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生态林管护机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04 00:05: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要

2004年北京市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全市近四万农民上岗务林,实现了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的转变。实施四年以来,无论从农民自身和农村发展角度来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生态林补偿机制成效明显,影响着山区农民的生活,本文简单探讨了认为尚需完善的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生态林补偿

补偿机制

管理制度

目录

摘要

一、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政策相关„„„„„„„„„„„„„„„„1 (一)指导思想„„„„„„„„„„„„„„„„„„„„„„„„„„„„1 (二)补偿范围和补偿对象„„„„„„„„„„„„„„„„„„„„„„„1 (三)管护工作的组织„„„„„„„„„„„„„„„„„„„„„„„„„2

二、实施生态林补偿机制效益分析„„„„„„„„„„„„„„„„„„„2

(一)生态效益明显„„„„„„„„„„„„„„„„„„„„„„„„„2

(二)对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影响„„„„„„„„„„„„„„„„„„„2

三、管理制度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3

(一)完善考核考勤制度,创新管理机制„„„„„„„„„„„„„„„„3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护员技术水平„„„„„„„„„„„„„„„3

(三)加快生态林管护服务站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4

(四)核定新增山区生态林面积,增加管护人员„„„„„„„„„„„„„4

(五)制定政策逐步提高生态林管护人员补偿标准„„„„„„„„„„„„4

四、制定生态林管护员管理制度的若干思路„„„„„„„„„„„„„„„4

五、完善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重要作用„„„„„„„„„„„„„„„„„„5

(一)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5

(二)有效化解农村地区矛盾,促进农村社会风气转变„„„„„„„„„„5 参考文献„„„„„„„„„„„„„„„„„„„„„„„„„„„„„„6

关于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管理制度及其对山区农民影响的探讨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和发展森林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主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北京市森林资源的主体是生态公益林,构成了城市、平原、山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为了全面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维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重大决策,全市4万多名农民上岗务林,当上了生态管护员,实现了林业建设由造林向营林的根本转变,有效地保护了造林绿化成果,提升了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水平,对改善首都生态环境,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推进郊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政策相关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对山区生态林建设和管理实行“养山就业、规范补偿、以工代补、建管结合”的方针,通过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实现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推进山区林业建设,促进山区经济和社会进步。

(二)补偿范围和补偿对象

山区生态林补偿范围是经各区县划界定的山区集体所有的生态林,总面积60.8万公顷。补偿对象为负责山区生态林抚育、保护和管理的具有本地户口的管护人员,月人均补偿400元,补助人数全市四万余人。

(三)管护工作的组织

参加管护人员由村级组织负责管理。管护面积责任到人,根据情况成立生态林管护专业队或管护组,落实管护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或合同,明确奖惩措施和办法。实施山区生态林管护机制要坚持“三确保“原则,即确保生态林管护质量和标准,生态和景观效果明显;确保山区管护资金到位,农民养山就业,收入增加;确保农村稳定。

二、实施生态林补偿机制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明显

自有了生态林补偿机制以来,一是在生态建设得到明显改善。门头沟区为例,在第一年全区完成生态林抚育16.805万亩,其中补植补造1.35万亩、松土扩埯6.8万亩、修枝割灌6.935万亩、间株定株1.05万亩、抚育间伐0.58万亩、平茬复壮0.09万亩;清理林间防火道92公里,修上山道路86公里。

二是森林资源保护得到明显加强。首先是对护林防火功不可没,全市4万名管护员参加护林防火,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在预报、预警,杜绝森林火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是对制止私挖乱采作用明显。有些地方开小煤窑的比较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把原来从事煤窑开采业的人吸纳为管护员,他们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私挖乱采也得到了遏制;再次是在发现、制止林木盗伐、滥伐方面加大了力度,为森林公安执法人员开展工作积极提供线索和办案证据,对打击涉林违法分子,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作出了贡献。

(二)对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影响

目前,全市确定生态林管护员46908名,占山区剩余劳动力的20.3%,其中安排低收入人员5063名,市财政部门投入管护资金2.2亿元,使山区农民纯收入增加了350元,确实使山区农民得到了实惠。一些原来山场较大的村通过生态补偿收益明显增加,京郊斋堂镇向阳口村有农业人口409人,落实生态管护员167人,年人均增收1960元,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大家反映,“有了生态林补偿机制,护林防火的人多了,私挖乱采的人少了,野生动物也保护了,老百姓手里也有了现钱了。”

三、管理制度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

(一)完善考核考勤制度,创新管理机制

抓好生态林检查考核工作是做好此项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所以要严格考核制度。目前,管护员上岗率有待提高,工作考勤不是很规范,有些村将管护员作为机动力量,组织与生态林管护无关的事让他们去干,忽视了他们的职责,由于各镇、村上岗天数不同,考勤制度也不同,有的不进行考勤登记,全靠管护员自觉。有些村里干部认为没有村级管理资金,就对管护员放任自流,管护任务没有落实到人,管护效果不明显,责任不明确,有少数上岗期间不在其位,带着袖标做买卖,在村周围和公路上转悠,出现问题不报告现象。制定出《北京市山区生态林管护考核办法》,以完善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指标,加强监督检查,乡镇林业站认真履行职责,对管护员全面考核,逐步建立健全山区生态林管护制度,把考核真正作为上岗前的基本,提高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水平。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护人员技术水平

建立并实施山区生态林管护员技术等级制度,在全市4万多名管护员实施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强管护队长、组长、技术骨干的培训,每年使每名管护员受训3次以上,每个村、每个专业队技术骨干达到2-3名,使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且年轻的人达到林业技术工人初级水平,技术骨干能够达到林业技术工人中级或高级水平,形成合理的技术等级构成比例,带动整个管护队伍,全面提高管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

(三)加快生态林管护服务站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村只能通过镇村拨款和自筹基础设施建设。需推进山区生态林管护服务站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研究制定建设规划并配备相应的森林防火、林木抚育、病虫害防治的设备设施,充分发挥出集散站、检查站、培训站、宣传站的功能。

(四)核定新增山区生态林面积,增加管护人员

经过四年来,我市林业建设快速发展,林地面积大幅增加,按照国家和市生态林划定办法和标准,来核定新增生态林的面积,并将新增面积纳入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范围内,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通知》的政策规定,核定增加的管护人员数量,促进山区农民就业,扩大农民受益范围。

(五)制定政策逐步提高生态林管护人员补偿标准

补偿机制暂定到2010年,到期后年限能否进一步延长、社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到那时候现在的补偿是否偏低、考核奖惩资金如何使用、上岗期间意外保险问题、如何加强对管护专业队队长管理等问题开展研究,完善对策,逐步解决。

四、制定生态林管护员管理制度的若干思路

一是调查阶段。对全市各个区县管护员工作情况及其管理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各区县情况差异大,各个乡镇情况差异也有,需要一个全面了解;二是制定阶段。结合发展思路和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可行的管理制度;三是推行试点。在几个郊区有生态林的山区县各选试点乡镇,推行新的管理制度;四是反馈修改阶段。从试点乡镇推行的状况可以反映出制度的不足和不切合实际的地方,对这个地方加以修改,修改后实地调查,无原则性差异后最后确定;五是推行阶段。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管理制度。

五、完善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

第一、管护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民素质。通过培训,管护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水平和法律意识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全市生态林管护员已经初步变成具有一定林业专业知识和林木管护技术技能的高素质新型农民。

第二、科学的管理制度增强了农民的守法和民主意识。提高了山区农民的遵纪守法和民主监督意识,为农村地区实现“民主管理”树立典范。

第三、新的生产方式推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进步,促进了农民技能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思想和人员基础。

(二)有效化解农村地区矛盾、促进农村社会风气转变

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让具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和原来散养放牧人员基本实现了上岗务林。山区农民安居乐业,努力建设自己家园,上访告状、农民纠纷现象明显减少,很多赋闲农民当上了管护员,工作稳定,农民增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和了解,有利于形成融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氛围,生态林管护队伍在管护好生态林的同时,在环境卫生整治、治安巡逻等公益事业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农民开始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植树纳荫,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垃圾密封化管理,街道面貌也焕然一新。

总之,生态林补偿机制作为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是林业发展由造林向营林的重大转变,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农村稳定的基础。为此,完善生态林补偿机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需政策制定部门和执行部门共同努力,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一]刘晶岚 刑红 宋维明《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项目研究》.《林业经济》.2006.[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公益林管护指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三]甘静 胡涌《北京山区公益林补偿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四]姚顺波《森林生态补偿》.《科技导报》.2004(4).[五]刑红 刘晶岚 屈术群《北京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林业经济》.2006.

海淀区生态林管护人员1

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书

生态护林员管护合同

生态护林员管护协议

生态公益林管护合同

生态林木管护协议

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总结

生态护林员管护合同书

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管护协议书

国有林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

生态林管护机探讨
《生态林管护机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生态林管护 生态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