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春秋战国成语

发布时间:2020-03-01 18:11: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春秋战国成语大全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光辉灿烂的时代之一,大部分成语也是出自于这个时代

白虹贯日bái hóng guàn rì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抱怨雪耻bào yuàn xuě chǐ

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兵临城下bīng lín chéng xià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不祥之兆bù xiáng zhī zhào 兆:预兆。不吉利的预兆。 《战国策·秦策一》:“襄主错龟数策占兆,以视利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汝之生,不祥之证。”

不遗余力bù yí yú lì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

不翼而飞bù yì ér fēi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北宫婴儿běi gōng yīng ér

北宫:古代王后所居之宫;婴儿:指齐国孝女婴儿子。用作孝女的代称。 《战国策·齐策四》:“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悲歌击筑bēi gē jī zhù

以之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史记·刺客列传》载: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

不可胜计bù kě shèng jì

胜:尽;计:计算。不能全部计算完。形容数量极多。 《战国策·韩策一》:“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

蚌鹬相持bàng yù xiāng chí

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翁得而并禽之。”

白雪阳春bái xuě yáng chūn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不测之罪bù cè zhī zuì 指大罪,死罪。 战国·乐毅《报燕惠王书》:“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惩羹吹齑chéng gēng chuī jī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战国·楚·屈原《九章·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尺寸之地chǐ cùn zhī dì

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战国策·楚策一》:“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而齐尺寸之地无得,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尺寸之功chǐ cù zhī gōng

尺寸:形容数量少。微末的功劳。 《战国策·燕策一》:“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

回复收起回复 5楼

2014-01-14 13:45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尺短寸长chǐ duǎn cù cháng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尺泽之鲵chǐ zé zhī ní

尺泽:一尺见方的水面;鲵:一种小鱼。小水洼中的小鱼。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春兰秋菊chūn lán qiū jú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朝云暮雨zhāo yún mù yǔ

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城北徐公chéng běi xǘ gōng

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层台累榭céng tái lěi xiè

榭:建在高土台上的敞屋。一层层高台,一座座建在高台上的敞屋。形容亭台档榭一类的建筑高下相间,错落有致。 战国·楚·宋玉《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刺虎持鹬cì hǔ chí yù 比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载:刺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持鹬,用“鹬蚌相持”之典。

沉灶产蛙chén zào chǎn wā

灶没与水中,产生青蛙。形容水患之甚。 《国语·晋语九》:“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战国策·赵策一》:“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升蛙,人马相食。”

辞金蹈海cí jīn dǎo hǎi 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

处堂燕鹊chǔ táng yàn què 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燕雀处一屋之下,子母相哺,煦煦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火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将及也。”

楚天云雨chǔ tiān yún yǔ 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欢情。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曾母投杼zēng mǔ tóu zhù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朝朝暮暮zhāo zhāo mù mù

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褚小怀大zhǔ xiǎo huái dà 褚:口袋。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战国·宋·庄周《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道不拾遗dào bù shí yí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回复收起回复 8楼

2014-01-14 13:49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斗鸡走犬dòu jī zǒu quǎn 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同“斗鸡走狗”。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

得寸得尺dé cùn dé chǐ

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蛾眉曼睩é méi màn lù 形容女子容貌之美。蛾眉,比喻美女的眉毛像蚕蛾眉那样又细又弯;曼睩,眼珠转动。《楚辞·招魂》:“蛾眉曼睩,目腾光些。” 王逸 注:“蛾眉玉白,好目曼泽,时睩睩然视,精光腾驰,惊惑人心也。” 唐 张说 《邺都引》:“ 邺 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战国·楚·屈原《楚辞·招魂》:“蛾眉曼睩,目腾光些。”

尔为尔,我为我ěr wéi ěr,wǒ wéi wǒ

尔:你。你是你,我是我。指两者界限分明,互不沾边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二卵弃干城èr luǎn qì gān chéng

卵:鸡蛋;干城:捍卫者。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 《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方枘圆凿fāng ruì yuán záo

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吠非其主fèi fēi qí zhǔ

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战国策·齐殶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干城之将gān chéng zhī jiàng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诗经·周南·兔罝》:“纠纠武夫,公侯干城。”《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肝肠寸断gān cháng cùn duàn 比喻伤心到极点。 《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公子王孙gōng zǐ wáng sūn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孤儿寡妇gū ér guǎ fù 死了父亲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妇女。泛指失去亲人,无依无靠者。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孤了寡妇,寒心酸鼻。”

毂击肩摩gǔ jī jiān mó

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顾犬补牢gù quǎn bǔ láo 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冠盖相望guān gài xiāng wàng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高枕而卧gāo zhěn ér wò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过门不入guò mén bù rù 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干将莫邪gān jiàng mò yé

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 《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甘苦与共gān kǔ yǔ gòng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孤寡鳏独gū guǎ guān dú

泛指没有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人。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桂薪玉粒guì xīn yù lì 指柴米昂贵。 典出《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原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公平无私gōng píng wú sī 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战国策·秦策》:“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gōng wú bù kè,zhàn wú bù shèng 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诡形奇制guǐ xíng qí zhì 奇特、怪异的形体。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原书》:“若钟鼎所采,自是春秋、战国时各国书体,故诡形奇制,与《苍颉篇》不同也。”

高飞远集gāo fēi yuǎn jí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 语出战国·楚·屈原《九章·惜诵》:“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汉·东方朔《七谏·怨世》:“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更唱迭和gēng chàng dié hé ①彼此唱和。②指相互以诗词酬答。③指互相呼应配合。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当年邀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清·钱泳《履园丛话·园林·逸园》:“太史之女曰蕴玉者,自号生香居士,亦能诗,与在山更唱迭和。”

寒心酸鼻hán xīn suān bí

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怀瑾握瑜huái jǐn wò yú 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黄钟毁弃huáng zhōng huǐ qì

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毁:毁坏;弃:抛弃。比喻贤人遭受摈斥。 战国·楚·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回肠荡气huí cháng dàng qì

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胡服骑射hú fú qí shè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狐虎之威hú hǔ zhī wēi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徊肠伤气huí cháng shāng qì 肠回转,气伤断。形容内心伤感。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

回肠伤气huí cháng shāng qì

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李善注:“言上诸声,能回转入肠,伤断人气。”

汗血盐车hàn xuè yán chē

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没受屈。 “汗血马”,在我国又称天马、大宛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积少成多jī shǎo chéng duō

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战国策·秦策四》:“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鸡尸牛从jī shī niú cóng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鸡鹜争食jī wù zhēng shí

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战国·楚·屈原《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吉日良辰jí rì liáng chén 吉:吉利;良:好;辰:时日。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 战国·楚·屈原《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价增一顾jià zēng yī gù

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肩摩毂击jiān mó gǔ jī 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肩摩踵接jiān mó zhǒng jiē

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见兔顾犬jiàn tù gù quǎn 顾:回头看。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交浅言深jiāo qiǎn yán shēn

交:交情,友谊。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 《战国策·赵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狡兔三窟jiǎo tù sān kū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金玉锦绣jīn yù jǐn xiù 指精美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巧妙的计策。 《战国策·秦策一》:“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九死一生jiǔ sǐ yī shēng

九:表示极多。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久病成医jiǔ bìng chéng yī

病久了对医理就熟悉了。比喻对某方面的事见识多了就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 《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战国·楚·屈原《九章·惜诵》:“九折臂而成医兮。”王逸注:“方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成良医。”

鸡鹜相争jī wù xiāng zhēng

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战国·楚·屈原《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骥服盐车jì fú yán chē

骥:骏马;服:驾驭。让骏马驾盐车。比喻使用人才不当。 《战国策·楚策六》:“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法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九折臂jiǔ zhé bì

九:泛指多次;折:断。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 战国·楚·屈原·《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王逸注:“方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成良医。”

矫国革俗jiǎo guó gé sú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战国策·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矫国更俗jiǎo guó gēng sú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战国策·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作“矫国更俗”。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军临城下jūn lín chéng xià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峻阪盐车jùn bǎn yún chē 比喻能人老迈,难负重任。 《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幕之。”

金台市骏jīn tái shì jùn

犹言千金市骨。指不惜以高价买养骏马。比喻延揽贤才十分诚恳。 语出《战国策·燕策一》所载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的故事。

旌旗蔽日jīng qí bì rì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战旗遮住了日光。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战国策·赵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骥伏盐车jì fú yán chē

骥:千里马。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

矜功不立jīn gōng bù lì

矜:自夸。自以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战国策·齐策四》:“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

空穴来风kōng xué lái fēng

穴:孔、洞;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旷日持久kuàng rì chí jiǔ

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 《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良辰吉日liáng chén jí rì

良:好;辰:时日;吉:吉利。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 战国·楚·屈原《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流金铄石liú jīn shuò shí

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乐不可言lè bù kě yán

快乐到了极点,没法用语言来表达。 战国·楚·屈原《大招》:“魂乎归徕,乐不可言只。”

邻女詈人lín nǚ lì rén 比喻各为其主。詈,指“骂”。 《战国策·秦策一》:“楚人有两妻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报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报我也;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眄视指使miǎn shǐ zhǐ shǐ 形容骄傲的神态。 《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矣。”

偭规越矩miǎn guī yuè jǔ

偭:违背;越:逾越;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违反正常的法则。 战国楚·屈原《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摩肩击毂mó jiān jī gǔ

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摩肩接踵mó jiān jiē zhǒng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末路之难mò lù zhī nán

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战国策·秦策五》:“‘行百里路,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糜躯碎首mí qū suì shǒu 指粉身碎骨。 战国·燕·婅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

目兔顾犬mù tù gù quǎn 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 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毛羽未丰máo yǔ wèi fēng

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暮雨朝云mù yǔ zhāo yún 指男女间的情爱与欢会。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南辕北辙nán yuán běi zhé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nìng wéi jī kǒu,bù wéi niú hòu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鸥鸟不下ōu niǎo bù xià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怦然心动pēng rán xīn dòng 心怦怦地跳动。 战国·楚·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蓬头历齿péng tóu lì chǐ

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

被山带河pī shān dài hé

靠着山,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战国策·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

披坚执锐pī jiān zhí ruì

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 《战国策·楚策一》:“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史记·项羽本纪》:“夫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

凭几据杖píng jī jù zhàng 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奇装异服qí zhuāng yì fú

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战国楚·屈原《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千金市骨qiān jīn shì gǔ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战国策·燕策一》

前倨后恭qián jù hòu gōng

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qián shì bù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

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清宫除道qīng gōng chú dào

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战国策·秦策一》:“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琼浆玉液qióng jiāng yù yè

琼: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汉·王逸《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战国楚·宋玉《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裘弊金尽qiú bì jīn jìn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战国策·齐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三人成虎sān rén chéng hǔ 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蛇欲吞象shé yù tūn xiàng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舌敝耳聋shé bì ěr lóng

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战国策·秦策一》:“舌敝耳聋,不见成功。”

虱胫虮肝shī jìng jī gān

虱子的小腿,虮子的肝脏。比喻非常微小的东西。 战国楚·宋玉《小言赋》:“烹虱胫,切虮肝,会九族而同噬,犹委余而不殚。”

时不可失shí bù kě shī

时:时机,机会;失:错过。抓住时机,不可错过。 《战国策·秦策四》:“臣闻敌不可易,时不可失。”

食不甘味shí bù gān wèi 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食玉炊桂shí yù chuī guì

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 《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室怒市色shì nù shì sè 室:家;市:指在外面;色:脸色。指在家里受气,到外边迁怒于人。 《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战国策·韩策二》:“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

势不两立shì bù liǎng lì

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誓不两立shì bù liǎng lì

誓:发誓。发誓不与敌人并存。指双方仇恨极深,不能同时存在。 《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天府之国tiān fǔ zhī guó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王孙公子wáng sūn gōng zǐ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委肉虎蹊wěi ròu hǔ xī

委:抛弃;蹊:小路。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即将到来。 《战国策·燕策三》:“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无可奈何wú kě nài hé

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喔咿儒儿ō yī rú ér

喔咿:献媚强笑的样子,形容声音含糊不清。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战国·楚·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喔咿儒睨ō yī rú nì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战国·楚·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巫山云雨wū shān yún yǔ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万岁千秋wàn suì qiān qiū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 《战国策·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此乐矣?’”

卧不安席wò bù ān xí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巫山洛浦wū shān luò pǔ

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也指男女幽会。

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有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遂作《洛神赋》。后以“巫山”、“洛浦”二典合用。

毋翼而飞wú yì ér fēi 比喻传播之迅速。 《战国策·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

握雨携云wò yǔ xié yún 指男女欢合。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五尺童子wǔ chǐ tóng zǐ

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为蛇画足wéi shé huà zú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春秋战国三国时期成语典故

春秋战国成语故事会(小编推荐)

春秋战国年表

春秋战国试题

春秋战国影片)

春秋战国纷争

春秋战国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典故

春秋战国股份有限公司

导读《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成语
《春秋战国成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