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13:30: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究

摘要:随着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正日益成为庞大的群体,如不能及时解决这一群体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问题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大多数农民向城市转移,迎来一股巨大的“民工潮”。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农民工不能把子女带在身边,而只能把其留在老家生活,形成了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看来,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问题:

(一)监护现状堪忧,生活质量较差

农村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后,意味着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位置的缺失。一般情况下,留守儿童都是由文化水平较低、体弱多病的祖父母照顾的。这些老年人,他们一般情况下还是按照传统的思想抚养孩子,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不够理想,甚至在农忙时节还会让孩子承担一部分与年龄不相符的家务活,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管教,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用零食代替主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活质量。再者,由于一些监护人,缺少与孩子的沟通,往往从安全角度出发,限制孩子的自由。面对这些待遇不公平的现象,较为敏感的儿童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家庭教育缺失,学习成绩一般

因生计需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需在外地打拼,因此留守儿童在校内外学习缺少家长的监督、指导和鼓励。而其处于自控力较弱的年龄段,加上无人督促其学习,所以回家后主动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因为父母在其学习生活中的角色缺失,导致其得不到正确的家庭辅导,所以留守儿童从心底感到学习非常困难,在班里没有优越感,成绩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久而久之,跟不上班级的学习进度或学习成绩下降,严重者还会产生厌学、辍学的心理。

(三)感情缺乏抚慰,心理问题凸显

调查发现,目前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情感孤寂,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往往利用电话、信件等与父母联系。在留守儿童主动与父母联系的目的调查中发现,有50%是汇报学习成绩,有47%是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也有3%是向父母要钱。由于父母亲情的缺失、隔代监护人的溺爱,使留守儿童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他们形成自私冷漠、焦虑暴躁、性格内向等不良状况,有的甚至还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还有的留守儿童由亲戚代为监护,他们只照料生活,疏于管教,亲情淡漠,使孩子心理产生生疏感,形成胆小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四)行为缺乏约束,道德规范失常

由于监护人往往是隔代监护,对孩子比较溺爱,再加上农活繁忙,无暇照看孩子,与孩子交流少、沟通少,对孩子约束少。而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从父母那里得不到教育和有效监管,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孩子很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错误信息。另外,由于一些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照顾孩子,对孩子有一种负疚感,就想通过物质等方面进行补偿,尽可能多的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不对孩子的花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从而导致他们养成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惯。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在学习中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留守儿童大多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若由祖父母等留守老人进行隔代抚养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而托付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敢过多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情绪,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1]。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政府普遍重视城市经济的发展,各项政策和资源均向城市倾斜,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关注较少,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别进一步拉大。由于政府没有认识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导致城乡人口分布不均衡。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渗透到经济、制度、法律等多个方面。

(一)经济因素

城乡差异是造成农村人员外流的直接原因,城市经济发展快,农村经济发展慢,城市的发展机会多,农村的发展机会少。所以大部分农村人都流向城市,加剧了城市的承受能力。以至于农民工不能在城市安家落户,使农村人口结构改变,造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

(二)制度因素

二元体制的问题导致我国的城乡出现了严重的差异。主要问题表现在生存空间、人口压力、户籍制度等问题上。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而城市却不能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医疗、入学、就业、社会保障等待遇。譬如: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在外就学需要户籍更改,这对于普通农村人是很难达到的,再一个面对的就是入学需要大笔的借读费。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技术水平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和辅导孩子,这也是很多农村打工者把子女留在家乡的重要原因之一[2]。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儿童不得不留守在农村家中。

(三)法律因素

我国长期以来,对待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区别,以至于形成我国独有的“城乡二元”。自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推出起,我国有了对社会保障独自的法律。但是,对于农村以及留守人员的法律体系都不完善,可以说少之又少。虽然法律上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规定。但在社会保障方面,都没有专门保护这些人群的法律规定,在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下,使本来就弱势的他们显得更加弱势。没有了国家法律的保护,他们就不能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这使他们根本感受不到国家对他们的关心,使他们遭遇了重重问题。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当前,全国普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为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纷纷出台各项制度和措施,为解决此问题做了很好的保障。但是,我国的留守问题比较尖锐,留守儿童队伍庞大,为了能够更全面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的稳定及和谐,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形成合力,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彻底解决发挥重大作用[3]。

(一)深化体制改革,履行政府职责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历史积淀与现实困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造成的;从客观上说,与户籍制度、农村学校落后分不开。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深化体制改革,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经济和体制支持。一是大力农村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岗位。政府要充分利用农特产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等项目,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不但能最大限度地留住农村中坚力量,而且也能够减少农村家庭的分割状况,从而解决农村留守人员问题。二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取消对农民户口的歧视政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消除横隔在父母和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制度性障碍,建立更为适合现在人口流动大的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工尽量可以把子女带到身边上学。三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建议国家出台专门并实施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法律政策,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把相关法规、条例、细则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四是政府主导,增加教育投入。教育部门要全面深化改革,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五是实施关爱工程。继续开展“爱心妈妈”牵手“留守儿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真切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二)加强社会关注,净化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所特有的现象。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需要社会各界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支持,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和谐的氛围。一是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了解其基本情况,帮助其解决家庭困难,以减轻他们的负担,不能因儿童留守就歧视对待。二是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要净化环境,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根除各种毒害孩子的精神污染,让农村留守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三是完善社会救助,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基金会,号召志愿者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民工所在的工作单位也可以利用假期鼓励民工把子女接到自己身边,加强父母与子女间的沟通与交流。四是提高留守儿童自我约束力。社会要一分为二地对待自控力差的留守儿童,用爱心和责任心加强对他们自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鼓励他们巩固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三)加强家庭教育,履行监护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观念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是家长要将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时间做好合理的安排,排除孩子成长的各种隐患,要应保证孩子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二是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增进感情,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精神上的帮助。三是父母在外出时要与老师保持联系,并时常进行交流,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和变化;还要委托各位亲友关照孩子的成长,帮助解决临时发生的纠纷。四是家长还应意识到从长远来看,过于追求经济利益,是不利于整个家庭发展的,从而导致牺牲孩子的前途,不要“挣了票子,误了孩子”,应鼓励一人外出,留一人在家照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4]。五是要寻找合适的高素质的监护人,家长所选的监护人应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并能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中的不良习惯,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注重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

(四)关注学校教育,倡导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的生活与学校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学校在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方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需要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一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学校要完善沟通机制,如开通校讯通、召开固定的家长会、适时进行家访等,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家长的密切联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等情况进行及时沟通,督促家长履行监管教育儿童的职责,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要在农村建立一支庞大的并且自愿为农村教育事业献身的教师队伍,努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教书育人的理念,大力培养年青教师,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彻底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针对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5],鼓励他们在生活上树立自立的态度、在学习上建立坚定的信心。四是增强教师的责任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明白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用爱心、细心、耐心、信心、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增强留守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五是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住校接受教育,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解除外出务工父母的后顾之忧,而且,通过集体生活可以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锻炼,使他们克服自身的孤独、冷漠、恐惧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儿童权利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杨晓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中国市场,2007(2).

[3]黄雪松,刘克纾.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

[4]张小东,龙军.留守初中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2008(1).

[5]杨翠兰.关于中小学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8(12).

作者简介:

朱开锋(1986- ),男,河南永城人,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 张敬亚)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

毕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究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