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腹葬与砍牛

发布时间:2020-03-02 07:01: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腹葬与砍牛》

史天龙

人类的葬俗,大家熟知的有:土葬、火葬、水葬、悬棺葬、风葬、岩葬、天葬等等。而对腹葬(又叫食葬),就有些陌生了。腹葬就是 亲人去世后,其遗体由族人分而食之,葬于腹中。

说到食人,大家都知道,处在原始社会的人们往往把抓住的或杀死的敌人,当食物吃掉,以补充蛋白质。后来,认为吃了敌人的肉,就会增加自己的力量,吃了敌人的脑髓,就会增加自己的智慧,有点吃什么补什么的意思。

但是,那是吃敌人。分食自己亲人的遗体,就有些不可思议了。但是亲人死后,族人分而食之,实行腹葬,在各大洲曾普遍存在过。《隋书·东夷列传·流求国》:“人有死者,邑里共食之。”元周致中《异域志·啖人国》:“凡父母老,则与邻人食之,其邻人之父母老亦还彼食之。”在壮族《麽布洛陀经诗》和《开州志.狆苗民俗》中都有这类记载。广西南丹白裤瑶流传的《丧俗歌》中说“古时寨上死了人,奔走呼叫像乌鸦,每人手上一把刀,来到丧家分人肉,谁家主人不在家,还要给他留一份。”

时至今日,在非洲坦噶尼湖西北部的贝拉尔部族和在巴西雨林中的土巴厘部落,仍在实行腹葬。他们认为分食亲人遗体,是让死者仍活在本部落中,而不会成为孤魂野鬼。腹葬又分为生腹葬和熟腹葬。生腹葬就是对遗体不加烹饪,直接生吃,贝拉尔人就实行生腹葬;熟腹葬就是将遗体烤熟或煮熟后再分食,巴西的土巴厘人就是将遗体烤熟后再分食。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提升,感到分食亲人的遗体于心不忍,于是开始用耕牛代替亲人的遗体给族人分食。在壮族《麼布洛陀经诗》里说,后来一个叫童刚的人,在他的母亲去世后,因怀念母亲的生养之恩,不忍心分食其母,而以牛马代之。在布依族、苗族、瑶族等民族的传说或诗歌中都有类似的记载。 那么为什么要用牛马来代替死者呢?因为在上古时期,牛、马等动植物曾普遍作为部落的图腾而加以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最早的宗教信仰形式之一。图腾,原是印第安语 totem 的译音,有“亲人”、“祖先”和“保护神”的含义。苗族、布依族丶彝族、瑶族等许多民族都曾以牛为图腾。另一方面,牛在上古时期,又普遍作为重大祭祀的牺牲。《周记.地官》记载:养牛的官叫“牛人”,“凡祭祀,供其享牛”。

在以牛为图腾的部落中,牛既是“亲人“,又可作为祭祀的牺牲,在不忍心分食亲人遗体后,自然就会想到用牛取而代之,这就形成了砍牛送葬的习俗。由于被砍的牛,是代替去世的亲人,所以砍牛时,往往要跪拜、哭泣、祭祀。 参考资料

1、《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上的腹葬习俗及其演变》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李天雪

2、《密林里的食葬部族》日本芥川玲司

2016-5-11

腹与蛇

葬经

花葬

葬经

郭璞[葬

葬爱

葬经

刘海砍樵

葬鼠词

葬的诗歌

腹葬与砍牛
《腹葬与砍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课文牛和鹅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