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温家宝引用诗词

发布时间:2020-03-02 19:03: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关于工作风格的提问时,引述中国晚清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句。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在香港礼宾府出席CEPA协议签字仪式后发表演讲,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2003年10月1日,陕西省13万民众受灾于洪水。在看望了灾民后,温家宝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2004年3月4日,温家宝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农业界委员时,引用汉代政论家王充著作《论衡》中的这句话,阐述其治政思想。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温家宝总理就两岸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同上时间,温家宝总理引用《管子·形势解》中这两句古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了形象注解。

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孟子《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卫灵公篇》) 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告子上》)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 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 “行百里者半九十”——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出自:屈原《离骚》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出处:《左氏传》富辰曰: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出处:王安石《登飞来峰》

“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出处:《彖传》。

温家宝总理在历届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了诸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句)、“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司空图《诗品》)、“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势解》)、“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宋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等等,古诗典故,信手拈来,旁证博引,娓娓道出,展现了一位读书万卷、好学不厌、学养深厚、博古通今的总理的良好形象,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冯卫) 肯尼迪总统

肯尼迪在1959年4月竞选总统期间在一次演讲者提到了一个中文词汇给他的启示:

When written in Chinese, the word \"crisis\" is composed of two characters.One represents danger and the other represents opportunity.在中文里crisis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一个是“危(险)”,另一个是“机”(会)。

肯尼迪当时说这番话的背景是苏联人刚刚发射了人造卫星,给美国人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所以肯尼迪借用“危机”这个中文词给美国人打气。后来美国果然在尼克松主政时登上了月球,赢了苏联,接着就到中国去商量围堵北极熊的那些事儿。

尼克松总统

1972年2月21日在周恩来的晚宴上,尼克松祝酒辞中的最后引用了毛泽东的诗词:Chairman has written: 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 and always urgently; the world rolls on, time prees.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 ; seize the day , seize the hour!翻译冀朝铸胸有成竹地翻译出:“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尼克松接着借题发挥:This is the hour.This is the day for our two people (现在就是我们两国人民只争朝夕的时候了),赢得了满堂彩。

里根总统

好莱坞演员出身里根总统上台以后的第四年来到北京,在国家主席举行的欢迎晚宴上,里根在祝酒辞中说:Many centuries ago, Wang Po, a famous Chinese poet-philosopher, wrote, ``Although we reside in far corners of the world, having a good friend is akin to having a good neighbor.\'\' (在许多世纪之前,一位名叫王勃的中国哲学家和诗人写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老布什总统

1989年春访华,在欢迎晚宴上两度展示他的作为前任驻华大使的功底。在祝酒辞的一开始,老布什就说:There\'s a Chinese proverb that says: ``One generation plants a tree; the next sits in its shade\'\'(有一个中国谚语这样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由此称赞中国人正在栽种改革之树,而且这一代人已经开始收获果实。随后,老布什提到他和芭芭拉在中国旅行的难忘经历,特别是杜甫的老家四川。老布什提到乘船经过三峡的经历时说:„ where we relished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could almost hear the poet Li Bo\'s description of ``the monkeys who screamed from the two sides without stopping.\'\'(我们想起了三国故事,几乎听到了诗人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描述)。

克林顿总统

此后美国人貌似不高兴,美国总统再次访华已近10年以后了。1998年克林顿总统克服了拉链门的心理阴影访问中国直奔文化古城西安。在仿古迎宾入城仪式上克林顿的讲话也带有厚重的历史感:

Let us give new meaning to the words written in the ancient Book of Rites, what you call the Li Shi: When the great way is followed, all under heaven will be equal(让我们给《礼记》这本历史古书的文字赋予新的意义:当大家走伟大的道路时,世界所有的人都将是平等的)。

克林顿所说的“当大家走伟大的道路时,世界所有的人都将是平等的”是《礼记》的《礼运》篇第一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两天后,在北京的国宴上,克林顿在祝酒辞中宣称“我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坚决维护着孟子的思想”,他所引述的孟子语录是这样一句话: A good citizen in one community will befriend the other citizens of the community; good citizens of the world will befriend of the other citizens of the world (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孟子这段话出自《孟子·万章下》,读来相当绕口,大意是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也就是说,伟大的美国人民和美国领导人很愿意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交朋友。这样的话从美国总统口中说出来,当然让中国人十分受用。

小布什

小布什文采不高,口齿不清,但是也咬文嚼字地引用过中国古诗词。2005年11月在访问中国之前在日本京都发表了关于民主与自由的重头演讲。在演讲的最后,他说Thousands of years before Thomas Jefferson or Abraham Lincoln, a Chinese poet wrote that, \"the people should be cherished, the people are the root of a country;the root firm, the country is tranquil\" (在托马斯?杰斐逊或亚伯拉罕?林肯诞生的几千年前,就有一位中国诗人写道:“人民应该被珍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就安宁),不知道我们外交部的官员这次看到小布什的引言是否给文学研究所打过电话查询出处。只要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几秒钟就找到了答案。这句话出自《尚书?夏书》中的“五子之歌”的,原文是“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可见,美国历届总统在访华的期间引用中国古诗文已经成了不成文的惯例。其实奥巴马在访华之前已经引用过,在不久前举行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致辞中引用了孟子语录。奥巴马这段讲话的英语原文是:“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e great philosopher Mencius said:‘A trail through the mountains, if used, becomes a path in a short time, but, if unused, becomes blocked by gra in an equally short time.’”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尽心下》)。这次奥巴马造访北京,到底会引用哪句中国古诗文,我们拭目以待洗耳恭听,不许和前任重复啊。

今天晨练,听到新闻报道,我们的温总理又要开记者会,猛然想起温总理去年开会的时候用过的诗词,网上搜索了一下,还好,别人的一篇博客正好有,我就转载过来,供网友共享,我们的总理太辛苦了,这也是对我们的心灵的安慰,也是对我们总理的深深祝福,祝他老人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永远开心。

(一)在记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其中“明年春色倍还人”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审言的《春日京中有怀》。这首诗全文为:“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二)在回答俄通-塔斯社记者关于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面临哪些机遇时,温家宝提到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陆诗全文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三)温家宝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说:“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乞火莫若取燧’,就是说向人借火不如得到燧石;‘寄汲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其中,“乞火莫若取燧,寄汲莫若凿井”源自《淮南子·览冥训》。

(一)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三处古语和古诗句:一处是“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太祖宝训》朱元璋语。原文为“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载之”;一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名句;一处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语出《宋史·王安石列传》,大意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用担心。

(二)在谈到抑制物价上涨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古语“事不避难”。语出《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三)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是宋代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中的两句。原作全文是:“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郑思肖这首诗表达的就是对国家统一的希望。“下泉”典出《诗经·曹风》。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语出自鲁迅的《题三义塔》。

(四)在谈到有关思想解放的问题时,温家宝引用了两句古语,“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出自《诗经·大雅》,大意是“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使命”;“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唐司空图《诗品》,原文说的是文艺创作中的体会,说大自然美景难以穷尽,只要深入体察,就能不断创新诗境。 2007.3.16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 温家宝总理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引用的诗文:

(一)温家宝在谈到中日两国关系时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其中,“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出自《管子·版法》。

(二)温家宝在谈到民生问题时,借用了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这句诗出自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诗作《窗外的争吵》。

(三)在谈到海峡两岸关系时,温家宝引用唐诗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四)温家宝提到,让每个干部和领导者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语出自《贞观政要·政体》,魏征在与唐太宗关于历代兴衰的对话中引用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早的类似表述出自《荀子》中的《王制》和《哀公》,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孔子家语·五仪解》中也有相似的说法。

(五)温家宝在谈到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时说:“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这一古语出自宋代苏轼的《晁错论》,原文是“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2006 “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招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

(二)在回答有关两岸关系问题时,温家宝说:“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这句古语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讲的是汉文帝与淮南王之间的兄弟恩怨故事。

屈原和他的《离骚》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时提到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离骚》《天问》《九歌》等作品是其代表作。其中,《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

丘逢甲和钟理和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中提到的“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是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丘逢甲一生以台湾回归祖国为志,渴望祖国“山河终一统”。

温家宝总理提到的钟理和先生,是台湾乡土文学奠基人之一,在台湾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在作品《原乡人》中提出的“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的理想,至今激励着许多人为之奋斗。

《管子·形势解》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中提到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出自《管子·形势解》。(完)

诗言志、露真情——温总理的报国爱民情怀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施政满年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两会”上看望政协委员时,引汉代政论家王充《论衡》中的这句话,取其要知道房屋是否漏,人要在屋下,要了解政绩有何缺失,要深入民间之意,表达了本届政府倾听民声,受民监督的施政理念。

一年前的中国人代会上,温家宝当选为国务院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他引述中国晚清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将自己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自身的生死祸福均可置之度外的信念与决心,简洁铿锵且极富感染力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中国是诗的大国。但在中国,诗不单是一种文学艺术,同时也被用来抒发志向与情怀。中国古代哲人孔子就说,诗言志。在他看来,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很多都是当时情操高尚的人为抒发自己的道德理想所作。

去年初,突兀而来的非典疫情将13亿中国人民置于严峻的考验之中。身为一国总理的温家宝当时引述了孔子《礼记》中的一段话:“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实实在在地表达出中华民族面对困难时特有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用温家宝自己的话来解释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确实是愈挫愈奋,愈挫愈勇。”

去年秋天,中国西部的陕西省有13万民众受灾于洪水。在看望了灾民后,温家宝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冻饥声”的诗句,告诫当地的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淳朴的报国爱民之情,普通百姓看见了,也记下了。对此,温家宝却用唐代诗人孟郊思念母亲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喻。在他看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就像小草,而人民如同春阳,他们享受着人民的关爱而无从报答,就像小草之于太阳,就像儿子之于母亲。

温家宝引用诗词

女翻译现场流利翻译温家宝引用诗词受热捧

温家宝两会引用古诗词

温家宝答记者问四次引用古诗文

温家宝发言引用的古诗

温家宝答记者问四次引用古诗文

温家宝总理讲话引用古文

温总理引用诗词翻译

议论文开头引用诗词

国家领导人引用诗词

温家宝引用诗词
《温家宝引用诗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