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形象塑造论文(就业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0-03-01 21:26: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就业的视角谈大学生的形象塑造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它不仅反映了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过剩, 也反映出高校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社会就业机制不完善、就业市场不健全、就业观念滞后、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指导等问题。针对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出发,围绕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大学生如何塑造形象多个问题展开论述,提出良好的大学生的形象塑造是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一、就业形势的分析

扩招后大学毕业生人数绝对值上升, 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1999年高校采取扩大招生政策后, 高等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招生数2000 年为222万人, 2001 年为268 万人, 2002 年为320 万人,2003 年为382 万人, 2004 年为447 万人] , 2005 年为475 万人。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来说, 2003 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年毕业生高峰期, 毕业生总数达212 万人, 2004 年为280 万人, 2005 年达338 万。

2005 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 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 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 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 出现“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从院校类别看, 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 初次就业率为85% , 部门高校次之, 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 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 2.6, 本科生约为1: 1.3, 专科、高职生约为1: 0.4。从专业看, 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 毕业生供不应求, 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 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唯有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才能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

目前大学生“职业难求,好职业更难求”的就业形势下,作为人才市场中的“买方”的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要求对于各大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企业都有各自不同的用人标准和要求,国企和外企及民营企业在用人方面的考虑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所有的企业都希望能将人才招聘至自己门下。何为人才呢?人才应具备两个基本素质,即高尚品格和专业才干。在这两个素质中,最难辩别的是人品。不少成功的企业家反映,相对于才能,人品更加重要。这个认识与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念是一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企业对人才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和要求,但以下几点却

是共通的:

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会在笔试或口试中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的交际圈如何?即现代人所说的“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有共同或相似特征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人品的相关信息。同时,有的单位还会提出“你富裕时是怎么花钱的”?即看他是贪图个人享乐,花天酒地,还是广散钱财,招贤纳士。由此判断一个人的金钱观念,对财富极其功能的看法,自然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同时,我们还会遇到“你在不走运时不做的事是那些”?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在一个人的品格中所占的位置非常重要。所以,一个人落魄时的所为与所不为中,就能看到他是否能坚守信念的毅力。还有一点就是,看一个人在困境时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能否坚持以正当的手段获得财富,特别是在处境困难的时候,这当然也是一个人品德的反映。

二、杰出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在各企业刁钻的笔试和面试中有所体现。一个职位由较多的人申请,主试者为了节省时间,让多个应试者做小组讨论集体解决问题。主试者冷眼旁观,按照表现来决定录取哪一个。应试者有时要轮流担任小组领导或主席,主试者借此来评审应试者的领导才能。这种应聘方式近来越来越普遍,除了可以节省时间外,更可以有效的当场评估应试者的几个能力:1.合群性;2.人际关系;3.洞悉及控制环境的能力;4.领导才能。

三、良好的沟通与交往能力

有良好的同各层次人士沟通、交往的能力,只要这样才能面对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户。同时,这种沟通能力在一个团队中也尤为重要,如何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观点,如何接纳别人的观点,都是未来有效工作的重要前提。

四、要有创新精神

很多公司都强调员工要有自己的观点,企业需要的是领导者,不是追随者。员工要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实践,迎接挑战。需要指出的是在求职应聘以及未来工作中都应当表现的积极一些。

就如符合市场需要的商品才会畅销一样,对于处于“卖方”地位的高等院校和大学生们,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和标准应该成为为各大高等院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依据和大学生们学习成长的重要目标。换言之,高校应努力使自己培养的学生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大学生应尽量使自己向企业的用人标准靠拢。如何围绕用人单位的要求塑造自身,使自己成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呢?接下来笔者将就此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三、围绕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塑造自身形象

(一)大学生形象的定义和范围

形象是指客观世界作用于人并被反映在大脑中的人和事物的印象。人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人不是无知无觉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形象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形成较为鲜明、具体事物的轮廓。大学生形象是社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所形成的总体评价和大学生所在

院校形象附着在学生本人身上的形象的总和。

大学生形象由软件形象和硬件形象构成。软件形象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自身的气质、性格、意志、情感、能力间接表现出来。如自立、自强、自信、自爱、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精诚合作、富有牺牲个人利益精神、个人凝聚力,自学、科研、管理、应变能力、心理健康、明礼诚信、耐挫力等。硬件形象是可以直接表现出来,体现为大学生外在的精神风貌特征和具体的可视证件。如形体特征,身体健康状况,学历、学位证件,各种培训资格证书,社会实践政绩,各种奖励证书,特殊技能等。硬件形象和软件形象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范畴。软件形象是硬件形象的支柱和根据,它决定了硬件形象的价值取向,但它较含蓄。硬件形象是软件形象的直接表现,很直观易造成第一印象,使招聘单位能迅速了解本人情况,有助于求职成功。因此在塑造形象时,二者不可偏废。

(二)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分析

1)注重“个人形象塑造”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人群,是一个融注众多时代因素的独特群体,其特殊性决定一方面是青春、活力,另一方面又是知性、内敛;一方面是时尚、张扬,另一方面又是纯朴大方。当代大学生所处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社会中,他们追求个性、追求美、追求时尚,他们将外在的形象表现为青春的形体、不俗的言谈、文雅的举止:其内在的形象表现为丰富的内涵、渊博的知识、超凡的能力。他们追求的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已经过去,只凭“内秀”而缺乏“外秀”只会令竞争力大打折扣,只凭“外秀”而缺乏“内秀”的形象也将是苍白无力。现代社会,诸多事例表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固然不好,而“败絮其外,金玉其中”亦不足取。只有“内外兼修”,与时俱进,才能在人生职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注重“个人形象塑造”,不断改善和提升个人整体形象,更好地生存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这将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

2)注重“个人形象塑造”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十一世纪是个充满了挑战与机遇的世纪。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以一种头脑,丰富的学识,良好的综合素质与较强的应变能力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筹码,这仅仅是一方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对个人形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内外兼修”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人生重大的转折,那就是走出校园踏入社会。从校园到社会,不仅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社会角色也在进行转换,理所当然,个人形象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选人标准,文凭已不再是万能的敲门砖,而聪慧、灵敏、勇于进取和成熟、睿智、精明干练、富有开拓精神的形象特征成为当今雇主所共有的心理期待。为了生存和发展,每个人都在积极参与竞争,一个好的形象可能会给你赢来一个好的机会。尤其在求职面试中,呈现良好形象更显重要。也许你才智过人、品学兼优,但很可能别人也有,怎样一决高低!在匆匆一面的求职现场,“视觉第一印象”往往凸显重要。试想,一个不修边幅的人,与一个形象气质俱

佳的人站在一起,谁会占优势!

总之,在个人形象方面,真才实学固然是决定胜败的主因,但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除充实的内涵外,提升个人形象更有如虎添翼的功效。如果仍想只凭内才求取成功,也势必被淘汰。外表正如那些给人好感的物品包装一般,包装与品质同等重要。

(三)大学生形象塑造的途径

围绕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大学生形象塑造,从而在就业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这不是大学生个体所能承担的,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1)、高校应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确定大学生良好内在形象的塑造支点;2)、社会、学校配合开展“塑造大学生形象工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公众形象;3)、以榜样的力量为大学生形象塑造提供参照点。

作为大学生形象塑造最重要主体的大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就应该有意识地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塑造自身形象,为自己在未来就业求职道路上增加重要的竞争砝码: 1)、加强内在形象的培养和锻炼。首先,要进行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的培养,这是大学生塑造良好形象的基础。其次,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在校大学生在学好专业课之外,还应当大量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做到既博又专,并掌握外语和计算机这两样工具,使自己成为通才式的人物。再次,应当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自信、豁达、热情、开放的心理。 2)、适当注意外在形象。首先,应注意风度和魅力的培养。风度和魅力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只要大学生善于注意从平常生活做起,举止自然潇洒、稳重大方,谈吐自然得体、文雅风趣,待人真诚、热情、宽容、大度,遇事沉着冷静、自信果敢,再辅之以适度的修饰,那么风度和魅力将自然在大学生朋友们身上流露。其次,大学生还应注意适度的修饰。大学生受其经济实力所限,着装打扮不可能也没必要去追求时尚、高级,大学生的着装有一个总原则应当把握,即整洁、大方、得体、尽显学生本色。

四、结束语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学生要想在如此激烈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围绕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塑造自身内外在形象,这亦是笔者从就业的视角对大学生的形象塑造提出的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本文能对大学生朋友们的就业求职有所帮助。

大学生形象塑造

成功塑造大学生社交形象

大学生如何塑造个人形象

大学生如何塑造个人形象

浅谈当代大学生形象塑造

关于大学生的形象塑造

大学生的形象塑造方案

大学生党员的形象塑造

社交礼仪论文 个人形象塑造

大学生的职业形象塑造与国际商务礼仪论文

大学生形象塑造论文(就业的视角)
《大学生形象塑造论文(就业的视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