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二次作业

发布时间:2020-03-04 08:27: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大学》八目

小议中国式传统“英才”的烙印与转变

[内容摘要] 《大学》中充当灵魂链锁式的 ‚三纲八目‛是中国传统式英才立志立德立功立言的有效途径,也是内圣外王孔儒大道的实现形式。但随着时代发展,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我们也应当辩证看待并取舍其中的观念,从而与世界接轨,让古老的中国焕发新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 ]

修身

八条目

治国平天下

齐家 一.八条目—中国传统个体道德修为的具体步骤

《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正如《形象学导论》一书中所言,我们通常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道德的内在修为(内修),而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道德的外在修为(外治)。这里由于篇幅和学识有限,同时我个人认为格物致知是修身的起点和源泉,所以我们重点就格物致知进行浅析。《大学》中界定模糊的‚格物致知‛是历代儒学中争议最大的存在。什么是格物?向来是《大学》中最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说,在思想史上很少有那个概念能象格物这样,产生过这么多的分歧,这么多不同意见。其中较有影响的,如郑玄认为‚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礼记正义》)按这种说法,‚格物‛乃‚致知‛的结果,而不是相反,显然不符合《大学》的原义。朱熹则认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朱熹释‚格物‛为‚穷至事物之理‛,有一定道理。不过他又认为格物的最终目的是‚推极吾之知识‛,即发明内心先天具有的理,显然又是主观发挥了。王阳明认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传习录上》)这个解释主观性更强,离《大学》的原义也更远。

那么,格物的原义到底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大学》文本中去,从上下文义的关系结构中去寻找解答。以往学者或偏重于文字训诂,或偏重于哲学阐发,都有失片面。因为‚格物‛的‚格‛,歧义颇多,不胜枚举,仅影响较大的就有‚来‛、‚至‛、‚正‛、‚度量‛(《苍颉篇》)等数义,而‚物‛乃‚大共名‛,格物一词,文献中又没有旁证,所以仅凭训诂,显然难以找到答案;同样,《大学》一些概念、命题的陈述不够明确,为后人的哲学的阐发留下了空间,对思想、学术的发展可能不无裨益,但却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对其原义的理解。与此不同,《大学》虽然对格物等概念缺乏明确交代,但它的结构却相当严谨,不仅三纲领与八条目自成一体,而且上下文字互相照应。所以由此出发,庶几可以找到格物的真实含义。传统文化传承至今,《现代汉语词典》给予的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那么如何做到格物致知?我大致浏览《大学》后,比较赞同宋.朱熹的看法——《大学》的要害是‚格物‛,格物的要害是切己。切己是精神要求,格物是身体力行。切己方显以为格物,格物所指必归于切己。所谓‚切己‛,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内省。如何运用内省法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二是笃行。《礼记》云:‚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说文解字》对‚笃‛字的解释有两种:一为固也,二为厚也。从这个意义出发,只要明确目标,坚定意志,坚持不懈,就能真正做到‚笃行‛。因此,对于我们而言,要格物致知,实际上就是八个字,即‚德技共举,知行合一‛。

二,对于八条目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但随着深入阅读和理解《大学》中的这段文字,我对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因果关系产生了疑问。内修和外治通过修身这一环节联系起来,那么是不是说做到了内修四目就能达到外王和兼善天下的宏愿了呢?我觉得不然。历史的声音给了我们很多矛盾的结局:先以孔丘为例,活至七十三岁,被鲁君尊为‚国老‛,在其他诸国也得到礼遇,可是其为了实现自身理念以过半百之龄周游列国,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终不得志,虽有一干门徒相随,但儿孙之福是享不到的。这样能说他‚齐家‛了么?苏武牧羊,二十年不改归汉之心;嵇康打铁,飘飘然离凡尘之外;两者都是古时君子效仿的典范,但一个妻子改嫁,一个亡于小人之讥讽,遗下弱女幼子,二者都没能‚齐家‛,但是他们修身的功夫不够么?再有,汉武帝父子相残,唐太宗弑兄篡位,明成祖叔夺侄权,三个都是不‚齐家‛的典范,可是又各自独立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辉煌时代。不‚齐家‛便不能‚治国‛乎?三国时蜀相诸葛孔明,有安邦定国之才,经天纬地之能,然六出祁山而不能,只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所以诸此种种,我们看到,八条目固然是先人的宝贵财富,但是必须按照具体情况和时代背景进行取舍,否则也只能沦为一纸空谈。 时至今日,有关八条目的遵循与舍弃更应当充满理性与思考,否则我们也只能在‚传统人才‛的小径上与世界潮流渐行渐远。我们必须对于传统的道德评价和利义关系进行全新的认识和转变,才能真正不负《大学》一古文盛典,不负老祖宗们的心血!

参考文献

《大学章句》朱熹,中华书局1983年版

[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郑玄、吕友仁 上海古籍出版社

》许慎、徐炫

中华书局

《中庸〃大学》 《礼记正义 《说文解字

第二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

财务会计第二次作业

大学语文第二次作业

管理学第二次作业

应用文第二次作业

会计第二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公告

审计第二次作业

广告学第二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二次大作业 作业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