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东方亮谈文稿写作

发布时间:2020-03-02 16:07: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东方亮谈文稿写作

“东方亮”系江苏省委研究室主任康旭平,这是他在2015年《秘书工作》上发表的12篇谈文稿写作的文章,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作为正厅职,这位从镇江走出去的镇江人,正如他的笔名一样,已然看到了东方亮,而有着类似周遭且感同身受的我们,依然还在苦苦等待中苦苦坚守......不知何时才是个尽头!

1.曾把天亮做信念 ............................................................................2 2.写作的正倒两个“金字塔” ...............................................................9 3.要走“需要之门”不要走“省事之门” .................................................17 4.文学素养可助力 ..........................................................................25 5.片言只语可做大文章 ...................................................................30 6.“白天拎包、晚上写稿”的益处 ......................................................38 7.功夫最好下在前面 ......................................................................44 8.面壁苦思方得破壁之功 ................................................................51 9.总得写出些“道道”来 ....................................................................59 10.力所不及当借力 ..........................................................................66 11.做“眼”之功不可少 ........................................................................73 12.迈向“自由王国” ...........................................................................80

- 1是下笔之前似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架构,更不可能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大小观点,加上那时的材料依托、资讯占有等,远没有现在互联网条件下这么便利,一个主题之下写些什么,又能写出些什么,真是一点底都没有。说没有退路,是因为到时到点你得把稿子直接交给领导,有时甚至是头天交代的,第二天就要去讲,中间既无人替你分担,自己也没什么回旋余地。怎么办呢?只能“硬上”,能写出来写出来,写不出来也要写出来!

于是,有一个场景便在那段时日里常常出现:晚饭后,洗漱毕,孤灯下,便开工,一夜无眠到天亮。那时候是手写,圆珠笔,方格稿纸,一页三百个字,一般要写十几页纸。十几页纸也就三五千字,花上一个通宵的时间,显然不是正常书写的速度,中间无疑遭遇许多磕磕绊绊的坎儿,或像挤牙膏似的一句一句整,或像跋涉在泥泞之地,半天走不出几里路。时间总是悄无声息地溜走,如果午夜时分进度已经过半,心中便有一丝慰藉。那时住的是简易平房,窗子临着街巷,桌子搁在窗下,当我隔着窗帘听到早起忙碌的人匆匆而过的脚步声时,便知道天已亮了,而此时我的“讲话”一般也接近尾声了。

在这痛苦的“分娩”过程中,支撑我的最强烈的信念就是,天亮时“孩子”一定会生出来。第一次是这样,后来一

- 3作都做些什么,我就着重把写稿子的事如此这般地介绍了一番,可能是渲染了如何难、如何苦的缘故,堂伯父便以很不屑的语气说道:“没得水平啵!要是有水平的话,喝喝茶、抽抽烟,三下两下就写出来了。”这番话虽然让我很尴尬,但又确实是大实话,后来我也一直以此警示自己。

本事不够就只能多下功夫、多吃苦,以勤补拙。但话又说回来,谁的本事也不是天生的,只要不是天资太差,吃苦受累总是与长本事成正比的。当初也正是在一次次“没有退路”的情况之下,我获得了许多有益的体验,这就是,自主思考、自由发挥、自觉把握。无论是思想观点上,还是语言文字上,从一开始就摆脱了“秘书秘书、秘密抄书”的窠臼。

做了三年左右区长秘书,我被调到市委办公室,做了为市委书记写稿子的文字秘书。如果说做区长秘书的三年是我初入文字工作这个行当的前半段,那么进入市委办的头两年可以算作初入行的后半段。与区里相比,市里的“庙”变大了,层级也多了,我实际上成了一个初稿起草者,初稿写出来后,自然要经过主任、秘书长修改把关后才能到书记手上。但我在区里时形成的意识和习

- 5这类稿子的核心在于要有鼓动性和感召力,但我起草那篇讲话时,似乎进入不了状态,说老话不甘心,语惊人又很难为。大概在家里熬了两三天,自己跟自己较劲,非得让这稿子出彩。过程尤为痛苦,焦躁难耐时使劲用笔头戳稿纸,弄折了一支圆珠笔。但交稿后的事实证明,那苦没有白吃,市委副秘书长将稿子交给书记时在上面写了一大段话。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篇稿子里写了些什么我一句都记不得了,那位副秘书长的签批我却可以一字不落地复述。他是这么写的:“×书记:此稿系×××一人撰写,我一字未改,因觉得很好,特呈您阅示。”这位赏识部下、不为己揽功的上司,让我一直心存感念。我也知道,他这么做,除了有胸襟外,更重要的是有底气,他原本是市委书记的秘书,才华、文笔也是市委书记最赏识的,他已不需要再证明自己。

这些陈年旧事,本已像风一样在岁月里消逝。这么多年后再把它们钩出来叨叨,不是为了体验艰辛,不是为了享受回忆,不是为了证明现在,而是想和现在初入这个行当的同志们分享:文字工作尤其是起草领导讲话这个行当,一茬一茬的笔耕者生生不息相接续,从“新手”成为“硬手”,都是一点一点积累、一步一步过来的,如果没有写过百把篇稿子、熬过几十个不眠之夜,笔杆子是

- 7

写作的正倒两个“金字塔”

东方亮

把一篇文稿用金字塔来打比方的话,塔尖是立意,棱边是架构,底座是文字。立意这个顶点的设定,决定了讲话稿是巍峨的山岭,还是低矮的土丘。因此,讲话稿的起草绝不单是文字语言的问题,更为本质的是思想水平、思维层次的问题。

为便于说事,先举两个例子,都是本世纪初我在市委办公室负责起草领导讲话时的故事。

一个是市委书记在全市“人民奖章”荣誉称号授予大会上的讲话。上世纪90年代后期,市委为了表彰先进,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专门设立了“人民奖章”,授予各条战线上的杰出贡献者。该奖每两年评一次,程序很严格。获奖人数控制得很少,所以大家对这枚奖章看得很重。每次授奖大会都很隆重,市委书记会在颁发奖章后讲话。

我负责起草讲话稿的那次大会已经是第三次。这稿说好写也好写,因为前面有两个“范本”,主要是对获奖者予以充分肯定,将他们的精神归结个几条,号召大家向

- 9第二层,先是提出“城市荣誉”这个概念,用了一段话:“赢得荣誉,创造荣誉,是充满艰辛、不懈奋斗的过程,一个人如此,一个单位如此,一个城市更是如此。”接着又用一段话加重意味、凸现概念:“城市荣誉是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和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可以说,我市这两年来的发展、变化、奋进的过程,就是一个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创造城市荣誉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全市上下的城市荣誉感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和升华。”这两段铺垫之后,紧接着联系我市的现实状况,进行集中阐发,以增强“带入感”,具体以三个“我们深深地感到”来展开:第一,“城市荣誉是一个城市民心民力最强的凝结剂”;第二,“城市荣誉是一个城市最大的无形资产”;第三;“城市荣誉”是一个城市最具影响力的软环境。

第三层,很自然地号召全市上下、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创造属于这个城市的更大荣誉,提了三条要求:“第一,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我市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第二,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人人珍惜城市荣誉、自觉维护城市荣誉”;“第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进取意识,永不言满足、迈步从头越”。

这个讲话稿自成体系,市委书记讲了以后,无论是

- 11是立意。把一篇文稿用金字塔来打比方的话,塔尖是立意,棱边是架构,底座是文字。如果把金字塔平面化为三角形,就更直观明了,立意是顶点,架构是左右两条边,文字是底边。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我很赞成,但同时我也一直认为文有高下、稿有优劣。一篇讲话稿首先要看立意,立意这个顶点的设定,决定了讲话稿是巍峨的山岭,还是低矮的土丘。因此,讲话稿的起草绝不单是文字语言的问题,更为本质的是思想水平、思维层次的问题。

但另一方面,我觉得,把“立意—架构—文字”这个金字塔倒过来,便成了“文字—架构—立意”的倒金字塔,立意到了最底端,架构仍处在中间,文字则是最上端的。一篇讲话稿不论什么立意、什么架构,最终都要通过组织文字来完成,最终都要落到语言文字上。从这个角度讲,把文稿起草统称为文字工作是有一定道理的。就讲话稿而言,在立意、架构差不多的情况下,文字组织、语言表达的水平,又直接决定了讲话稿的高下、优劣,决定了讲话稿是精雕的玉还是粗朴的璞。正好我手中还保存着几篇过去负责为市委书记起草的讲话稿,有的还是修改过程的花脸稿,便再举几个例子说说语言文字的问题。

- 13意思、内容都可以,第一感觉是不需要作颠覆性修改,只是讲得不够精到、没有劲道。后来真正动手修改时,从标题到每部分的表述,都作了覆盖性的替换。就说几个小标题吧,也就是这篇稿子几个段落打头总领的话,共有四个层意:第一,“弘扬‘五四’精神,首先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用崇高理想和执着信念支撑人生的价值坐标”;第二,“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努力学习,把自己铸造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栋梁之才”;第三,“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勇于实践,在建设我市、振兴家乡的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塑造崭新形象,展示我市当代青年的精神风采”。这样的排此句式看似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比较工整,但显得比较拖沓,且当年也不是“五四”运动纪念的大年份,每一层都用“ 弘扬‘五四’精神”打头,有点大而无当。后来我把这几句打头的话分别改为:第一,“青年最有抱负,要在坚定信念中不懈追求”;第二,“青年最望成材,要在刻苦磨砺中与时俱进”;第三,“青年最富创造,要在投身实践中建功立业”;第四,“青年最讲风范,要在传播文明中争做表率”。同时对文中的表达也都作了类似的改造。这个讲话引起了参会青年朋友的热烈反响,现场形成了很强的互动效果,刻把钟的讲话赢得六次掌声。大会结束后,市报记者除了按常规写了新闻报道外,

- 15

要走“需要之门”不要走“省事之门”

东方亮

起草讲话稿需要有参照,看看过去说过些什么,了解一下别人怎么说,这都很正常,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简单的“拿来主义”则是不可取的,不能把“参照物”直接变成“标的物”。那样的做法,说穿了是站位有问题,是以写稿者为本位,而不是以讲话者为本位。

起草领导讲话稿,说难亦难,说易亦易,如果不是讲特殊的完全个性化的问题(那样就无处可抄了),如果只是从一个“写手”的角度写满字数应付交差,确实是一件颇为容易的事。要讲一个问题,查一下过去说过的,搜一下别人怎么说的,略作改头换面,拼拼凑凑,几乎“立等可取”。正如那句带着讥讽的“名言”所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如果是这样的话,出来的讲话稿可想而知:面目似曾相识,话语耳熟能详,实在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导致的结果必然是:领导不满意,自己难长进。领导讲话一般要表达对一些问题的独到见解,讲出一些有新意的话,你起草的稿子或者老生常谈,或者拾人牙慧,怎能令人

- 17粗分一下,大致有如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初始的谋划,要基本把准领导的需要。接到讲话稿起草任务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初入行的新手可能会比较茫然,写稿多年的老手往往已经麻木,因此大都忙着赶紧分任务、找材料,然后就动手写,其实这已有点走入误区了。要做的第一件事,恰恰不是急于动手,而是先站到“原点”想一想:领导为什么要作这个讲话?最想表达的是什么?与此相关联的,必然要进一步研究领导对所讲问题的基本看法、态度取向,以及特别关注的点,等等。把这一系列问题弄清楚、搞明白了,对讲话稿的基调也就有了基本把握。

这是从领导的主观想法、意图这一头来把握的,与此同时,还要从客观实际这一头进行把握。这个“把握”说白了就是要弄清楚不同“时空点”下所讲问题的状况。每一个讲话稿对应的“时空点”

都是独特的甚至是唯一的,此时此境与彼时彼境的情况也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只不过有的变化快,有的变化慢,考量起来所用的时间长度有差异。比如对经济运行的问题,大到一个省一个市,小到一个乡镇、一个企业,常规的有季分析、月分析,特殊的时候,有的还监测到旬,以备及时掌握态势、分析问题。当然,经济

- 19“好稿子是改出来的”,对这句话我一直不大赞同,因为从我自身来说,长期的习惯就是把初稿当定稿写,没有想明白,不会贸然动手,落到纸上的话已在脑子里过了几遍。回顾一下过去那些让领导满意、获得各方面好评的稿子,似乎大都是一出来就已经有了大模样的,很少有反复折腾而成好稿子的,那样的稿子基本上也就是勉强过关。

但修改稿子又是免不了的,因为我们是为领导起草讲话,虽然起草的过程中尽量领会和把握领导意图,但总是会有出入,或者深浅不一,或者轻重不合,等等。因此,修改讲话稿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把握领导意图、不断接近领导需要的过程。

这当中,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只需作完善性的修改,一种需要作颠覆性的修改。完善性的修改比较好办,领导对讲话稿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已基本认可,只是又有了局部的新想法和对相关问题的具体意见,一般能交代得比较明确,照此办理就是。但这“照此办理”又不能太过简单化,不是领导说一句什么话你就加进去一句什么话,而是要把领导的想法和意见作为一个命题来对待,把握其核心要义,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把话说到位、说圆了,让领导感到“就是这个意思”。这种类型的修改,

- 21改,实际上已是重写了。但不管怎么说都要以领导的需要为准则。

第三个环节,最后的打磨,要精益求精满足领导的需要。讲话稿基本定稿后,一般性的讲话,领导会让“再看看”,一些特别重要的讲话,则常会要求“仔细磨磨”。到这个环节,要做的是细活了,得有一定的耐心。我对文稿写作有一个基本的取向,就是要做“思想者”,不要做“文字匠”,不赞同那种把主要功夫下在抠字眼上的做法。但这也是就总体而言的,看重谋划时大开大合的思维、谋篇布局的能力,与最后环节对文稿进行仔细打磨并不矛盾。有句俗话叫“编箩编筐,全在收光”,这时候倒是需要有点“文字匠”的抠劲、“校对工”的细功来进行推敲和打磨,精益求精,提高领导对讲话稿的满意度。

如何打磨,因稿而异,因人而异。我觉得到了这个环节,再有神来之笔、

点睛之笔能为稿子增彩,那固然好,但增彩不可强求,而“去污”则是底线,必须守住。稿子中可能有哪些“污点”呢?一是错误的信息。包括情况、数据、事例等的引用,是否正确、准确,有疑问的要核清楚。二是语言的疙瘩。有些话在稿子中看着很顺畅,但一读起来就很拗口、很别扭,这些话都得设法改过来。有的领导可能还有个别

- 23

文学素养可助力

东方亮

对于文字工作来说,文学素养可助力,这是没有疑义的。这个结论,如果说早先我只是隐约而模糊地感觉到,那么自从四年前完成了一篇随行日记并作了一些总结、思考,便有了强烈而清晰的感知,能够更加具体地认识到文学素养于文字工作何以可助力、可助什么力了。

那篇随行日记,记的是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一次为期五天的驻点调研活动。为贯彻中央关于领导干部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2011年省委作出决定,在全省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进行“三解三促”(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活动,要求县以上特别是省、市两级领导干部,在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两个月的基础上,再集中五到七天时间,不用当地干部陪同,直接深入乡村或其他一线基层单位,住下来、沉下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深入细致、解剖麻雀式的驻点调研。那一年,我作为为数不多的随行人员,当时就意识到这次随行无论是于工作经历还是人生

- 25一是观察力。观察是表现的基础和前提,文学作品一般都很注重细节描写,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自不待说。当然,对于通常的讲话类文稿起草而言,平日里很少用到细节观察和描述,但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是必须具备的。看材料、听介绍、考察现场,能不能发现问题、抓住本质,都取决于观察力的强弱。除此之外,有时还需要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作出概括。这些基本功从哪里来?无疑,一个具有一定文学素养,喜欢用发现的眼睛观察生活、观察世界的人,更能具备这样的能力。

二是体验力。作家以及其他文艺工作者都很注重“体验生活”,就是为了能够设身处地思考和表现,使所塑造的形象真实生动。对文稿写作特别是领导讲话稿起草来说,这种“体验力”要求更集中,就是要把领导的意图领会好、理解好,从而表达好、发挥好。这不仅需要智商,而且需要情商。有人对情商下过这样的定义,即“对别人情绪的把握和对自己情绪的调整”,我深以为然。我也常常感到,用脑思考与用心体悟可能不完全是一回事。文学素养的培养和形成,对提高情商包括领会理解他人的心思、意图是大有帮助和益处的。

三是提取力。创作文学作品离不开平常的素材积累。

- 27不能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就取决于对语言和文字的驾驭能力。而有过一定文学创作经历的人,“含英咀华”是必做的,因此在这方面会有更强的自觉。更何况,领导讲话还有另外的情形,比如特定的话题或语境下,有时不能讲得那么直白,需要有弦外之音,以意味来传达,让人心领神会;有些特定的场合,需要靠表达的力量来感染受众。遇到这样的需要时,一个具有文学素养的人,可能会写出更胜一筹的稿子。

我们这茬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好多都有过自己的文学梦,当作家、做诗人曾经是我们的人生理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今社会人们的人生取向也日益多元。但我始终坚定地认为,干文稿写作这一行的,不论学的什么专业,有过什么阅历,都应当使自己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样,面对不同要求的文稿才能写什么像什么,表达得合乎身份、合乎语境、合乎受众的心理。我常想,文字工作者与每一篇文稿的相遇其实也是一种机缘,应该像遇到一个有缘人一样去碰出火花、留下记忆、创造意义。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4期

- 29而这个“小码头”意识又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据传在清朝末年,刘鹗(《老残游记》作者,曾在Z地做官)在争取修筑卢汉铁路失败后回到北京,向朝廷提出兴建津镇铁路,这本是一件造福乡梓的大好事,不想遭到了Z地在京官员的强烈反对而流产。从六朝以来,Z地一直是南北运输的枢纽城市,但在运输方式由水路向铁路转变的历史关头,Z地丧失了一次实现转换的重要机遇,从此城市地位一落千丈。后人借由这件事,借用Z地的一个地名,把这种目光短浅、故步自封的现象称作“小码头”意识。而到了上世纪末,大家都在思考谋划跨世纪发展的时候,市里的领导层感到这种“小码头”意识仍有一定市场,是制约这座本就是“小块头”的城市发展的思想束缚,因此大会小会都反复讲要摒弃“小码头”意识,但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展开来讲过。那年我们准备市委书记在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时,觉得围绕如何摒弃“小码头”意识大有文章可做,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思想引领性,弄好了,可以形成很强的思想冲击,后来琢磨出了“勿以善大而不敢为”这个题目。

讲话稿分四个部分,几个人每人一块,虚实结合、洋洋洒洒,共写了一万六七千字。第一部分讲了要有谋大事、办大事的精神状态。着重从实现跨世纪发展、在

- 31魄、选贤任能、群策群力等方面作了展开,特别是对人文环境建设作了展开,着重针对干部群众中存在的“小码头”意识,强调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创造不凡的作为。

这个讲话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思想震动,把平时大家共同感受到的东西说了个透彻,提出的一些理念和思路,既出乎当时人们的常规思维,又让人们在精神一振之际感到合乎情理。比如对拉开城市框架的“东进”“南移”“西拓”构想,一下子打开了城市发展的眼界和思路,或许当时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不敢去想的太过宏伟的蓝图,但此后十多年的实践确实作了很好的印证。

第二个例子,是2011年底省委书记在新一届省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担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地方党委换届,在新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常委、书记,书记代表新的领导班子作讲话,这都是必经的程序。领导同志一般对这个讲话都很重视,但不是作为程序性的,而是作为施政纲要性的。

那次我们在准备讲话稿时,调阅了一些类似的讲话,基本上路子都差不多,围绕思想政治、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班子建设、廉洁自律等来讲,当然这些也都是那个场合讲话不可缺少的“要件”,似乎很难有突破、写出新

- 33时间节点,这对于刚完成换届的一级地方党委来说,又可提供一个关于“继往开来”的重大话题。综合主客观几方面的因素,以“继往开来”作展开起草讲话稿,既是可行的,也比较贴题,且可写出新意来。我们把这些想法向省委领导作了汇报后,得到了支持。

讲话稿的起草先是以三个“继什么往,开什么来”展开的:一是“继全面小康建设成果之往,开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来”。这是围绕刚刚闭幕的党代会主题作展开,内容涵盖了改革发展,强调一任有一任的使命和责任,新一届省委要在承前启后中开拓奋进。二是“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长期努力之往,开增进民生幸福、共创美好生活之来”。主要讲了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及调动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唤起千百万民众同心奋斗。三是“继历届省委好传统好作风之往,开更加政通人和、凤清气正之来”。讲了班子团结、民主集中制、反腐倡廉等内容。讲话初稿出来后,省委领导同志亲自指导文稿修改,特别是针对当年是我们党成立90周年的节点,加了一条“继我们党90年光辉历程之往,开为实现党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之来”,并作为第一条。这一条突出强调了对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的政治要求,强调作为一级地方党组织,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中国特

- 35可以展开的内涵。粗分一下,无外乎“新话”和“老话”两种。领导同志挂在嘴边的“新话”,无疑带有新概念、新思想,值得关注、领悟,适当的场合可以作展开,以新的思想凝聚新的共识;而对一些“老话”,如果领导同志又一再提起,也必有其新的现实针对性,或者是好的传统、作风需要大力倡导,或者是准备对陈年积习“集中宣战”。但不管哪种情况,都有赖于我们把领导同志想说的话说深说透,说出新的“道道”来,这又最终归结到对领导意图和客观现实能不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上。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5期

- 37情感、风格等方面都会产生被同化的效应,这对起草领导讲话来说,可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回想当初在市、区工作的时候,随同领导开会、调研、外出考察等自不必说,光是“共进午餐”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在区里时,每到午餐时间,和区长一起拿着饭盆、饭票到离办公楼两百米远的食堂排队、打饭。后来为节省时间,帮区长把饭打到办公室吃,两只手夹三只盆,区长的饭、菜分开盛,自己的饭菜合一起。在市里时,前一位书记家在本地,但中午也常会和我们几个“身边人”去机关附近的小面馆吃面条,并且每次都不容分说地由他付钱,理由是“你们的工资没我高”;后一位书记家在外地,一个人住招待所,中午相对有个固定的地方用餐,我也常常陪着他。吃饭的时候总得有些话题,工作之内之外的事,都会跟我说说。

显然,在那样的背景下,耳濡目染、浸润熏陶,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心息是相通的。这用到为领导起草讲话稿上,对基本的立场和取向、相关问题的重点和要点所在,以及角色感、分寸感的把握,都能够心中有数。现在如果要对那种状态于文稿写作的益处加以概括的话,我以为至少有三点:

其一,有益于实现为领导写稿与以领导为师的融合。

- 39丰富,总的一个精神,是充分发挥写稿者的主观能动性。指点江山也好,纵横捭阖也好,摆脱掉“文字匠”的习性,是可取的。但这句话,对不同层次和阅历的写稿者来说,理解和领悟也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对“拎过包”和“没有拎过包”的写作者而言,这种差别可能会比较大甚至大相径庭。我的理解,“关起门来当书记”,是替真的书记来当书记,而不是自己真当书记。这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直白一点,不是说我对有关问题怎么想、怎么看,而是设身处地模拟角色,尽最大可能去说领导同志怎么想、怎么看。如果这种感觉上的细微差别体味不到,失之毫厘则会谬以千里,你“当书记”的那一套东西就只能被“关在门内”而出不来。虽说文稿写作是个具有创造性的活儿,但也必须清楚,它本质上又是带有永远的“辅助”属性的,干这活儿同样要坚持“需求导向”,就是要与领导同志需求相契合。太高,以军师自居不行;太低,跟不上趟也不行。

其三,有益于决策服务者超强责任感的养成。印象最深的是在区里的时候,政府办公室的综合科是负责文稿的,成员全是要“拎包”的秘书,我这个为一把手“拎包”的则当科长。平时分兵作战,各辅其主,遇到开政府组成人员全体会议要讲各条口的工作,或是开人代会要准备政府工作报告时,我这个科长便要履行职责,把副区

- 41在这样的情况下,既不可能让更多从事文稿写作的有做秘书的经历,更不可能有多少做过秘书的转过来干写稿子这活儿。我的那些经历,或许就此成为故事了。由此我也想到办公厅(室)文字人才的培养问题,前面也说了,学校也好,培训机构也好,不可能一下子就训练出成熟的骨干力量,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在实践中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来打造。这当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解决“写稿者”与“念稿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换句话说,办公厅(室)那些从事文稿写作的,平时与领导同志接触少,如何让他们了解领导的思想、领会领导的意图、把握领导的风格,这既需要创造直接的条件,又要拓宽间接的渠道。那么,在办公厅(室)做秘书长、主任的,与领导同志接触比较多,在传递领导同志信息方面应该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比如,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经常性地讲讲领导同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的想法,包括领导同志的个性特点、行事风格等,让从事文稿写作的能够多多了解,使他们虽没有“拎包”的经历,也能找到写稿的感觉,虽不是领导的影子,也能成为领导思想的化身。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2015年第6期

- 43三是“领导咋说我咋改”。与前两种状况相关联,因为没想明白,也没找到写的感觉,所以只能先交差应付。特别是难度比较大的文稿,写出来连自己都不满意,稿子交上去,也把难题一并交上去,后面完全靠领导想、听领导说,被动地去改。

文稿起草中,“想”的功夫下了还是没下,下到了还是没下到,效果大不一样,过程体验也绝不一样。两相比较,尚未动手便颇费思量,看似比立马开写耗神费力,其实是最讲效率质量的,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做法,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而与之相反,匆忙上阵,仓促动手,前面不费事,后面则要费大事。

一般来说,长周期的稿子,时间相对充裕,有条件在思考谋划上多下些功夫。但还是要强化“想好了再写”的意识,不要因为时间够用,就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地改,这样很容易陷入低层次重复的怪圈。举一个长周期稿子的例子。在本世纪初Z市的一次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要讲经济“起飞”的问题。“起飞”这个词,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大概意思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世界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判断,当一个地方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就进入了发展的起飞期。Z市在那一年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可以说处在临近起飞的关键阶

- 45的“突破效应”、学一流创一流的“提升效应”、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叠加效应”。虽然这“五大效应”并没有完全去扣起飞理论的几个特征,但与当时Z市的实践贴得比较紧,也着眼了“临近起飞”的总体判断,寄予了较强的“起飞”意味。又如,工作部署部分,也就如何推动Z市加速起飞,重点讲了要强化“四大关键动力”,即要素集聚力、产业竞争力、园区承载力、机制驱动力。这都针对了当时Z市改革发展的实际状况特别是薄弱环节,既涵盖了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又围绕起飞的主题展开,以观点带工作部署,讲得比较集中、比较鲜明。再如,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提出要勇于担当领航起飞的历史重任,用“领航”这样一个词,强调了领导干部在“起飞”这个关键时期的关键作用,赋予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很好的鼓舞作用。

而对短周期的稿子,或许没有那么多时间调研,但进行头脑风暴的活儿不能少。也说一个例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前,中央领导同志要召开一个座谈会,题目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依规管党治党与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省委领导要去座谈发言。起草这样一个发言稿的难处在于:一是题目很大,既不能泛泛而谈,又不能讲得太琐碎;二是可参考的依据少,当时四中全会还没有开,

- 47依法治国,核心点都在于“治权”。重点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由运动型向程序规范型转变、由更多靠政策向靠法律转变。第四,要体现以依规治党引领依法治国。重点发挥好依规治党对依法治国的“三个作用”,即确立遵循、提供典范、扫除障碍。整个发言稿,坚持政治性与专业性相结合,观点和思路都比较清晰。这是个短周期的文稿,前道工序的时间不长,但下的功夫一点也没少。

这里所说的短周期,通常也是有几天时间的,还有一种更极端的情况,需要一晚上甚至几个小时就得拿出稿子来。这时候也不能慌张,甚至更需要坚持“想好了再写”。时间越紧,越要想明白、拿得准。因为稿子交给领导时已没有调整修改的时间,如果“不靠谱”,领导只能将稿子弃之一边,靠自己现场发挥了。我的感受是,遇到这类急用的稿子,倒逼着自己去想的时候,大脑快速运转,往往还能急中生智,冒出些火花来。

功夫最好下在前面,如果再往前延伸一些去理解,就是功夫下在平时。实际上,写稿子的前道工序与平时的积累是连在一起的。平时能积累些什么?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积累。加强延伸性的学习,多作一些研究性的思考,花点精力去掌握一个事情的前因后

- 49

东方亮谈文稿写作1

【免费】东方亮谈文稿写作+下载

谈写作

谈写作

谈亮剑精神

“三谈三亮”心得体会

领导文稿写作(推荐)

生物科技论文写作文稿

公务员领导文稿写作

文稿写作创新汇报

东方亮谈文稿写作
《东方亮谈文稿写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