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积累知识,运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4 10:06: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积累知识,运用方法

语文教学的真谛是什么?语文教学两大任务:扎扎实实地积累知识,熟练地运用方法;积累哪些知识:字音,词语,精美片段、文学常识。

一、字音、词语的积累运用分三个层次来讲: 为什么要学生整理易错字音

在检查孩子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只能发现孩子能不能正确读准字音,落实到写的时候,我就发现孩子会读不代表能正确写出来。每次考试,就“选择正确的读音”这样基础的练习,错误的都很多。在我让孩子整理一课中自己易错的字音的时候就发现了孩子拼音的问题。于是,每学一课,我就让孩子自己把自己易错的字音整理出来,长此以往,孩子对字音就掌握得扎实了 学生如何整理易错字音

1、每学一课带着整理这一课易错的字音,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自己整理,班级集中交流,老师再根据孩子的共性问题补充、强调。

3、自己整理自己有个性的东西,逐渐提高自学能力归类整理的

字音、词语的积累:

整理的效果如何

1学生可以自主发现文中易错字音。 2.对准确辨别字音,并准确注音。 3.

比如:浑身解数的浑,有的孩子就写成“huen” “成千盈百”的“盈”写成”yeng”;琥珀的“珀”写成“puo”;百宝匣的“匣”写成“jia”;还有我们平时就一直误读的音,比如“订正”的“订”,平时我们习惯读成“ding”第四声,实际上,它的争取发音是“ding”

第一声;还有一些读时变调的字音,孩子都误以为它就是那个音,比如“凛冽”的“凛”第三声,孩子容易误读成第二声。这些易错的字音如果平时不注意强调积累,时间长了,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哪些写的不对了。

对词语的学习积累主要是要在学习的时候引导学生能够把自己以前学过的,和这个字或词有联系的放在一起比较,通过比较理解从而达到真正的会用。比如在学习“成千盈百”的“盈”时,孩子们把经营的“营”、晶莹的“莹”,应该的“应”放在一起区别比较,通过字形联系字义从而达到会用。因为比较理解了这些字,在孩子自己整理词语出题的时候就出了一道这样的题:

选字填空

颐和园中,成千(

)百的孩子喜(

)(

)地奔跑着,(

)面碰上了冰心奶奶,冰心奶奶带着他们欣赏着花瓣(

)莹润泽的海棠花,并告诉他们,花儿开得这么好,(

)该好好爱惜,好好经(

)。

整理了词语,孩子能够把自己整理的词语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出来,我觉得孩子不仅真正掌握了这个字,还把以往学过的字综合起来,建立了知识的体系,形成了知识树。以后,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正确运用这几个字。我们学字,学词,学句,学篇不就是让孩子能自己这样用出来吗?通过整理积累我感受到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这样的积累才有效。

二、文学常识、精美片段的积累运用:

文学常识:每一课里关于作者或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的文学知识、课后的作家卡片、名著便览除了让孩子能熟读成诵,背诵积累下来的,还引导孩子收集关于这个人物的事迹,总结这个人物的优秀品质,除了思想的引领,还启发他们这样的事迹,品质,我们可以在哪一类作文中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这样逐渐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积累的材料。举例说明。(冰心课例)

精美片段:

1、指导理解内容

2、指导有效背诵。 3拓展运用。

例子:背诵《早》这一课的第四节,这一节课文没有要求背诵,但是我认为这一节作者描写梅花的方法非常好。作者用精美的语言,很有条理地描写了梅花的“多”“美”“香”“开得早”。为我们的孩子在描写事物时不能具体描写起到了典范的作用。于是,我再引导孩子一句一句地读、思,思这一句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梅花的什么特点。这时候孩子们就发现作者除了运用视觉、触觉、嗅觉直接描写以外,还运用了比喻、想象等修辞方法使得自己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然后我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写作情况思考,这一段的描写对你有什么启发。这时候孩子就能从课文中走出来,把自己的写作和课文作对比,从而找到自己不能描写具体的原因。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让孩子自己描写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或事物,孩子写得就具体多了。

下面展示一下我班孩子的作品:

三、单元梳理、凸显自主。 1.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梳理? 1.)走出课文,统观单元。

由零散的单篇课文,走入完整单元的主旨核心。 2.)整合知识,及时巩固。

及时巩固,省时省力。 2.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梳理? 3.单元梳理的效果如何?

3.同伴互动,增强趣味。

在进入单元梳理时,引导孩子借助自己整理的每一课的内容自己出一份单元卷,出试卷的过程中,孩子要对自己易错的字音、词语、课文中的重点进行梳理,自己对照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反思自己的学习,接着,同学互相交换检测,然后,自己出的试卷自己批改,并负责给做错的孩子讲解,这样的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自主性,不管是出试卷,还是给同伴改试卷,给同伴讲解,孩子都要有自己的思考,我觉得,有思考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这种不留痕迹的巧妙练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知识巩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老师,不能把所有的任务全权放手给孩子,老师要查看每一个过程,逐渐引导孩子形成自己反思自己学习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复习的过程,同时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为下一阶段开展学讲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展示一下我班每一课孩子整理的知识点和这一单元孩子自己出的试卷,我觉得非常好,比我们买的练习册针对性还要强,里面体现孩子创新的东西很多。

四、理解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子方法的积累运用

说到学习方法,我们都能罗列出很多:预习课文的方法,读书的方法,听说读写的方法,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谋篇布局的方法等等,只有掌握方法,才能形成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也很重视教给孩子方法,可是到了运用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只是用在我们讲的那一课里,换一个地方就不会用了。反思这个问题,我想,是因为孩子学习时对这个方法比较模糊,缺少规律性的总结、认识。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对一类问题的学习是不是可以给他概括一个规律性的模式,有一个规律性的模式,孩子思考理解就有了方向,迁移的时候就能运用自如了。

中高年级,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子的理解是孩子要形成的主要能力,教学中我对如何

理解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子总结了自己的一点思考:

1、关键词语我注意了动词、形容词的理解:

动词的理解格式:本意+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事物+特征

比如:在教学《泉》时课后有一道题是: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同是说泉水,为什么用的词不同。A:泉水从地下往上涌。B:“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这里的“涌”和“冒”都有流动的意思,该如何区别理解呢?我让孩子先看这两个词的词性,这是两个动词,对动词的理解我们用上面的格式来思考:本意+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事物+特征。“冒”:往上升,流出来+(事物)泉水+(特征)多,速度慢。综合起来就是:泉水流出来,突出了泉水的多,流的慢。“涌”:本意:水或云气往上冒+事物(泉水)+特征(水多,流的速度快)。综合起来就是:泉水从地下流出来,突出泉水的多,流的速度快。

形容词的理解格式:词语本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事物+特征

比如:《暖流》中:他背得抑扬顿挫„„对抑扬顿挫的理解我们可以先说它的字面意思:声音高低起伏,语调停顿转折+事物、谁(江主席)+特征(形容背得绘声绘色,有感情)。综合起来就是:声音高低起伏,语调停顿转折,形容江主席背得绘声绘色,有感情。

平时理解词语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根据词语的类型分门别类地给孩子这样一个基本格式,让孩子积累这样的格式,孩子解释词语就有了方向,有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时孩子就容易迁移运用了。

2、特殊句子理解方法的积累运用

理解特殊句子时(所谓特殊句子就是指含有一些修辞手法的句子),我们也可以给孩子一个格式,如这一句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现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如理解“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

飞泉„„”这一句,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这样理解: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海棠花开得多、茂盛),表达了(作者对海棠花及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不同的修辞手法有不同的作用,如比喻:生动形象;拟人:使物人格化,达到生动形象的作用;排比节奏鲜明,曾强语势;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设问:自问自答:引发思考;反复:强调某种意思,突出主题,富有感染力;通过具体语言的学习引导孩子积累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然后按照这样的格式思考、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我们如果能把每一项的学习给孩子总结出这样一般的规律,孩子的自学能力就会突飞猛进。句子是这样的,篇章也是这样:比如:概括课文大意:记叙文有记叙文的方法,说明文有说明文的格式,散文有散文的模式等等,我们在学习这一类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对这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概括整理下来,让孩子积累,是不是运用起来就方便多了,老师们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自行摸索适合本班学生的解决阅读问题的具体方法,相信大家都会有独到的优秀做法。

知识积累与运用(定稿)

赏析积累运用

积累与运用

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

积累知识,运用方法
《积累知识,运用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