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年级上册音乐备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2:51: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备课教案

授课教师:谢逸

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单元分析:;本单元是以“小手拉小手”为主题;本单元是一年级的起始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唱:《快乐的音乐娃》;

2、动:上学路上;教学目标:;

1、能用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乐于参加《上;

2、学生基本能随着老师的琴声自然地唱歌,能够和大;教学重点:;在音乐声中让儿童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让儿童和老师手;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

第一单元 小手拉小手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以“小手拉小手”为主题。这里的“手拉手”,不仅指让学生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让老师和学生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而且也强调让学生和音乐成为好朋友。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跨进小学的大门,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充满好奇,教师应抓住这有利时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创设学生愉快学习的环境,是学生从第一课开始就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

本单元是一年级的起始单元。通过歌曲《快乐的音乐娃》、《小手拉小手》,音乐游戏《上学路上》、《儿歌诵读》,欣赏《玩具进行曲》、《快乐小舞曲》,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学习音乐会给生活带来的幸福和欢乐。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快乐的音乐娃》

2、动:上学路上 教学目标:

1、能用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乐于参加《上学路上》的律动。体验音乐课所带来的欢乐。

2、学生基本能随着老师的琴声自然地唱歌,能够和大家整齐地演唱《快乐的音乐娃》,较整齐地开始和结束。

教学重点:

在音乐声中让儿童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让儿童和老师手拉手成为好朋友,更让儿童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表现;引导学生熹爱音乐、喜欢音乐课,培养良好的演唱、听赏音乐的习惯。

教学用具: 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音乐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在音乐的王国里开心畅游。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快乐的音乐娃》。

二、新授

1、播放录音

2、师:听完录音,你觉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生:开心的

4、师:你们想来学一学吗?

5、生:想!

6、复听歌曲,生随音乐律动

7、生随师按节奏朗读第一段歌词

8、跟音乐模唱第一段

9、师:你觉得有哪些地方是比较难唱的?

10、生提出难点

11、解决难点

12、生随钢琴模唱第一段

13、生随师按节奏朗读第二段歌词

14、跟音乐模唱第二段

15、师:你觉得有哪些地方是比较难唱的?

16、生提出难点

17、解决难点

18、生随钢琴模唱第二段

19、生随伴奏音乐演唱歌曲 20、出示有色块的谱

21、师:现在,请你为有色块的地方加上动作,你会吗?

22、学生在色快出拍手

23、师:小朋友们表现的真不错,现在请你换一种方式来为色块加动作

24、学生在色块处踏脚

25、师: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好!

三、律动:上学路上

1、出示图谱

2、播放录音

3、学生模唱第三乐句

4、复听音乐

5、生在旋律处拍手,歌词出演唱

四、小结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小手拉小手》

2、听:《快乐小舞曲》

3、动:儿歌诵读 教学目标:

1、随音乐学会唱《小手拉小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将简单的声势动作加入歌曲的表现。

2、积极参与本课的评价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大家一起分享。

3、通过随乐走步、击掌、击鼓等方式,感受、体验恒拍,并逐步建立较为稳定的内心节拍感。

教学重点:

用稳定、有力、干净的声音学会唱《小手拉小手》 教学难点: 歌曲的创编 教学用具: 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已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谁来说说一年级的小朋友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2、一年级的小学生要结识许多新朋友,学许多本领。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见一位新朋友——音乐娃娃

(在十个手指头上画上脸谱配上音乐)

3、音乐娃娃: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音乐娃娃,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参观我们美丽的音乐世界

4、先带大家去看一看钢琴、打击乐、播放各种熟悉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欣赏 ①和老师正常交流

②跟音乐娃娃一起认识一下新教室

③随意的让乐器发出声音来,并欣赏各种音乐片段

二、学习歌曲:

1、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小手拉小手》的旋律

2、请你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模仿老师的节奏 XX X ︱ XX X ︱ XX X ︱ XX X ‖ (好朋友的名字)我们一起来唱歌

1、接龙的方法来朗诵歌词

2、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3、在空白处填上自己的名字来做自我介绍

4、再次朗诵歌词,并填上好朋友的名字

5、请完整演唱歌曲

6、随音乐拍手

7、模拟老师按节奏喊出名字

8、接龙朗诵

9、学唱歌曲

三、欣赏

1、播放录音

2、简介手风琴

3、复听乐曲

4、生随音乐律动

5、出示图谱

6、生随师学习节拍

7、生随音乐律动

四、儿歌诵读

1、出示图谱

2、教师范读

3、生随师按节奏朗读

4、生自己朗读

5、加入动作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听:《玩具进行曲》

2、认:小鼓 教学目标:

1、随音乐学会唱《玩具进行曲》

2、学会大鼓、铃鼓的敲击方法,并为《玩具进行曲》伴奏

3、积极参与本课的评价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重点:

用稳定、有力、干净的声音学会唱《玩具进行曲》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玩具进行曲》伴奏

2、歌曲的创编 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音响、大鼓、铃鼓、玩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语言导入

师:(手拿玩具)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的教室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昨天,老师收到玩具王国的国王送来的请柬,他邀请我们到玩具王国参加他们的音乐会,大家想去吗?

生:

师:看,国王派来洋娃娃来接大家了,我们一起出发吧!(课件)

2、走一走:放音乐《玩具进行曲》 在音乐声中学生自由做动作

二、引导掌握

1、对暗号 师生来到王国的门口,碰上了熊守卫(课件出示) 熊守卫:站住,你们想到哪里去? 生:

熊守卫:那你们必须对上我的暗号才能进入王宫。

小熊:我这里有一件乐器,请大家想想它的名字,并模仿它的声音。 生: 师:大家想一想你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发出的声音象大鼓?赶快找一找,敲一敲。 小熊:这里还有一道节奏,哪位小朋友来试试?(为音乐伴奏)

师:你真聪明,帮大家度过了一道难关! (另一样乐器同上)

小熊:你们真棒,顺利对上了暗号,请进吧!

2、听赏感受;洋娃娃带领大家来到王宫内,传达国王的旨意:请大家;生:;洋娃娃:大家回答得真好;

3、比一比:随的耳朵最灵

1、放录音读歌词,读完后;

2、学生跟读歌词

4、游戏:录音电话 (1)放录音唱歌词:“嘀哒哒,嘀哒哒吹起小喇叭”

一句听完录音停,学生扮演录音电话,教师假装按电话键,学生就把刚才听到的歌词读出来。

后面歌词的学习同上。 (2)看图片唱歌词:“嘀哒哒,嘀哒哒吹起小喇叭”“小玩具的进行曲,嘀嘀哒” “木偶的个儿呀都是一般高”

“小狗小马也在一起嘀嘀哒” (3)看图片师生分句接唱(边唱边做动作“走步”完成) 师:嘀哒哒,嘀哒哒 生:吹起小喇叭

师:小玩具的进行曲 生:嘀嘀哒师:木偶的个儿呀 生:都是一般高

师:小狗小马也在一起 生:嘀嘀哒

(4)学生看图片唱歌、表演。(可模仿教师动作,也可自编动作)

5、学生边唱歌边表演(可以表演动作,也可以用乐器伴奏)

师:同学们唱的棒级了,表演得也很好。这首歌要是能用打击乐器伴奏,我相信会更好的,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生:

师:哪些小朋友来当小歌星?你们边唱边表演;大鼓手、铃鼓手,你们边敲边唱,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起来、敲起来!

参加表演的学生,每人获得一张“小卡片”图片作为奖励。

四、创编歌词:

国王:大家已经学会了玩具国的国歌,现在就请你们参加玩具音乐会吧!(根据各个同学得到的不同“小卡片”图片,张贴在黑板上,学生自己创编歌曲,分成各个小组进行创编歌曲比赛)

如;滴滴哒,滴滴哒。吹起小喇叭,小士兵的进行曲滴滴哒。小熊的个儿呀都是一般高,小鸡小鸭也在一起滴滴哒。

五、小结:

国王:小朋友们,你们的歌声真好听,欢迎你们下次再来“玩具王国”作客,再见!

师:谢谢你们的热情招待,再见!小朋友们现在让我们高高兴兴的唱着《玩具进行曲》离开玩具王国吧!

生:边唱歌边表演地走出教室。 教学后记: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歌曲与形体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歌唱和形体表演中积极愉快的进行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一开始教师抓住学生爱模仿表演的特点,利用节奏律动组织教学,通过有节奏的形体动作,让学生比较主动自然集中了注意力,进入了音乐学习。在第二部分的节奏练习中教师抓了学生好动、好表演的特点把形体动作表演加入到了相对枯燥的节奏练习中,引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去学习,从而使得原本枯燥的节奏练习变的愉快有趣。另外让学生愉快的在音乐和肢体表现中提高了音乐表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自然的引出了歌曲《玩具进行曲》,为学生学习歌曲奠定了一个很好的情感基础。本课最后一个部分教师根据学生好动好表演特点,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力,表现力为目标,设计了创编表演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舞台,让他们主动愉快的演唱表演,利用身边的学习用具当音乐伴奏的打击乐器为《玩具进行曲》演奏表演,从而即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获得了愉快的感受与体验,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让学生在主动愉快的表演中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自身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和音乐素养。

一年级学生音乐表演技能,经验积累较少,能力有限,同时也缺少创编表演经验,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创编出比较好的节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在学生现有的表演水平上有计划的进教学指导,引导学生欣赏学习表演,鼓励学生创编表演,同时对他们的创编作适当的指导,作出肯定性的评价。把动作学习——创编——表演三个环节有机结合,环环相扣,确保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计划有目的的为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

第二单元 听,谁在唱歌 单元分析:

音乐是听觉艺术。与音乐交朋友,首先要锻炼善于感知音乐的耳朵。本单元注重培养孩子“音乐以视听为基础”的意识和灵敏的“音乐耳朵”,把会唱歌的动物、会唱歌的乐器和会唱歌的小朋友“集合”在一起,引领孩子饶有兴趣地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从中学会倾听,培养乐感,激发创造,体验快乐。

通过听、唱歌曲《你听,什么敲响了》《嘎嘎小鸭子》《动物说话》《你早》以及“成长的足迹”等活动内容,运用人声模拟、音色听辨、声势动作、歌词创编、节奏念读、旋律模唱等不同的活动方式,感知音律,体会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快乐。

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本单元选择的歌曲朗朗上口,易学易唱。其中,“人声模拟”融于每一首歌曲中。从模拟乐器声、动物叫声、自然音响再到歌声,强调的是“听”,提高的是“辨”,激发的是“创”,收获的是“感”。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听:《你听,什么敲响了》

2、认:认识响板、碰铃 教学目标:

1、能有意识地注意听赏歌曲《你听,什么敲响了》,尝试听辨模仿不同乐器声和小鸭子“嘎嘎”的叫声。

2、在听赏活动中,尝试用歌声、体态语言、打击乐器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声音特点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中的艺术形象

2、模仿乐器的声音,引领学生与他人友好相处,交流合作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乐器

1、出示乐器

2、教师简单介绍乐器

3、教师敲奏乐器

4、生模仿乐器的声音

5、生上台敲奏乐器,体会音色

二、新授

1、播放歌曲第一段

2、学生体会歌曲情绪

3、复听第一段

4、师:你在音乐里听到了哪个乐器?

5、生:碰铃

6、师:碰铃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啊?

7、生:叮叮叮

8、师:非常好

9、师:下面请你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模仿一下乐器的声音

10、生随音乐模仿乐器声音

11、生跟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12、跟琴模唱

13、提出难点

14、解决难点

15、完整跟琴演唱

16、随伴奏音乐演唱歌曲

17、师:你能加上其他乐器来唱一唱嘛?

18、生创编

19、随音乐演唱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动物说话》

2、听:《嘎嘎小鸭子》 教学目标:

1、能整齐地演唱《动物说话》,并能用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会用模仿的方式尝试创作歌词片段 教学重点:

1、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中的艺术形象

2、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引领学生与他人友好相处,交流合作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1、师:在大自然中有好多东西会说话,下面老师也要和同学们说话了,请同学们竖起耳朵来听听老师是怎么和你们说话的!

师生问好!

2、师:当我们用自己的语言相互问好时,在大自然中还有“谁”会说话?

1、风是怎么说话的〈出示风的卡片〉?生:呼??

2、师:学的像吗?表扬他。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去想像一下凉爽的海风朝我们吹来浸湿了我们的小脚,那么它会对我

们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回答〉嗨: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

4、那么除了风会说话,还有什么会说话呢?〈引导学生回答动物也会说话〉

5、原来小动物也会说话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说话。

三、学习歌曲

1、师:一条美丽的小河边住着二位好朋友,它们正在亲热地说话呢!它们是谁?我们一起来

听听。〈播放磁带〉

2、师:你们听出了是哪几位“小朋友”了吗?〈指名答:小鸡、小鸭〉

3、师:它们是怎么说话的?〈小鸡叽叽叽、小鸭嘎嘎嘎〉

4、师:小鸡可以怎样说?〈出示小黑板:小鸡 叽叽叽〉

5、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鸡说话,师弹唱,学生跟唱

6、小鸡可爱吗?那么谁愿意做小鸡队队长呢?〈点三个学生上台表演,谁表演的好,谁就做

小鸡队队长〉

7、哪些同学愿意和小鸡队长做好朋友啊?那我们就和小鸡队长一起唱吧!

8、小鸡们动听的歌声传进了小鸭们的耳朵里,小鸭子听到我们的歌声会说什么呢?嘎嘎嘎

9、学习第二段小鸭说话,学生跟琴唱,教师伴奏慢,学生自发表演。

10、谁愿意做小鸭队队长呢?〈由此分出小鸡队和小鸭队两个小队〉

四、游戏

1、小鸡队和小鸭队队长分别带着各队的头饰进行自发;互挑搭档进行表演唱;

2、出示小黑板,分别写着小鸡队和小鸭队;

3、搭档好的“小鸡、小鸭”进行表演,好的那组得分;

4、请两组学生进行思考,想象其它小动物是怎么说话;演的多的那组得分;

5、最后,优胜队带老师做的笑脸五角星头饰;失败队带老师做的哭脸五角星头饰。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唱:《你早》 教学目的:

1、在“听、唱、动”的活动中感受孩子学习与生活的乐趣。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你早》,并能从小养成主动向他人问好的习惯。

2、尝试选择和模仿自然界美妙的声音,在音乐情境中表达快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

聆听清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用嗓音及形象性的动作来表现清晨万物复苏的情景,多种音乐活动提高音乐感受力、表现力。

教学难点:

对《你早》歌词的记忆。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听琴声起立。

二、导入

1、复习歌曲《动物说话》 孩子们,你们听——是哪个唱娃娃来啦?(放录音《动物说话》,师生共同边唱边表演小鸡和小鸭的动作。)

2、改编歌词

在你们喜欢的童话故事里,每天清晨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的是谁呀?(生:公鸡) 大公鸡怎么说话呢?(生:喔——)

真棒!那我们一起来把“公鸡说话”唱唱好吗?(生:唱)

三、解决难点,学习歌词

1、一大清早,太阳公公把许多漂亮的颜色送给了天上的云朵,好看极了! 这就是——朝霞。(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朵云彩)

2、师:哪位小朋友能很快地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公鸡的头像?(生:画)

3、老师现在用大公鸡来说句话: “大公鸡在朝霞里喔喔叫” 我们一起来说说吧。(师生边看图边按节奏说词)

4、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如果早晨没有大公鸡或爸爸、妈妈叫我们起床,可以请谁来帮忙呢?(生:闹钟)

5、师:对呀,小闹钟。小闹钟是怎么说话的?(生:丁丁—— 零零——)

6、师:谁能上来画一个小闹钟?(生:画)

7、师:画得真好!我们再用小闹钟说句话:(师边按节奏说词边画) “小闹钟在晨风里丁零零零零”

8、小朋友早上来到学校,看见老师、同学应该怎样啊?(生:老师您好)

9、师:对!我们要笑呵呵地说声——你早、你早。

10、师:今天,唱娃娃就给我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你早》。(放歌曲《你早》的录音)

四、新授

1、按节奏朗读歌词

2、师播放《你早》的伴奏音乐,在音乐声里按节奏读歌词。并引导学生注意看黑板上的图形提示。

3、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

4、师播放《你早》的范唱音乐,师生共同跟音乐朗读歌词并根据歌词配上简单的动作。

5、分组、分乐句读。(背景音乐放歌曲《你早》的录音)

6、师生共同跟琴慢速视唱歌曲。要求孩子们能够记住歌词。

7、听师范唱。生根据歌词与旋律做出动作。

8、生再次跟琴唱。

9、拓展歌词

师:小朋友可真能干!我知道,你们不仅会唱歌、会画画,而且英语也很棒!谁来用英文说说——你早?(生:Good morning)

10、改编歌曲最后一句。

11、跟音乐演唱《你早》。第一遍最后一句用中文演唱;第二遍最后一句用英文演唱。(同座位的两个小朋友互为一组边唱边表演)

教学后记:

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帮助一年级学生感受、体验歌曲《你早》引导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背唱歌词,表达歌曲情绪。在本课教学中,结合日常生活对小动物的观察,让学生想一想鸭子的形态,学一学鸭子摇摇摆摆走路的样子,用不同的节奏模仿鸭妈妈、鸭爸爸、鸭宝宝的不同叫声(鸭—,鸭鸭,鸭鸭 鸭鸭)是教学重点。通过此项节奏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对音色、速度、力度、声部的感受与表现力。在欣赏部分结合鸭宝宝的节奏,欣赏《嘎嘎小鸭子》让学生通过表现小鸭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

5、

3、

2、1四个音有一个初步的音高概念。最后师生互动、共同表演《嘎嘎小鸭子》。

怎样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比较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两个字:感受。在形象中感受旋律,在歌词中感受旋律,在想象中感受旋律。

我设计在视频动画开头采用其原有的音乐,在公鸡叫声过后配上歌曲《你早》的音乐,且出示了多次。学生在动画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感受着许多生动有趣的形象,潜移默化中把音乐、早晨、动物联系在了一起,印象深刻,这样就为以后歌曲的学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歌曲教唱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多次听范唱的方法。多次听,反复听,每一次听都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解决了许多与学唱相关的问题后(如理解歌曲表现的意思、了解熟悉歌词,多次感受旋律等),才开始让学生开始尝试唱歌。那时学生的歌唱,才有点水到渠成的意思,比起鹦鹉学舌样的学唱似乎强了许多。 上过一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如果学生记不住歌词,那要让他们完整地唱歌曲是不可能的。有许多小朋友自己已经学会了唱歌,但往往听不清他在唱什么,歌词的意思他也不懂,也表达不清楚。我以为,我们的音乐课要让小朋友学会唱一首歌,就要让他们理解歌词记住歌词,从中在歌曲中得到教益,获取快乐,所以对记住歌词不能掉以轻心。一年级的孩子不识字,记住歌词要靠死记硬背,因为死记硬背的方法在不科学,且少有乐趣,所以要采取其它的既要科学又要效果好的方法。

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视频,其意图有多种。其中之一就是让小朋友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早晨、朝霞、晨风等词的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住这些词。

另外,我和学生一起反复多次地边做动作边念歌词,也是比较有效的一个方法。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动作,产生联想,记忆歌词,效果不错。

旋律和歌词都学会了,歌曲教唱的任务就差不多完成了,但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我努力选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以及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从孩子们开心的笑声中,从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行动中,从课堂最终的达成效果中,我想我还是比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感觉不足的是,虽然重视了音乐学习本身的一般的规律,但对音乐所能起的其它方面的教化作用略有忽视。例如,没有更多地创设一个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问早的一个情景,让学生们得到更多的文明礼貌的熏陶和教育。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备课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备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