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重症医学进展

发布时间:2020-03-04 01:11: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重症医学进展

深圳市龙岗区医院重症医学科

霍开秀

重症医学(Critical Medicine)是50多年来在医学科学领域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研究以现代的先进的医疗技术对各种各样的重危病人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监护,并提供特殊的设备或药物支持以提高重症病人存活率的一门科学。而ICU(Intensive care Unit)则是是指集中医院现代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与一定的病区,以完成对危重病人的抢救,监测和护理工作的一个先进的医疗单位。它是重症医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基地。近来,随着各种先进监护仪与生命支持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ICU医护人员经验的积累和素质的提高。危重病人死亡率和病残率大大降低,生存率提高。目前国内外已把ICU的建立床位数占医院总床数的比例,设备完善、人员素质以及抢救效果等,作为判断一个医院的医疗功能分化程度与总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ICU从最初观念的提出到建立ICU的雏形,直至现在国内外相继建立各种较完善的综合性或专科ICU,经历了100多年的历程。重症医学的发展是与现代生命监护手段及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一、 ICU的物质和理论基础

(一) 人工通气及呼吸机

1542年,国外学者Andreas Vesalius 在做动物实验时发现当把动物的胸腔打开时,动物的呼吸及心跳便先后停止。后来他用一根芦苇插入动物气管中并向肺吹气,于是动物的肺重新张开,心跳恢复。第一次证明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可以抢救呼吸心跳停止的动物生命。1864年,美国医生Alfred F.Jones 第一次描述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负压呼吸机,1876年,法国医师首创了第一台可供临床实用的负压呼吸机。直到1934年,Guedel才研制出真正能用于临床的正压呼吸机。

(二) 血气及血气分析仪

1900年,丹麦人Sφrensen 首先给PH下了定义,即PH等于氢离子的负对数。1955年,哥本哈根医生Poul Astrup 及工程师Svend Schφcler 发明了测定血液PH的电极及其参考电极。1956年Leland Clark发明了测定氧分压的电极。1958年,John Soreringhans等发明了精确测量二氧化碳分压电极。至此,于1960年,血气分析仪才问世,并首次由商业供应临床。

(三) 心脏电击除颤术及电起搏术

1899年,法国人Prevost 及Batelli在巴黎的CR Acad Sci杂志上,首次描述了电击除颤术。1947年,Beek报告了第一例开胸除颤成功的病例,1952年,Zoll首次用体外电起搏抢救了两例频死的心脏传导阻滞的病人。1956年他又报告了第一次胸外交流电除颤成功的病例。1960年美国人Loun等第一次研制成功同步直流心脏除颤仪。

(四) 抗凝及人工肾 1918年发现了肝素,1928年用于临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学者Wilhem Kaltt把抗凝技术与人造赛洛格材料合并起来创造了第一台人工肾并用于临床。1960年,动静脉分流术广泛应用于临床。1970年,Swan-Gans气球漂浮导管应用于临床。

所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血气分析、电击除颤、人工肾及Swan-Gans气球漂浮导管等是ICU的主要物质基础持,当然也离不开电子计算机及电子监护技术等的支持。

二、重症医学的新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重症医学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取得了较多成果。由于发展的范围广,仅从临床治疗方面做一简述。

(一) ARDS的神经肌肉阻滞治疗

法国20家监护中心共计340例患者参与的ACURASYS研究首次证明:与安慰剂组相比,通过氧合指数、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 ( SAPSⅡ)和平台压基线值的调整,神经肌肉阻滞药物顺式阿曲库胺连续应用48 h可显著降低90 d病死率(危险比为0168% , 95%CI0148~0198, P = 0104)。在脱机时间、器官衰竭消除时间以及气胸发生率等次要终点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而两组在28 d和出ICU时ICU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为ARDS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未来值得探讨的问题包括具体获益机制以及是否其他神经肌肉阻滞药同样合适等。

(二)创伤患者的止血

在样本量超过20 000例的CRASH22研究中,传统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够显著降低创伤患者的全因病死率[ 1415%比1610% ,相对危险度(RR) = 0191, 95% CI 0185~0197, P = 010035 ];由失血导致的病死率也显著降低( 419%比517% , RR = 0185, 95%CI 0176~0196, P = 010077)。近年来新型止血及抗凝药物,尤其是基因工程药物层出不穷, CRASH22研究证明传统药物的价值还远未开发;另一方面,该药对不同病因和部位的创伤是否具有同样的疗效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机械通气的非镇静策略

丹麦学者通过对14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的对照研究发现,与间断镇静比较,非镇静策略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的平均非机械通气时间( 1318 d比916 d, 95%CI 013~811, P = 010191) ,缩短ICU住院日和总住院日。两组间的意外脱管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另一方面,非镇静策略导致的谵妄显著高于对照组(20%比7% , P = 0104)。

(四)去甲肾上腺(NE)与多巴胺(DA)的比较

血管活性药物在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近年来NE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SOAPⅡ研究开展了DA与NE治疗休克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者28 d病死率并无显著差异,但DA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加。在亚组分析上, DA增加心源性休克者的病死率,但感染性休克和与低血容量休克的疗效未见显著差异。另一项专门针对感染性休克的单中心研究也有类似发现: DA与NE尽管在28 d病死率上并无显著差异(50%比43% , P = 01282) ,但心律不齐的发生率DA显著高于NE (1914%比314% , P

(五) 早期气管切开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在西班牙12家ICU共计419例患者进行的有关早、晚期气管切开对成人机械通气患者VAP预防以及脱机时间影响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早期气管切开组(气管插管后6~8 d)与晚期切开组(插管后13~15 d)的VAP发生率分别为14%和17% (P =0107) ;脱机时间分别为11 d和6 d (P = 0102) ; 28 d病死率分别为74%和68% ( P = 0125)。研究结果说明常规早期气管切开术似乎并不能减少VAP、缩短住院时间或降低病死率。

(六) 干细胞:再生医学,尤其是干细胞研究必将成为重症医学的热点。近期的动物研究发现, 骨髓源性单核细胞 (BMDMC)在肺内或肺外性急性肺损伤(AL I)中可有效调控炎症及成纤维化过程,且对肺外性AL I的疗效更佳,这可能与干细胞移植物平衡促炎和抗炎因子以及生长因子的旁分泌效应有关。预期这类研究将不断会有激动人心的发现。

(七) 降钙素原( PCT)指导抗菌药物的治疗

抗菌药物的不恰当应用常常是导致ICU耐药菌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以生物学标记物结合其他临床指标指导抗菌药物使用可能是减少ICU重症患者抗菌药物暴露的有效途径。由法国和德国研究者开展的PRORATA研究按照血清PCT的不同水平决定抗菌药物是否使用,结果发现PCT指导治疗组与对照组28 d和60 d病死率未见显著差异,但PCT指导组的抗菌药物用量和非抗生素日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 P

(八)“拯救全身性感染运动”

由30个国家的165个中心参与、总计纳入患者15 022例的“基于严重全身性感染治疗指南的行为改进计划”表明,随着指南的普及以及教育、监督措施的跟进,对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国际诊治指南的整体依从性及单项措施的依从性均有所改善,与之相伴随的是病死率的显著下降(实施前37%比实施后3018% , P =01001) [ 7 ]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病死率与集束化治疗策略中广谱抗菌药物治疗(OR = 0186, 95%CI 0179~0193, P

(九) 雌激素 为研究性别对创伤病死率是否有影响,研究者通过对全美创伤数据库的调研发现,各年龄组中男性的病死率均高于女性;校正变量后,这种差异仍然显现[ 28 ]。如将女性按照前激素期(青春前期)、激素期和激素后期(绝经期)分组,结果显示前述的生存收益实际只体现在激素期,而其他两期并未出现[ 28 ]。这说明性激素对降低创伤病死率具有潜在的影响,但能否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推定肯定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结语

近期重症医学的主要进展还是以治疗为主。相信随着对疾病本质的深入了解、新疗法的尝试以及学科组织管理的加强,一定会不断地有新的发现促进重症医学的壮大和发展!

重症医学概述

重症医学出科考试

重症医学科主任岗位职责

重症医学科主任岗位职责

重症医学icu自我鉴定

重症医学科主任职责

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学习心得

重症医学质控分中心工作计划

重症医学科组织管理

重症医学科组织管理

重症医学进展
《重症医学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