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语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0-03-03 10:14: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语读书笔记

道能使人以柔克刚,顺其自然;法能使人一断于法,爱憎分明;墨能使人使人如己,侠义为先。而儒则能使人晓仁义,知礼乐,强化自身的修养与道德品质。

这便是我对《论语》的理解。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乐在儒家文化中固然重要,算是一个核心。而子所阐述的“仁”,则是这个核心的基础。

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守礼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又有什么用?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

这种直来直去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守拙内敛,但是这种看似正确的处世之道,却带来了一个问题。喜欢了不值得喜欢的人,厌恶了不应该厌恶的人。

人们总是偏于情感冲动、易受情绪控制,缺乏理智之明和公道之心,遂偏听偏信,人云亦云,瞎赞瞎骂,苟誉苟毁。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道听途说,一人传百,不足以为信。有一则故事:与曾参同名同姓者杀了人,第一次有人曾母,曾母仍然平心静气织布;第二次有人告知,曾母仍不相信;当第三个人来告诉她曾参杀人时,曾母终于变了脸色,飞奔而出。虽然曾参品德良好,母子信赖,但是,谗言三及慈母惊,何况其他人?可见传言、流言、众人之言是多么靠不住。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之所以有这句话,我想大概是因为仁者有一颗理智而公义的心却又不同于常人的胸怀,所以能够较为客观公正地判别善恶,好善恶恶,主持公论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在论语中最通俗易懂的话语,却阐述了人生最大的哲理。能够做到别人不了解我、对我有所误解,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一方面要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习换位思考,多体谅他人;另一方面,也是需要自信的建立,不自信才会那么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君子之道,莫过于此。

道德的人不会孤独,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必定会有和他思想接近的人做伴。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与其不能挣开命运的枷锁,摆脱命运之轮的掌控,那就爱上你所厌恶的事情吧。学习之道,最好如此。,关于学习的方法。第

一、

二、

三、五则都谈到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强调温习的重要。春秋战国时,教的功课有礼、乐、射、御,所以不仅有温习,还有实习,要实际操作。“默而识之”,强调了“识”,即记住,只有记住才谈得上掌握巩固。“温故而知新”,温习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坚实的基础来把握新的知识,为了掌握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但不要忘记“知新”,只有有了新体会,新发现,才达到了“温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识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不断地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才能使知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温故知新”闪烁着辩论思想的火花。孔子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不可偏废一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为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学而思,温故知新。

孔子在学习上,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孔子是大学问家,一生勤奋治学。他总结出丰富的治学经验,传延百世。

他所倡导的,不仅仅是那些局限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忠义礼智信的人格思想还有伴随人一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认为人是不能欺骗他人的。他曾经说,人的生存是因为正直,不正直而能生存是因为侥幸。他以巧言令色的人为耻,他认为用官应该用正直的人,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如浮云。

孔子说话很谨慎,从不妄言,他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小心,君子不知道的就不发表意见。 孔子是个谦虚的人,他说他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得来的。他说他没什麽了不起,只是学习上一直在进步,教诲人不厌倦。

孔子爱憎分明,他憎恨不正直,不忠厚,不守信的人。

孔子,一个生在三桓时期的君子。

与其说,论语对我的感悟是对某一句名言警句的思考,还不如说这是我对孔子,这个伟人的理解。

读书笔记论语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论语

读书笔记论语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 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