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考语文读写一体作文训练题 第二十课 读写测试(无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9:22: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十课 读写测试

【训练目标】

1、检测学生综合阅读叙事类文章的基本能力。

2、检测学生写作叙事类作文的基本综合能力。

【训练重点】

(同目标)

【训练内容】

第一部分 阅读(50分)

〖句段阅读及练习〗

读下列句段,填空或回答问题:

1、大约十多年前吧,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编者按】此事在1893-1896年间,据相关资料,当时绍兴一带一元英洋(银洋)约可买大米百余斤。

(鲁迅《朝花夕拾·父亲的病》)

①这个名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但实际上_______。(3分) ②根据上下文,说说下列词句的含义:(6分)

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

“唔,这病我明白了。”――

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

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2、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即《二十四孝图》)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鲁迅《二十四孝图》)

这段文字说了作者在____________________前后的不同心事:此前,他认为孝顺就是______________;此后,他觉得很难,像_________、________之类可以勉力效仿,________也很省事,_________则可能不但无效还会丢脸,而________却有可能丢命。(7分)

作者对《二十四孝图》这本“孝子的教科书”是怎么看的?举例说明。(4分)

〖文章阅读及练习〗

一、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中?

古时候,有一位将军要率兵去与比他实力强十倍的敌人打仗。 他手下的兵士们十分忧伤,认为这一仗一定会失败的。他们议论纷纷,全没有上阵前的状态。将军见到这种情况,心里也十分着急。但他并没有斥责他的部下,而是像往常一样行军赶路。

行军途中,军队经过一座大山,山中有一座庙。将军立刻下马进庙,烧香祷告。忽然,他从衣兜里掏出了一枚钱币,对身后的兵士们说道:“这场战斗敌众我寡,胜负难料。现在我们问神灵,如果这钱正面朝上,表示我们会赢;如果背面朝上,就表示我们会输,那么我们就撤兵回去。”说完,将军将钱币高高地抛向空中,口中喊道:“我们的命运掌握在神的手中!”

钱币应声落地,千万将士屏住呼吸凝视着。“哇!是正面!”随着这一声欢呼和浩特,人群沸腾起来。“我们会赢的!”“我们赢定了!”欢呼声此起彼伏,军中士气大振。

将士们信心十足地冲向战场,一鼓作气,果然消灭了强大的敌人。

庆功宴上,兵士们众口一词,盛赞神灵,大家都说:“神决定的命运,谁也无法改变!” 这时,将军走到人群中,拿出了问吉凶时用的那枚钱币,微笑着说:“是吗?你们好好看看这枚钱币,它有什么特别吗?”

众将士立刻围了上来,天哪!这枚钱币两面都是正面!

“所以说,我们的命运并不掌握在神的手中,而是被我们自己把握着。”

1.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地点在_________,人物有___和____;事情的起因是敌我力量____,部队________;经过是将军决定由____________,士兵们以为________,所以________,终于__________,结果是大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明白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

2.将军能以少胜多,靠的是什么?(3分)

3.你从这场战斗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二、成功乃失败之母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肯定会怀疑写错了!其实没有错。你不信?请看下面的例子。 十年前,提起韩国的大宇集团,那可真是举世闻名:在世界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15位,业务涉及重型机械、石化、汽车制造以及钢铁、电子等许多重大领域,总资产曾达到

六、七百亿美元。

老板金宇中,上世纪六十年代以500万韩元(约合4000美元)起家,十年间摇身一变,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世界级“款爷”。不少梦想发大财的人都争相以金宇中为榜样,因为他是世人公认的“成功内典范”。

如今情况如何呢?大宇麾(huī)下的企业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纷纷倒闭,拖欠银行贷款无数,无法归还,集团本身也在负债800亿美元后于1999年8月宣告破产。金宇中本人因涉嫌诈骗,随后被韩国政府通缉,据说目前躲在欧洲某国一家三流上旅馆里惶惶不可终日,靠朋友的施舍维持生活。如果金宇中没有当年的显赫,他就不会有今天的凄凉,这不是“成功是失败之母”又是什么?这个事实不必去争议了,要弄清的应该是:“成功”为什么成了“失败之母”?

金宇中为精明自信,雄心勃勃。本来,要当好一个企业家,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素质。

可是凡事都要适度,不可过分,过分了就会适得其反。金宇中恰恰就犯了这个错误,精明自信过分了,就变成了独断专行;雄心勃勃过分了,就变成了无度扩张。大宇集团最风光时,下属的企业和子公司达六百多个,分布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连一向与韩国交往甚少的一些国家,金宇中也不惜出大钱去开办汽车厂。结果,既不了解这些国家的路况,更不了解人家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汽车卖不出去,最后只有倒闭。这样的事情多了,大宇集团陷入了资金周转危机,他们又向政府虚报出口额,漏报海外负债,掩饰他们的大量亏损,非法从银行获得大量贷款。最后当然是“纸包不住火”,落了个丢人现眼的下场。 假如金宇中思考问题稳妥些,扩大规模的步子稳健些,应该是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1.大宇集团由成功到失败的原因是什么?(6分)

2.为什么说“精明自信过分了,就变成了独断专行;雄心勃勃过分了,就变成了无度扩张”?(3分)

3.“成功是失败之母”说明了什么?(3分)

第二部分 写作

一、听名家谈写作讲座(录像传不上去,请各位自己应付),用200字左右把这件事写完整、清楚。(10分)

二、成文训练:(40分)

题目:这学期最没有意义的一件事

要求:事情要完整、具体,顺序要清楚,感情要真实,600字以上。

[知识窗]

刘墉偷换概念妙答乾隆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大臣叫刘墉,为人非常聪明、机智。

一次,乾隆想考考刘墉,试试他的才智,便叫:“刘墉!”

“臣在!”

“我今天考考你,你能答上我的问题有赏,如果答不上来罚诗三首。我问你:京师九道门,每天出去多少人,又进来多少人?” 刘墉把眼睛一眯,想了想,伸出两个手指头说:“回皇上,俩人儿。”

皇帝很奇怪:“怎么只有俩人儿?”

刘墉说:“万岁,他们要么是男人,要么是女人,加起来不就是俩人儿吗?”这里,刘墉把皇帝问的进、出多少人的具体数量巧妙地换成“性别”了。

皇帝说:“有意思!”但他还不甘心,又说:“刘墉,这个问题算你答对了。我再出个题:你说,全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

刘墉把头抬了抬,机敏地说:“回奏万岁,全大清国,一年生一个人,死十二人。”乾隆皇帝不解地问:“照你这么说,大清国的人不就越来越少了吗?”

刘墉说:“我是按属相说的,假如今年是猴年,那么不管生一千、一万、十万还是百万,都是一个属猴的,所以说一年只生一个。而一年中,哪个属相都有死的,但是不管死多少,总离不开十二属相、所以我说一年死十二个。”在这里刘墉又机智地用“属相”替换了生死多少人的具体数量。

皇帝说:“真有你的,刘墉。赏!”

【特别提示】

故事中刘墉在回答皇帝提出的难题的时候,有意运用偷换概念的手法,从而既妙趣横生地回答了问题,替自己解了围,又获得了皇帝的奖赏。在作文、谈话、辩论中常常出现偷换概念的现象,无意偷换概念和有意偷换概念的区别。无意偷换概念是无知造成,有意偷换概念往往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由于目的不同,所以结果也就不一样

阅读推荐

女人如花

她居然叫如花,王如花。别人唤她,如花,如花。乍听之下,以为定是个闭月羞花之貌的小女子。而事实上,她快五十岁了,人长得粗壮结实,脸上沟壑纵横。

最感染人的是她的笑,笑声朗朗,如金属相叩,丁丁当当。门楣儿不惹眼,是一间旧房子,上悬一块木牌:家政服务中心。一屋的人,不知说起什么好笑的事,惹得她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看到我在看她,她的笑并未停住,而是带着笑问,小妹子,你需要什么服务?说话间,她已掏出她的名片,递到我跟前。

这委实让我吃一惊。低头看她的名片,王如花三个字,醒目得很。底子上印一朵硕大的红牡丹,开得喜笑颜开。背面的字,密密的,从做家务活到护理病人,她一一道来,似乎样样精通。当得知我只是需要清洁房子时,她手臂有力地一挥,爽朗地笑着说,这事儿简单,包在我身上,我保管帮你把房子打扫得连颗灰尘粒儿也找不着。

当日,她就带了两个女子到了我家。一个年纪轻的,她说是她侄女,大学毕业了一直没找到工作。干这个也挺好的,小妹子你说是不是?她笑着问我。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她说是她妹妹。在家闲着也闲着,我让她来搭搭手,她乐呵呵地说。

她果真行。不到半天时间,我家里已大变样,地板光鉴照人,窗明几净。她说小妹子,

我说个笑话你听啊,有次我去一户人家,男主人叫人把煤气罐从楼下扛到六楼去,一看是我,他说,咋不叫个男的来?我说,我先试试。我扛了煤气罐就上了楼,他空着手跟后面追都追不上。

跟我说起她的故事来,她也一直笑着。男人因病瘫痪在床,都十多年了。唯一的儿子,跟了人学坏,被判刑入狱,现在还待在牢里。她去探监,跟儿子说了这样一句,儿子,妈妈会陪你重活一次,就当重生养你一回。说得儿子眼泪汪汪。

她说,小妹子,我儿子会学好的。

她说,只要人在,日子会好起来的。

我点头,我说,我信。

她的活干得利索,收费也公道。结完账,我把清理出的一堆旧报刊,送给了她。她很开心,冲我朗声笑道,小妹子,以后你家里有事需要我,你只要打我名片上的电话,我保管随叫随到。一回生,二回熟,我们以后就是老朋友了。

我因她那句老朋友的话,独自莞尔良久。

小城不大,竟常遇到王如花。遇到时,她老远就送上朗朗的笑来,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有时,我在前面走着,突然听到后面的人群里,有人叫,如花,如花。之后,我听到一阵笑声,如金属相叩,丁丁当当。不用回头,我知道那准是王如花,心里面陡地温暖起来,明媚起来。

阅读提示:

1、请把文中你最为欣赏的语句划出来,试着说明你欣赏的理由。

2、你觉得王如花是怎样的一个人,她值得你学习和效仿吗?

3、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读了以后你受到哪些启发,你认为这一类写人的文章应该怎样写。

中考语文读写一体作文训练题 第十六课叙事要完整(无答案)

中考语文读写一体作文训练题 第十一课人物的外貌描写(无答案)

读写作文

读写一体的语文教学张大勇

训练读写丰富想象

读写训练教学设计

读写第二次作文

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一体有效对策

读写实用教程 作业答案

小学语文各年级读写结合训练点

中考语文读写一体作文训练题 第二十课 读写测试(无答案)
《中考语文读写一体作文训练题 第二十课 读写测试(无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