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1 20:35: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一、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1-92页的例1--例2及相关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也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抽象思维难度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知识,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平均分概念的认识上拓展的,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认识有一定的困难。有部分孩子可能接触过这部分内容,但是认识不够全面,读写不准确。

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通过分月饼活动,初步认识分数;

2、通过折纸活动认识几分之一,能够理解几分之一,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准确说出各部分名称。

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探究法。

学习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准确说出各部分名称。

学习难点: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 评价方案:

1、

通过课堂提问检测目标一;

2、

通过学生的读写,课堂提问和折一折活动,检测目标二。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美丽的秋天来了,小朋友们要去郊游了,他们带了很多可口的食物,你能不能用所学的知识给他们分一分吗? 4个月饼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才公平?用什么数字表示? 2个月饼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个呢?用什么数字表示? 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又该怎么分?用什么数字表示?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二分之一

当我们的整数不够用时就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表示。 每人半个月饼,可以用表示。 教师分析如何分月饼,并在讲台上让学生演示折一折,然后把学生折好的圆剪成两部分,边剪边跟学生陈述分月饼的过程“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

2、板书,让学生说一说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并读一读。

3、练一练(课件显示) 判断图中哪些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二)教学四分之一

1、幻灯出示一个圆形纸片,把它平均分成了3份,提问:我把这个圆片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

)分之(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第一次出现分数,由于分数与整数差异很大,学生会感到很困难,对分数的意义理解透了很不容易,本节课从最简单的二分之一入手,逐一认识三分之一等)

(三)教学例二

1、拿出自己在正方形上涂出?

2、组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大家涂的都一样吗?不同的涂法为什么都能表示呢? 学生观察并总结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只要通过平均分成几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课堂活动: 你还能折出一个几分之一,大家折一折,说一说。

四、课堂练习

1、写: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2、想: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3说:它们分别占了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七、课后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本课教学后对下面几点做了思考:

1、精心设计是有效课堂的基石。

在本课中我就力求在选材上体现生活性、简单性、实用性、挑战性。在课的一开始,创设郊游中简单的分月饼的情景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状态中。知识层面上,从整数的平均分开始,从4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到2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再到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结果是半个。在其中渗透“平均分”的概念,并让学生发现问题(半块月饼用数怎样表示),用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让学生在平均分中初步感受从自然数到分数产生的价值和意义。课中让学生动手创作几分之一,在亲身经历中建构几分之一的概念。

2、自主活动是有效课堂的保障。

在本堂课中,无论是折纸、创作几分之一等活动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如在创作几分之一的活动中,学生是很自然、主动地把自己所想到的分数表示出来,而其中就已蕴涵了他们对几分之一个性化的理解与诠释。开放的空间,自主的展示,使他们学得轻松,思维、行为、情感都达到了三位一体的参与,充分的体验了促进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重要作用。

3、在教学重点处、关键处、突破难点处,应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既直观又形象

教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

1、我过高的估计了学生。平时教学让学生说完整的话。

2、动手操作时对学生作品的展示不充分。

3、动手操作充分,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比较欠缺。如创造一个分数后,应该让学生之间多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先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认真钻研小学数学教育。努力做到高效。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

《时、分、秒》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由于时间单位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时、分、秒”的认识更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难点。 学生在一年级时曾学过认识钟表这一内容,对整时、半时和分都有了认识。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认识秒和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考虑到与以前所学知识相隔时间挺长,在课刚开始,我引导学生对钟面和之前所学的时间知识进行了复习。在《认识秒》的这节课上我改革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1秒钟写字、拍手、跺脚,1分钟写字、跳绳、转呼拉圈等体验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因为在教学中做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由于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与以往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都不同,所以时间单位的换算是个难点,课上虽然进行了细心的辅导,也还有不少学生会迷糊,出错,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把这课延伸到课外,让他们随时看钟或表,读出自己在什么时间作什么事,加强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教学反思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