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3文化的重建:课堂观察动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0-03-01 22:00: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化的重建:课堂观察动了什么

课堂观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或者说课堂观察动了什么?

课堂观察正在影响我们的文化,课堂观察必将改善我们的文化。

课堂观察动了我们的“惰性”,让我们的思维方式由惰性走向探究。日复一日的教学如果是一种缺乏新鲜感的行为,必将让教师感觉厌倦,必将让教师在厌倦中产生思维的惰性。而在课堂观察观察中,当我们用心去关注课堂的有效与意义、探究细节与现象的教育学价值的时候,会发现课堂世界无限神奇的现象,会不时地激起“发现”的愉悦与“改进”的欲望,把我们头脑中沉睡的神经细胞悉数调动起来了。

课堂观察动了我们的“离散状”,让我们的组织文化从神离走向合作。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描述的日本“教师文化”与我们十分相象:“教师们通常对于别人批评自己的工作是极度反感的,然而指责起别人的工作来却言辞有加。”1他们处于貌合神离的“马赛克”状,在课堂观察中,教师必然走向合作,必然会对话中寻求相互的启迪。在基于课堂实例的讨论中,“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只说出自己对所观察的事例的质朴感受和具体的事实本身”,“就必然能学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2共同面对事实,基于事实展开对话,这种合作的互助的文化是课堂观察的必然要求。

课堂观察动了我们“状态”,让我们的专业研究从“偶然”走向“日常”。在课堂观察的实践中,我们会逐步形成自己的“观课文化”,这种观察文化不仅仅表现在方法与技术层面,更重要的会影响我们的专业心态、研究情趣,它让我们的课堂研究不再是一种偶一为之的、“运动式”的活动,而是一种日常,而在这种“日常的研究”中,我们才可能真正地改变“日常的教学”!课堂观察,因此承担着文化重建的重任。

2 《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长春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89页。《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长春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56页。

重建课堂文化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重建文化自信

13、文化

13文化的重建:课堂观察动了什么
《13文化的重建:课堂观察动了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