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儿童画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2: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儿童画教学

美术,就是对美丽事物的一种叙述.而这样叙述的方法不是用语言说的,也不是用文字写的,而是用更直接方法:用笔画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美丽、美好的事物,但美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在消纵即逝的一刻把他(它)记录下来,供自己欣赏或与他人分享,是美术最基本的一个作用.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对同一事物总有不同的看法,看到的世界也各尽不同,而小孩子的眼中的世界跟成人眼中的世界更是完全的不同.让小孩子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画出来,就是儿童画.儿童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单纯,有趣的世界.小学生好奇心还算挺强,想象力也非常丰富。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读能力的增加好奇心相对幼年期来说有所下降.特别是在同一地区生活时间较长的学生,想象力和好奇心相对比较弱.美术的灵魂除了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以外,创造力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可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学生作品,天空和房子却往往成了主角.太阳总是一个大圆形,云朵永远是一个形状,房子不是高楼大厦就是孤孤单单的一个,这种模式化的图画并不是美术真正想要追求的内容。学生画得很整洁,却没有灵魂,失去了图画应有的色彩.虽然学生相当喜欢七彩的颜色,但是在他们心目中总有固定的一些颜色:天空是蓝的,太阳是红的,树是绿的,仿佛树木总是生长在春天.在一次评画中我展示一幅学生作品提问:“为什么你们觉得这幅画漂亮啊?”有很多同学回答:“因为他涂颜色涂得很好,都没有涂出界.”这部份学生并没有发现图画想要告诉他们什么,他们只关注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涂得工不工整。这就等同于作业写得是否整洁一样,而作业的内容他们却忽略了.所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想像美好,美丽的事物是小学美术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

一.发散学生思维,打破固有的规律

美术如果只局限在某些事物上,那么画面就变得平常而普通,没有太多的可观性和艺术性.伊少淳说过:”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超脱常规去看待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组织和创造性新形象.”

1.打破固有模式,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导师.尤其是美术、音乐等学科,兴趣是一个关键的切入口.结合小学生对新奇事物容易感兴趣的特点,是诱发他们对美术感兴趣的最好方法.

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然后提问:“黑板上的这个圆形令你想到了些什么呢?”基本上学生都回答:皮球、西瓜、钟…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我启发说说:“老师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可以吗?”然后在大圆中画上了狮子的眼睛,嘴吧,再画上耳朵和代表性的大胡子。这时学生们都来劲了,情绪非常高涨,答案也丰富了起来.2.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发言

小学生中也有很多害怕丢脸的同学,现在的学生自尊心相对比较强.怕举手,怕答错。这样不利于美术课的教学.美术课的气氛要相对轻松才有助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保持课堂纪律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多讨论.多举手发言,本来美术学科中就没有对和错,多激励表扬能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去回答下一个问题,也会帮助不敢举手发言的同学能加入一起讨论,让每一个学生能融入这个氛围当中,答案也会变得丰富多彩,思维就能活跃起来.

二.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创造美的作品

事物总有很多面:生活中的小情小调,长城,故宫的气势磅礴,小溪流水的诗情画意…这些美都是不同的。小学生还不能分辨太细腻的的情感,而生活中的平凡和黄河长江的大却是能感染他们.

1.贴近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艺术的创作总离不开生活,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要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到美,找到乐趣,激发创作的灵感。

美术课本的第一课就是发现小世界的美.先让学生在看到一片花园,提问学生看到画面中有什么事物,学生基本上都回答:“很多花”,再结合课件放大花园,里面的昆虫清晰可见,让他们感到别有洞天,原来在平静的花园中也有动的一面.

让学生认识四季的模样,让他们了解到,就是一棵树每个季节都有其不同的美.

结合生活,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那些美的地方,他们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美。

2.思想升华,了解壮丽的美

小的美是由大到小去发现,大的美就由小到大的发现.

看图片中的花纹去猜是什么东西,第一幅是大象.在看过很多幅图后,学生总会发出感概,“很大,很大”,这种大的美很容易就发现了出来.

多看些壮观事物的图片,并让他们猜地方.如:长城,黄河,大川、大海等等,很容易就收到成效。使学生开阔视野,更大的手笔去描绘壮丽的画卷。

三.适宜导入情景

创作并不全是屏空想像的,只有在认知的基础上发展.很多学生认知的事物比较狭隘,在上新课时一定要让学生能充份的了解了新课了要讲的内容,才能创作.

有一个课题是太空漫游。很多学生对太空完全的不了解,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利用资料和图片,一一去讲解.看图片的时候学生总是最兴奋的,正好抓住他们这样的特点去让他们想象,太空是怎样的,上面有什么东西,太空人是怎么生活的.导入情景之后,学生就会发挥想像空间,描绘出太空漫游的幻想的画面。

四.描述故事,创造情景

小学生对构图,图画内容,表达方式的创作方式没有一个概念,这要求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用显浅的语言去引导学生.

利用小学生都爱听故事的天性,在指导他们绘画时正好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填补空白的构图.例如画画时,学生总爱在一张纸正中间画上一个屋子就是了,这时就引导他,:“你这个屋子给谁住啊?”小白兔.”“那小白兔上哪去啦?”“在外面玩.”“那你在这里画个大草地让它玩好不好?”…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最终完成丰富的构图。这样让学生进入画面角色,把画面表现完整.并鼓励学生大胆绘画,填补留下的空白.

五、多欣赏,提高审美力

运用电脑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并让他们评述一下.

把班上画的比较好的同学的画给其他同学欣赏,并告诉他们老师为什么觉得他画得好.

六.总结:只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多点耐性,所有的难点都会迎刃而解。

一、从以线造型的训练入手

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以线造型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根据他们的身体发展规律,只有经过一定的以线造型能力训练,他们的小手才能灵活、听话,随意驾弩画笔为其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绘画课时根据课的内容适当安排一些简单形象让学生进行练习。例如当学生学到《恐龙回来了》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恐龙图片,引导学生将恐龙的形态特征概括为椭圆形、圆柱形、线形,然后让学生试着将这些几何形组合成恐龙的不同形态,随后教师再归纳演示于黑板上,并用线装饰。请学生进行简单形体的练习,加强对恐龙的动态记忆。这种以线造型能力的训练,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小手的灵活性,同时也为以后的儿童绘画创作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便于学生在绘画创作中有东西可画,有东西会画。

二、从画面组织能力的训练入手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画面组织主要从构图饱满上进行要求,

二、三年级可适当出现遮挡关系,近大远小透视关系。例如,怎样才能使一幅画构图饱满呢?教师的引导很重要。还以《恐龙回来了》为例,在学生掌握了恐龙的各种动态画法的前提下,教师开始引导创作,

一、可以通过编情景小故事引导学生创作:大家都知道恐龙早就灭绝了,有一天恐龙突然回来了,它们想看看现代人的生活,如高楼大厦,电脑,小汽车……

二、可以用问题提示创作:他出现在哪里?他会看到什么?他会做什么?我们小朋友看到了,会有什么表现?……教师的引导方式还有很多,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去想象,想的东西多了,画的东西也就多了。这样以来,也就不会出现画不下去,或者画面空洞无物的现象了。

二、三年级的教师还应根据课要求加以遮挡关系,近大远小透视关系处理的训练,以此使画面组织效果更好。通过以上训练,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画面组织能力,最主要的是可以为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从涂色能力的训练入手

学生光会用线表现画面内容还不行,还应该会用色彩去描绘表现它们,赋予他们鲜活的灵魂和生命。那么如何训练涂色呢?

一、先从色彩搭配说起,让学生明白哪种色与哪种色搭配在一起效果更好,更能突出要表现的内容和主题。

二、讲一下涂色技法和要求,小面积色怎么涂?大面积色怎么涂?蓝天、大地、河流怎么涂?哪些画用蜡笔水彩相结合涂?学生掌握的涂色技法越多,创作出的绘画效果也就越好。

四、需要大量进行命题画创作训练

当学生掌握了以线造型能力,记忆积累了一定绘画创作素材后;当学生能够灵活组织画面后;当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涂色能力,适当的命题画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创作能力,使他们的绘画创作得到进一步的飞速发展。因为只有在练习中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也只有在练习中才能不断提高技艺。我经常利用期末,课以近尾声时,出些绘画题目,然后加以讲解和提示,让学生自由地进行期末创作。

我认为提高低年级儿童绘画能力并不难,关键是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贵在坚持,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们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中,必须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儿童画教学

小学美术课中的体验教学

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儿童画教学方法的研究

新教师理论培训:儿童画的画法和美术课的教学

小学美术课中的游戏化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电脑多媒体教学

小学美术课教学案例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儿童画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儿童画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