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管理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03 05:07: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英国向澳大利亚运送囚犯

哈耶克说过,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最近,看到梁小民教授讲述的一个英国200年前的故事颇受启发。笔者希望借机为致力于中国股市改革的各方人士提供一些灵感,帮助中国股市尽早走出困境。

18世纪英国政府为了开发新占领的属地——澳洲,决定将已经判刑的囚犯运往澳洲。从英国运送到澳大利亚的船运工作由私人船主承包,政府支付长途运输费用。但囚犯死亡率极高。英国政府不仅经济上损失巨大,而且在道义上受到社会强烈谴责。对此,英国政府巧妙地实施一种新制度以解决问题。

政府不再按上船时运送的囚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而是按下船时实际到达澳洲的囚犯人数付费。据说,新制度实施后效果显著,囚犯死亡率迅速下降到1%~1.5%。政府只是改变付费制度,一切就解决了。这正是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重要的原因。

从我们熟悉的一般思维方式上寻找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有:一种做法是进行道德说教,让私人船主良心发现,寄希望人性改恶从善,不图私利,使他们认识到囚犯也是人,应该为囚犯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另一种办法就是政府进行干预,使用行政手段强迫私人船主改进运输方法。诸如由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饮食、居住和医疗标准,甚至由政府派官员上船负责监督实施这些复杂的规定。但以上两种做法都有实施难度,同时效果也许甚微。

200年前,几百名死亡在海上运输线上的英国囚犯,用生命代价换来了一个新的制度。

制度并不是要改变人利己的本性,而是要利用人这种无法改变的利己心去引导他做有利于社会的事。制度的设计要顺从人的本性,而不是力图改变这种本性。人的利己无所谓好坏善恶之说,关键在于用什么制度向什么方向引导。

引导人的行为有三种方法:道德说教、政府干预和制度规范。这三种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但也有各自的局限性。道德说教依靠对人性的改善,缺乏约束力;政府干预代价高,干预过多会有损个人自由;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制度规范是最有效的。这正是经济学家重视制度的原因。重要的是设计出其合意结果最大、不合意结果最小的制度。而且,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善和完善制度。

管理就是设计一个最简单从而管理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制度。

我国改革20余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说到底是制度变迁的结果。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是缺乏制度或制度不完善的结果。我们今天重温“犯人船”这样的历史故事,不是要发思古之幽情,或重温澳洲开发之艰难,而是要了解制度比人性和政府都重要。沿着这个思路,改革才能成功。

分粥制度

对权力制约的制度问题一直是人类头疼的难题。请看下边的这个小故事。有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于是我们又可得到结论:绝对权力导致了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有那份最少的。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什么制度是企业最好的制度?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海尔的制度好不好?联想的制度好不好?对于你的企业而言,难说。关键是适用。是从你的企业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从专家学者的专著中生搬硬套而来。制度是生物,不是产品。

由是得之:制度至关紧要,制度是人选择的,是交易的结果。好的制度浑然天成,清晰而精妙,既简洁又高效,令人为之感叹。

制度是生长出来的,不是制造出来的。

张瑞敏打饭

俺想讲个故事:在海尔,张瑞敏是海尔集团的老总,但是他的中午饭也是和大家一样的,也是他亲自下去打的!所以在海尔没有人敢让下属代替打饭!!!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道理,任何规章制度都需要做老总的去做榜样。比如俺做培训,俺就说服老板去听,而且一定要准时到!所以俺的员工没有人敢不去参加培训。

俺的分析如下:

第一,你的考勤制度的操作性如何?

第二,你和你总经理的沟通是否存在问题?

第三,你的考勤是否需要直接和你的绩效挂钩,直接和职位的升降挂钩;

第四,你的监控机制是否完备?

与老总沟通,将考勤制度的执行范围明确规定一下,依照制度完成考勤记录,对于特殊情况可以限期提供说明或证明,证据不确凿的再实施罚款

孔子论奖励

鲁国法律规定,若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捉去作臣妾的百姓,政府都依例付给一笔赏金作为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人却不愿接受赏金,孔子知道了就骂他说:“你错了,君子做事可以移风易俗,行为将成为大众的规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荣,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富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创下恶例,则大家都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风气将慢慢消失了!”还有一例,子路救起溺水之人,主人送了一头牛道谢,子路收了起来。孔子听到了说:“从此鲁国人必乐于拯救溺水之人了。”因为一个肯救,一个肯谢,则会酿成风气。所以凡人行事,不仅要看行为本身,更重要的是要看行为的利弊;不仅要看行为的当前效果,还要看事情的长期影响;不仅要看个人得失,更要看对于社会大众的导向。

渔夫、蛇和青蛙

一天,渔夫看见一条蛇咬着一只青蛙,渔夫为青蛙难过,便决定救这只青蛙。他靠近了蛇,轻轻地将青蛙从蛇口中拽了出来,青蛙得救了。但渔夫又为蛇难过:蛇失去了食物。于是渔夫取出一瓶威士忌,向蛇口中倒了几滴。蛇愉快地游走了,青蛙也显得很快乐。几分钟后,那条蛇又咬着两只青蛙回到了渔夫的面前„„

管理启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们很乐意去做那些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事情,并且做得很好。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引导。

从分粥看制度设计

七人小团体,各人私利但相互平等。要在没有称量用具的情况下分食一锅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大家献计献策,设计了六种制度: 制度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决定换个人来分粥,但结果总是分粥者为自己分的粥最多。 制度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这样做尽管机会均等,但每人每周只有一天吃饭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结果造成了资源浪费。 制度三:大家民主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众人推举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以后就有意无间地为自己及溜须拍马者多分,导致个人腐化和风气败坏。

制度四:民主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主监督与制约机制。但由于监督委员会常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达成协议粥早就凉了。

制度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的那个人只能最后拿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 制度六:大家参与分,抓阄决定谁得哪份。这是我国民间经常采用的最简洁、高效、公平的方法,而且对于不是无限可分或者真正分匀很困难的东西也可以分,分完后大家心态也很好,因为机会相等,不会有相互埋怨的事发生。

孔子论奖励

鲁国法律规定,若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捉去作臣妾的百姓,政府都依例付给一笔赏金作为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人却不愿接受赏金,孔子知道了就骂他说:“你错了,君子做事可以移风易俗,行为将成为大众的规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荣,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富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创下恶例,则大家都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风气将慢慢消失了!”还有一例,子路救起溺水之人,主人送了一头牛道谢,子路收了起来。孔子听到了说:“从此鲁国人必乐于拯救溺水之人了。”因为一个肯救,一个肯谢,则会酿成风气。所以凡人行事,不仅要看行为本身,更重要的是要看行为的利弊;不仅要看行为的当前效果,还要看事情的长期影响;不仅要看个人得失,更要看对于社会大众的导向。

掌声响起来

★ 形式:集体参与 ★ 时间:1~3分钟 ★ 材料:无 ★ 场地:不限 ★ 应用:(1)培训课程正式开始前; (2)会议正式开始前。

目的

◇ 在课程或会议开始前制造活跃的气氛。

程序

1.走入与会人员聚集的房间,请每个人都站起来并张开双臂(人与人之间空出大约一臂的距离)。

2.告诉他们,为了使他们头脑清醒并尽快消化理解你在课程中讲授的知识,你要带领他们做一个精心设计的练习。

3.这个练习可以促进他们的血液循环,刺激他们手上的神经末梢。 4.请他们向身体两侧伸展双臂(要保持水平)。等这一动作完成后,请他们迅速拍手,然后再张开双臂。 5.把这两个动作连续做十次,动作要快。

6.做出结论,告诉与会人员,你虽然不太确定他们现在感觉如何,但你自己确定感觉良好,因为这是你在多年的培训生涯中第一次以起立鼓掌的方式来开始培训课程的。

讨论

◇ 游戏结束后是不是有种愉快和轻松的感觉? 总结与评估 ◇ 语调要保持兴奋和神秘,声音要能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清楚的听到。 最好是和大家一起做这个游戏,这可以让你更好的把握现场的气氛和众人的情绪。

怎样给猎狗分骨头?

猎人带头猎狗去森林中打猎,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它,追了很久仍没有抓到。后来兔子一拐弯,不知道跑什么地方去了。猎人看到这种情景,讥笑猎狗说:“小的反而跑得快多了。”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而他却为了性命而跑呀。”

猎人想,猎狗说得也对。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就得想个好办法,让猎狗也为自己的生存奋斗。猎人思前想后,觉得有必要给猎狗引入竞争机制,在竞争中表现优秀的会得到更多的奖赏。

于是,猎人就多买了几条猎狗,并规定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抓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5根骨头,抓不到兔子的就没有饭吃。刚开始猎狗们很反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适应了这种机制。这一招果然奏效,猎狗们纷纷努力去追兔子,因为谁也不愿意看见别人吃骨头,自己没有吃的。

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猎人发现虽然每天都能捕到

五、六只兔子,但兔子个头却越来越小。原来有些善于观察的猎狗,发现大的兔子跑得快,逃跑的经验非常丰富,而小兔逃跑速度相对比较慢,逃跑的经验也少。所以小兔子比大兔子好抓多了。而猎人对于猎狗的奖赏是根据其抓到兔子的数量计算的,不管兔子的大小。那些观察细致的猎狗最先发现了这个窍门,就专门去抓小兔子。慢慢地,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

猎人对猎狗们说:“最近你们抓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 猎狗说:“反正大小对奖惩没有影响,为什么要去抓大的呢?” 猎人决定改革奖惩办法,按照兔子的重量来计算给猎狗的食物。这样改革后,狗们都尽量去抓大的兔子。这一招好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邻居家的猎狗和自己的一样多,可抓到的兔子却比自己多得多。猎人很奇怪,就去问邻居。邻居介绍说:“我的猎狗中有能力强的,有能力差的。我就让能力强的去帮助能力差的,让他们之间互相学习。另外,我将猎狗编成几组,每一组猎狗分工配合,这样,抓到的兔子数量就明显上升了。”

猎人觉得这样的方法非常好。回家后也决定让自己的猎狗相互学习、互相配合,并将猎狗编成几个小组。实行一段时间后,猎人发现效果一点也不好,猎狗们根本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小组抓到的兔子数量反而没有以前单干时抓到的多。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让猎狗们互相学习,提高抓兔子的本领,这点肯定没错;将猎狗分成几组,分工配合,应该也没有错,因为猎人的邻居就是这样做的呀。猎人决定和猎狗们开会讨论,猎人对猎狗说道:“我让你们互相学习,提高抓兔子的技能,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呢?另外,为什么配合起来还不如单干的时间成绩好呢?”

猎狗说:“抓兔子已经很辛苦了,学习还要占用我伞兵 时间,抓到的兔子当然少了,但骨头还是按照以前的分配方式,你让我们怎么愿意去学习呢?另外,你将我们编成几组,分骨头的时候却没有考虑到我们是怎样分配工作的,我们每个小组内部经常为分骨头而打架,你让我们怎么合作?”

猎人觉得猎狗说得也有道理,决定彻底改革分骨头的办法。不管猎狗每天是否抓到兔子,都给固定数量的骨头,抓到兔子以后,还有另外的奖赏。但是仔细一想,还有很多问题,因为现在是按照小组来工作的,小组中有的猎狗负责追赶兔子,有的负责包抄,有的负责在外围巡逻,防止兔子从包围圈中逃跑。每个小组按照抓到的兔子来领取奖赏,小组内部应该怎样分配呢?骨头数量是永远不变,还是过一段时间调整一次?分工不同的猎狗得到的固定骨头数是否该一样呢?猎狗会不会自己跑出去抓兔子,而不上缴呢? 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回猎人可犯难了。

一般企业的薪酬规律

“姜老师,今天讲的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我想你今天是要讲薪酬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吧?”林经理说。

“之所以每次聚会之前要讲一个故事,就是想引出问题,让大家有目的的思考。”蔡顾问说。

“今天讲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你是在说薪酬与绩效之间的发展历史。”

猎人对猎狗的考核与激励有几个阶段:

阶段 特征 存在的问题

引入竞争 引入竞争机制,增加猎狗的数量,对能够抓到兔子的猎狗给以奖赏 没有考虑到质量问题,只是按照数量给以计酬

综合考评 考虑到质量与数量并重,综合评价猎狗的绩效 单兵作战,猎狗之间没有学习,没有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

协作分工 引进猎狗之间的培训与协作分工 激励机制没有改变,导致猎狗不愿意参与学习,也不愿意协作

系统思考 改变激励机制,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同时存 没有好的方法确定不同分工的猎狗应该得到的固定酬劳是多少,也不知道怎样将激励机制和绩效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些问题是大大小小的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也算是跳槽高手了,经历了很多企业,这些企业绩效与激励机制之间没有几个是完美的。”王经理说。

“这些问题我也遇到过很多,但是总也不能将绩效与激励机制很好地挂起钩来。我讲讲我公司的情况,请大家为我把把脉好吗?”陈总说。 聆听训练

游戏类型:激励/聆听 参加人数:全体人员 游戏时间:5~10分钟

所需材料:任何一则包含一些数字或确切事件的新闻 场地要求:会议室

活动目的

※ 演示说明大多数成人的聆听效率只有50%。

操作程序

1.事先从报纸或杂志上摘录一则演示说明2~3段长的故事,不要进行任何介绍,在课堂上很不经心地向学员提起“也许你们中很多人几天前已经看到了这则报道”。然后大声朗读这篇文章。结束后,你会看到整个课堂都是毫无兴趣、十分厌倦的面孔。

2.这时,你拿出一个精致的礼品,然后说“好,针对刚才大家都听到的故事,我要提出几个问题。谁能全部答对,就能赢得这个礼品”。 3.然后问8~10个问题(比如故事中涉及的名字、日期、地点等等)。几乎不会有一个人能全部签对。 相关讨论

※ 既然大家都听到了这个故事,为什么很少有人能记得非常清楚?可能答案:不感兴趣,没有目的,没有事前激励。

※ 为什么我们会不听呢?这是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如何能提高自己聆听的技巧? 答案:见游戏总结。

※ 如果我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如果仔细聆听就有机会赢得礼品,你们会不会听得更认真些?

可能答案:激励能够起到非常神奇的效果和作用,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游戏总结

如何做一个好的聆听者? 1.找到兴趣所在。

2.对内容进行判断,而不是简单的记忆。 3.先不要匆忙进行评价。 4.边听边想。 5.灵活机动。 6.主动倾听。 7.抵抗分心。 8.训练思维。 9.开放思路。 10.加快思考速度。

只有一个橘子怎么办

游戏类型:销售/谈判/问题解决与决策/面试等涉及到问问题的课程 参加人数:不限 游戏时间:10分钟

所需材料:一张图表和一个橘子 场地要求:会议室

活动目的

※ 向学员强调他们必须学会提出问题(并且是好问题)。

※ 利用这个小故事展示,如果会问正确的问题,那么每个人的需要都可能会被满足。

※ 问问题是解决冲突的方法之一。

操作程序

1.告诉学员,你将要讲一个关于两个小女孩和一个橘子的故事:两个小女孩一起走进了厨房想找橘子,但最后在厨房的桌子上只找到了一个橘子。

2.培训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橘子或者一个真橘子。

3.问学员“这两个小女孩该怎么做”?学员们可能会建议把橘子一切为二,或去买另一个橘子等。把这些建议列在简报纸上。 4.现在问学没“在知道小女孩怎么办之前,我们是否需要知道一些重要的信息?但这些直到现在还没人问过的信息,会是什么呢?” 5.记录学员的意见,直到有人说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两个女孩的需求。 6.培训师说明如果在一开始就知道两个女孩的需求,解决方案就很明显:一个女孩橘子的皮做蛋糕的装饰,另一个女孩想用橘子肉榨子汁。

相关讨论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没有确认问题之前就直接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可能答案/引导方向:因为我们总是喜欢做单方面的假设,假设知道了全部情况,了解了全部事实。

※ 这个故事所反映出来的东西有没有在我们的家中或工作场合出现?

可能答案/引导方向:参见上则游戏“太多假设会带来什么”相关讨论部分。

※ 我们如何克服这种情况?

可能答案/引导方向:参见上则游戏“太多假设会带来什么”相关讨论部分。

其他可选操作程序

用一个相似的故事代替此故事。例如:丈夫和妻子两人都想马上用他们的汽车。谁将用它,他们是怎样的观点?他们有些什么选择?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事实上他们一个要去商店,一个要去接孩子。如果需求在开始澄清了,解决方案就会很容易。

游戏总结

※ 假设在日常生活和销售、谈判等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你不能做太多的假设,尤其是一些关键或重要的问题,一定要反复地询问、聆听、引导和确认客户的真正意思和真正的事实,才能采取正确的对策。

※ 如果事先能够了解、澄清人们的需求而不是做假设,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而且很可能双方的需要都会得到满足。 ※ 在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前,先澄清问题是什么? ※ 问问题是解决冲突的方法之一。

学会放弃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在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的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虑。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欲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快,看到山路上有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到的细麻布,足足有10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肩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想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已付出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发现麻布的樵夫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罐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来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是那包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罐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透湿。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肩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那樵夫不得已,只得丢下一路辛苦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

人的一生有许多次重新选择,重新去获得机会,如果不好好把握,善于利用,而抱着自己的死理,最后仍是两手空空。择机而动是很有必要的。

贪心

据说上帝在创造蜈松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脚多,当然跑得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体贴,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他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窍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

但是,等它一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劈哩啪啦地各走各的,除非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

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心甘情愿服从

教官向一班学员讲授领导与管理。

他给学员出了一道题目,上面写着:“现在主你来领导本班,令大家全部自动走出室外,切记!要大家心甘情愿!”第一位学员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回到座位。

第二位学员是这么做的:“教官要我命令你们出去,听到没有?”全班居然没有动。

第三位是这么做:“各位,教室要打扫,请各位离开!”但仍有一些在室内,值日生在待命扫地。

第四位看了纸片上题目一眼后,微笑对大家说:“好了,各位!现在下课了,要吃午饭喽!”

不出数秒,全教室的人都走光了。

要想让大家心甘情愿地服从,必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挂上钩。

比赛聪明

一个城里人和一个乡下人一起坐火车。城里人欺负乡下人,要跟他比赛聪明。

城里人说:“咱俩猜谜语,每人出一个谜给对方猜。谁猜不着,就输给对方一块钱,好不好?”

乡下人想了一会儿,答道:“不,你们城里人比我们乡下人聪明得多,这样猜,我肯定要吃亏的。还是让我少吃一点亏吧:如果你猜不着就输我一块钱,我猜不着就给你5毛钱。怎么样?” 城里人自恃聪明,认定自己不会输,就欣然答应了。 乡下人先出谜,说:“什么东西三条腿在天上飞?”

城里人左想右想也想不出谜底,只好掏出一块钱给乡下人,并接着问道:“三条腿在天上飞,到底是什么东西?”乡下人递给他5毛钱,笑着说:“你的谜我也猜不着,给!”

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并不聪明。

我从事HR两年了,想请教一个小小的关于考勤的问题:公司定的规定是除总经理外都要参加考勤,违者罚款若干。

情况出现了:公司一个副总经理经常借故不考勤,我罚了他几次,也找他聊过,可没有用,照例不考勤。后来他可能找总经理谈话了,结果可想而知,总经理说副总工作忙,有时迟到一点就不追究了。然后就是公司所有副总视考勤为儿戏。

没办法了,我只好去说服我司的一般职员,我知道我的回答是多么的无力和可笑。

如果换成是你,遇到这种“传染病”你会怎么办?

那销售总监怎么办?

他们工作也挺辛苦的,还有策划设计部。

我看不如不用考勤了,因为其实下面的员工基本能按时打卡上下班。

我听说在小日本的企业,公司规定经理必须比员工提前五分钟上班。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管理的故事 故事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