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湘夫人

发布时间:2020-03-01 21:32: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湘夫人(课时1)

教学目标:掌握了解屈原及其作品的相关文学知识 教学重点:疏通大意,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结构,初步探索文章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

多媒体辅助

一、引入新课

娥皇女英,又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帝尧的两个女儿,姐妹同嫁帝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之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自秦汉时起,湘江之神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被演变成舜与娥皇、女英的传说。后世因附会称二女为“湘夫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屈原笔下的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湘夫人》

二、作者及作品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2.文学常识

楚辞是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指楚地的歌辞

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3.楚辞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三、疏通大意,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欣赏全文鉴赏字词、句,留心“兮”字)

1.字音:渚(zhǔ)

眇(miǎo)

薠(fán)

罾(zēng)

蘋(pín)芷

(zhǐ)

澧(lǐ) 澨(shì) 潺湲(chányuán)

葺(qì)

荪 (sūn)

橑(lǎo)

楣(méi)

薜荔(bì lì)

擗(pǐ)

櫋(mián)

庑(wǔ)

嶷(yí)

袂(mèi)

遗(wèi)

褋(dié)

搴(qiān)

汀(tīng) 【在所发材料纸上找到相应的字并注音】

全班齐读字音 2. 《湘夫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悲剧。

1 3. 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幽怨、哀婉 4. 结合幻灯片上注释,疏通第一段大意,并思考问题 ① 赏析重点句子

“鸟萃兮蘋中, 罾何为兮木上。”

【赏析】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隐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赏析】融情入景,以景染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秋风、落叶也就成了表达失落、惆怅之情的最敏感且最富表现力的词汇,同时也成为最能唤起人们悲愁情感的自然景观。 ② 概括第一段大意:约期难遇,哀愁顿生。 ③ 阅读第一段,找出本段的情感基调?

【明确】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上下句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感情落差,上句写出了自己前所未有的渴望和幸运之感,下句写因没有看到对方的到来而一下子跌到了感情的深渊。

此诗开篇所渲染的气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湘君眺望洞庭,仿佛湘夫人飘然而降,但又倏忽不见,心中充满愁思。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第

三、四句写洞庭秋景,清丽如画。

开头四句渲染的环境气氛与人物心理交融在一起,这凄凉、冷落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的怅惆、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了感情的基调。

5.结合幻灯片上注释,疏通第二段大意,并思考问题 ① 概括第二段大意: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心理活动。 ② 赏析重点诗句

“沅有芷兮澧有兰”

【赏析】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芷、兰象征高洁的君子,用来赞美湘夫人。沅水有芷的陪伴,澧水有兰的陪伴,可是公子没有如期赴约,表达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

【赏析】以此反常现象作比兴:象征寓意。 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和烘染自身的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结果。用来比喻所愿不得,处所失常。 【知识拓展】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所谓“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6.结合幻灯片上注释,疏通第三段大意,并思考问题 ① 概括第三段大意:装饰新房,迎候佳人

② 作者为何如此详细地介绍了湘君建筑水屋的过程?

【明确】用了铺陈的手法。

1、尽力地装饰爱巢,极力渲染湘君对湘夫人炽热的爱恋。

2、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侧面烘托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为迎而未得的失落作铺垫。

3、香草代表美人,用来侧面烘托思慕对象——湘夫人的美丽高洁。

2

湘夫人(课时2)

教学目标:疏通大意,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进一步分析文章结构,深入探究文章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多媒体辅助

一、引入新课

昨天课堂上略微提过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今天课前我们鉴赏一首以这种写法写的诗歌: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唐无名氏《菩萨蛮》】

二、疏通大意,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1.结合幻灯片上注释,疏通第四段大意,并思考问题 ① 概括第四段大意: 以物寄情,再候时机。 ② 如何理解“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诗歌赏析】这衣袖、单衣本不是湘君自己的,而是湘夫人送给湘君的信物。因此,湘君把他它珍爱的穿在身上来赴约,但想不到湘夫人没有来赴约。因而湘君心里对湘夫人有些抱怨,一气之下就把这些信物抛弃了。 ③ 那为什么他又要采摘杜若送给湘夫人呢?

【明确】这是因为抱怨是一时的,挚爱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他很快就回心转意了。

三、纵观全文,整体把握 1.整理全文结构,理清情感脉络

湘君对湘夫人的情感态度:期约难遇、可望难即、徘徊追寻

望穿秋水 景生悲情 胡思乱想

切盼发呆

幻觉幻听 美好幻想 美梦落空

负气转意 藕断丝连

【教师讲解】 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追寻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

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3 2.主旨探讨: 湘君的“愁”源于爱而不见的爱情悲剧。除此之外,诗歌是否别有寓意?有人认为, 《湘夫人》表现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屈原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问题提示引导】从文中看到了屈原的影子吗?

知人论世:屈原当时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湘一带,处境艰难,心情忧伤,但仍然时时挂念国事,执著理想,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从湘君期约难遇、可望难即的悲剧情景,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遭遇。湘君在沅江、澧水两岸徘徊、追寻的身影,叠印着屈原“行吟江畔”的“上下求索”形象。

这首诗隐喻了诗人不被楚怀王所知,不能返回朝廷的不幸遭遇。 【主旨分析】湘君与湘夫人约期难遇的惆怅失落

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哀怨痛苦

湘君在沅澧两岸徘徊、追寻

屈原“行吟江畔”、“上下求索” 湘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 屈原对政治理想、复兴事业的九死不悔 湘君在无可奈何情况下的“逍遥容与” 屈原在人生坎坷路途中的宽解自慰

主题:爱情悲剧——屈原的身世悲剧

【主旨明确】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透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忧伤怀疑。

抒发了诗人人生失路、孤独凄凉的心情。

四、文章艺术手法分析

1、以景现情,寓情于景。把周围景物环境气氛和人物的心理融合在一起构成美妙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2、用赋的铺陈手法反复叙写。

3、用高洁的事物做比兴,以此歌颂纯洁的感情

4、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笔触细腻而含蓄

5、虚实相生的手法

6、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4

湘夫人

湘夫人

湘夫人

湘夫人

湘夫人

湘夫人

湘夫人

湘夫人

湘夫人

湘夫人

湘夫人
《湘夫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湘夫人免费 湘夫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