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鸿门宴试讲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3:49: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鸿门宴》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我是XX号选手,我今天试讲的课程是《鸿门宴》,现在开始正式上课!

上课,同学们好!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很深的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思路,对我们了解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再走近教材,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二、分析

1.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第二件事“范增进言”。

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思考: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刘邦对项伯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3.学生朗读第1.2段。

曹无伤告密引发了项羽愤怒,范增进言激化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而项伯告密给刘邦带来了转机,张良献计,项伯转心,刘邦决定参加“鸿门宴”。 4.“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将怎样的剑拔弩张、刀光剑影? 请看第3段。 5.学生朗读第3.4段。 6.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明确: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项王设宴”, 第三件事“范增举玦”, 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第五件事“樊哙救主”。

7.“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对推动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8.朗读第5段,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明确: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 走,目的也在此。)

9.阅读第6段,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明确: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

10.同学们,《鸿门宴》全文共7段,刚才我们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在大家思考一下,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情节的呢?那么可以分为几个片段呢?

回答的很好。明确: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

1、2段)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

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

5、

6、7段)宴会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试讲教案
《鸿门宴试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