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体育学科德育实施方案(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5: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部体育学科德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和《丽湖学校小学部学科德育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确立德育为首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层次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不断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首先是对整体培养目标来讲的;其次是要求每一个教师成为德育工作者;最后是要每一门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具体目标如下:

1、在教案中三维目标的确定是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要详细具体,在教学流程中处处要体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学校将定期检查教师在教学中的执行情况。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参与学习,动手实践,培养高尚情操的引领者,改变以往教师只是教书,育人是主管德育领导的事情。

三、工作措施:

(一)在编写教案中,充分挖掘德育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的发现,体育的发展,体育内在矛盾的运动,体育在实践中的应用等等,处处皆含“实践第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等客观变化发展规律。这些都是客观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教师在编写教案中要注意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充分挖掘体育知识中内含的辩证因素,以体育知识为载体,渗透辩证唯物论基本观点,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体育的育人功能。

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个学生,只有爱中华民族,爱社会主义祖国,才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比如,教师有意从报刊上,摘录了建国50周年来中国体育的发展数据做为练习内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建国50多年来,中国体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全民健身进程亦在加快,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热爱家乡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从小努力学习。在身体素质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设计了一个练习:一分钟跳绳,让学生知道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情。还可以在教学时,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历届奥运会中各个项目的亮眼表现告诉给同学们,让学生体会出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奉献精神,从而树立学生崇高的理想。课上,经常给学生讲述中外运动员的故事,特别是邓亚萍、姚明、刘翔„„的故事,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体育中还很多很多,有待于去我们发现和挖掘。

(二)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实施德育,强化德育教育

教学过程是教育者有计划地、有目的的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把德育运用各种有效方法贯穿于其中每一具体细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要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有行动力的体育游戏和教学比赛,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体育的教育;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其重点可以放在把握教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智育教育。

1、渗透学习目的的教育

体育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建设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作用。在体育中,通过阐明体育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不断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体育教学正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通过操作、观察、演示,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综合,从而获得新知。课堂中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体会到体育就在身边,感受到体育的趣味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体育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2、渗透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造就了一大批运动员并屡创全国和世界记录。

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男子气手枪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块奥运金牌 中国举重名将陈镜开,是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比赛中,为中国夺得了第1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

刘翔,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邓亚萍,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郎平,奥运冠军,国际排联 “世界最佳教练\", 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

在教学中,用这些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说服力的数据和材料,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用体育史上的光辉成就的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运动员的重大贡献,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

3、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教育,通过日常的教学比赛,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4、体育活动中,进行对自我、对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教育,如多开展集体参加的竞赛游戏,让每一名学生都要出一份力,全身心参与到竞技游戏中来,与同伴协同合作来争取胜利,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5、通过体育锻炼,进行终身健体思想教育,学会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并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养成坚持锻炼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应该说:体育有的不仅仅是知识,有的不仅仅是能力。体育除了知识还有思维,除了能力还有思想。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机渗透,耳濡目染,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方式方法还很多。但无论什么方式方法,都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特点,深挖教材中所蕴涵的德育因素,贯穿课改理念,从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学科德育工作总结

体育学科德育工作总结

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方案

体育学科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体育学科德育工作总结

体育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体育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中学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体育学科德育实施方案(优秀)
《体育学科德育实施方案(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