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十二怒汉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2:38: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十二怒汉》观后感

孙玉媚

《十二怒汉》这本书是上公共经济学是学习公平与正义的时候老师推荐我们看的一部电影。虽然后来又拍了几次,但是我还是觉得是1957年拍的黑白片的比较好,这是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处女作,由亨利·方达主演,是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是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这部影片曾获柏林金熊奖。

这部电影的成本很低,因为它从头至尾几乎在一个场景里拍摄的,就只是在地方法院的228号房中,但是却能够做到节奏利落,结构紧凑,主题严肃,丝毫不因故事场景的局限性而显得沉闷,反而将一个深入探讨陪审团制度利弊的故事拍出了浓厚的戏剧性和吸引力。而我观看的时候也是从刚开始的无聊和苦闷到后来被情节的发展所吸引。整部影片通过演员精细的表演和精彩的台词,折射出人性的高贵、责任、正直,同时也无情地的鞭挞了人性的脆弱、阴暗和自私。它将出身自电视界的纽约派导演特有的写实和知性风格带入美国电影中,成绩卓越。它形象地说明了陪审团制度的特点:即不是证明嫌疑人无罪,而是证明该案子证据不够充分,无法定罪,这也是西方法律制度“宁可放走一万,不可错杀一个”的例子。该片先后两次被重拍:1997年,由Wiliam Friedkin执导,反响平平。2007年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加入车臣背景重演了该经典。

电影是说一个在平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的案件,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陌生人要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并要一致通过讨论结果,才能正式结案。一开始,这些陪审团在房子里吃口香糖,谈天气,说笑,谈生意„„因为认证物证俱在,有的人甚至断言:“凶手很明显,这样做是浪费金钱和时间,这样的人应该关进监狱!”。第一次的头投票时11:1,这11位认为有罪的人有的是想快点结束去看球赛,有的人是把对自己孩子的怨恨发泄到这个所谓的18岁杀人的孩子身上,有的甚至是说就是觉得他是有罪的,而这一票认为无罪的是那位“站在窗边的先生”。他不断说服其他人,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他推论出律师的因为这个案子不能赚很多也不能扬名而忽视,凶器是不是像店老板说的那样独一无二的特别,男孩家楼下的老人在说谎,在车上的所谓目击证人的女人在说谎,另外一个在床上睡觉的女人其实是近视眼看不清凶手„„在进行的几次的投票,其结果分别是:10比2;8比4;6比6;3比9;4比8;1比11,这11个人渐渐抛开了成见,并找到了那所谓合理的怀疑,同意有罪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那位受自己孩子影响的顽固的坚持被告有罪的陪审员终于放弃立场。被告终于被宣判无罪。

其实我认为这里的12个人,每个人都是代表着一种性格。首先,那位一开始坚持无罪的先生代表的是坚持与思考;那位第二位认为无罪的老先生代表的是一种聆听;揉鼻子带眼镜的先生代表着是理性;赶着去看球赛的男人代表的时代率性和自私„„这里很多人都是从一开始的认为理所当然的有罪到后来的学会思考,虽然这其中发生了很多的争执,但是人们渐渐的希望找出真相,不能让这个男孩无辜的坐上电椅。这也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很多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他们也并不是完全的丧失思考。这也体现了这个陪审团制度的一定公平性与正义性。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觉的公平和正义就是抛弃个人偏见,客观去看事情和问题。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只剩下那个固执的父亲,他一直在说这个在贫民窟

长大的18岁的孩子一定是很危险的杀人犯,孩子总是伤透父母的心„„人们纷纷离开座位,背对着这位父亲。到最后这位父亲把自己孩子的照片撕了,捂脸痛哭着说了句:“无罪!”。这就是公平与正义吧?抛弃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立场,抛弃了自己的利益,抛弃了偏见。

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 观后感[优秀]

十二怒汉观后感(定稿)

十二怒汉观后感(全文)

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