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浙江企业家精神

发布时间:2020-03-02 23:17: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浙江企业家精神

09工商2班093210621金柳宾

本质上说,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与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现代文化现象。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成功地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生动的创造性活动,在浙江区域文化的优秀因素与新时代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中,初步实现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浙江企业家精神的兴起便是这种文化转型的主要标识。因此,深入研究区域文化,并从今天现代化实践要求出发,总结提炼优化和张扬浙江企业家精神,是我们目前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浙商宛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

在萧山万向节厂,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对企业业绩颇为自豪:“从1969年草创至今,136个季度,万向没有一个季度亏损!”

在商贾云集的“华夏第一市”义乌,中小企业歇业、转行的有,破产倒闭的少。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称道: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缺地、缺铁、缺煤、缺油、缺大宗工业原材料„„可浙江又是“资源大省”,约300万浙商群体,得天独厚。到2002年底,浙江私营企业达 24.73万户,注册资本 2515.43亿元,户均注册资金87.19万元。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334家,注册资本 1000万元以上的3348户。全省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的户数,均居全国第一。

有了人数众多的浙商,自然资源就可以从无到有,“无中生有”。余姚不产塑料,却享有“塑料王国”美誉。中国塑料城3000余种塑料制品,成为全国塑

料市场供求的“晴雨表”;嘉善没有森林,却崛起全国最大的木业加工基地,年产胶合板335万立方米,总产值30多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

浙商,是浙江一大财富。《浙商制造———草根版 MBA》的作者杨轶清,用一种剔透的文字“触摸”浙商:

“浙商是全国人数最多、比例最高、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经营者群体。敢为天下先,敢争天下强。浙商的创业欲望和创业能力,就是一种资源和竞争力。譬如在‘鸡毛换糖’的发源地义乌廿三里镇,本地人口中外出经商的人就超过了留守当地的人。正是这样一批浙商走南闯北,构成中国最庞大的‘游商部落’。他们每到一地,带去的是实干聪明的企业家精神,留下的是为当地创造的就业和税收,更重要是他们的观念和思路,是一颗启蒙的种子,这是浙商对全国人民的贡献。”

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活跃在西部的浙商几近百万,仅在西部就投资了900多亿元,创办企业7000多家。文成县女企业家王月香先后筹资3600万元,到延安承包开发了30口油井,谱写了《南泥湾》新曲,而她的丈夫却因劳累过度倒在了黄土高坡。

自豪不自满 昂扬不张扬

当年初中毕业的农家子弟鲁冠球,如今递出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博士”头衔。他告诉记者,每天看书读报,阅读量不下 4万字。

记者:你已经成功了,你对自己有何评价?

鲁冠球:三句话:一,大家看到的只有我一个冠军,但我背后有无数人的努力和支持;二,任何人想要违背客观规律一步登天,都会吃苦头的;三,凡是我“吃”不下的、没有能力的事,坚决不搞。

记者:万向已站在较高的平台上,有何新目标?

鲁冠球:万向有句话叫“奋斗十年添个零”,即到2010年日创利润千万元,是现在的10倍。当然,“天上不会掉下馅饼”,生产不是喊出来的,而是一步步做出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嘛!

言谈间,鲁冠球笑声爽朗,流露出一种浙商普遍的自豪心绪。

全国民营企业 500强, 1999年浙江占据 112席,总量居全国第一; 2000年,又增加到171家,独占三分之一强;2001年, 500强前十名,浙商占了半壁江山。

浙商并未陶醉其中,始终处于不断进取的昂奋状态中。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不久前殷切期望对浙商:“自豪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杭州娃哈哈集团的总销量已超过了头号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但一年365天中的200多天,年近花甲的“娃哈哈之父”宗庆后仍奔波在市场第一线,用自己敏锐的触觉去捕捉市场机会。不仅如此,他还常在办公室入神地凝望世界地图,个中含义不言而喻。

志存高远的企业家在成绩面前是不会自满自足、裹步不前的。一向以“抢占高端”而驰名的正泰集团老总南存辉,又把研发“大脑”设在了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还准备投资5000万元建成全面集成的信息化应用平台,进而实现正泰从“电器”向“电气”的转型;无独有偶,在“跨国经营”上走在前列的华立集团,又决定5年内把华立打造为一个“对半开”集团:一半业务在国内,一半业务在海外;温州商人李爱莲在保持巨一集团以皮鞋为主业的同时,正在逐渐涉足房地产业、宾馆业、娱乐业和外贸,近来还雄心勃勃地挺进电力业,她称之为“稳步多元”。

浙江省社科联合会副主席蓝蔚青评价说:“浙商面对指责,不屑争论;面对成绩,不愿炫耀。对探索中的尝试,多做少说,只做不说;对卓有成效的发展路子,无论别人怎么议论,也决不动摇。”

精通水性的“弄潮儿”

几年前,郑永刚决定把杉杉集团总部从宁波迁往上海,不啻是晴天霹雳,在当地引发一场强烈的“地震”。当时,“忘恩负义”、“胳膊肘往外拐”等责备铺天盖地袭来。郑永刚却坚定不移:“我的行为希望留到5年以后再认定。”5年不到,凯泉、均瑶、华东电器等纷纷步其后尘,将公司总部迁往上海。现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之报以掌声和鼓励。

浙商好比一群精通水性的“弄潮儿”,屡屡在长三角掀起一朵朵跳跃的浪花。

在上海,目前有50多万浙商集聚,浙企在沪投资总额、企业总数均居兄弟省市之首。珍珠大王丁美富17岁独闯上海,每天早出晚归,在手臂上挂着各式珍珠沿街叫卖,终于在上海打下一片天地。2001年4月,“中华第一街”南京路上的珍珠城开业,丁美富一夜成名。如今,一面面“浙”旗插进南京路,日月集团的明牌银楼、华东电器的圣德娜商厦、宁波雅戈尔的旗舰店„„鳞次栉比。作为全国旅游业民企的“领头羊”,杭州宋城集团在一炮打响了杭州乐园和宋城之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南京。本着“海阔天空地想,脚踏实地去做”的理念,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大手笔拿出数亿元,在南京塑造了一个与杭州宋城遥相呼应的明城。

浙江地产商更是纵横长三角地产业。在苏州实行土地招标拍卖一年间,浙商拍得土地占总量的近一半;2000年前后,有100多家浙江地产商在上海开发了百余个项目。

这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扩张力,使浙商成为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联动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而浙商也在一次次融合中日长夜大。

这就是浙商,这就是浙商的风采。

资料来源《浙商制造———草根版 MBA》

《浙商之魂-浙江企业家精神研究》

浙江企业家移民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

浙江精神

浙江精神

浙江精神

社会企业家精神

弘扬企业家精神

论浙江企业家精神
《论浙江企业家精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论企业家精神 浙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