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管理故事之2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2: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管理故事之2:应不应该断绝粮道?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朝纪晓岚写的。

书是讲鬼狐故事,但也讲纪晓岚到乌鲁木齐效力时的一些事情。他把当地见闻写下来,其中有两件事值得思考。

一件事:新疆北部地区有金矿,当时有很多流民去那儿采金。消息传到了清朝驻乌鲁木齐大臣那儿。有的谋士出主意说不要紧,因为产金地区就一条路可以进去,派兵把守这条路,不准粮食往里运,里面的人没粮食吃.必然会自己走出来。大臣一考虑,觉得对啊,干脆把他们从山谷里赶出来,于是断绝粮道,派兵把守路口。

这一来就不得了,成千上万的流民困在里面,粮食进不去,总不能饿死在山里吧,于是就翻山越岭往外跑,跑出来变成土匪。于是新疆北部就乱了。清朝政府又调兵打,好几年才把这股土匪打掉。军费支出比当初少收的税款多得多。

其实,当时可以想出很多办法。比如说,可以设个关卡,粮食照样往里运,出来的人根据你采金多少.该交多少税交多少税,不就行了吗?或者,把流民组织起来,容许他们采金,但要照章纳税,地方经济不就发展起来了吗?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就要懂得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不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一个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凡是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没有不失败的。权力再大,也顶不住客观规律的作用。 管理故事之3:子贡问政

在《论语》里有个叫“子贡问政”的故事。 说的是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子贡问孔子:一个国家要想社会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

孔子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

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

古人讲重人,就是指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古人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乃为政之宝”。重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强调人的信念和信仰。

管理故事之4:IBM总裁汤姆•华森

90年代,全世界的企业模范是IBM,IBM总裁汤姆·华森是世界首富。有一次,汤姆·华森到IBM总部看一下新员工上岗前培训,发现一名员工好像有些不认真-----

后来呢,总裁就把这个人请了出来,这个人可能第一天上班,还没见过总裁。总裁递了一张名片,员工一看,傻了眼,上面写IBMCEO——汤姆·华森。他说:“哇,总裁,真的很抱歉、很抱歉!”

总裁说:“没关系,刚才,我看你在做训练的时候,好象有些心事——当然可以被我们IBM录取的人肯定是世界一流,你今天第一次报到,肯定非常想学习,你一定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心里耽搁着,请问你是什么事情?”

这位员工看到总裁这么有爱心,这么关心新员工,他就把真心话讲出来了,他说:“报告总裁,我太太今天生产,我很关心她的健康,很关心我的小孩是否安全。”总裁听后,惊讶地说:你太太今天生产,你还愿意来接受训练,你这个人真的是很优秀。

总裁说:“请问你太太是在哪一家医院?”这位员工说:“报告总裁啊,我是住别的州,我今天是跨州来纽约做训练的。”

总裁听后,二话没说,“请跟找来。”这个员工想说到底去哪里啊,结果IBM总裁带着他坐着他的私人轿车,到了美国卡耐基机场,又坐上了IBM总裁的私人飞机,飞到他住的那一州。到医院产房的时候,一打开门,看到了一束鲜花,上面写着IBM总裁汤姆·华森赠。哇!这名员工太感动了,几乎耍落泪了。他看到他太太时说:“太太,你今天状况如何?小孩子如何?”他太太说:先生,我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情。

他说:“太太,今天什么事情我都答应你,因为你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母亲,你是最好的太太,最优秀的女人。”太太说:“先生你一定耍答应我一辈子在IBM公司上班。”

汤姆·华森总裁这种人文关怀深深地感染着IBM的每一位员工—,其实,人啊,不只是为了钱,感情的因素相当相当大。管理需要人文关怀。 管理故事之5:“新鞋子旧鞋子”

2001年2月18日,温州人和温州货第一次有幸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大名鼎鼎的《实话实说》节目。节目的话题叫做“新鞋子旧鞋子”。不幸的是,温州人和温州货又一次坐在了“被告席”。下面的对话更像是关于温州人和温州货“作案嫌疑”的法庭调查——

崔永元:我最近听到了一个数字不太相信,说温州产 的皮鞋每年有I0亿双。我算了算,如果有10亿双的话我们每一个人脚下都应该有一双鞋是温州出产的。那我就在现场做个调查好不好?

观众甲:我原来买过温卅的鞋可是穿了也就没有几天吧,20来天就没了,就坏了。

崔永元:天天穿着它爬香山是吧?

观众甲:不是,因为我喜欢活动;我喜欢跳舞那鞋样子挺好看的。结果跳了几场舞就完了。

崔永元:我跟您说,您是幸运的。我听说过这样的事,下着雨,穿着温州鞋走,后来,人还在继续走,鞋底不走了。您好,是哪儿的鞋,这个?

观众乙:我这鞋是上海的。温州鞋我没穿过。听说温州鞋不好,我就从来不穿那鞋。

崔永元:问问这位小伙子,穿过温州鞋吗?

观众丙:穿过。就是不好,穿穿就坏了,断底开胶。

崔永元:那以后还会不会再买温州鞋?

观众丙:再买就傻了。

播出几天后,崔永元对记者谈起了制作这档节目的想法。“因为温州我去过,而且我也穿过温州的坏鞋。大概是在1989年,十几家单位组成的中央记者团到温州采访,每个发一双鞋,特好看。那时也没什么好看的鞋。我记得是第3天坏的,其他人没穿多久也都坏了,反正没一个穿出温州。”他对此耻耿于怀,“直到做这个节目前,我对温州的鞋还是这个想法,就是差。除了鞋差,温州其他也没什么好东西。”

这是让温州人汗颜、震惊的45分钟。没想到,北京人对温州货的印象分还那么低;没想到,十多年前假冒伪劣的黑锅至今阴云难散。的确,当年温州货触目惊心的假冒伪劣在中国人心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

1985年,南京一位消费者投书《经济日报》,称她买了双高跟鞋,谁知穿了一天就掉了跟。仔细瞧瞧,竟是用糨糊粘起来的,而所谓的真皮也是仿牛皮的合成革。有记者进一步在报道证实,亲眼看见温州“皮鞋佬”整桶整桶地往厂里搬糨糊。舆论哗然。一时间,“晨昏鞋”“礼拜鞋”“伪劣商品”“粗制滥造”等等“桂冠”铺天盖地。

全国各大中城市开始纷纷驱逐温州鞋。无数商场挂出“提高警惕,勿买温州货”或“本店无温州货”的招牌。那段时光,温州市长经常哭笑不得。他三天两头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邮包。到邮局取回一打开,是一双双温州产的破皮鞋。

高潮出现在1987年8月8日。杭州市商业中心的武林广场。工商局和愤怒的市民们将5000余双温州伪劣皮鞋扔进了熊熊大火,付之一炬。

臭名远扬的不仅是温州皮鞋。乐清柳市的劣质低压电器、苍南的假商标、永嘉的假广告„„永嘉县瓯北一个小镇,那几年因假冒伪劣问题竟被各地媒体“曝光”达5000多次,可谓家喻户晓。温州货真正成了假冒伪劣的同义词。

1998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前往山西太原市太原商贸城考察。当陪同人员告之商贸城内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是由温州人办的,刚跨出车门的朱总理脱口而出:“温州的假冒伪劣商品很出名。”朱总理向众人讲述了一段不堪回首的插曲。

几年前,朱镕基率团访问日本。在隆重的国宴上,随同的一位中方高级官员因喝了点啤酒,肚子一胀,皮带啪的一声撑断了。一看产地,上面赫然印着“浙扛温州”。好在主人没曾留意,但那位官员已惊出一身冷汗。丢人真是丢到家了。

很长时间,假冒伪劣这顶帽子一直是温州人心中的痛。每每谈及此,他们的目光就左右躲闪,声调都会降低大半截。

上述说明,不讲道德,其不良影响是深刻而且是深远的,企业不讲道德害人又害己。古人说,治国要守信,办企业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办一切事业都要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是企业兴旺和事业成功的保证。孔子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他对弟子注重四教:文、行、忠、信,故《管子》十分强调取信于民。认为人们只能被欺骗一次,第二次就不信你了。 管理故事之6:“踢猫效应”

说的是一家公司的老板针对员工上班迟到下了一个命令,以后谁迟到就扣谁的奖金,可是偏偏在这一命令生效的第一天,老板由于在上班的途中闯红灯被扣住了,不仅挨了罚,而且自己也迟到了。一肚子无明火不知道朝谁发,又不好意思说。

这时主管来到他的办公室,老板正在生闷气,主管向他请示工作,这时老板把一肚子的无明火朝主管发泄,把这个主管训了一通,主管被骂得一头雾水。

老板把恶劣的情绪传染给了主管,主管带着一肚子无明火回到办公室,一进门,秘书来了,向他请教问题,主管把秘书当做出气筒。秘书不知道为什么挨了一顿骂,把一股恶劣的情绪带回了家,这时她儿子扑到她怀里,一边喊着妈妈,一边撒娇,秘书把儿子使劲往旁边一推,并不住地责骂儿子。

儿子受了委屈,只能向更弱者发火,正好这时猫在小孩儿旁边撒娇,小孩狠狠地踢了猫一脚,这就是踢猫效应。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反应,做到主动积极,像清水一样,就不会造成这么多人受到伤害。

事实上,这样的情绪,不仅会大大损害你的人际关系,而且对你自己也十分有害 (冲动是魔鬼)。

有关医学资料认为,愤怒会导致高血压、胃溃疡、失眠等,据统计,情绪低落,容易生气愤怒的人,患癌症和神经衰弱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大的多。愤怒同病毒一样,是人体中的一种心理病毒,会使人重病缠身,一蹶不振。可见愤怒对人的身心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我们的管理者,一定要有良好的涵养和较高境界,特别要有自我和谐的调整能力与控制能力。否则会发生不良的连锁反应。

管理故事之7:三个和尚的新故事

从前有一个三个和尚的故事,大家都晓得。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有这样三个庙,这三个庙离河边都比较远。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

第一个庙.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一担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灌上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这样一搞接力赛.就从早到晚不停地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这是采取协作的办法。

第二个庙,老和尚把三个和尚徒弟叫来,说我们立下了新的庙规,引进了竞争机制。三个和尚都去挑水,谁水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一会儿水就满了。这个办法叫引进激励机制。实现了“体制创新”。

第三个庙,三个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办法。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都是打通的,然后买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通过漏斗进入水管,流入庙内水缸中。第三个和尚在庙里看看水缸,这个缸装满了,就把水管移到别的缸里。一会儿水就灌满了。这叫“技术创新”。你看,三个和尚要喝水,要协作,要采取办法.搞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办法在变,观念也在转变。

这些都是管理对策,都是管理方法。我国有一句名言:“夫运筹策惟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说明在治军、治国、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都必须认真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

管理故事之8: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管理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 管理故事之9:谁让公司损失了2000万美元

中燕公司是一家很有影响的企业。从1999年开始,该公司开发部陈主任就一直在做一个大项目。为了启动这个项目,他劳心劳力,不计个人得失。通过个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细致周到的工作热情,终于赢得了某外国公司的信任,并与其达成了共识。对方愿意提供2000万美元的援助款,双方也签订了理解备忘录。

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当陈主任向张副总(公司一把手王总经理在党校学习一年,公司日常工作由常务副总经理张总主持)汇报此事后,张副总很是兴奋。因为他自觉得主持工作期间有了很大业绩和亮点。于是,逢人就说:“你们要多向陈主任学习,人家多有本事!”时间一天天过去,正在陈主任加紧项目进程的时候,单位内部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先是陆续有几个人到张副总面前吹风:什么陈主任也没什么了不起,换了我也行;什么要是换了我,没准还能拿回4000万呢------。总之,好像任何人都能签下这个理解备忘录。张副总有些经不住“耳边风”,对陈主任的才干有些怀疑。

其实,这些“耳边风”的始作俑者是办公室的崔主任—一个年龄偏大、资格很老,但能力不够,却非常会说话、“鹅卵石”式的干部。此项目的轰动效果让崔主任有些眼热心跳:如果自己一点都不介入,显得多没水平。于是,就有前面的“吹风”事件。此后,张副总找来崔主任,问其看法。崔主任递言道:“陈主任确有能力,应该给他压更沉的担子。既然已签了理解备忘录也就不应有太大问题,不如让陈主任接手荷兰的开发项目。”

张副总左思右想,决定照崔主任的建议去办,并让其接手后续工作。陈主任听后不动声色:“张副总你放心,我会努力完成这项任务的。”崔主任就这样如愿以偿地接手了这个“只等摘果子”的项目。

而那家外国公司追寻不见陈主任,而崔主任又说不出所以然,当他们终于打听出陈主任去搞别的项目时很生气。追问原因,陈主任笑而不答。外方人发急道:“那我们的项目怎么办?”陈主任见火候已到,就说:“那你们看着办吧!”

此时,张副总已经给政府领导下了请柬,并准备大肆操办捐款仪式。时间逼近,但就在原订仪式举行的前两天,收到了外国公司的传真:由于本公司内部原因,此项捐款暂无法进行,请谅解!

张副总一下子从浪尖跌到了谷底,痛定思痛后,召回了陈主任,陈主任此时才道破天机:“外国人的思维与我们不同,搞合作,一是要看项目值不值得做,二是要看项目的执行人。理解备忘录虽签,但并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圆滑世故的崔主任再也无计可施,只能退休出局。事情有了了断,但2000万美元泡了汤。

这里,张副总经理作为高层管理者没有做到知人善任,好大喜功。崔主任争功夺利,工于心计,导致项目流产。陈主任没有把公司利益放到第一位,主要考虑个人得失。从管理学角度,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1)从制度上保证项目管理;(2)加强人力资源考核;(3)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4)开展管理者培训;(5)调整张副总工作安排。

管理故事2

管理故事之博士

管理故事之饺子皮尖

10个管理小故事2

教育小故事之班级管理

管理故事之河边的苹果

故事2

故事2

故事2

故事寓意之职场管理寓语

管理故事之2
《管理故事之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