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的教学与高效课堂的反思及策略

发布时间:2020-03-03 11:04: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的教学与高效课堂的反思及策略

谭经涛

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达成育人目标。高效率的课堂,是“自主、合作、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且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乐学,老师乐教,师生互动,共同受益。高效课堂也是我们每个老师所追求的一种理想课堂,是在有限的课堂里,让学生积累的知识、获得的能力、激励的情感以及产生的学习期待达到效率的最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大胆尝试了适合自己教学的课堂模式,但学过、看过、试验过之后,我以为,我的教学还停留在以往的教学习惯中,还不能完全领会什么是“高效”,高效的做法怎样?结果如何?心里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点:

问题一:多媒体运用过多,导致学生想象能力的匮乏。

如有我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开课伊始,没有任何语言介绍或铺垫,就直接播放一段汶川地震的视频,学生带着突然的感觉看完后,我让学生说一说感受,学生只能极简单地说一个词或一句简短的话,几乎没有什么描述性的语言,更没有多少情感的流露。具有冲击力的视频有时确实能吸引学生,让他们产生一定的情感波澜。但在播放之前,老师适当的激励与说明会让学生看得更积极、更深入,并能带着一定的思考来看,这样效果会更好。

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我多处脱离开文本,分别以不同的视频出示(甚至有的文字也用视频代替),让学生看后说感受。殊不知,过早或过多的画面呈现,只是在不断地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甚至变得眼花缭乱,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在没有对全文读、悟之前,就直接呈现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品读,这样就显得滑稽可笑,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没有做到顺学而导,学生的学习是处在被动的地位。文字是有张力的,如果脱离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势必会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力更无从谈起。

我的想法:多媒体的应用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在解决重点、难点时需要帮助引导、说明,切不可一味追求画面的精彩、形式的多样,那样就显得喧宾夺主了。脱离了文本的语文教学,其弊端在于将文质兼美的祖国文字弃之不顾,堂而皇之的在“伪语文”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教者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潜心研读,通过朗读这一实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悟,读中生情。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还能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切不可邯郸学步,忘了语文的本来面目,让现代技术阻碍了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问题二:我“主导”过多,导致学生本位的偏离。

我在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后,就让学生齐读课题,紧接着一连串地问:“这句话是谁说的?”“几次?”“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其他同学怎么说?”然后开始填空。学生在我的追问下,一个一个准确地回答出来了,表面上看起来很顺利,实则让人感到学生们答的很机械。其实这些问题完全可以概括为两个问题: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时,我又作如下问:

哪个词让你注意到了?(生:衣衫褴褛)从这个词你看出什么?(生:很穷)怎么穷?„„当时租界怎样呢?„„接着老师把出示的语句中的“闯进”变成红色,问:从这个词看出什么?„„

综观这一段的教学,我之所以这样问,其主要原因是不能充分相信学生,把学生紧紧地“抓”在手上,致使他们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中疲于应付,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至于思维能力的训练更是无从谈起。深层原因还是没有建立“学生本位”的意识,或者说这种意识很淡薄。

我的想法:充分相信学生,设计问题开放,才能解放学生;老师立足“主导”,适时点拨评价,才能解放自己。只有如此,才可能创建高效课堂。

课堂永远是学生的,一切问题的设计都应以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而不是一问一答,只停留在对文本表层的理解上,也不能步步为营地牵引,让学生寸步难行。老师应该大胆转变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空,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把学生向纵深处引领,让他们的思维得以激活,能力得以提升,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才会彰显,课堂才会有更多、更精彩的生成。

问题三:分析过多,导致“语文味”的淡薄。

对文本分析过多,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通病,虽课改已有十年之久,老师们的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分析过多至少在我的身上仍然存在。

我在教《鹿和狼的故事》时,虽然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架构起开放式的课堂,但在学习过程中,却走入了“分析过多”的泥潭。比如: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学课文呢?”于是学生纷纷说用统计图、统计表、画食物链、找重点词等一些很好的方法。可接下来汇报过程中,我只停留在对文本表层的理解和道理的分析上,追求的是一种“明白”的结果,却忽视了对文本内容的朗读和感悟,有点像数理分析似的,丧失了语文应有的味道。

我的想法:新课标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所以,课堂上,当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时,要及时激励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读中培养语感,升华感情。老师要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书声琅琅应是语文课堂上贯穿始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问题四:忽视质疑,导致主动探究意愿不强。

我的教学中,很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我往往在讲授新课时,快马加鞭的激趣引入后,就带领学生直入文本,引导学生找出(或直接呈现)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研究、朗读讨论;有的基本上是我问,学生答;有的是以几个问题呈现,作为导学题,让学生对照问题展开读与议。这样的课堂,直接导致学生在被动地学习,他们的学习目的或是为了完成思考题,或是为了回答老师的提问,没有主动探究的意愿。即使老师用了很好的激励方法让学生走进学习当中,探究的意愿也不够强烈,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我的想法:课堂的高效取决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是主动探究,而主动探究源自于内心的疑惑。所以,老师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并且要把这种探究意识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强烈愿望。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有疑,就是在思考,就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也容易产生一定的探究期待。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课题上质疑,从文中质疑,从学习过程中质疑。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个疑问,保护他们的质疑心理,引导他们提炼问题,再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合作式地朗读、感悟、解疑、汇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学习,才会激活思维,形成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才有保障,如此,才有可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在即将结束本文的表述是,我想说只要我们心里装着学生,装着学生的发展,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将会大放异彩,一片光明。

我与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总结及反思

高效课堂策略研讨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高效课堂反思

高效课堂反思

高效课堂反思

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之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与高效课堂的反思及策略
《我的教学与高效课堂的反思及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