学的态度。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对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培养都既强调智力因素的教育,又强调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虽然社会、学校、家长都已对学生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热情,但不可否认,这两大方面还有许多需要了解和沟通的地方。

我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应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制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因此,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记得比尔盖茨说过:“假如你有的只是一个榔头,那么你就希望你面临的问题都是一些钉子”。说这个话的意思是——学以致用是最重要的。把自己所学的基本知识与你对世界的观察,理解联系起来。同时,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转化旧的知识是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然这样就出现:学物理的人看到的是个物理的世界。学心理学的人看到的是个心理学的世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中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号:090703013

专业:项管Q0941

姓名:赵叁林

推荐第4篇: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姓名:胡超 学号:03172014116 期班:控制56034 队别:3队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过程及其规则性,具体地说,它研究社会心理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怎么可能产生,它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它的作用又是怎样的。跟许多自然科学一样,社会心理学至今还是没有一个为所有的心理学家普遍接受的定义。但是首先,我想谈谈我对这个学科的兴趣之源。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人和环境的互动,无论何时何地,人的心态和行为总是受到其他人的存在以及群体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学习这门学科,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用新的方法去观测人和理解人,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人们行为的意义、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种观测里和理解力对于我们即将踏上社会指路的青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它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学。它又属于自己的方法论,主要有:一般方法论和专门方法论和特定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比如说观察法,心理测试很档案研究等等。

看到这儿,我心里不觉得想起了一些经典的心理电影,《沉默的羔羊》,《美丽心灵》这些名噪一时的电影直到现在也是心理学电影的经典之作。《沉默的羔羊》中的变态心理学家,食人魔汉尼拔通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帮助女警探办案;《美丽心灵》中疯狂的数学家因为不堪忍受别人对自己和学术上的歧视而产生幻觉。这些电影的精彩之处,就是运用了一些心理专业知识,充分的将错觉,唤醒,情绪等元素发挥到极致。现在我甚至有那么一点感觉,研究心理学有的时候是透过别人对自己的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还出现了“社会人格”一词。在心理学中,人格又被称为个性,但是依旧是没有确切的定义。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物理系统的动态组织,他/她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独特性。而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陈忠庚对人格进行了这样一个界定:“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表现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形成的给予人的特色的身心组织”。这些概念读完一遍是真的令人脑袋大了,但是隐隐约约的,我们是真的感受到了人格的一些特性。比如可塑性,自主性和受动性,还有部分的相对独立性。看到这儿,我想起了我现在在做的很多事情似乎都跟这些特性有关。“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

动性和独立性相关吗?读书学知识就是为了是自己能与众不同,打破人的自然性,从而塑造自己的社会性。同样,“人心不同,如其面焉”,没有相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更没有人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现在所说的自我,大概就死所说的人格。坚持自己的人格,才是最真实的自我。

说到心理活动,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态度,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态度不仅决定着人的内心活动的方向与强度,而且也支配着外在行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了解一个人的态度就可以预测他的行动;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就可以改变他的社会行为。这心理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点。现在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的偏见越来越多,所谓的偏见其实也就是社会态度中的一个小部分。比如城市居民对待农民工的偏见,记者在采访时对被访者的偏见,是对人对事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常常具有刻板性,具有过度化的以偏概全的特性,而且常常是先入为主,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偏见很可怕!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消除刻板印象,消除偏见,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态度。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处等方面来体现个体社会心理现象。例如:如何成为受别人喜欢的人。人人都希望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人,被他人赞赏和喜欢,能够让一个人感受到更为强烈的成就感。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性中最强烈的欲望便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慕。”被人喜欢和尊重,可以激发一个人做事情的无限热情和精力。

喜欢和尊重应该是相互的,当一个人对自己给予过度的关注和爱护,那么他有限的精力用于真正关心他人的必然少了许多,当另一双目光希望得到你的关注

和喜欢呢?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说,你在什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做一个真诚独立的人,而决非一个中庸的和事佬。其实一个真正讨人喜欢的人,也必定是一个招致一部分人厌恶的人,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或许能够更为自如和自由看待如何讨人喜欢,以及如何去做一个纯粹的人。

我们与别人交往,第一次按触对方,别人给我们的印象源于外表。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处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惟一线索。我们常常对外表美丽的人作出一系列的正性评价,而外表不好的,就被作出负性评价。有时第一印象并不可靠,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与工作中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即所谓的“先入为主”。“新官上任”之所以要点好“三把火”,踢好“前三脚”,就是要给下属留下深刻的、好的第一印象。当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先鲜明的、最牢固的,并非决定着以后的交往;如对某人一开始就有好感,人们就愿意再和他接触。当然,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变的,常言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正是因为这样,产生了“晕轮效应”,别人的第一印象对我们留下的影响。某人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就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相反,如果他做了一件坏事,一切都是不好的。如:男女青年在择偶方面,对外表英俊、美丽的,就会做出好的评价,认为他(她)的一切都是好的;相反,如果外表很丑的,认为都是不好的。在生活中,我们往往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让别人产生“晕轮效应”认为自己具有相似的好特征,虽然这种

应”产生的影响,误交损友。这样令我们十分矛盾,所以要客观理智地对待第一印象。

我们对一个陌生的人或群体认识,会使用刻板印象。它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如:我的同学对我的认识,他们知道我是虎门人,他们立刻会想到虎门人富裕之类的特征,他们就把这些特征强行加在我身上,但我个人认为这样是错误的,我虽然是虎门人,但我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很富裕,甚至我觉得自己很穷。所以我们认识别人,一定客观对待,不要轻易做出评价。

人与人之间交往,我们要对别人、群体进行来往时,要避免做出“晕轮效应”,滥用刻板印象,长时间的来往,才能可以真正了解别人。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推荐第5篇:社会心理学

简析中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与特点[原创] 简析中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与特点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人类自身事件的认知。在内容上涉及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关于人自身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动机、情感等等)及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的认知;第二,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友谊、冲突、合作等关系的认知:第三,关于社团内部及社团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方富熹,1992)。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依据个体的经验及对有关信息线索的分析加工而进行的。社会认知的独立研究形成于本世纪60年代末,以弗拉维尔(J.H.Flavell,1968)的研究为标志,到80年代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内在学科教学研究中,社会认知的探讨还很少。但是,史地学科的人文性质决定了史地中社会认知的重要性。在我们的研究中,确立了这样两个重点研究的问题:第一,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第二,中学生社会认知的特点,主要涉及观点采择能力、对权威的认知、对暴力与冲突的认知、对友谊与和平的认知、对社会群体的认知等等.有关社会认知的培养问题将在后面章节阐述。

(一)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弄清影响中学生社会认知的因素,有助于创设更好地达成史地学科社会性教育目标的教学模式。国内在历史、地理观念与社会性教育方面,因为过去时代的种种影响,至今依然采用灌输的教育方法,使 1 观念教育目标的达成趋于简单化与表面化,因此,影响因素的研究具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即:认知者自身、认知对象、认知情境。

1、认知者自身的心理特点。指认知者已有的经验、需要、人格特征等方面的特点(时蓉华,1998)。首先,个体的原有经验对认知过程产生着特殊的影响。如初中生看见一位新教师走进教室,他们中的不少人会依据自己以前的经验,来对照这位教师的言谈举止,判断教师的性格与行为。从而,确定是喜欢他还是厌恶他。因此,教师的教育从他走进教师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其次,个体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其评价社会关系、社会事物。一个对教师从内心十分尊敬,把教师的价值判断看的十分重要的学生,会直接运用教师的价值观去评判其他人或事,同时,如果让他摆脱教师的观点或价值判断,独自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时,他却会因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的束缚,产生思维障碍。第三,影响认知活动的另一种因素是个体自身的情感状态。教师如果创设活泼、热烈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就会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讨论。第四,各种各样的认知偏见。如光环作用:教师一般都相信成绩好的同学能力也一定很强,可能会忽视对一些能力并不强的学生的技能指导。这种将一个人赋予了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后,进而将其它许多积极特征也赋予他的心理现象,称之为光环作用。又如:相似假定作用。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时会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在课

2 堂小组讨论时,有些学生会因为一直认为对方有与自己相同的特点,所以,当对方与自己意见完全不同并产生争论时,不免会影响对问题

本身的客观评价。

2、认知对象因素。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影响认知者的认知过程。如历史人物的形象会对学生的观念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满清官员的身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评价,即使这位官员有过出色的作为,有些学生在评价时,仍然以谴责的态度进行评价,缺乏客观性。认知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某个群体或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如各类地理教具、历史图册等等。

3、认知情境因素。在社会认知中,个体对认知情境的理解也会转移到认知对象上,从而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在一张清代末年的照片上,有几个清朝装束的官员坐在官衙里,人们很难想象这里就有曾在西方留学、学贯东西,并且思想激进的严复,这就是背景因素在起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背景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设置,改变或者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4、从众行为的原因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生理本能,人在大众中与众人的利益和价值联系在一起,如此一来,就把个人的力量转变为大众的力量,从而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其他人的侵害。二是缺乏责任感。一个人只要与大众联系在一起,他的行为和活动就可以以集体的名义进行,与行动相应的责任就不必由自己一个人负责。因此,从众行为在

3 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缺乏责任感,逃避自己行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舆论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培养高成就动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C、McClelland)是社会动机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为后人研究成就动机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简而言之,成就动机就是个人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

积极的发展,社会的高度发展,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高成就的动机,会使个体敢冒风险,勇于进取,最终取得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和个体的抱负水平有密切联系,我们通常会把成功成就作为分子,抱负作为分母来衡量一个有追求的,有上进心的心理健康水平。

既然知道高成就动机与身心健康甚至社会的发展有必然关联性,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注重他的培养?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我们需要从童年期开始培养,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培养。儿童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他们的行为都将社会话。如果每个天真的孩子从小就有一个高成就的学习动机,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正确引导,因材施教,将来成为有利社会的,能够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人,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那如何给自己的孩子匹配一个高成就的动机,成就动机 4 如何与成长计划相结合,我将在以后的文章里面与大家详细探讨,下面谈谈培养儿童成就动机的注意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就小孩的成就感培养,大多受其父母以及家人的影响比较深。研究发现,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此外,家庭的和谐程度,指导、劝告式引导可以使儿童成就动机发展较好,儿童对追求成功的热情较高;而过度的管束和限制,会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成人后往往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乏成就需要。因为儿童的

成长阶段是人一生当中二个非常关键期的第一个,从小就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儿童成年后自我实现的基础。

2、成就的社会氛围。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30多个国家的儿童读物,发现高发展的国家里,儿童读物中有较多的关于成就成功的书籍和内容。家长给孩子选好的学校读书,一方面是这种学校有好的老师,更重要的是有你追我赶的成就氛围。

3、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小孩,随着身心的不断发育,渴望将事情做得更快,更好,获得更大的成功。“心有多大,天就有多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人的社会动机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个体的社会动机与他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成就状况等因素有 5 密切关系。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过程去寻找自我,去发觉自己的渴望与动机,并把这些内化为人格力量。过高的社会动机要有与之匹配的事业或者学业成就,否则不利于心理健康。社会动机还包括亲和动机、权利动机、侵犯动机、利他动机等。

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培育

分享到:

收藏 推荐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它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影响。大学生想获得优良的学业成绩、想为社会和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等,就是其成就动机作用的表现。激发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积极作用。综观当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对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关注度不够,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呈多样化的个体差异,现代性挑战、社会转型、社会畸形的教育观、成功观与“城市马太效应”等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就动机水平与素质发展。因此,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注重激发和提升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学理透视“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追求或希望成功,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动或希望成功;二是避免或害怕失败,表现为想方设法逃脱成就活动或情景,远离预料到的失败结果。[1]伯纳德伟纳认为成就动机是人要求 6 获得高成就的欲望,它有三重含义:一指不断努力以达成所渴望目标的内在动力;二指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倾向......1自我防卫机制种类很多,主要有:(1)压抑(repreion),指在心理上把源自本我但不为社会允许的欲念压抑到潜意识之中而不让它出现在意识中;(2)否认(denial),指在心理上不承认已发生的事实;(3)投射(projection),指将自己不为社会接纳的欲念加在他人头上;(4)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指对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加以扭曲,给出合理的解释,如“酸葡萄心理”;(5)转移(displacement),指需要无法直接得到满足,而转移目标,以间接的方式加以满足;(6)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指行为上的表现恰与内心隐藏的欲望相反,如我们骂有的人为“伪君子”,就是指这种反向作用的行为表现;(7)补偿(compensation),指发展个人其他方面的长处来弥补已有的缺陷;(8)升华(sublimation),指将不为社会允许的欲望转化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而表现出来。防卫机制虽然是由个人的自我在使用,却是潜意识的,个人并不觉知,并且大多数防卫机制是偏离现实甚至扭曲现实的。因此,如果过分地使用防卫机制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3非正式团体的交往方式

1、满足成员的需要。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本组织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等需求的满足。组织成员有各种需要,有些需要通过工作本身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还有一些则是很难从正式组织中获

7 得的。正式组织是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运行的,组织成员在其中形成的主要是各种职责、层级关系。在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塑造下,他们的 心理需要、感情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员工之间的这种非工作关系、自发关系使他们在这方面的空白得以弥补。需要的满足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从而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的工作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2、增强组织的凝聚力。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心理性、情感性因素的需要,成员间的关系由其特定的行为规范来调节,并且非正式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群体领袖”。“群体领袖”所具有的影响力往往是其成员认可的,这与那些由规章制度形成的、带强制力的权力性影响力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前者更具说服力。组织管理者如果能够合理的处理非正式组织的这种影响力,将对增强组织凝聚力以及组织的成长发展产生极大的益处。

3、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组织内部良好的人群关系,其建立与维持,或改变员工态度等,都有赖于组织信息的传递。组织通过正式途径与非正式途径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正式途径的传递是主要途径,但方式过于单调,具有强制色彩,易导致形式主义的弊病,不易被成员认可,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相对于正式途径的信息传递方式,非正式传递方式表现出来的自然性特点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快捷、内容更丰富,易于引起员工的共鸣而 使传递获得更好的效果。

4、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组织最基本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辅助正式组织去完成工 8 作。非正式组织本质上可以作为对正式组织的积极支持,正如以上所分析的,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推荐第6篇: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从《自闭历程》谈人际沟通

从《自闭历程》谈人际沟通

电影《自闭历程》是根据美国动物科学家、著名自闭症患者天宝·葛兰汀(TempleGrandin)的自传改编的。讲述的是天宝·葛兰汀从四岁起被诊断为自闭症,她拒绝说话,拒绝与人接触,于是,妈妈决定自己担负起教育她的责任,可面对妈妈一遍遍的言传口授,葛兰汀经常视若无睹,她似乎自成世界,所有的人都被隔离在外,为此,妈妈常常苦不堪言。幸运的是,葛兰汀遇到了卡洛克这样的老师,这位老师不但力排众异收留了她,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给予了她启发式的教育与引导。葛兰汀也在这段生活中受益匪浅,逐渐地努力克服了重重障碍,最后终于获得博士学位,完满毕业。

我们似乎难以置信,一个事业辉煌的动物科学家,当年却举止笨拙,缺乏社

交能力,或者正是这点也让她在两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人道主义屠宰场设计师,直言不讳的自闭症作家。影片的一开始,女主角惊恐的眼神,夸张的表情,让我觉得可能有些做作,可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是我们对自闭症缺少了解,对自闭症患者缺少关注与关怀。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有:

1、社交障碍方面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7、与教育有一定关系,有些也是后天形成的。比如,父母的关爱不够,感到孤独寂寞。很显然,天宝·葛兰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自闭症患者,从小缺乏与父母间的安全依恋关系,所以看上去木讷、呆板,她恐惧于肢体接触,以至于在四岁之后,其母亲就无法在拥抱自己的女儿,而她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也使她从小就遭受同龄人的嘲笑,而自闭症患者恰恰是害怕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害怕人群,害怕人际沟通,着也加剧了她与周围世界的疏离。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也是一位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人——卡洛克博士。卡洛克发现她有着令人惊叹的视觉思维之后,不断内心引导其人生步伐,“人生是一扇门,每一扇门打开后呈现给你崭新世界的大门,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决心打开它。”也正是这句话,引导着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走向成功。

在葛兰汀艰辛的成长和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不难发现人际沟通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初期,由于和父母关系的疏离,缺乏交流沟通,渐渐患上了自闭症。之后有偶遇自闭和青春期的叛逆,让她与周围的人日益疏远,她渴望拥抱的感觉,却害怕肢体接触,在牧场里,她发现了一种安抚牛用的“挤压器”,从中找到了久违的拥抱的感觉。这正是她人际沟通缺失造成的。第一个走进她的世界,与她简历亲密关系的人就是她的老师卡洛克教授,她从卡洛克那里得到指导、尊重、关爱,在她面前,天宝可以自由发挥她在视觉思维方面的特长,有更多的自我展露的机会,于是渐渐地对卡洛克产生了依恋的亲密关系。这也为天宝今后走出自闭症的阴影做了良好的开端。

由于语言交流障碍、缺乏够用技巧,天宝在人际沟通方面的摸索前进更多的是非言语沟通,夸张的表情和出格的举止,都是她内心感受的一种表现,她也渴望被理解,被接纳,但是无奈人们的误解和偏见太深,而她又无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人际沟通是双向的,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而事实上,天宝缺少尊重。于是,她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对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自我价值的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或贬低,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定的,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投之以肯定和支持,如天宝对卡洛克教授,反之,则对其予以疏离。在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中,卡洛克为天宝打开了一扇门,迈出了第一

步,之后越走越远,渐渐地走出自闭的樊笼,走向成功。

在如今经济区域化、一体化不断加强,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社会,人际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了,爱情、事业、婚姻、家庭,归根到底都是与人打交道,古人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皓首穷经,我们却必须走出去,在与周围人群的交流沟通中参悟为人处世之道,使自己的人格日趋完善,性格日益成熟,展露自我,使自己的才敢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意认同。曾经也一度彷徨,从大山深处走进小县城,从未走出过县城的我直接走进嘉兴这样的中型城市,性格偏内向,排斥人际交往,害怕卷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的漩涡中,劳神费力。终于有一天,当我勇敢地打开那扇门,才发现,生活本来就是一张网,无论你乐意也好,抗拒也罢,你从一出生就已经纠缠其中了,越抗拒,越挣扎,反而缠的越紧,陷得越深。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关键是我们看待事物的心态。既然无法抗拒,那就想办法好好享受吧!

人际沟通是一种神秘而奇妙的体验,但是只要你勇敢地打开那扇门,用于走出第一步,你总会有办法让自己享受到其中的乐趣的。

推荐第7篇:社会心理学

一、助人行为的内涵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是指以他人为帮助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行为主体的自觉自愿性,即主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指导下因助人意愿而自愿帮助别人的行为。其次,行为性质的亲社会性,即主体的行为是社会大力提倡、符合社会期望、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亲社会性是助人行为的关键前提,不具有亲社会性的助人行为不属于助人行为,如罪犯帮助同伙诈骗、盗窃等。第三,行为结果的利他性,即主体行为的结果使他人获得了帮助、缓解或摆脱了困境。助人行为根据是否需要得到回报可分为两个层次:高层次的无偿助人行为与低层次的有偿助人行为。无偿助人行为是不期待受助人对助人行为人有任何个人回报的行为,甚至还要排除“做好事”的想法。助人行为人不期待对自己有任何回报,但不排除期待受助人对社会的回报。例如,人们资助困难儿童上学希望他将来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一个陌生人冒着生命的危险把一个不幸者从着火的汽车里拉出来然后悄无声息地走开。有偿助人行为是期待受助人对助人行为人有所回报(包括物质回报与精神回报)的行为。比如,拾到别人的东西归还别人,但要求对方给予合理的补偿或回报等。对于这些出于个人目的帮助他人或要求对方有所回报,只要在社会道德、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的助人行为,虽没有无偿助人行为高尚,但因其对受助人有利、并被社会所认可,所以有偿助人行为仍能被社会所认可与接受。

二、助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对人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助人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并提出了助人行为的决策理论?3?。该理论认为助人是一个负责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首先是注意到事件并

正确地解释(知觉有需要帮忙)。倘若没有注意到事件的发生,或是未将事件解释为有人需要帮助,则助人行为就难以发生。第二阶段是确定个人的责任。当人们注意到事件的发生并解释为需要帮助之后,如果认为自己不需要承担责任,则助人行为就不会发生。第三个阶段是权衡行为的利弊。助人者在决定是否需要帮助别人时,一般会权衡成本(如时间、金钱、人力、罪恶感等)与收益(如预期回报、好名声、节税、积功德等)的利弊得失,如果利大于弊则会做出助人行为的决策,反之,则不然。第四阶段是确定个人能力与行为方式。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确定自己有无能力助人以及如何采取行动(是直接行动还是对外求援)。有时候,旁观者注意到事件的发生并解释为他人需要帮助,认为自己

当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并不表现积极。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考察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主观助人动机。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观助人动机受社会规范学习和互惠规范影响为主,其次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影响以及移情和利他主义的假设。大学生主观陈述时首选助人动机为满足精神愉悦感。

现在家长教育孩子时,遇上了一个难题: 要不要教我们的孩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在我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一直教育我们:

看见小偷偷东西,要勇敢的提醒被窃的阿姨;看见跌倒的老人,要上去扶助;看见别人丢失的钱包,要等待失主交还给人,或着直接交给警察叔叔;看见别人问路,要耐心指路,如果顺路,就主动为别人引路。。。

可是,当我们长大了,也想如此教育年轻一代的时候,却发现:

如果去制止偷窃,自己或孩子有没有可能被小偷伤害?

君不见,江西九江许俊谷景为制止罪犯偷窃电动车,挺身而上,被6名歹徒围殴杀害。英魂逝去,徒留妻儿悲痛欲绝,满面泪水;

如果去扶助老人,自己或孩子有没有可能被老人家属冤枉,百口莫辩? 君不见,轰动一时的彭宇案,南京小伙彭宇上前救助下车跌倒受重伤的老人,却被老人认定为撞倒自己的人,被索赔13万!法院一审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多大的无妄之灾呀!值得庆幸的是后来案件被澄清,二审期间达成了和解。但无论如何,使人们对救助老人多了一重阴影!

如果捡到钱包,交给失主或警察,有没有可能说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动过钱包? 君不见,57岁的淮安农妇周翠兰至今说不清为什么自己拾金不昧的钱数,与失主所说钱数,就是对不上?自己做了好事,却被周围人莫名议论,冤枉梗在心头,一直郁郁难欢!

如果给迷路的陌生人引路,孩子会不会有安全危险?

君不见,榆林市镇川镇的一起绑架小学生案,罪犯就是以问路为借口,引孩子靠近,将孩子强行抱上汽车绑架!衡阳市女孩谭某被4个男子以带路为由,骗上汽车,遭遇强奸绑架!

桩桩件件,现实如斯,爸爸妈妈们该何去何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如果我们都这样教育孩子和自己:你要远离一切是非!看见受伤的老人,不许上前,躲得远远的哦!

那么,谁家没有老人,谁不会变老!难道我们能够眼见着自家的老人,遇上病困或跌倒的时候,也没有人敢于上前救助吗?

如果我们都这样教育孩子和自己:看见小偷,不许多事,不许干预!

那么,如果正急需一笔钱救人,却被小偷偷窃!您会不会大骂人心不古,世风不正,为什么车上这么多人看见,没有一个仗义提醒的!

如果我们都这样教育孩子和自己:路上看见钱,绝对不许做什么拾金不昧!要视而不见!

那么,拾金不昧,就真的因此成为“绝世”美德。无论是道德审判,还是法律救赎,都只能是事后的亡羊补牢,我们的孩子和广大公众只会日渐消极,这个社会也会因之变得缺失道德是非。

如果我们都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有人问路,不答不理不靠近。

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自己的孩子迷路了怎么办?如果我们自己的老人分不清城市相似的楼宇,也迷失了回家的路途,那么又该怎么办?那时,我们还能大骂世风日下,现代人铁石心肠吗? 我有一个企业的老总朋友,当企业因董事会要求被迫停业时,他极尽全力,为每个员工争取到了一定的回偿,但是对于加班费等一些杂费实在没有能力,再也无法从法人手里要到了,而少数不懂法规不明道理的员工,不去找握有资金权利的法人,反而指责早已离开,并无资金掌握权的老总朋友,而令其委屈难过。是不是当初不应该为他们争取呢?争取了倒反。。。?

如果人人都被现实地教育了,如果每个孩子都被现实地教育了!那么,所有的助人行为,都将会因怕惹麻烦而取消。 我们的生活将多么冰冷;我们的世界,将多么的苍白无力;我们的心灵,将何等地挣扎。我们又将怎么面对,纯洁孩子的质问:爸爸,为什么我们不去帮助那位跌倒的奶奶?

当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又如何有资格,强求他人?责骂他人?

不,绝对不能再继续这种状态了。

一直打心底里最为尊敬的特蕾莎修女说:

如果你做好事,人们控诉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密动机。你一定还是要做。 如果坦诚待人,使你受到伤害。你一定还是要做。

人们同情弱者,却只追随强者。但你还是要为弱者而仗义。 人们确实需要你帮助,但当你帮助他们的时候,反而你可能会受到他们的攻击。但还是帮助他人。 当你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时,你有可能反而会被反咬一口。但你还是要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这个世界。 你如果今天所做的好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你一定还是要做。 The good you do today will be forgotten tomorrow.Do good anyway.

因为,如果你不做,所有的人都不做,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连你自己和你的孩子,都没有办法活着!

那么,爸爸妈妈们要问了,我们知道了,为了我们自己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坚持,崇尚美德,弘扬正义!

那么,如何做了好事,不会招惹麻烦?如何做了好事,还能保护自己和孩子平安无事?

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学习“科学”地做好事,学习理性地教导孩子,既要坚持正义纯真的心灵,也要学习聪明智慧的救人技巧。

助人为乐而不招惹麻烦和危险的技巧,其实非常简单。对我们自己和孩子都有用。

1、帮助伤者

先邀请多人一同上前,快速保护,围住伤者。然后坚决果断拨打专业救助机构110和120.自己直接施救,招惹麻烦是一说,主要还是我们都没有医学常识,有些急性病或骨折病人根本不能胡乱搬动、颠簸或背着跑步前行。

如果不具备邀请多人上前的条件,需大喊旁人见证,请目击证人留下电话,也是非常重要的。

2、拾金不昧 如果路遇一叠钱或钱包,请立即大大方方地邀请旁人,共同见证,一起交给警察或相关失物认领机构。尽可能不要自己独立处理。当然,如果只是一张钱币,就无所谓单独不单独了。

3、制止偷窃

看见偷窃行为,可以撞一下失主或故意踩一下她的脚,或着在失主身边故意大声给朋友打电话,引起失主警惕即可。一般失主警醒了,小偷就很难再下手。

4、看见偷车人或行凶歹徒 看见行凶或偷车的歹徒,如果自己同行人很多,可以上前制止。如果不是,请立即到隐秘处拨打110,将歹徒地点和特征叙述清晰,即便警察来时,歹徒已经跑了,警察也可以根据罪犯特征实施抓捕。

5、陌生人问路

坚持决不上问路人的车,远离问路车辆,大声回答即可,又帮助了可能需要帮助的人,也因为很大的声音,可引起周围很多人注意,使自己没有危险的可能。

重点是教育我们的孩子,遇见骑摩托或开汽车的问路人,一定保持1米距离,大声回答即可。千万不能上陌生人的车,即便是几个小伙伴一起也不行。

也许有人说,这样多么怯懦,多么不勇敢。

但是,鲁迅说过,要善做壕堑战。智慧的人,掩护好自己,同时,也能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不顾双方实力差异,贸然一人斗敌,大多数情况下,除了使这个世界痛

失一位正义的勇士之外,根本制止不了罪恶。(特警、刑警、武警、会功夫的人除外)许诸赤膊上阵,纵有匹夫之勇,也难敌万箭齐发,也决不适合鼓励的。朋友们,不要因为做好事曾经遭遇挫折和委屈就停下来,为了我们的孩子生存的世界能够美好,不要放弃任何善良、勇敢的努力。不要放弃做好事,做好人。学习“壕堑战”,保护自己,战胜邪恶。

真挚祝福这个世界,心底正直,仗义而行的朋友越来越多,祝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美好! 最后,提醒所有曾经和未来有可能接受别人帮助的朋友,了解是非原曲,懂得感恩,不要寒了帮助我们的人的心呵!筱丹写于12月17日

特雷莎箴言:

如果你做好事,人们控诉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密动机。你一定还是要做。 如果坦诚待人,使你受到伤害。你一定还是要做。 人们同情弱者,却只追随强者。但你还是要为弱者而仗义。

人们确实需要你帮助,但当你帮助他们的时候,反而你可能会受到他们的攻击。但还是帮助他人。 当你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时,你有可能反而会被反咬一口。但你还是要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这个世界。 你如果今天所做的好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你一定还是要做。 The good you do today will be forgotten tomorrow.Do good anyway.

因为,如果你不做,所有的人都不做,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连你自己和你的孩子,都没有办法活着

推荐第8篇:《应用社会心理学》读后感(梁西胜)

《应用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教育学院应用心理2110903149梁西胜)

读《应用社会心理学》收获很多,该书首先对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进行了概述,然后又对自我意识与社会认知、社会动机与挫折调试、人际关系及改善、态度形成与改善、群体心理及管理、社会心理现象分析、社会行为及调控、社会对心理的影响、心理社会化策略、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社会心理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下面我主要谈一下社会认知这一部分的读后感。

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学着眼于对他人以及人际知觉。因此,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也被称为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实际上是对交往对象的认知和知觉,也叫社会知觉或社会认知。包括对对方的外表以及内在特点,如动机、能力、情感、意志、衣着、相貌等做出判断,形成完整的印象。实际上是通过交往、互动,主体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对于同一信息刺激反应的性质、强度等,与刺激的信息对个体的意义,当时的心理状态、认知思维特点等因素有关。例如,对于城管管理小摊贩时的一些粗暴行为,被殴打的小摊贩自然是悲愤异常,而事不关己的路人只是愤怒,悲伤却说不上。而至于网民,则是谴责、愤慨。有时也许并不完全是城管的错,但是由于我们的认知思维定势,城管无论怎样都是强势的一方,小摊贩明显是弱势群体,因此,无论事情的真相如何,我们指责的矛头往往会指向城管,而把同情的目光纷纷投向小摊贩。这就是由于我们的心理状态、认知思维不同而导致我们对同一信息刺激反应的性质、强度也不一样。

社会认知具有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防御性、印象的完整性等特性。人们选择知觉对象时往往是根据以往给自己带来愉快或不愉快体验的刺激物,即刺激对自己的价值以及刺激物的强度来选择知觉的对象。例如,当我们十分喜欢某件商品时,在琳琅满目的超市里,我们会很快锁定喜爱的商品,当我们在街上遇到有过节的人时,我们会在人群里很快速的发现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要么

是避开他,要么是上去打个招呼,又或者是视而不见。

对于那些与个体关系密切、意义重大的刺激会产生显著的情感、动机等心理反应。例如高考分数公布、公务员考试成绩公布、招聘录用通知收到等事件,会使人们产生显著的情感反应,或欣喜若狂,或春风得意。至于一些悲伤的事件,若是与个体关系密切、意义重大,依旧能使我们产生巨大的心理波动,例如亲人的离去、失恋等等。

为了保持自我原有认知的完整,维护心理平衡,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启动心理防御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的作用。例如当我们遭遇朋友的背叛,我们会不自觉的为其开脱,不愿相信这个事件,自欺欺人,以便自我保护,维护心理平衡。心理的平衡一旦打破,个体就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例如疯狂的报复、自虐等等。

在认知过程中倾向于把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以形成完整的印象。社会认知包括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如仪表,面部、身段、眼神、言语表情;他人的性格、品质;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等。

图式是在认知过程中组织信息的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社会图式。如人的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社会事件图式。其中人的图式是人们心目中对特定认识对象存在的典型形象。如愚蠢者的形象、热情者的形象、聪明者的形象、奸诈者的形象。人们对于认识对象的判断,通常会不自觉地套用典型的各种特点人的典型形象,例如玩弄权术者往往让人想到曹操,伪君子让人联想到岳不群、美男子让人想到潘安、美人让人想到貂蝉等等。

自我图式是个体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式,形成自我概念。如将自己看作是个无能的人,就会在活动中按照缺乏能力、不会做事,效率低下的图式行动。而假如将自己看作是个聪明的人,就会按照聪明人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处理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把自己看作有作为的人,建立积极的自我图式,这样我们才会向这方面努力,最终变成有作为的人。

角色图式是关于某一类角色的形象,如对当官者的认识,往往视为有权利、打官腔、有钱、不好接近等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角色图示,是与千百年来当官者的固有形象分不开的。纵观古今,当官者一心为民的屈指可数,而碌碌无为、尸位素食者比比皆是,见了百姓打官腔,见了上司抛媚眼,极尽谄媚之事,久而久之,便使人们对当官者形成了有权利、打官腔、有钱、不好接近的图式,而初

入仕途的官员也有意无意的按照这种图式做事,仿佛不如此不能体现其官威。

事件图式是指按社会事件的分类,关于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因果关系上的普遍特征。如一个强者对弱者的冲突, 一般会认为强者会欺负弱者。例如上面提到的城管管理小商贩,另外还有交通事故中若是一辆宝马与一辆三轮车相撞,那我们往往会谴责宝马而不是三轮车。当官的人如果自杀,常常被认为是畏罪自杀或为情所困,其实也可能是受人迫害,但是当官者强权的固有形象使人们不愿相信他们也会有弱势的时候。

事实上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我们的社会认知。例如原有经验,我们原有的经验对认知过程产生着特殊的影响。个体在一定的基础上,形成某些概括对象特征的标准、原型,从而使认知判断更加筒捷、明了。如果我们没有关于 “高尚”、“美丽”的原型,我们无法很快地将对象认定为高尚、美丽的人。更明显的是个体原有的经验能够制约我们的认知角度。对于同一座建筑物,建筑师可能更多地着眼于它的构造、轮廓,而木匠则可能更注重于它的木料的质地及工程的优劣。

不少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认知对象的意义.是因为对关于该对象的经验已形成了观念,这种观念参与了认知过程。经验参与认知过程,巴克称之为“概念应用”。比如,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人们可能判断他“有出息”,在这里原先所形成的概念帮助他做出了判断。

另外还有价值观念,个人如何评判社会事物在自己心目中的意义或重要性,直接受其价值观念影响,而事件的价值则能增强个人对该事件的敏感性。例如对于目前的小三现象,有些人是深恶痛绝,认为小三是破坏他人家庭的祸首,而有些人却认为小三是敢于追求幸福的人,无论她们对于幸福的定义是怎样的。又例如对目前的蜗居状况,有的人认为房子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必须先买房,而有的人认为与其让自己沦为房奴,不如租房住,让自己活的更潇洒。

情感状态也会影响我们的社会认知。例如,当我们在十分恐惧的状态下,如果有人拿一张场面温馨的照片给我们看,我们也会感觉阴森恐怖,毫无温馨可言。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即使见到平日里讨厌的人也觉得顺眼了许多。

认知偏见对我们的社会认知影响十分显著。认知偏差有光环作用,相似假定作用、类化原则、积极偏见、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光环作用是指我们对认知对象的一个特点有积极的认知,那么我们会将这个好的特点无限放大,赋予认知对

象更多积极的认知。例如我们认为唱歌好听的人一定很漂亮,忠厚的人一定很诚实等等。相似假定作用是指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初次接触一个陌生人,当我们了解到对方的年龄、民族、国籍以及职业等等与自己相同时,最容易做出这种别的方面也相同的假定。在社会生活中,背景相同的人并不—定有相似的个性和行为反应,但是人们却往往根据一些外部的社会特征,判断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相似程度。如果没有新的信息资料,人们就很可能用这种假定的结论代替实际的认知结果。例如,人们往往认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是也不尽然。人们同样认为富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没有生存能力,但这些也不尽然。

认知对象的因素也影响着我们的社会认知。例如认知对象的魅力,如果认知对象很有魅力,我们倾向于将认知对象完美化,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光环效应。认知对象的知名度也影响着我们的社会认知。例如对于知名度很高的人,我们往往会依据媒体的报道产生对该人物的认知,可能真实的认知对象并不是我们从各种媒介间接看到的那样。背景参考也影响着我们的社会认知,在认知活动中,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也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巴克指出,对象周围的“环境”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其一定行为的联想,从而影响我们的认知。人们往往以为,出现于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人必然是从事某种行为的,他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通过环境加以认定。例如在酒吧出现的人往往是灯红酒绿的人,出入在政府机关的人一定是公务员等等。

通过以上对社会认知的阅读,让我对自己的社会认知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有利于我很好的利用这些知识调整自己的认知,避免一些认知偏差,以更宽容的心态认识他人。

推荐第9篇:大学生社会心理学

1、广告策划书的格式内容包括15个方面,我们在写广告策划书时是否必须把这15个方面都写到?哪些内容关键的?请说明原因。

答:一:内容包括:

1、封面

2、前言

3、市场分析

4、产品分析

5、销售分析

6、企业目标

7、企业市场战略

8、阻碍分析

9、广告战略

10、公关战略

11、媒介战略

12、广告预算及分配

13、广告统一设计

14、广告效果预测

15、结束语。

二:不必要把这15方面都写到。

三:市场分析、企业目标、企业市场战略、广告战略、广告预算及分配。

四:市场分析:可以了解到三个方面的内容:1.背景资料:与被策划企业的产品有关的市场情况;2.目前同类产品情况:目前国内市场中进口、国产的同类产品的几种主要牌号以及这几种主要牌号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如何;3.同类产品的竞争状况。企业目标:可使本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实行企业目标,企业目标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目标以一年为度,可具体定出增加销售或提高知名度的百分比。长期目标是三年至五年,广告策划中提到企业目标,可以说明广告策划是怎样支持市场营销计划,并帮助达到销售和盈利目标的。企业市场战略: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在市场总战略上必须采取全方位的策略,这些包括:1.战略诉求点:如何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产品宣传中是以事实诉求为主还是以情感诉求为主;2.产品定位:可以选择高档、中档、低档定位中的一种。如福达彩胶定位为:高质量;低价格,国际流行的产品,柯达技术,厦门制造的国产高档彩色胶卷;3.销售对象:分析产品的主要购买对象,越具体越好,包括人口因素各方面,如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结构等,说明他们的需求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及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4.包装策略:包装的基调、标准色;包装材料的质量;包装物的传播,设计重点(文字、标志、色彩)等;6.零售点战略;零售网点的设立与分布是促销的重要手段,广告应配合零销网点策略扩大宣传影响。广告战略:只为了了解以下方面:

1.竞争广告宣传分析: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广告诉求点、广告表现形式、广告号、广

告攻势的强弱等。2.广告目标:依据前面企业经营目标,确定广告在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占有率方面应达到的目标。3.广告对象:依据销售分析和定位研究,可大略计算出广告对象的人数或户数,并根据数量、人口因素、心理因素等说明这一部分人为什么是广告的最好对象。4.广告创意:确定广告总体的表现构思。如广告口号,使用的模特儿或象征物,广告的诉求点或突出表现某种观念、倾向等。5.广告创作策略:即向目标市场传播什么内容。按照电视、报刊、广播、POP等不同媒介的情况,分别提出有特色的、能准确传递信息的创作意图。

广告预算及分配:把年度内的所有广告费用列入,包括:1.调研、策划费;2.广告制作费;

3.媒介使用费;4.促销费、管理费;5.机动费等进行统计并得出决策,从而让企业更好去实行政策!

2、细分市场的依据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答:一:

1、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以及由此决定的购买者动机和行为的差异怕是市场细分的内在依据。

2、市场细分的客观基础还在于消费者需求的相似性。

3、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和为了进行有效市场竞争,迫使企业进行市场细分。

二:

1、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分析、发掘新的市场机会,形成新的富有吸引力的目标市场。

2、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集中使用资源,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3、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制定和调整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实现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目标。

3、分析《药品百服宁1997年广告策划方案》,你认为上述策划书中哪几个部分比较重要?请你对该广告策划书的写作进行点评分析,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一:我认为广告目的、策略构思、广告策略比较重要。

二:药品百服宁1997年广告策划方案的写作上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产品,也详细地分析了所面临的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问题的产生也会层出不穷,所以我想本策略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去发现问题与解决,从而使企业保持一份动力与新鲜感,也从消费者更好地接受并接收更多消费群体!优点是详细的产品介绍与策略,缺点是本策略己接近老龄化,应改进!

4、试分析麦当劳的广告媒体策略。

麦当劳“变脸”的广告主题是:麦当劳让品牌更年轻。同样是用“我就喜欢”或“I’m Lovin It”的创意,请你说明如何进行广告媒体选择,才能广而告之。

答:想广而告之,媒体的选择上必须要根据人的习惯去选择,在不同城市的媒体选择上也应有所变化!在一线城市绿化电视媒介,网络以及报纸的选择必不可少,而且人们习惯性地坐公交车,所以公交车的选择也在其中!地铁广告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重要的在一线城市如果更好去吸引人们的视野成为一个问题!城市人下班都是急匆匆的,如何让人们更好去记住就要靠企业对广告的投入。在二线城市,虽然电视与网络广告必不可少,但报纸广告的投入以及地铁、公交广告的投入会少一些!

5、案例:

分析为什么名牌商品要重视指名购买。

答:名牌商品给人一种安全感,更让人们觉得名牌产品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味与内涵,从而使名牌商品得到重视购买。加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高价格,对名牌商品的需要的不断增长,从而也使得名牌商品走高! 名牌产品该如何扭转这种形式?

答:由于现在个体经营的不断增长,名牌产品要想在增加利润的增长,就必须要和个体经营户合作,从而让自己的产品提高市场份额。但由于利益问题,个体经营户只要靠其他产品使自己得到的利润增大,而名牌产品价格不占优势,而个体经营户要想从中获利,就必须要降低价格,但从而会使名牌产品的价值降低。要想两者双赢,就必须要产家与个体经营和名牌产品拥有权企业进行合作,利用各自以利润为目的的共同点上进行合作!可以合并或许拿到名牌产品的自由贸易权,从而使双方都能获利!

推荐第10篇:社会心理学价值观

社会心理学小论文

----个人价值观分析

班级:2011级应用心理班指导老师:杨玉芹老师

学生:张雷

学号:20110803016

3时间:2014年5月19日

价值观,这个亘古的话题一直以来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着,无论是哲学、宗教学、伦理学还是心理学,都对其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但是,人各不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尽管如此,但在这些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却也形成了一些相似的,或者说是一个集体所共有的价值观。正是这些相同的价值观和个人所独有的价值观,才使得每个人是那么的完整和与众不同。

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要弄清价值观,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价值,从哲学角度来看,对价值的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主体说,即认为外界事物有无价值的评判,主要在于主体的感受和体会;二是客体说,认为价值主要是客观事物本身就有的一种属性,不会以评判者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三是关系说,认为对事物有无价值的评判,要取决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即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求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和适宜性。因此,据此得出,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概念,是依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对客体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的标准。

大学生群体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一定比重,他们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一个社会未来的发展状况。我国学者辛志勇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语句完成、自由联想等方法,建立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结构框架,我也将据此分析个人的价值观。

辛志勇将价值观分为手段价值观、目标价值观和规则价值观。手段价值观又包括了知识努力取向、智慧机遇取向和人格品质取向。对于我自己而言,我的价值取向里面,人格品质取向是最为重要的,这和父母从小的教导有着莫大的关系,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才能,但是不能没有人格品质,人格品质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好的品格,会促使我们去帮助,去宽容,去感恩,去接纳,而这些,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次之重要的就是知识努力取向了,有了好的人格品质,那么就必须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在当今社会,科学文化已然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一定的知识素养是不能在这个社会上很好的立足的,另外,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新兴一代,更要有着强大的知识储备,才能发挥自身的力量,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力量,因此,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而对于智慧机遇取向,个人觉得,机会作为一种外界因素,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而面对这种无法预测的因素,我们所必须要做到的就是时刻做好准备,等待机遇的到来,随时准备抓住机会。

对于规则价值观,它包括了法律规范价值观、舆论从众价值观和道德良心价值观。我的一个排序依次是:法律规范价值观、道德良心价值观和舆论从众价值观,在我看来,法律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赖以正常运作的保证,没有完善的法律,社会就会出现混乱,而人民的正常生活也就得不到保证,我们也只有在遵循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才能谈其他的事情,因此,我觉得法律规范价值观在规则价值观里面是最为重要的。然后是道德良心价值观,道德良心是我们一种内化的自律机制,它不同于法律规范,没有明文的制度条例,也没有强制约束的能力,但是对于我们自身来说,却有着强大的力量,中国社会是一个讲求人情世故的社会,而良心在这里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别人帮助了你,在道德良心的层面上你就应该回报别人的恩情。遇见坏人坏事,邪恶势力的时候,你就应该勇敢的站出来作

斗争。发现有人处于困境那么就需要你及时帮助,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道德良心价值观所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但是,为什么我却把它排在第二位呢?在我看来,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见良心和法律相矛盾的时刻,比如说你是一个警察,正在追捕一个暴力杀人犯,而恰巧这个杀人犯曾经救了你的性命,那么你是该处于道德良心的价值层面将他放了以报答他的恩请还是处于法律规范层面将其逮捕归案呢?而我坚持认为应该将其逮捕归案,任何时候,法律和良心冲突,都必须要以法律规范为第一准则,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舆论从众取向上,我认为,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立的眼光和意识,对于事情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因此,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盲目的跟随大众和舆论,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判断,因此,我将其排在我的价值观的第三位。在目标价值观上,包括了个人性目标,社会性目标和超然性目标。在我的价值观里,一直相信着这么一句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我将这三者的排序为个人最先,社会第二,最后超然。在个人性目标上,又分为了金钱物质取向、工作成就取向、荣誉地位取向和自身修为取向。我个人而言,他们的重要性依次是金钱物质取向、工作成就取向、自身修为取向和荣誉地位取向,我自知自己不是一个圣人,不可能把自身的修为放在第一位,我本是一个凡人,甚至是一个俗人,我重视金钱物质的作用,没有一定的金钱物质,我无法保证我的正常生活,当一个人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的话,那么和他谈什么修为又有何用呢?其次,我认为工作成就也很重要,它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是一个人能力是否得以发挥施展的重要标志,可以排在我的个人目标的第二位。第三是自身修为取向,这就好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模型中的高层次需要一般,在满足了我的基本生理需要后(由金钱物质和工作成就满足),我就会追求一个自身修为的提高,可以接着读读书,深造一下,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己的道德层次。最后,对于荣誉地位,我不是很在意这些东西,我个人觉得可有可无,它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因此放在最后。

社会性目标包括了婚姻家庭取向、友谊爱情取向和合格公民取向,这一点上,我和大多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合格公民取向第一,友谊爱情取向其二,婚姻家庭取向第三。在我看来,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是十分重要的,假如一个人连社会最基本的身份公民都做不好的话,那么他还有什么能力和资格去做好其他的身份呢。因此它是我们最基本的一项目标,所以我把合格公民取向放在社会性目标的第一位。第二位的是友谊爱情取向,我是一个很珍视朋友的人,我认为朋友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陪伴,我们的一生都在不断的认识别人,成为别人的朋友,也让别人成为了我们的朋友,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不孤单,才充满了趣味,变得丰富多彩。另外,也是有了朋友,我们才学习到了更多的东西,知道如何去处理一些我们以前无法处理的事情,朋友是很重要的。第三是婚姻家庭取向,个人认为,这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有了前两个取向的积累,我们也能够做好这个事情,对婚姻负责,对家庭负责,做一个称职的丈夫,做一个慈爱的父亲,做一个孝顺的儿子,这就是我对于婚姻家庭的价值取向。

超然性目标也包括了三点,分别是回归自然取向、贡献国家取向和人类福祉取向。这三个目标,在我的现阶段是达不到的,我也就没想过,可是,真的去想想的话,那么我会把贡献国家取向放在第一位,回归自然取向放在第二位,人类福祉取向放在第三位。当我达到了修身齐家的成就时,我就会开始回报我的国家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国家有利的事情,毕竟我是一个很有爱国主义的人,所以我想贡献自己的力量给国家的建设。然后是回归自然取向,大自然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父母,没有自然的馈赠,我们就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保护自然,成为每个人义不容辞地方事情,当我能够做到的时候,我也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去做的。最后就是人类福祉取向,我认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地步,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做到,而我自然不敢妄想自己是那极少数人之一,毕竟自己没有太多的过人之处,就像前面说到过的一样,我只是一个凡人,一个俗人。但若有一天,我真能做到这一步,我定是很乐意去做的。这就是我的超然性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价值观,而价值观无所谓好坏,只在于你能怎么去看待你自己,看待你所生活的这个这个世界,然后去做对自己,对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吧!

第11篇:社会心理学观后感

社会心理学观后感

作为一个社会中存在的个体,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心理,了解群体和社会心理。根据社会行为研究的视角,我们要通过社会心理来诠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这和我之前了解的人格心理学有不同的地方。我学习了社会心理学的几个讲座,深有感触,我们理解社会心理在生活中的意义。

首先,我们听取了老师对于亲情和爱情的心理学的认知,为什么我们会对爱情有困惑,这是对心理学探究的初步引入。我们是从人际的方向来研究的,当前的社会情境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心境。

人们是随着环境而培养出自我适应能力的,在生活中人们表现出相同的行为不是因为认同,是我们对于别人行为的从众,为了让我们能得到别人的喜爱,我们就跟着群体走,这是第二个内容给我们的启发。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缓解个人与群体的冲突,从而得到群体的接纳。这是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怎样认识自己的人生,怎样认识自己的大学,我们也学到了,对于一个个体,怎么样去认知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有多大能力,成就多大的自己,不去浪费天赋,不去浪费哪些可以成长的机会,已经忘却了怎样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本身。

接下来的内容主要如下 :

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社会动机、人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改变,

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

三、群体心理。

如何扮演好社会角色一要认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只有认清了自己的角色,了解扮演该角色所承担的任务,才能担起该社会角色的责任,不至于角色失调。二要在角色转换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与适应能力,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负的社会角色也会随之增多,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适应力以做到在各种社会角色的转换中收放自如。三要长期的培养自身的能力,在扮演社会角色中,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忍耐力,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等。我们在大学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会与将来有所不同,这是对未来更近一步的准备以及自我的责任。

接着讲解了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的过程既是根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以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又必须通过认知者的思维活动来进行。社会认知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它是一个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的动态过程。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两大方面:个人知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有很多因素影响社会认知,如认知者因素、认知情境因素和认知对象等。

2、提高自身的社会认知能力注意被认知者的第一印象,观察其知识素养与能力,了解其自身修养;不要过于重视刻板印象,因为那是普遍的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无法改变的印象,要通过其自我展示,来真正的了解被认知者;提高自身的素质,由于认知者本身的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个人需求、性格和心理结构的不同,对同一个社会刺激会发生不同的认知结果,所以要学会丰富阅历、提高素质;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负、自卑、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极心理,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的一次次挫败。这也便要求了我们要学会如何完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建立在沟通上的,我们听得更多的是人际关系是复杂的,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那么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很容易的。诚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的人使人产生安全感,减少自我防卫。越是好的人际沟通越需要沟通的双方暴露一部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真实想法与人交流。当然,这样做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完全把自我包装起来是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的。

人际沟通的主动原则。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生受重视的感觉,主动的人往往令人产生好感。

我学习了两个月社会心理学后的所想所感,对自己的今后有帮助。

第12篇: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变迁

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家则常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我们将一切社会文化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演进的或缓慢的变迁,都称为社会文化变迁。

文化震荡

现代社会的聚然巨变对人类的心理生活的强烈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能够使人们在前所未遇的社会压力面前张惶失措、无所适从,产生心理上的麻痹与震颤。这种由于内在的文化积累或外在的文化移入引起的急剧的变迁对人的心理生活的冲击与震动称作“文化震荡”。

未来的震荡

“未来的震荡是一种时间现象,它是社会变动急剧加速的产物。它是发源于依附在旧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新文化的附加物,是人们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里所遇到的文化震荡。” 这种特殊的现代社会的文化震荡,描绘出“人们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承受过多的变化之后感到压力重重,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的现象。”

边际人

边际人也可称为“过渡人”或“边缘人”。边际人是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它是在新旧文化或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的碰撞、选择、冲突下导致人格分裂呈多变双重化的产物。边际人的心理处在一种失范状态,既有希望又常怀失望;既急需选择又别无选择;既要为适应新环境进行冒险,又要为承受旧传统付出忍耐;在边际人身上痛苦和憧憬并存,颓废和发奋同在。

历时态边际人又可以称之为“过渡人”,这种类型的边际人通常现出于社会动荡或社会大变革时期。新旧思想的交替、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革命都会在他们的内心产生茫然、失范、冲突、生疏的感觉。

共时态边际人又可称为“边缘人”,这种类型的边际人与历时态边际人不同,他是由于国际联姻、出访、留学、移民等原因而生活于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人,这种生活经历使他们几乎同时受到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影响、熏陶和教育。虽说他们的内心还存在着旧有价值系统和现存价值观念的冲突,但他们基本上摆脱和超越了本土文化,并能够更加客观、理智、清楚地认识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正是基于这一特点,使得在文化人类学家眼里,边际人已成为跨文化研究的理想人格。

代沟

是指由于时代和环境条件的急剧变化,基本社会化的进程发生中断或模式发生转型,从而导致不同代人之间在社会的拥有方面以及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的选择方面所出现的差异、隔阂及至冲突的社会现象。

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了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足以将一民族和他民族区别开来。

根据一民族成员的心理或行为特征形成的对民族群体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民族或曰国民刻板印象。

阶级心理

阶级心理是建立在相应的阶级的生活条件的总和之上的,是对该阶级的社会境遇的体验的结果;而这些生活条件又是由该阶级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决定的。 社区归属感

社区这一亚文化成员,对本地区和本亚文化群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是社区意识的基本体现。

集群行为

一般人们的行为处在既定的社会规范的制约之下,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受通常的行为规范所指导、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同时也是难以预测的群体行为方式,这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的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并不都是发生在面对面进行直接接触的群众中的,在广泛分散的人群──进行间接接触的大众中,也会出现一些集群行为的重要特征,如不确定性、暗示性和迫切感等。在分散的大众中发生的一些最基本的行为表现形式如时尚、恐慌等,都不同程度地具备了集群行为的这些特征。因此,社会心理学把这类大众行为称之为分散的集群行为 社会互动

我们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针对他人的,因为我们随时都会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和反应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在每天与他人进行的面对面的接触中,我们十分清楚他人对我们的期待,我们也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所处的环境和所处的人。这样一来,我们的大多数行为都与他人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是社会学家或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那种社会行动。

互动双方都有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对称性社会互动。

暗示、模仿与感染,是非对称性社会互动的三种主要形式,早期欧洲社会心理学家曾将这三者称为形成群众心理的三大原质。在这里,我们所以将暗示、模仿、感染称为“非对称性”互动,是因为在这些互动形式中,互动双方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也正是由此,才有了暗示与被暗示者、模仿者与被模仿者、感染者与被感染者之分。

社会群体

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为群体每个成员所公认,而且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

群体压力

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群体内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

沟通

狭义的沟通是指以符号、记号为媒介实现的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即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一定的信息传递给另一个接受信息的人;

广义的沟通则是人类的整个社会互动过程,在这里,人们不仅交换观念、思想、知识、兴趣、情绪等信息,而且还交换相互作用的个体的全部社会行动。

互动

人们对他人发生动作或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指向他人或说与他人发生联系的社会行动。

社会动机

顾名思义,是驱动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力量。人的社会行为的发生和表现,从其外在形式来看,总是与一定的目标和方向相联系的,而从其内在起因来看,则总是由一种或多种动力所推动和驱使的。如果说外在的目标和方向说明了社会行为的指向、所要获取或所要达到目的,那么,内在的动力则解释了社会行为的为什么问题。社会动机的研究直接涉及到上述两方面的内容,它是我们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

亲和动机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我们将在人的这样一些需要和愿望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称为亲合动机。

利他主义

泛指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了社会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原则。

亲社会行为

最早使用“亲社会行为”一词的是美国学者威斯伯,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社会认知

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将对他人、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与认识称为社会认知。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又称对人的知觉或人际知觉,是社会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认知过程的第一步。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行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 社会印象

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社会判断

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印象整饬

人生是个大舞台,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有如演员相互配合的演戏。人们按社会剧本的需要(即社会期望的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互动对方的制约。因此,要使互动能够顺利进行,互动的双方都应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整饰。

首因效应

指的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社会化

是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在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是其基本的关系,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不能不与特定的政治关系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因此形成特定的政治价值判断标准,用以指导、支配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态度。

个人的社会化即一定的社会政治角色的形成,不单单是一个个体接受社会的政治要求,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双向的:个体在政治社会化的同时,会经过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整合社会的各种政治观点,分析各种政治关系,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反作用于社会政治。这种既接受社会的政治改造同时又改造社会政治的互动的政治角色的形成过程,是政治社会化的实质所在。

政治社会化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及其政治制度的稳定,以及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 。

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

社会学家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之为不完全社会化或顺应不良;而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为反社会化。

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即指传统的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我们把这种和“嗷嗷林乌,反哺于子”的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社会文化现象称之为“文化反哺”。

社会心理学

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包括内隐与外显两个方面),简言之,它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社会行为

生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

第13篇:社会心理学(版)

心理学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2012MAP 朱超 51123200167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我本科是学习电子信息工程的,所以当说到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和展望时,我就联系到自己原来的专业,心理学的应用当然是覆盖了很多领域,因为每个领域都逃不开人这个个体,而我觉得在网页设计中心理学发挥了一个很大的作用。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时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到目前为止,它的影响能力和扩散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媒体。截止到今年6月份,中国网民已经达到了5.38亿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由此可见,网络的影响力有多么大。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也已经远远超过了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架构自己的网站作为宣传或者其他各种用处,这么多网民在使用网络,而网站更是数以亿计,这么多的网站并不是所有网站都受到大家的认同和喜欢的,所以运用心理学,设计一个适合和迎合大众的网页版面设计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大部分设计师没有花时间去学习基本的心理学原则是怎么样影响他们网站用户的体验。心理学原则很多时候被认为是可有可无,或者过于复杂的。但事实是,这些想法都不对。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心理学会带给你一个积极意义的最终结果。如果你花时间去分析一下你的访客的需要,他们怎么样才能满足他们需要,那么你已经在走上了设计网站的道道,这将为你的目标受众注入源源不断的心理动力。通过访客心理分析,你得到的结果是访客更开心乐意的做你所希望他们做的事情,比如保持与你联系,买你的产品,或者推荐给他的朋友们。你希望访客更容易的跟着你的意愿走,这就是设计中要运用心理学的主要原因。

要你的访客做你所想他们做的,首先你得跟访客建立信任关系。信任关系并不容易,尤其是这个骗子横行的时代,让人讨厌的人在网络哪个角落都有一大把。那些对网络还不是太熟悉的用户,如果谁问他们一些个人信息都会变得十分敏感,也不管这些信息对网站工作是很需要的。

作为网站类的设计师,我们往往忽略自己已经是习惯了网上交易。但是对于我们的客户,还有他们的客户,互联网仍然是一个他们正要进入的很大很可怕的黑洞。认识到这一点,你再使用设计心理学,使你的网站即使一般用户看起来也觉得更值得信赖。创建一个使访客用户安心的网站,就意味着他们很可能会注册一个账户,并且购买产品,或者用其他方式和你做生意。这些可以通过网站设计和语言来达到。

当一个用户访问网站的某个页面,一定是有某些东西他们想马上看到的,不管登录的是一个什么网站。如果他们没有看到预期的东西,他们会觉得乱七八糟毫无意义(所以,这网站不可靠)。访客来到一个网站,对网站来说所期待有最

重要两点,一是来访的目标内容(这可能是某些主题信息上看到在售的某个漂亮 的产品),二是要有些导航。

虽然标签可以帮助辨识的目的,设计还应该补充和加强这一消息。比方说,例如,你正在设计一个环境主题的博客。如果你的设计看起来黑色和寂静又阴沉,并在页头一个夕阳西下的城市天际线。这样很不好,甚至没有正确的暗示一下这个网站是干什么的。而如果一个网站看起来很干净很现代,有些绿色和自然的口号,这就给人一个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环境保护主题的博客。

除了一些在任何一个网站都能找到的信息元素,还应该有一些特别的东西,这些是访客在某种特定的类别或者行业的网站期望看到的。人们期待博文放在博客的首页,期望电子商务网站的头版都放产品。对于任何网站人人都期望在超过了几个深度的页面便会提供一个搜索功能。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期望有“关于我们”和“联系我们”的页面。

除了大多数访客希望看到一个网站所必备的基本要素,还应该有些东西吸引用户跟你公司联系。虽然这可能不是一笔生意,但这说明很多人都在关注。想想你设计的一些的线下的促销宣传单的颜色。这些颜色应该某种程度上融入你的网站在,即使它只是在标题图片或者一些标识口号的颜色。 如果你在宣传资料上印有Logo,那也一样,在网站上你也要同样的呈现。这是很基本的事情,但是很多企业往往忽略了这种线上线下的一致性。

你在网站上使用的图片会帮助也会混淆你的访客。一个精心挑选的图片可以令你访客心领神会,了解你明显不过的意图。如果选择不慎,甚至会让你的访客很抓狂,让他们感觉到又回到了乱七八糟的黑暗时代。抽象的图像有时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请小心使用,确保放在那里有它的意义。有时,一个抽象的图形在不同的访客那里会有不同的解读,或将会完全误解原本的含义。

人们趋于按照“Z”字形浏览一个网站的模式,从顶部开始往左,最后到达屏幕右下角。作为一个设计师,你应该努力地在此阅读模式下拿捏好那些最重要的内容放哪里最好。大多数网站都把Logo放到左上角,道理就在于此。在此阅读区放置一些不相关的信息,访客离开之前还没有找到他想要的信息,他可能会认为这不是他要找的网站。

网站上的每个页面都应该有一个焦点,这是访问这个页面的目的,且不管这个页面是展示产品,还是介绍公司,还是最新的资讯。设计的时候需要把每个页面重点内容进行强调。每一页的重点也应立即显现出来,让访客知道他们在看什么。除了网页本身的内容,还应该通过在导航线索或通标题来强化。一个不成熟的网站最大特点就是总是在每一页上放太多的信息。其实不要害怕在网页上的留空白,每个页面上有明确的突出的重点并没什么好担心的。

上面提到的一些只是比较简单的一些关于网页制作的跟心理学有关的内容,只是根据我的本来专业情况提出的一点小小想法,可能还不是很成熟,希望通过慢慢的学习过程再有所改进,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网页设计心理学绝对起到一个很关键的作用,是每个设计师都需要注意到的东西。

第14篇:社会心理学分析

复旦投毒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与反思

复旦大学同寝室的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以致黄某喝了饮水机的水中毒。4月1日,复旦大学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黄洋出现身体不适。当晚即被送至医院就诊。入院后,黄洋病情加重。4月16日,黄洋在医院经过十多天的治疗后不治身亡。复旦投毒事件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对名高校生心理素质的大讨论,是什么摧毁了两个风华正茂的人才?是什么让室友之间树起了一道心墙?是什么让林某对生命如此冷漠?

伤害他人培养憎恨:

伤害一个无辜的人会贬低和蔑视受害者。士兵开始拒绝杀戮,很快地,他们就不再拒绝甚至变得对待敌人失去人性。道德脱离(Moral disengagement): 相信这是受害者应得的命运。

林某先是拿那些毒药来在小老鼠身上做实验的,他做多了实验,心也变狠了,以致最后林某狠心下毒害死自己的室友黄某,这些只会让他失去道德与自由甚至更多,而黄某则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然而林某的内心世界真的得到满足了吗?伤害他人培养的是憎恨。 聚光灯效应:

我们一般认为,其他人会对自己的外表和行为投入相当的关注。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往往他人的关注要比自己预想的要少。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可事后马上就忘了。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的。

事件中的林某正是因为如此,不断的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事扩大化,以致自己与外界的心墙被越筑越厚,自己的心胸也越来越小。直至最后做了害人不利己之事。如果当初他能将生活琐事化小,不把琐事扩大化,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次残酷的命案。 自尊的威胁:

为了维持自尊,兄弟、朋友和夫妻关系中,任何一方的成功,可能比陌生人的成功更容易产生威胁感。研究证明,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受的意愿。为了平衡自己缺乏魅力,能力不足的感觉,我们会通过自我展现,在其他地方寻求社会接纳和认同。

事件中林某因为自己没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就算提升到博士也不是他喜欢的专业,而同寝室的黄某则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且能提升博士,见此林某的内心不免产生了嫉妒,以致眼里只看到他人获得的掌声与鲜花,而看不到他人的努力与付出及他自己的成功。 自我中心性:

人类是社会性的生物,其所生活的环境,所交往的人都会对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便是一种暂时氛围,也能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意料之外的巨大作用。人类心理一方面依存于群体,另一方面又极其在意自己的利益,看似十分矛盾。但人类对群体的依存,正是为了更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利益,这一点在进化的角度无可厚非。

如今的许多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及家人的过分溺爱使得他们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事件中的林某是家里的佼佼者自然父母很多事对他都是百依百顺,而当他在与同是佼佼者的黄某相处时必定少不了摩擦,彼此心里都会认为自己才有理,而对方永远都是错的,随着摩擦的升级及心理素质的不过关就导致了林某越过法律底线害人。

归因时的自我服务偏差:

将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将消极的结果归因于其他因素

例子:

发生交通事故时,一般司机都会这么说:“一辆看不见的车不知从哪里跑出来,撞到了我的车,然后又消失了”

成功人士自传中,通常强调得最多的,是与自身努力相关的因素

事件中的林某会做出杀害同窗之事,想必他在与他人相处时必定经常性的将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将消极的结果归因于他人或其他事物。以致心中对他人只有厌恨,从不没有感激。

透明度错觉:

透明度错觉: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要少,我们总能敏锐的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出现透明度错觉。我们假设,如果我们意识到的自己很快乐,我们的面容就会清楚地表现出这种快乐并且使别人注意到,事实上,我们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模糊不清。

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比如说,如果我们按了图书馆的警铃,或者自己是宴会上唯一没有为主人准备礼物的客人,我们可能非常苦恼(“大家都以为我是一个怪人”)。但是研究发现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也就是说,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林某的自卑心理的产生与增加就是透明度错觉的一个典型范例,一个高校生不仅要有才更加注重其是否会做人!生活在大集体中应该融入集体,不开心的时候就应该向好友诉说,不要指望他人能够读懂你的内心,只有你说出来,他人才能帮到你。不要等到一发不可收拾了才来后悔。

总结

如此看来,最令人恐怖的从来都不是有毒物质,也不是杀人致死,而是人心。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震惊社会。类似极端事件仍属于个案,并不代表今天的大学生。但是犹如硬是教育所关注的功利性,让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成为当代学子最为突出的四大“心病”。 正是过度竞争、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缺乏包容等导致学生之间矛盾不断。如果不能及时关心、疏导排解这些心病,任由恶性生长,就可能出现又一个“林某浩”。

教育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通过复旦大学的这起投毒事件,各高校应该重视学生心理疏导,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更多的着力提高学生的心理调控和适应能力,提升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帮助渠道,让学生有心理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疏导。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者应该与全社会共同携手起来,建立健全一个大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控制、跟踪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早期发现问题并作出果断及时的处置,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第15篇: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两个礼拜终于断断续续的读完了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从个体和社会着手进行了分析。昨天终于看到了首尾之作--“临床心理学”,总结了一点生活中的法则。

1。事实证明,乐观的心情确实能增强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那些患心脏病的人多数缺乏耐心,暴躁,易被激怒。

2。任何事情如果事先是自愿参加,并且在过程中付出努力,结果会更加有效,持续的好效果也会更加持久,比如减肥。

3。每个人在取得成功的时候都会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在失败的时候却会埋怨周围的人和环境,下次失败的时候不妨倒过来想。

4。在吵架和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而且对事不要对人。

5.领导或者决策人甚至ceo,coo,cfo,ufo……当制定策略和销售任务的时候不要把目标制定的过高,这样会给下属很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6。在会议或群体中,当少数派非常不容易,鼓励这种行为,并多听听反对意见。有时候人的从众心理,更容易犯决策性的错误。

7。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你被关注的几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8。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团体是最好的,但实试着接受不同的团体,不同的人,多听听和你意见相左的人的意见,有时会更有启发。

9。许多重大的消极的事件带给你的痛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同样,兴奋的事情也不会给你带来更多更持久的快乐感。因此残疾病痛贫穷你也会很快的适应,同样豪宅名车并不能让你幸福一辈子。

10。少关注自我形象,多关注自己的才能和人际关系,才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11。团体的力量会更容易引发犯罪及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在团体里面尽量控制自己,不要轻视煽动和教唆的力量。

12。如果2个选择一起给出,过了一段时间再让对方选择,他们会选择第1个,如果第一个选择过后隔一段时间再给出第2个,马上选择时对方会选第2个,如果你想让对方同意你的意见,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13。“登门槛”效应,当你同意帮一个小忙,你还会同意帮一个大一点的,所以答应一件事前,想清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14。态度决定此行为,行为也会更加坚定你的态度。

大概总结出来这么多,其实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就能感觉到的,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所以做个笔记出来,就当共勉吧。

第16篇:社会心理学心得

一点感悟

社会心理学不是我选的唯一门心理学的课,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心理学,高中的时候喜欢读《人性的弱点》《心灵鸡汤》《管理学》,也有过当个心理医生的梦想,尽管只是梦想,依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梦想变成现实的可能性是那么渺茫,但作为一种爱好,它依旧可以伴随我的一生。 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给我的感觉是放松,愉快,贴心,感动。这的确只是一门课,但在这门课上我体会到了以前从没有过的感觉,思考过以前从没想过的问题,收获了终生受用的哲理。

在讲如何与人交往的时候,我思索了人与人;在看《肖申克的救赎》的时候,我感叹过希望;在讨论如何认识自己定位自己的时候,默默的打量了自己;在交流如何表现意愿的时候,暗暗的为自己加油;在看《美丽人生》的时候,我感动于爱······在这个课堂上,有自信的欢笑,有感动的泪水,有触动心灵的震撼,有不由自主的共鸣······

用三言两语把所有的感受所有的体会写出来是不可能的,在这篇总结里,我想就让我感触最深、印象最深刻的说说。

首先是如何与人交往,这是我当初选这门课时最想学到的,也是老师给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生活在这个人与人够成的社会里,不与人交往是不可能的,交往,无论对生存还是生活,都是必要的。现在,我们的身边有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将来,会有领导、同事、合作伙伴······有的人只是生命中的过客,而有的人却要陪伴我们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他们对你的态度几乎决定了你的生活,而又几乎决定于你对他们的态度,也许,这,就是交往吧。通过学习和自己的一点感悟,我想,交往,至少应该做到这样:

1、有自信 我们与人交往,并不需要降低自己,无论何时,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他人。自信的人才更有魅力。 2、热情真诚 这应该是与人交往时最基本的准则之一了吧。一个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傲慢无礼,甚至专门以看别人的笑话为乐的人,有谁愿意跟他交朋友呢?与人交往时,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这就好比照镜子一样,自己的表情和态度,可以从他人对自己流露出的表情和态度中一览无遗。你若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待你。你若敌视别人,别人也会敌视你。最真挚的友情和最难解的仇恨都是由这种“反射”原理逐步造成的。因此,当想修正别人时,应该先修正自己。想别人怎么对你,就应该怎么对人。想被他人理解,就要首先理解他人。

3、尊重别人,注意礼貌 要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尤其是对长辈和领导的意见要尊重,不要自以为是。 “谢谢”、“请”、“对不起”、“劳驾”等小学老师所要求的词还是很必要的。而微笑更是促使融合的胶水。

4、注意谈话技巧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有的人喜欢幽默的人,有的人喜欢文静的人,有的人有避讳的话题,有的人个性突出,对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不能一盖而论,但大多

数场合,热情,大度,幽默的风格是受欢迎的。

我想,这就是我在如何与人交往方面的收获了,但理论还是理论,那是写在纸上的虚幻的东西,用在生活里才是真实的,现在的我较过去显然成熟了许多,不再是以前冒冒失失的小女孩了,以后,我同样也会把学到的,领悟到的默默记在心里,用到生活里。

再者,让我最为感触的便是关于认识自己的学习。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独自一个人在严格的家教中成长,虽然有很多朋友,但朋友毕竟是朋友,不能取代兄弟姐妹的角色。从小到大,我习惯了一个人做游戏,一个人学习,一个人逛街······这辈子,最熟的就是自己了,但我真的认识我自己么?在这门课之前的确没有想过,记得老师做过一个调查,在纸上写下20个 “我是······”的句子,起初觉得很无聊,觉得这样的句子可以造上百个,漫不经心的写着写着却发现不知道该再写些什么了,这种原以为可以造上百个的句子竟再造不出更多,然后才发现,自己原以为最熟悉的人―――我自己,竟也有不认识的地方。记得有位哲人的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人啊,认识你自己”,是啊,认识自己是必要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心,自己是要伴随自己一生的,认识了自己,才能真正的去认识自己身边的人,认识自己的世界。

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动和幸福的是“自信”,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和缺点,只看到自己的好,会变的自大高傲,只看到自己的不好,会变的自卑。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愿意让别人表扬自己的,都是渴望展现自己的优点的。被别人赞赏的我的心里,仿佛有一个气球,在那一瞬膨胀,从没被自己发觉到的优点突然被别人提及,自信顿时充满每一滴血液,流淌。在那一刻,我也发现,赞赏别人也是件美好的事,看着对方幸福的笑容划过脸庞,自己也止不住将嘴角跷起。“上帝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不知道这句诗用在这里是否合适,但我觉得,可以将优点比作光明的吧,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有这种光明的存在和发现,才会给生活带来亮色,才会给交流带来生机,才会给自己带来动力,才会给成功带来可能。

最后,不着边际的,我想谈一下我对幸福的想法。我总觉得,人生是美好的,是快乐的,人生的最大乐趣,是享受人生的幸福。关于幸福,古往今来有着太多的诠释和描述,可我觉得,没有一种解释能够涵盖幸福的全部。很多人在抱怨自己的生活,学习辛苦,工作不顺,老板不好,之类之类。事实上,我觉得,没有什么时候能比此时此刻更幸福了,就看能不能细心感悟。有一个富翁和渔夫的故事:有个富翁去海边旅游,见一个渔夫正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便责备他说“大好时光,你怎么不多打点鱼呢”渔夫反问到:“打那么多鱼干嘛?”富翁说:“卖钱啊”渔夫再反问:“卖那么多钱干嘛?”富翁说:“有了钱,就能像我这样,有自由,有快乐,悠闲地在这片美丽的海滩上散步。”渔夫说:“我现在不正快快乐乐地躺在沙滩上吗?”身边有很多人在追逐幸福,他们拼命的工作,努力的赚钱,认为有了钱买了房买了车就有了幸福,殊不知,其实幸福很简单,它是一个长长的下午,是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是偶然发现的一只小小的翠鸟,是妈妈做的饭菜······我无疑是个知足的人,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有爱我的父母,有一群可以为我分担忧愁共享喜悦的朋友,在一

所不错的大学里读书······有人问我的追求,我说是追求幸福,好象很空泛,但这确实就是我的理想,将来找一份喜欢的工作,嫁一个喜欢的人,人生貌似就可以这么幸福的过。即使有风浪,有坎坷,风雨过后的晴天也是一种幸福吧。

以上可以说是我在这门课上的一点收获和感悟。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觉得我又成熟了许多。在一个人的时候,总会不经意的回顾过去,也不经意的想想未来,如今的我,在回顾过去的时候又多了份享受和清淡的色彩,在展望未来的时候也多了份冷静清澈和泰然。一个新的我,载着自信和憧憬,带着微笑和思索,正走在通往未来的路上。

这篇文章就这么结束了,突然有些小感动,这是我这辈子写的最长的一篇感想了,之前也有些课要求写这样那样的论文感想什么的,但唯这篇是自己一句一句想出来、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三千多字,不容易啊,该保存才是。

突然记起老师让给这门课提点建议,其实没什么可提的,我觉得挺好,上课上的也舒服,学习内容也有吸引力,教学方式也无可挑剔,如果一定要提,那就希望分数高一点了,最好大家都过,都得高分,开开心心回家过年,呵呵~~

电气0502

包吉明

05291027

第17篇:社会心理学 旁观者效应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招远惨案”

——旁观者效应分析

班级:社会学1301班 姓名:张晏郡

学号:U201316931 摘要:“招远惨案”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微博上到处都写满了对招远惨案中遇难孕妇的悼念,然而,从后来传出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见,在施暴者的背后有着一大群围观者,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上前施以援手。一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对当时围观者的谴责,民众们不断拷问着社会的道德底线。继“小悦悦事件”后,国人脆弱的道德神经再次被触动,更有甚者,疾呼这个社会的道德已经濒临瓦解。虽然“招远惨案”所涉及的道德因素确实存在,但是我们更应该去深入思考隐藏在这背后的社会心理作用。这并非是为“无德者”开脱,而是希望能从心理过程来分析救助行为的发生和不发生,让我们能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社会事件。其实,那些“围观”者之所以冷漠,是因为他们都在等待别人先伸出手,而最先出手的那个人必将承担所有的责任,即大众口中“惹上麻烦”。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围观者”越多,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就越差,会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即“旁观者效应”。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旁观者效应 招远惨案 社会道德

正文:

一、招远惨案简述

2014年5月28日晚9点多,在山东招远的一家麦当劳餐厅内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就餐的女子遭到6名男女的疯狂殴打,最终不治身亡。然而,当现场视频在网上迅速流传的同时,人们也发现,就在施暴者的背后有着一大群的围观者,却无一人伸出援手。中华大国,是礼仪之邦,自秦汉之后,就有着优秀的思想和良好的传统美德。然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泱泱大国却失去了它原有的灵魂。当民众们将矛头对准但是得围观者时,我们更应当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当时自己也在场,你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么?或许你会有那么一点点犹豫。然而,就是这一点点犹豫,却变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犹豫,也就是这一点点犹豫导致一个孕妇惨死在暴徒手下,一个脆弱的生命还没来得及看看这个世界就已经转身离开。两条生命的消逝,除了带给我们巨大的道德冲击,更让我们深深疑惑,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呢?难道这仅仅是道德因素导致的吗?其实不然,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社会心理学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旁观者效应”,即“责任分散效应”。

二、相同案例

回顾以往的新闻,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案例并不只有一个。事实证明,“旁观者的冷漠”并非偶然,反而屡见不鲜。

1、1988年,黑龙江一级飞行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名歹徒刺死。数十人围观,却始终无人出手制服歹徒,最终飞行员由于受伤过重不治身亡。

2、1993年,四川达竹矿务局一名高考超过录取分数线28分的韩姓男同学,戏水不慎滑入深水区。结果围观者甚众,且其中不乏青壮年,却无一人伸出援助之手,终于使小韩溺水而死。

3、1993年夏,在云南昆明,一位农村姑娘被一群歹徒压迫裸体游街。街道旁,无数市民围观,却无一人上前劝说,制止歹徒的行为。

4、去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5、2012年5月4日晚,东莞东城海雅百货门前的斑马线上,一女子被小偷偷包,一巴西籍男子出手阻止,不料遭小偷团伙报复群殴。其间,数十名路人在现场,没人设法施救。

三、案例分析

在事发后,很多人纷纷谴责当时在一旁围观的人们。然而,也有些人认为现场旁观者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面对突发情况,尤其在那些突发的恶性暴力事件面前,人们可能一时间无法战胜自己内心强大的恐惧感,即使后来会良心不安,人们也会选择不上前制止。

虽然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人多力量大”的故事,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却向我们证明:人多,力量却并不一定大。相反,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人多,力量分散,力量反而显得小了。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心理活动可能是不同的。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给予受难者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便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但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也有人称之为“责任分散效应”。

四、旁观者效应概述

何为“旁观者效应”?心理学家认为,旁观者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旁观者效应的根源,在于责任的分散。

旁观者效应的提出,始于美国纽约发生的震惊全美的吉诺维斯案件。这件谋杀案倍受注意的原因与凶手、被害者或其他谋杀手段都没有什么关系。案件的特别之处在于,案件持续了30多分钟,遇害者的38个邻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人还走到窗前去看了很长时间。然而,在遇害者被歹徒杀害的30多分钟里,没有一个人去援救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本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事实。

案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新闻评论人认为,惨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都市人际关系的冷漠,而社会心理学家们则认为,人们没有及时提供帮助的原因,在于许多人都有一种“也许其他旁观者会帮助受害者”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对别人抱有良好的期望,把责任推给了别人,而认为自己没有提供帮助的责任,结果导致谁也没有真正提供帮助。

五、旁观者效应理论分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旁观者在面对他人的求助时选择无动于衷呢?心理学家认为,在紧急情况下,有很多人在场足以成为比感情冷漠和情感上的疏远更重要得多的制约介入行动的决定因素。

让我们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具体分析一下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价恐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造成评价恐惧,使旁观者害怕得到别人的评价,即“评价恐惧”,也被人称之为“社会比较理论”。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时更加小心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其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于是,当面对他人的求助时,旁观者会将自己同其他旁观者相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就是,当别人都不采取行动时,便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第二,从众心理。一个人不仅会以他人的看法来评估某一行为,而且还会在行为举止方面模仿他人的行动。这种情况在特殊情境中更为明显。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个体产生“别人不管,我为什么要管”的暗示。于是,个体在面对求助时,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提供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

第三,错误判断。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景的认知和判断,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对陌生情景的判断。人们都对突发的情况缺乏心理准备和足够了解。于是,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表现,以澄清自己模糊的认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也从他人的行为上找出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所以,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他人的冷漠就会造成一种“事情没什么危急的”错误暗示,从而导致人们做出了错误判断。于是,也就没人会伸出援手了。

第四,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他人的在场,会使个体的责任相对减少。见死不救所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也会扩散到在场所有的身上,这就导致了个体不去救助受害者的代价减少。个体之所以向受害者提供救助,是因为他感觉到自己有责任,必须采取行动。但是,他人在场也会“削弱”个体自身的责任感,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当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时,每个个体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减少,从而出现等待别人伸出援手或是相互推诿的情况。

六、总结与反思

研究群众心理学的古斯塔夫·黎鹏认为,群众具有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去个性化、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失去个人责任感是群众的三大特征。社会心理学家从做过关于“自然现象”或者说救助行为的“责任分散”的自然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此类事件中,道德确实发挥了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心理作用,即“旁观者效应”。

“招远惨案”给了我们很多道德良知的反思,旁观者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严重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社会需要的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事实证明,旁观者效应会带来很多的悲剧,会引发更多道德、法律、良知等一系列问题。旁观者效应,从社会心理学上讲,存在“责任扩散”;但是,从道德学上看,是道德力量的匮乏。故而,我们不能因为将其看为心理学上的问题就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沦为旁观者效应的俘虏。

我们能够且必须去做的是解救心灵,突破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遇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应该忍住观望别人“旁观者效应”的冲动,果断采取行动,担起责任,人人争先创优;并且在需要他人进行协助的时候应具体指定旁观的某一人,因为这将有助于打消人们的推卸心理。当我们作为受害者的情况下,需要别人帮忙,此时,我们应当主动的让周围的群众明晰自身情况,并积极寻求帮助,与其大声呼喊,不如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人或人数较少的几个人,同样的这样也有助于打消旁观者的推卸心理。

参考文献

1、《旁观者》,石默,作家出版社(2009)

2、《旁观者道德研究》,黄岩,人民出版社(2010)

3、“旁观者效应”的社会认知分析,张运红,高娟,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4、《社会心理学》,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旁观者”现象之我见,贾学雁,李新省,周士敏,社科纵横(2007年)

6、旁观者效应,延言,发明与创新,(2006年)

7、阿蛮,见义勇为需要成为社会的习惯[N],中国社会报,2011年

8、“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认定与法律评价——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启示,池应华,法商研究(2005年)

9、李舒蕊,“三个和尚”为何没水喝[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第18篇: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思辨期---积累思想(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二)经验描绘期---成型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五大思潮的促进:(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产生标志:1908年 ,两本书的出版:麦独孤《社会心理学绪论》罗斯《社会心理学》

(三)实验期---独立阶段(20世纪20年代)

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运动的早起成员,倡导群体动力学,桃李满天下等,现代实验心理学之父 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1 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2提出了社会促进31924年出版《社会心理学》,标志着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四、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麦独孤

劳仑兹

生物因素 本能

印刻 遗传差异

XYY (二)学习理论

机制:1.联结S----R

2强化、模仿

特点:1.行为由过去经验得出.2倾向解释—当时环境,忽视人的主观感受.倾向解释外在行为,忽视人的心理状态.(四)认知理论:行为取决于对社会情境的知觉或加工过程.

1分类

2聚焦

五、概念解释

现实真实性:实验与现实生活情景相似程度。

心理真实性:一项实验所引发的心理过程与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心理过程的相似程度。

六、社会心理学者的基本困境:

1>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在自然环境中而非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 >理想与现实

最理想研究:一是对情境有足够的控制,以确保没有额外变量影响结果和将人们随机分配到情境中去(内部效度);二是确保结果能够外推到日常生活中去(外部效度)。

研究现实:要在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之间取舍 2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之间取舍

实验室试验——确保内部效度 现场实验——提高外部效度 重复性实验——综合运用 第三章 社会认知

一、自动化思维的形式之一图式

图式: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事件等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

图示作用:1提取信息:组织并理解世界,将就经验与新情景衔接起来。2加快信息加工速度3填补信息

二、自动化思维的形式之二社会认知的心理策略与捷径(认知启发线索) 1代表性法则(表征性启发):对当前事件或信息与典型的事件相似程度来判断。 2.可用性法则(获得性启发):根据信息容易想起来的程度来判断:生动程度 有具体事例 3.锚定与调整法则(调整性启发):首先抓住一个锚定点,根据这个起点进行调整得出结论。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个人直觉的偏差)

(一)知觉者因素。A兴趣。兴趣的个别差异决定着知觉的选择性。B需要与动机。凡是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符合人们动机的事物,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C个性特征。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知觉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D认知结构。个体在知觉他人时,深受知觉者个人的认知结构的影响。这包括个人的不同观点、态度以及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知觉对象因素。A在知觉过程中,知觉对象本身的内在因素也会对知觉产生影响。对于优点多的知觉对象倾向于做出积极、肯定性的判断。B知觉对象知名度大小也直接影响着知觉者的社会认知。对知名度大的对象,知觉者无形中会把他看成是有魅力的人。C知觉对象的复杂程度也对人们的社会知觉造成影响。简单的事物易知觉,复杂的事物则给知觉者带来困难。D知觉对象的特征也是影响知觉的一个重要因素。空间或时间上较接近的,相似的、具有连续性、封闭性的对象易被组合,往往会产生错觉,对表面相似实质并不相关的对象做因果判断。

(三)知觉效应 A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在初次交往时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人们认知他人所产生的心理作用。B近因效应是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最后(近)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并对以后刻对象的社会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

C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社会知觉中,由于对知觉对象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知觉对象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印象。 第四章 社会知觉

一、印象形成: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二、印象管理:个体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三、整体印象

(1)平均模型(1965) (2)累加模型:人们对片段信息的整合 谨慎

+8

>

+2 (3)加权平均模型:整体印象=较重要的特质

(4)*负性效应: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权重。 (5)影响因素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最先(后)接受到的信息对形成印象有重要作用。 C晕轮效应: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评价受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光环效应、扫帚星效应)

D积极性偏差(正性效应、宽大效应、慈悲效应): 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原因:1.积极快乐原则(波利阿纳效应)

2.仅限于对人的评价,不包括物

E刻板印象: 对群体中的人形成的固定和概括的看法。

F证实偏差:既有的观念.期望会影响他人有选择的解释.记忆能证实自己既存信念图式的信息 G后视偏差: 回忆自己判断时,倾向判断比实际更准确。

H虚假一致偏差: 高估、夸大自己的判断、信念、行为的普遍性。 I自我中心偏差:人们会夸大自己在事物中的作用

四、归因理论

归因:人们推断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原因的过程。 1.Heider(海德)

(朴素心理学、通俗心理学)

动机(1)理解环境

(2)控制环境

1.二分法(1)内因:情绪.态度.人格.能力 (2)外因:压力.天气.情境. 2.与进行外部归因相比,我们对内部归因更偏好 原则

(1)共变(协变性)原则:某个特定结果在某些特定的情境由某特定原因导致.该原因不存在该结果就不会出现.就可把结果归因于该原因。

(2)排除原则:如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原因

五、Kelly(凯利)三度归因理论(立方体理论) (1)归因三个方面: 行动者 刺激物

环境背景

(2)归因是人们使用三种信息

A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

B一贯性信息: 这个人经常如此吗?

C独特性信息:对其他事物也有同样的反应吗? (3)评价

六、Weiner韦纳

成败归因理论 (1)维度

A内外因

B稳定性

C可控性

(2)一致性偏见与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的所作所为起因于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而非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情景。许多社会学家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隐错误:在解释别人的行为原因时,高估内在的性格因素,低估情境因素的倾向。 归隐的俩个阶段过程:第一阶段 在分析别人的行为时人们通常会先自动地做内部归因。第二阶段 会想到行为可能的情境因素,然后可能会对原先的内部归因作出调整。

(3)归因偏差

A探照灯效应:高估自己行为和外表在他人严重的显著程度的倾向。

B当事者与旁观者差异:观察别人的行为偏好作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却更加着重于情境因素的归因。

C自利归因:将某人的成功归功于内部性格因素,将失败归咎于外部情境因素。

D涉及个人利益与否会导致归因的不一致

(4)内隐人格理论:即内隐人格理论不是心理学家的人格理论,而是普通人对人的基本特性(humanattribute,如智力、品德和人格特征等)持有的基本认知图式或朴素理论。

七、概念

社会认知:人们如何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或是人们如何选择、解释、记忆和使用社会信息来作出判断和决定。

反事实推理:在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

自动化思维:无意识的,不带任何意图的,自然而然的并不需要努力地思维。 控制性思维:有意识的有意图的自发的及需要努力的思维,

图式: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事件等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 图示作用:1提取信息:组织并理解世界,将就经验与新情景衔接起来。2加快信息加工速度3填补信息

思考抑制:试图避免想起一些我们宁愿忘记的事物。

跨文化的研究: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表现出较个人主义文化中较低的一致性偏见。 第五章 社会化与自我认知

一、社会化类型

基本社会化:语言、技能、行为规范

继续社会化:不适应要求与社会相协调

再社会化:原有的环境变为新的环境,新生存方式

反向社会化: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前辈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角色引导机制、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亚社会(次级社会)认同机制

三、自我概念建立的途径 1.通过自行来认识自己

2.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认识自己 3.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

四、获得自尊的途径

1.控制环境得到成功2.他人对自己有积极地评价

五、提高自尊的方法 1.自我服务

2.防卫机制,逃避消极的反馈 3.自我障碍策略(自我妨碍) 4.向下比较

5.转移到擅长的方面

四、自我表演(自我展露):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时候做的展露。1.自我抬高:传递正向信息

2.显示:显示自己的价值,有价值,引起别人的内疚 3.谦虚: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贡献 4.恫吓:威胁

5.恳求:显示不足或依赖,引起同情 6.逢迎:说他人喜欢听的话

第六章 态度

一、外显态度: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

内隐态度: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并且往往是无意识的态度。

二、心理功能:

1、效用功能(适应功能):使人们寻求筹赏和他人的赞许。

2、认识功能(图式作用) :有助于我们组织有关知识使世界变得有意义。

3、自我防御功能(精神分析原则):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4、价值表现功能:有助于表现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

四、态度改变理论

(一)Heider的平衡理论

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平衡系统:与喜欢的人态度一致,与不喜欢的人态度不一致; 不平衡系统:与喜欢的人态度不一致,与不喜欢的人态度一致。 改变:遵循最少付出原则。

规律:因喜欢某人而不平衡,改变压力较大;

因不喜欢某人而不平衡,改变压力较小。

二)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onance theory )

Festinger于 1957 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所提出 。

早期:由于持有两个或更多不一致的认知而引起的不舒服的行动或感觉。

后期:因为做了一件和自己习惯的而且通常是与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符的行为而产生的。 是人类思考和行为的一大动因。最强烈的情况是一个人的行为威胁其自我形象时。 认知失调是人类思考和行为的一大动因。

认知失调最强烈的情况是一个人的行为威胁其自我形象时。

认知失调的原因:

1、逻辑的不一致

2、文化价值不同

3、观点矛盾

4、新旧经验的矛盾 解除认知失调可采用的办法:

1、改变态度

2、改变行为

3、增加一致性认知

4、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5、减少选择感

决策后失调:一个人在做了决定之后所产生的失调。

消除办法:1、提高被选择对象的吸引力。

2、降低被拒绝对象的价值。影响态度改变效果的因素

(一)说服者因素

1、可信度

(1)专家资格: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 (2)可靠性: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任。

原则:如果说服者可能从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导致怀疑。

2、说服者的吸引力 (1)说服者的外表

(2)特质(吸引人的人)

(3)尊重的得失:劝说者适当尊重被劝说者会改变其态度。 (4)参照群体(相似性)

(二)说服信息的因素

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间差距。差距越大使态度改变的潜在压力越大; 但差异大会有很大压力,但不一定会产生很大态度改变。

2、恐惧唤起(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3、信息的呈现方式

(1)说服所使用的媒体

面对面

视>听>书面(信息简单时)

书面的(信息复杂时)

(2)单面与双面呈现信息

当说服者已处于争论中时:

双>单

二者观点一致时:

单>双

(图)

4、信息的新颖与重复

5、信息的客观性

(三)被说服者因素

1、被说服者人格 个体的可说服性:(不)可说服人格 智力:论点难的时候起作用

自尊:弱的人对不足敏感—不自信----易说服

2、被说服者的心情

好----易接受他人观点

认知反应论:卷入争论较少

不愿深入思考

3、被说服者的卷入

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

4、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

过多的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改变难。

5、个体差异

(1)认知需求: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意愿

高认知者---难

低认知者---易 (2)自我检控程度

高自我检控者:对外界线索敏感

:对内在要求关注

(3)年龄

青少年---成人期改变最大

经历对自我概念形成影响重要

(四)情境因素(背景)

1、预先警告: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难改变。

2、分散注意力:可减少抗拒。偏见

偏见的影响与克服

影响:自证预言---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

会使对方按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

消除方法 : 社会化

受教育水平

直接接触

自我检控

第七章 相符行为

二、信息性社会影响:当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心理来源而顺应其行为时,这种影响就被称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信息性社会影响导致:1传染——情绪或行为在群体中传播

2群体心因性疾病——一群人身上出现类似但原因不明的症状。

三、规范性社会影响:我们为了获得他人的喜爱和接纳而从众,这时他人的影响就称为是规范性社会影响,这类从众会导致个人公开顺从团体的信念和行为,但并不一定导致个人的私下接纳。

发生情况:

1、强度:一个组织越重要,个人越容易受影响

2、接近性:卷入越深,越容易受影响

3、人数:团体规模,团体凝聚力,拥有同盟,文化差异,低自尊效应:认为自己又得到认同的强烈愿望的人更易于从众;性别差异 人们屈从于规范性社会影响

四、服从: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五、依从(顺从):在他人直接请求下按他人要求行动的倾向。增加依从的技巧

1.登门槛技巧(脚在门槛内技巧)

得寸进尺效应:较小的要求提出后被满足,进而提出较大的要求易被接受。 因为小要求改变了原有态度,减少了对以后行为的拒抗。 2.门面技巧(门前技巧)

门面效应,留面子效应:先提出很大的要求,再提小要求,比直接提大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大。

3.低价进入/低球技术(滚雪球技术)

最初要求被人接受后,告诉他人自己的要求被低估,又提出新的较高要求。 4.欲擒故纵法(过度理由效应)

Festinger : 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为外部控制的现象。

一种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相应的内在理由会越少。 第八章人际关系

一、人际吸引的原则 1.时空接近效应

(1)物理距离、功能距离(封闭的场环境和开放的场环境)接近效应:我们接近并与之交往最多的人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和恋人的心理效应。

(2)曝光效应 我们暴漏在某一刺激下越多,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 (3)计算机 长距离的时空接近效应

2.相似性 人们与他人在兴趣、态度、价值、背景或人格因素上的匹配程度。 是相似性而非互补性把人们结合到了一起 观点和人格

相似的观点和人格特征会增加好感和吸引力

人际风格 被认为有吸引力的同伴是那些在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喜欢谈论人家交往的程度等问题上与自己相似的人。

兴趣和经验 选择进入某种类型的的社会情境,同时找到了情境中相同兴趣的人,也分享了更多相同的经验。

3.互惠式的好感 无论是非语言线索还是语言线索,对于某个人产生好感的关键因素在于,我们认为的他喜欢我们自己的程度与自尊的关系

4.外表的吸引力与好感

二、社会交换理论:人们知觉到的一段关系的正性或负性程度取决于1.自己在关系中所得到的收益2.自己在关系中所花费的成本3.对自己应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和能够与他人建立一个更好的关系的可能度。

三、公平理论

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与人际关系中的同伴相比,俩者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是相同的,而公平关系是最快乐和最稳定的关系。

四、Sternberg:爱情三元论 a激情:情绪上的着迷。

b亲密:心理上喜欢的感觉。

c承诺:心理或口头的预期(1)迷恋式 a (5)伴侣式b c(2)喜欢式b (6)愚蠢式a c (3)空洞式c

(7)完美式abc(4)浪漫式a b

五、依恋方式

安全型依恋方式 以信任、不担心被抛弃以及人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很受人喜爱为特征的依恋方式。

回避型依恋

因为建立亲密关系的尝试被回绝,而以压抑依恋需要为特征的依恋方式,有着这种依恋方式的人发现建立亲密关系十分困难。

焦虑-矛盾型依恋 一种特征为关注他们的伴侣不会以同等方式回应他们对亲密的需要的依恋方式,这种依恋方式导致个体比正常水平高的焦虑状态。 第九章 人类的社会行为

一、含义: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二、亲社会行为原因

(一)进化心理学:本能与基因 1.近亲选择 2.互惠规范3.学习社会规范

(二)社会交换理论 1.助人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能增加回报的可能2主人可以减轻旁观者的压力3.通过助人,可以得到来自他人或社会的赞许和增强自尊心。4.助人是有成本的,只有当报酬超过成本时,助人才会发生,不存在代价很高却仍然助人的真正的利他主义者。

(三)移情与利他主义

移情:把自己至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的能力。

三、相相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城市过载假设:认为住在城市中的人经常被刺激所轰炸,使得他们独善其身以免被信息淹没。 旁观者效应: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

四、紧急情况下助人的决策 1.注意到事件2.事件解析为紧急情况3.承担责任4.知道如何帮助5.决定实施帮助

五、怎样增加助人行为 1.教给人们亲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会使他们对于为何有时不去助人更加注意,以及随着得到愉快的结果,以后更乐于助人。2.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培养移情能力

六、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

(一)一个人为中心的因素 性别 人格 饮酒 疼痛

(二)以情景为中心的决定因素

1.物理环境

温度 热天比冷天更容易发生 ;拥挤;噪音; 2.大众媒介 暴力电视剧会增加观众的攻击行为

3.去个性化 个体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控制系统作用减弱或者是丧失,将自己看做是相对匿名的成员,从而做出脱离社会规范约束的行为。 4.弱势群体

七、减少攻击的方法与途径

1.宣泄对消除侵犯行为的作用

2.社会学习理论视角A惩罚与攻击B示范性攻击行为C替代性攻击

3.移情教育 移情能力与侵犯行为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移情能力越高,也就越少倾向于对别人采取侵犯行为。

八概念 敌对性攻击:一种源于愤怒,旨在将痛苦加于人的攻击行为

工具性攻击:以攻击为手段来达成某种目的,而非以造成伤害为目的的攻击行为。

武器效应:与攻击有关的刺激倾向于攻击行为得到增强。

人众无知:因为没有其他人看上去关心这件事,旁观者在紧急事件中假设一切正常。

责任分散:当目击者的数目增加,每个旁观者助人的责任感减少的现象。 第十章 群体心理

群体概念: 人们彼此间为一定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社会促进:他人在场并且个人的表现将会得到评估的情况下,人们在简单的任务上表现较佳,而在复杂的任务上表现较差的倾向。

社会懈怠:当有他人在场而且他们个人的表现无法得到评估时,人们会在简单任务上表现得更糟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得更佳的倾向。

去个性化:当人们处于群体当中时,对行为的规范限制就会放松,导致冲动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增加。

团体思维:注重保持团体的凝聚力更甚于务实的思考事实的一种思维方式。另: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决策、思考问题过于追求团体的一致,导致团体对解决方案不能作客观的评价。

团体极化:通过团体决策比成员先前的个人决策倾向更极端的现象。另: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第19篇:社会心理学导读

社会心理学导读

第一章 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1.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澄清:社会学与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心理学比较。

社会学研究的社会心理学领域更多从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宏观视角解读社会,虽然关注个体心理(INDIVIDUAL PSYCHOLOGY),但更多关注群体心理、社会结构、社会机制变化如(社会群体流动、社会结构“断陷”造成的群体心理现象,涉及民族、种族、家族、小群体等心理动力)。心理学视角的社会心理学则更多注重个体心理变化,微观、具体化。但两个视角下的社会心理学也密切相关,正如再大的战役除了平原决战,想根本解决问题还得靠“巷战”。在个案社会工作领域,心理学和社会学形成了很好的交叉和互补,所以也可以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集产生的研究领域;对于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侵犯、社会意识等概念名称也来自于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概念的由来。

民族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都与社会心理学概念的产生有关,众说纷纭。但是对于社会心理动力与社会心理学产生的关系研究并不多,所以,本课重点介绍以弗罗姆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心理学、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以皮尔斯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以梅拉尼科莱因为代表的客体关系心理学、以科胡特为代表的自体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动力学派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也是教学重点之一。社会心理动力学的讲述强调团体的封闭性,在教学过程中也将强化学生团体的内聚力,促进团体的心理动力自由流动,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深刻。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什么?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核心是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家庭暴力、潜规则(权利寻租等)、公共危机事件(集群冲动)等都是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一种就是象晏阳初那样直接搞一个小社会单位做乡村建设;另一种就是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直接介入家庭暴力家庭、空巢家庭、临终陪护家庭等提供社会服务支持;但是,直接介入微观群体和个体的生活并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核心。

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提是呈现社会问题,所以社会调查很重要,只有向全社会呈现出来社会问题,而且这种呈现是通过社会结构、社会动力、社会行动等层面呈现出来,引发所有社会群体的思考,从可能改变群体的社会态度、社会意识,即而带动社会机制的调整。比如科层制的产生从社会心理动力学来讲,其中一种理解模式就是:群体刻板心理共识下形成的责任约制,个体的自我控制永远不能完全抵御社会本我的冲击,只有通过默许他人对自己的管理方能摆脱欲望的控制。正如男人的“气管炎”(惧内),正是智慧男人群体通过女性“间接管理自己欲望”的合理化方式,是男女在社会潜意识层面的一种默契,而不是单纯控制那么简单,这种控制是有界限的,甚至比较微妙,所以,“自由永远只有在规则中才能找到”(歌德语)。

呈现社会问题的难度,要了解老虎,必须与老虎交流,问题你只是想了解它的内心,但它可能觉得你“与虎谋皮”,所以,走近社会的深处,就更容易触摸到某些社会群体内心最柔弱的东西,尤其是某些强势的群体,所以内心越柔软的群体,外在攻击力约强,甚至是危险的。所以,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就是“社会记者”,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分析来呈现社会问题,“看到了,虽然不能改变,但总有时间改变,即使不是有你来改变的。”“朝闻道,夕死可以。”整天活在精神王 1

国里,即使再灿烂,也是虚假的繁荣,最好的生活态度是“居安思危下的一种淡定从容”,“闹中取静,难中有闲。“

第二章 社会动机

一.概念:

社会动机是一种社会动力的指向,也是动力本身。与社会兴趣关联很大。如同我们对一个女孩子感兴趣,才会有追求的动力,动力的指向就是被追求者。但是,社会动机的产生不能象恋爱这么本我和自由,而是经过很多社会成本核算,调动很多社会资本才会发生的。社会动机的产生可能是非理性的,但是往往会迅速用理性去充填,也就是每一次非理性的社会行为都是有“社会贡献率”。也就是,非理性的目的是达到理性的社会共识,所以,总有人会牺牲。这是残酷的,也是理性的。所以,社会动机的研究本身就是理性对非理性的思考。

二.社会动机和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的分析不仅是法律层面上的,不能简单纠缠于诸如个体诉讼的个案中,必须与社会动机的研究等量齐观。

1.筷子理论与社会动机

人是学习型的社会化宿命动物,必须通过学习来实现社会化功能,也通过社会控制变成一种群体共识。当个体能够忍耐社会控制,也是社会潜意识对社会意识的一种支持,危机使人大度,尽管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需要归需要,批判归批判。正如在孩子的记忆中,如何学会使用筷子已经没有印象,这是对控制的内心创伤的无意识回避,但是,最重要往往是你不感兴趣的,所以,社会控制的力量会通过家庭强制孩子学会这种生存技能,也就是先从强制慢慢变成一种技能,一种技能再慢慢变成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慢慢再到社会爱好。所以,包办婚姻未必都是痛苦的,自由恋爱也并非没有成本。所以,筷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获缺的技能,但是它也和社会控制的共识有关系。

所以,社会动机既有天然的本能反应,也有社会目标控制下的渐次发生,它的动力指向即使是非线性的,最终也会千江入海。

2.社会态度与社会动机

社会态度更多是指群体对社会事件发生的一种理解方式和接纳程度。正如宗教之于经济。马克思·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到的新教对资本主义产生中的作用,如果从社会心理学来理解,其中一种理解模式认为:当资本需要积累,而人的贪婪本性无法控制对再生产资本的消耗时,只有通过宗教力量才可迫使人们克制这种自我毁灭的疯狂消费,从忍耐、节俭、精神满足、上帝的宽容等刻下神秘的经济注脚。所以,社会态度从个体的本我态度上升到了对群体生存法则的尊重,社会动机也从个体的冲动和无节制转向了理性的思考。

3.社会侵犯与社会动机(金毛狮王和社会侵犯)

当社会机制庞大到极致,社会成员将无法直接发现控制者本身,如同西方的“自由国度”中,一个庞大和自运行的“科层制”系统如同一个脱离开人们控制,有了自己神经和灵魂的中央电子网络系统,自运行,冷酷,完全按照规则和程序,社会个体受到伤害(如失业等),试图表达不满的时候面对的永远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贴满了自由标签的“制度机器”,没有具体敌人又受到伤害的经历,会激发社会侵犯行为的出现。无论大的社会骚乱、还是连环杀手、校园枪击等事件,都可能与之相关。正如《倚天屠龙记》中的金毛狮王谢逊,找不到杀害自己妻子的凶手,就开始乱杀人,所以,这已经不仅仅是个人恩怨,已经变成一种社会问

题。

家庭暴力也是社会侵犯行为的另外一种内部指向行为,“要么为难别人,要么内部消化。”所以,家庭暴力中,女子成为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在家庭暴力中死亡的女子并不比她在社会上行走时受到伤害死亡的人数要少。当然也许数据迄今为止会有变化,但是家庭暴力频发也是一种社会侵犯的指数或“风向标”,如同中国“*”期间,许多很郁闷的家长通过管教孩子来渡过漫漫长夜,尽管有些管教是近乎疯狂的虐待,这是特殊时期下的一种社会动机的默契和无意识选择。

第三章 社会侵犯

社会侵犯是对社会机制或社会设置的一种反应,与社会态度、社会动机、社会意识等等诸多概念关系紧密。社会侵犯通过特殊的话语体系传递社会成员的情感、观念,以集群的冲动、创建新的特殊群体、另类的生活方式等模式表达群体意识。

一.单亲家庭与社会侵犯

1.单亲家庭的孩子一定有问题吗?不然。“单亲家庭的孩子有问题”的说法更多是这个群体中某些人的反向自我暗示。也就是说,很多非单亲家庭的人受到了单亲家庭群体自卑情结的暗示,“人必先自侮,后有他人侮之,国必先自伐,而后有他国伐之”。所以,单亲家庭的问题并不完全在于其他群体的看法,而是一种自我认知的问题,如果不自我边缘化,不“自我放逐”,也许问题未必真的会进一步恶化。

2.离婚是否是不理智的自我伤害?

离婚在中国有太多的成本,中国的婚姻是很多人的“移情产品”,那些希望爱情变成传奇,情人变成情圣的人把太多自我的情感理想化的需要注入别人的婚姻中,于是中国的离婚至少造成了部分投注情感到别人婚姻中的很多人的“失恋”, 所以,当“婚姻”变成某些人维持爱情传奇需要的“客体”的时候,婚姻要离就不容易了。而那些“两人的婚姻就是两个家族联姻”的婚姻模式要解体,难度就更大,尽管夫妻的矛盾往往就是来自两大家族的文化对决。所以,中国的离婚问题不可避免是重要的社会问题。社会侵犯往往在常不相关的人对某一个群体的“投射性认同”或某些家族对某一群体的“观念灌输”等社会行动中呈现出来。

3.离婚是否一定伤害到孩子?

如果孩子能够阻挡婚姻的解体,那么往往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夫妻的情感还在。如果维持一种虚假的婚姻,即使孩子还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生存,但是他的内心已经不完整了。因为,感情对他来讲已经可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谎言或者是虚假的繁荣”,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够结束一段情感追求另一段情感当然还好,总比对情感的真实彻底失去信心要幸运得多。所以,离婚一定伤害到孩子,关键是双方的心理还不够释然,和离婚者对其他群体的一种自卑暗示也不无关系。

二.家庭暴力和社会侵犯

当社会机制强到必须坚持界限才能生存的时候,家庭暴力可能成为一些社会成员在另一种环境下打破界限的极端举动。在国外,一位高级男职员与女职员谈话时无意中拍了对方肩膀一下,人事部门马上收到了女职员的投诉并约谈这位男职工。男职工回到家中,另一个家庭暴力开始了。但是,界限是一种机制(如科层制)存在的基础之一,只要有界限,裁员才能正常的进行;只要有界限,犒赏与惩罚才容易公平等等。但是,就因为机制的存在太能自圆其说了,个体的感受有些时候反而不重要了。或者即使我们感受到了个体的苦难,也无法与一个自运

行的机制抗衡。

三.种族问题和社会侵犯

种族问题的核心是由那些占据主体地位的种族内心的不安全感所引发的。“种族中心论”是某些优秀种族的思考方式,但是,任何一个种族开始过于强调自己的种族优秀的时候,其实也许他们已经觉得自己的身处危机之中。因为,“种族中心论”本身就是一种朝理想化的夸大性自我的“神话”,因为,一个很优秀的种族是难以接受某些“不优秀种族”的“优秀行为”的。所以,当时美国的黑人和白人的对决,以及日耳曼人和犹太人的关系等等,“优越感”事实上和“自卑感”距离不远。所以,“种族中心论”作为语言游戏说说可以,当真也许不仅是社会侵犯的问题,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结构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失衡或解体。

四.文化边界侵入与社会侵犯

当社会成员以个性化自我的方式来表达自我的时候,无意中侵犯了他人的界限。旁若无人的“厕所歌手”,有自恋狂嫌疑的“走廊钢琴师”,加之网络上的“芙蓉“、“杨二”,“无论怎么样,特别就行”(张爱玲语),我们愤怒的同时,自我也无意识地成为了推手。“因为我们关注,对方才能疯狂。”所以,强迫与反强迫在这种文化边界的揣度中, 从未间断。

五.他人在场与社会侵犯

社会侵犯中暴力事件和群体应对的默然关键在于:他人在场本身就是一种群体责任部分丧失的动因之一;盲目的合理化理解和投射性认同也使群体对于某一个体受到的侵犯原因可能倾向于攻击者,无人阻拦或抗议更加强了这种合理化的想法;社会压力下的个体安全感不足也可能在这种他人在场的环境下得到某种强化。

六.社会攻击动机与社会解构

1.社会攻击动机

1.1牺牲(代价的标识,界限的划定):要么高高在上(自我示范),要么残酷惩戒他人,以警效尤,明确界规。

1.2 人类内心对自然威胁的恐惧本能是文明侵蚀自然的动力之一。

如同热带雨林中的水怪,我们害怕它,最好的方式是用文明消灭雨林。但是,这种用文明侵蚀自然逃避自然恐惧资源的方式,自然中的恐惧因素却没有完全被文明消释,而是悄然渗透进了社会的结构。这些渗透也就成了恐怖电影的重要线索之一。人们只有在自然中亲身经历自然的恐惧,才能真正走出部分社会变态人格的变异。

2.社会解构

2.1社会概念的稳定性和人性的不稳定性之间的悖论。

2.2 语言的解构重新回到初始状态。

第四章 社会角色

无论从戈夫曼的“角色扮演”还是米德的“符号互动论”,还是库利的“镜中自我”,社会角色的承载从个体的视角分析往往是浅薄的,所以社会角色也是一种社会共识,即人是“角色丛”的多个层面的社会单位,最基本的社会构成单位不是家庭,而是人,但这里的“人”是“社会人”,是社会结构。所以,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角色,俯视的多于近距离欣赏。

1.面具与交际成本

面具既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荣格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群体潜意识中的重要概念。面具是某些社会群体内部话语体系的互动结果,如在公

关场合的礼仪、课堂上的正襟危坐、婚礼场合上的仪式等等。面具是中性的概念,不能简单予以道德的考量和评判。而且,面具也可以降低语言交际成本,比如金属加工行业的人内部在关于热处理工艺交流的时候,很多专用术语,无人需要解读这些术语,因为它是专业交流的基本前提,这在一个外行突然进入这个交流群体来说,无疑介入谈话是困难的,如果,他一定提出要求解读这些术语,当然就会增加这个群体的交际成本。所以,面具是无意识形成的,至少,在荣格这里是这么认为的。

2.角色扮演与社会互动

角色扮演是社会人格有限摆动的需要。所谓有限摆动,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角色会迫使社会成员屈从于规则,如同一个细细的铁链可以拴住一头凶猛的野兽,问题是它自己画地为牢。所以,经常出现的角色扮演只是一些“子人格”围绕核心人格(先入为主)的规则摆动,浅尝辄止。所以,“情人现象”很多只是这类子人格的摆动,尤以有婚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情人”行为更加典型,有的希望另外证明一下魅力,有的觉得只有一个的理解是不够的,当然婚姻不幸的又无法摆脱家族“魔咒”人对于“情人”的动力会更强。但是,角色扮演就是角色扮演,这种人际互动还是有界限的。所以,情人是一个“子人格群体”,真正破茧而出还是要充分考量互动成本的。

第五章 宗教与社会心理

宗教满足了一些人心中对于神秘感追求的需要,“不可捉摸的往往是有价值的”,也可以强化社会动机,激发社会行为。

宗教的礼仪和程序也是现代科层制秩序的来源之一,边界的坚持和心身的犒赏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宗教也是克制经济消费贪婪欲望的设置之一,西方尤为如此,在社会学中介绍的很多。

宗教描述和分析神秘现象,但是它的很多生存法则是现实的,经历了很多社会侵犯与社会问题的冲突而存在。

宗教是一种社会思考方式,当自然难以理解、社会难以解读的时候,有些人以“不思考,只信仰”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生活。

但是,信仰宗教与培养安全意识并不矛盾。巴西车手塞纳的悲剧也许印证了这一点。

宗教和社会心理学的关系:我们分析它的目的,是想更近的面对现实。

第20篇: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 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知觉

一, 社会知觉的含义 1, 感觉和直觉:

·感觉:

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应,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或者体验。 ·知觉:

是当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 2, 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知觉是人对社会群体的知觉

·社会知觉是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他影响主题的心理活动。调节主题的社会行为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对人知觉 *人际知觉 *角色知觉 *因果关系知觉

·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二, 自我知觉以及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的原点 ·自我知觉:

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分为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

·自我概念又叫自我认识,或是自我图式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特征的认识结合。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1, 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他人的反馈 ·反射性的评价

·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测

·社会比较:与自己相似的人比较。 2, 自我概念的作用

·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还影响个体的想法,情绪,行为。

·自我表达的动机,即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及自我概念。

·自我监控是一种人格特征,是指个体对于社会情境的需要及据此采取的相应行动的敏感性及灵活性。

3, 自我概念的测量

1,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2, 自我描述问卷1,2,3

三, 自尊及其测量 1, 自尊的构建

·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自己的内部标准:人们对自己的评价不一定完全正确。 2, 自尊心的测量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德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表

四, 自我认同 1, 认同的含义

·认同理论有三大取向:生物取向,心理取向,社会取向

·认同在心理学上只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经过认同,帮助形成人的自我概念。 ·认同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其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为他人的情感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爱情和经验足以童话他人,彼此间产生内在默契。 2, 自我认同

·心理动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社会基莫理论

·青青春期前认同发育与青春期后认同发育

3, 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

4,自我认同的研究

·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人的一生可以及时连续的优势各有独特发展课题的不同发展阶段。

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八个阶段

·玛西亚自我认同的研究

认同发展中有两个心理社会指标:一个是危机,另外一个是承诺

人的发展分为四个不同阶段

5,自我认同的形成确立

·认同的形成和确立,收到个人的内在因素,团体因素以及,人际因素的影响。

·自我认同的成熟度:*认同成功

*认同延缓

*认同封闭

*认同混淆

第二节 对人知觉——印象形成 一,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结构 `信息要素 1,外表

2,非语言线索

3,行为: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

某个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

2,印象的组织结构

` 维度观学者认为,人对于他人的认识包括概括性的潜在维度,其中,评价维度是印象最重要的层面.另外还有能量以及活动水平

` 类型观的学者认为,人们是以类型的方式来只觉他人.

二, 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

1,安德森的平均模型

` 认为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已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2,布鲁尔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

`认为,人们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两类加工操作:重视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另外是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1 规律

`中心特质效应:

中心特质和边缘特质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人们比较重视最先的到的信息,成为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指最新的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较强的作用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它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是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就被称为光轮效应,(光轮效应不利于评价)

`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是却倾向于对他人做出正性评价 2 印象的作用

我们对他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是错的.也仍旧如此,这种倾向被称为保守性偏差.`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产生于印象一直的行为___自我实现

第三节 对群体的直觉——刻板印象

社会群体:由具有某个共同的且具有社会意义的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集合。 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于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一,刻板印象的形成

两个途径:个人的亲身经验以及社会学习

1,个人经验:

·由于新奇的,极端的,凸显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一个群体中特殊的成员对刻板印象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群体的行为对我们的直觉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一个群体的社会角色往往限制了我们所看到的行为,因此,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极有可能是不准确的。 2,社会学习

不一定根据自己亲身经验,也可以从父母,老师那里习得。

二, 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

·一个人类别的特征明显,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是容易浮现。 ·对待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 ·时间紧迫,需要快速做出判断 ·获得信息复杂,不易分析加工。 ·极端的情绪状态

三, 刻板印象辨析

可以快速了解,但是容易以偏概全

四, 改变刻板印象的的方法

1,人们在抵制刻板印象变化时候的策略

·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

·把不一致的信息区隔开来

·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的不典型的成员 2,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一对一深入交往

·广泛交往

·与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

第四节 社会认同及群体认同

一,社会认同

1社会认同的含义:

`个体认同自己归属那个群体,那个社会地位,那种文化的过程.

`社会认同不是一个固定的或是单一的实体,而是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趋向,一个过程,认同不是预先设定的, 2 有关社会认同的观点

`社会学家帕森斯把认同定义为”个性模式保持代码系统”,他认为认同的价值是通过向连贯的组织内有关个体的信息来维持个体的连续性.

`社会学家汉斯莫尔认为,认同分为个人层次和社会层次.

`英国学者戴维莫里认为,差异构成了认同,认同涉及了排斥和包含.3 社会认同:

`个人通过自己在某个社群的成员资格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并将该社区内典型成员的特征冠与自己身上,让自己的特征等同于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正.

`价值认同, 工作或职业认同, 角色认同

*价值认同:指人们对于社会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习俗等的基本原则有趋于一致的倾向.

*某价值能成为社群中的核心价值,因为社群中大多数人都重视该价值,也就是该价值在社群中有客观的共识.

`角色认同:指人们在社会中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扮演不同的角色,各种角色都有一种约定俗称的行为标准,一个人能够赞同社会为某个角色设定的行为标准,并按照这个行为标准行事,就是角色认同.

`认同学习: 动过学习确立其社会规范的认同心理,包括对规范必要性的认知,对规范体现者的崇拜仰慕,以及行为趋同倾向.

4 社会认同的认知过程

第一种因素:一些被称为可及性的个人因素.第二种因素:某类别能否适当地描述当时当地出现的人物的客观群集对比.第三种因素: 某类被能否适当地描述参与互动的人,在行为期待上的不同.

5 社会认同的动机 `提高自尊: 社会认同有三个历程:类化,认同,比较.

`减低无常感或是提高认知安全感

`满足归属感与个性的需要

`寻找存在的意义。

二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指个体将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为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包括:

`文化比较

`文化类属

`文化辨识

`文化定位

人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认同的需要:

1,自我认同

2,社会认同

三, 民族认同

1.如果一个社会的主流群体贬低处于低自尊状态下的一个民族群体的特质或是特点,该民族的成员就潜在的面临着一种否定的社会认同.于一个处于低等级的群体有联系可能导致低自尊.

社会认同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

2.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

3,民族认同的形成:

*一个未经检验的民族认同

*对一个人自己民族的探索

*对自己的民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也叫,民族认同的获得和内在化.

4,民族认同的组成:

`自我认定

`归属感

四, 中国人的自我认同与文化自觉

第五节 对行为与时间原因的推断_归因

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1, 何时归因:

` 出乎意料的,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时

` 负性的事件

` 对个体很重要, 但又不太了解, 不太肯定的事情 2, 归因理论:

` 海德的归因理论: 认为对人知觉的研究实质就是考察一般人处理有关他人和自己信息的方式.行为的原意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对个人直觉在人际交往上的作用就在于使观察者能预测和控制他人的行为.

` 维纳的归因理论: 解释成败的原因,可以用三个维度来分类和描述 *内因外因 *稳定不稳定 *可控制性 3, 三维理论: 原因可以分为三种: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行动产生的环境 三种信息: 一致性信息 一贯性信息 特异性信息

4, 反常条件关注模型

一二行为或时间的可能原因有很多,要从中找出真正的原因常须已有知识的帮助,在于行为事件发生的有关所有条件中,如果某一条件比较突出,那么归因者就会把行为事件的发生归于他 5, 顺序阶段模型 *行为的分类 *自动的特质归因 *校正

6, 约翰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非共同性结果 *社会期望 *选择自由

三, 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又叫对应偏差,指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候,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2, 行动者与观察着偏差 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

五, 归隐的个体差异

罗特把个体对结果的解释分为两种——内因和外因 ·个体的内控程度越强,越容易产生整形的情感体验, 埃布拉姆森提出了“习得性无助”

·当人么把失败归于内部,稳定且普遍的因素时,就会产生结果不可控的期望,从而出现了水平下降及犹豫无助的情绪。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