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6: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福建省明溪县沙溪中学吴玉忠

[摘 要]: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中的崭新课题,也是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本文通过对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的界定,开发背景以及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

随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现出来,没有良好的课程资源支持,再好的教育改革设想也难以得取预期的效果,课程资源越来越成为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课程资源从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理念与原来的教学要求和模式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对于教育者来说,就是要求我们把服务的对象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里,就如同在教室多装几扇窗子,给学生更多的阳光,给学生更新鲜更自然的空气;对于被教育者来说,就是让他们死盯着老师粉笔头的目光也看到蓝天,早早地看清我们的环境,把目标从教材移向整个的社会和人生。毫无疑问,开发与利用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对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极为有益的“源头活水”。

一、初中课程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概念,它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或者说一切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风俗习惯、文史典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可以说,课程资源在当前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涵义,也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教学质量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紧紧地挂上了钩。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课程资源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目前,我们一般是将课程资源分成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以及各种教学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网络技术、远程教育等。历史学科因其独特性质,使得它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我们可将历史课程资源分为:历史教材、学校图书馆、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和文学文化资料、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二、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现状分析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在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实施情况、课程内容等方面与其它国家相比,还显得较为落后,并存在诸多的问题。

1、从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依靠少数专家学者,并没有真正将广大的中学一线教师调动起来。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不仅仅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更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重要的载体,而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

定了课程资源的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的水平。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自身以外的课程资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实现历史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但多年以来,教师只作为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而没有被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来开发和利用。

2、从历史课程资源实施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地方都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使课堂成为利用课程资源最重要的载体,并且在大多数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普遍缺少相应的专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参观考察场所等,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更难以通过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科学技术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从历史课程资源的内容看。历史课程资源的内容往往偏重于历史本身相关知识的开发,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紧,教材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学科知识的新发展,更难以实现历史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渗透与融合。

三、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措施和途径

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可以有多种措施与途径来开发与利用。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必须由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只有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转变历史教学理念,才能保证历史课程新标准的实施,实现历史教学的根本目标。

1、正确处理课程资源与历史教材(含课程标准)的关系

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证明,历史教材(含课程标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它却是其它任何资源所不能替代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因为它既是教师讲课的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历史教材(含课程标准)的内容并非单纯意义的学科知识,而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利用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性资源。对新课改下历史教材的教学,首先要领会它的精神。当前各个版本的新教材均继承了我国史学教育的精华,借鉴了国外历史教育的经验,吸收了国内外历史学科最新科研成果,融入了当代教育新理念。只有深入钻研,领会教材的精神,才能使用好新教材。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来领会新教材的重要精神。特别是教材内容的改变,无论是增加还是删减,是改写还是重写,每一处都有教材编写者的理由。找出变动之处,探讨其变动的因由,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2、做好历史课程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工作

(1)深入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可以看出,思想品德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内涵极为丰富。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重视道德,崇尚情操,这是宝贵的历史课程资源。这种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尽管传统道德中可能在某种意义具有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但绝不可忽视其中所具有的超时代的积极内容。

(2)实现教科书以外课程资源在日常教学中的整合

课堂教学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四十五分钟,而应该努力探求课堂内涵的张力;同时,把课堂与课外的历史课程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适当补充一些历史材料和历史细节,以充实历史事件的过程或丰满历史人物的形象,又要广泛地从课外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适时介绍本学科最新的史学成果、研究信息,并通过多种交流方式,使学生及时了解这些内容和情况。如我们讲授教材中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我们应估计到学生没有直接的水利方面知识储备,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水利资料,并在课堂上利用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另外,我们还可以自制课件和图片,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安排学生观看,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而且让他们在宏观上了解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创举,使学生穿越时间隧道,到达战国时期秦国的崛江流域,感受规模浩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当时社会状态下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3、注重校内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师生双主体地位与教师间的相互协作。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首先自身应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课程资源观,其次应该具备相应的条件,即教师必备的知识储备和必要的学科创新能力。对课程资源的储备并非完全从己有的资源中得来,而是用智慧和创造换来的。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的人,不仅能及时地变换角度、变换眼光看问题,而且能够把一些别人忽视的问题变成一种新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灵性、活力、智慧和创造性都能在自主整合课程资源方面得以充分的展示。同样,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其自身对知识的选择与加工,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意识和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同时注重教师与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双主体作用。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如乡土教村和社区课程资源便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帮助。乡土(社区)资源中所涉及的历史见证人、家谱、老照片、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它)们能够在不同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这些都可成为开发、利用的有效资源。但是,因其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要获得这些资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所包括的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迹等,需要通过图书馆、博物馆、参观访问以及上网等等多种渠道获得。这些不仅耗时而且耗力,仅靠个人力量,难免“挂一漏万”,亟需教师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启发,最终实现历史课程资源的共享。

4、提高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相关素质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最直接的研究者,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忠实实施者。同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历史教师本身的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为明显。由于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够在学生面前展现一种通晓古今中外、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这对教学效果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进而掌握必需的教育理论与其他学科知识,做到“一专多能”。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

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5、提高学校图书馆、资料室的功能

图书馆、资料室是学生学习的现有资源,从目前情况看,大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基层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利用率并不高,为此有必要加强对校内课程资源场所的建设,把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乃至历史教学等结合起来,为教师和学生进一步扩大课程资源创造条件。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也应该把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使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相互补充,真正把这些校内课程资源管好、用好。

6、学习借鉴他人成果,利用网络、影视媒体和现代教学技术,扩大课程容量

目前,各类网络教育技术己日趋成熟,不仅大量的历史专题资料可以在网上自由翻阅,而且不少学校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局域网站。如:三明市列东中学历史教研组在学校网站上建立的“史海撷珠”站点,内容有“影视资料、百年小平、资源收集、中考复习、欢迎留言等十几个专栏,这不仅扩大了课程容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相当广泛,而它的这种独特性质又使其拥有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在目前的互联网上己经形成相当丰富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迹遗址、影视资料等等,特别是随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发展,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音大量增加,如香港回归、抗日战争、南京条约等重大历史事件MPG视频文件资料在互联网上相当丰富,这些都是可以很好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校园网的建设,使校园网的历史课程资源尽快丰富起来,不断补充最新的历史研究动态和信息,及时反映该学科的新进展。

为了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和开发课程资源,给课堂带来鲜活的知识和无限的生机,我们必须加强课程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这对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世界的联系以及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给学生尽可能提供优裕的成长环境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中的崭新课题,也是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加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措施和途径,对于深化当前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工作必将起到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川.论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2]慎英.论教学策略的实质、生成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7).

[3]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 2004.2

[4]王苏/探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历史教学》2002.6.

[5]《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凯)

活动课程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课程资源

浅谈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浅谈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