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复述

发布时间:2020-03-03 00:46: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斯茅注:近年来,我们忙于谈论合作、探究。孰不知,如果从积累等角度出发,有些传统的做法还是有其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如复述,我们不仅要继承,还要好好地研究一下。很多总结出来的学习法,大都有类似于复述的一项。)摘 要: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复述训练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从中小学语文教学复述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来阐明复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相应地提出了复述的方法、形式、策略,从而来使语文教学的复述训练更加完善,更加具体,发展儿童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复述、创造性复述、原文复述、扩展复述

一,复述能力的内涵与价值复述就是学生把自己读过的课文,听过的故事,看过的电影电视的内容,课文中的插图等,按照一定的要求具体地讲述出来,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大纲中指出,复述是听说的实际训练。在最新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细节,能够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单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足见语文教学中复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接触的内容、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交际等能力。同时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效益。二,语文教学中复述能力培养出现的问题

1,不明确复述的中心,讲求面面俱到,不分主次读都要求学生复述,不管课文的长短,记忆内容的多少。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课堂负担,另一方面平均分配力量也会冲淡主题,效果不但不好,反而会不符合精讲多练的要求,更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2,不根据问题特点、千篇1律。复述的方法多种多样,形式千变万化。现今有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根据文章的内容与特点确定相应的复述形式。经常使用固定了的一种或几种,让学生失去了说话的兴趣。3,语文复述的练习急于求成,一些表面看来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其实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有些教师要让学生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那是不切实际也不合理的做法,还有的教师没给学生足够的复述时间,或在临下课的几分钟才让学生复述。这样都是一些不理想的教授方法。

4,复述过程中教师有时不耐烦。复述中学生难免不出现毛病,教师中途打断,甚至加以指责。有时还换别的学生。这样做势必打消学生说话的念头,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5,语文教学中复述训练后没有注意小结,没有组织学生评论,没有在需要强调的地方再作补充,需要纠正的地方没有告诉学生去纠正,草率了事,肯定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三,语文教学中复述能力培养的策略及方法

(一)复述能力培养的要求1,准确、完整。是指学生复述时要把原材料的内容正确又全面读讲述出来,不要歪曲原意,不要丢掉主要内容和改换主要情节,这个是复述训练最基本的要求。[1]

2,有中心、有条理。是指复述时能够抓住中心,突出内容重点,层次清晰地讲出来。这是复述训练进一步的要求。

3,用普通话,声音清楚响亮,让人听清楚听的懂。这是对于任何复述都应该要做到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内容富有情感地进行复述,才能打动和感染读者。

(二)复述的方法

1,先读后述。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为复述打下好的基础。其次就是要帮助学生遍拟提纲,并抓住关键词语,以便应用到复述中去,最后按要求和提纲进行复述。

2,先听后述。故事性强的课文及基础训练中常见的要求学生听故事再讲出来的练习,可采用先听后述的方法,听时,教师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要预先提出有点问题,让学生边听边想,听后要让学生迅速组织材料,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为了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运用重要词语,交换司在学生听时要适当板书。[2]

3,先看后述。这种方法先要指导学生“看”。如看电影、电视、景点,或观察课文插图、图片等。看时教师要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看后要适当提示重点。电影、电视等内容,教师有时还要启发学生回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复述。

(三)语文教学中复述训练的方法及策略

1,原文复述

原文复述就是在理解的所学的内容、了解叙述顺序和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详述,概括性的简要复述、摘要复述和重点复述。

详述一般为整篇课文的复述,适合运用于低年级或篇幅较短的文章。这项训练既帮助学生把书本中规范化的语言转换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使复述变的小型多样,机动灵活,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选取片段或有重点地进行复述。如教师可要求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先后

顺序的词语有条理地进行复述,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突出了说的训练,促使学生把消极词汇变成自己的积极词汇。

2,扩展复述

扩展复述是在原文复述的基础之上,教师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扩展原文的某些内容进行复述,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挖掘出了图上未能完全反映出来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3]3,创造性复述

课堂上,在课文学习之后,教师常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改组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并表达课文的主题思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性复述。其形式有以下几种:

(1)改变人称。语文课文中的记叙文大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的,也有的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复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人称进行变化,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地受到作品中认为的思想感情的熏陶,加深对课文的充分理解。

(2)改变词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不同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进行创造性复述。

(3)改变体裁。

(4)改变结构。改变叙述顺序,以提高学生独特的布局谋篇的能力,或者是改变句式的表达,如变概括性描写为细节描写。变静态描写为动态描写等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

(5)补充内容。针对课文的某个片段中概括性的语句或者是课文中的省略号,或者是文章的结尾。教师可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生活经验,思想感情,通过创造性想象,具体地加以描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充实对课文的理解。(6)人物、事件的评述。对一些以描写人物为主的记叙文,教师可让学生在复述时加几句议论,使他们有自己对人物的理解。[4]创造性复述是现今教师应该掌握和时常运用的复述方法。在素质教育下,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培养和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多多加以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所建树的栋梁之才。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复述训练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借助于多种形式和方法,大到既发展语言,又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儿童的复述能力在儿童语言发展及至整体发展上都有较大的意义,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应该下大工夫地去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教师更应该肩负这个责任,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发展,这样儿童就会形成开朗、善于交际、健康的人格,这样就会更好的走入社会,融入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有道.琐谈复述.江西教育.1995.6:p35

[2]李世鹏.指导学生复述四法.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4:p64

[3]王艳梅.语文教学中的复述训练.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6:p63[4]虞巧芳.浅谈创造性复述.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4:p20

复述课文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先把你要复述的课文包含感情的朗诵5-10遍,到那种几乎要脱口而出程度。

然后再去找关键词分段,按自己的理解来串在一起。

把每段都按自己的理解总结成几句话,可以通过记忆每段的关键词帮助你更好的复述课文。很关键的是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

我们语文老师说的方法大致是这样,楼主还可以加以领悟噢~~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般会在文章开始、结尾或者独立的段落中表达出来

然后是分析出文章结构,把自然断按照表述的意思分成大的段落 这样掌握了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文章结构,掌握了文章的几个“关键点”,才能较完整地复述文章,这也是语文复述教学的目的。复述就是把听到或读到的现成的语言材料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有条理地复述出来的一种口头表达方式。它不是一字不差的背诵,也不是照本宣科的阅读,而是依照已有的现成材料的重新讲述。这就要消化、领会课文,吸收句式,丰富词汇,并要自己组织语言。复述是听、说、读、写几种能力的综合训练活动。 复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信息处理转换过程。复述能培养学生系统、连贯的讲话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同时也可以对读的效果进行检测。

语文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明确课程标准关于复述的要求,正确把握"复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复述一般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和演剧型复述四种类型。

浅谈语文课中的“复述” [日期:2009-08-31] 来源: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浅谈语文课中的“复述” 复述就是学生把自己读过的课文,听过的故事,看过的电影电视的内容,课文中的插图等,按照一定的要求具体地讲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复述,我们在具体训练的时候,更要动一番脑筋。在复述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复述的中心,注重复述的方法的多样性,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与特点确定相应的复述形式。对初学复述的学生,更不要急于求成,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复述时间,悉心听取孩子的复述,千万不要中途打断孩子的复述,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在指导复述的过程中,更应该帮助学生纠正语病和思维表达上的问题,从而达到复述的理想效果。

第六册语文课文从第三单元开始训练学生的复述。从把课文内容“讲”出来,用上课文的原句进行复述,到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复述。第四单元,则要求复述课文的重点部分,可按提示、提纲或提供一定的词语、写作线索等进行详细复述,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句。针对这些复述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我采取了以下一些具体的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先读后述。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在学生充分读懂课文内容后,先学着用自己的语言去转述课文内容,结合课文的解读,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关键词语,或是拟一些复述的提纲。如《田忌赛马》一课,在学生读懂课文,理清故事脉络的同时,抓住描写人物神态的关键词语,在摆学具演示的基础上,理清故事的情节,再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降低了学生复述的难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军神》一课,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搞清写作线索后,按“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进行复述,对有困难的学生,在复述前还提供了一些表示人物神态等的词语,这样全班各个层次的学生,复述起来就方便多了。

2、边演边述。孩子们喜欢表演,特别是喜欢故事性强,有情节的课文,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的基础上,把课文内容复述出来,效果也非常好。如〈〈起死回生〉〉这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复述“扁鹊给太子治病”这一部分,抓住文中的几个动词,按一定的顺序,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边表演边复述。有旁白配音的,也有自己说自己表演的,课堂气氛很热烈,把枯燥的课文内容寓于生动活泼的表演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先写后述。根据课文内容,寻找课文中的空白处和延伸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性地写话,在写的基础上,进行课文内容的再创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话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如在学完《家是什么》一课时,课文要求重点复述第二个故事,把父女俩见面的情景说得具体一些。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播放了一些劫后余生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动人的画面,说说自己的心理话,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此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想象父女俩的外貌、神态,见面时的情景,感人的话语,感动的场面。由于学生有了感性的铺垫,所以写起来就淋漓尽致了。在学生写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学生讲得绘声绘色,同样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有如《杏儿熟了》一课,要求学生复述“奶奶分杏儿”的事。我也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想象孩子们吃杏儿时的神态、动作、表情等,奶奶的神情、态度、动作,还有“我”当时的语言、神态、感受等,鼓励他们说具体,同时在说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把复述和表演很好地结合起来,效果也不错。 其实在具体的复述训练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我们可以针对不同

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可

以是原文复述,详细复述、还可以是扩展复述,在原文复述的基础之上,教师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扩展原文的某些内容进行复述,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挖掘出了图上未能完全反映出来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难度最高的则是创造性复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改组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并表达课文的主题思想。可以分为:改变人称、改变词句、改变体裁、改变结构、补充内容等复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重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发展,也是我们语文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复述

复述策略

复述(定稿)

写作:复述

《复述》教案

复述故事

复述课文

复述与转述

口头复述(刻舟求剑)

小学生复述策略

语文复述
《语文复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