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结合毛概写《地雷战》的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0:48: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我观看了《地雷战》这部经典的革命电影。

它记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利用地雷巧妙地与敌人做斗争。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日寇横扫我们的家园.......那时我国的抗日战争处于一段很艰苦的岁月:日本鬼子的武器先进,蒋介石政权消极抗战,对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进行经济封锁,而且还有大量的汉奸走狗为日本人服务,由于当时民兵的武器装备极差,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枪支,容易制造的地雷自然就成了民兵打击日军的主要武器。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就是民兵们对付鬼子的最好办法。民兵们就是按照这种打法,和日本鬼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在战斗中,民兵当然尽力抗衡,但鬼子人多,民兵人少,鬼子武器好,

民兵武器差,就是钢枪和铁地雷也是寥寥无几,更别说大-炮什么的了。不过,虽然铁地雷没有,但就象歌里唱的那样“没有铁地雷就造石雷呀,没有炸弹自己碾呀!”民兵们开始自己造起了地雷。什么绊雷、踏雷、子母雷、钉子雷、飞雷、连环雷、石雷„„等等,简直就是武器制造专家。乡亲们还把地雷埋在自家的门头上、墙脚下、酒缸边、篮子底、凳子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任何一颗爆炸,都会将自己的房屋夷为平地。但我们的人民群众都没有怨言,甚至打心眼里高兴:炸死一个日本鬼子,没房子住也值得。其中有一种地雷叫“天

女散花”,这可是村民石大爷苦思冥想发明和制造出来的。这种雷就是,在山坡上埋炸药,再铺上碎石,只要人一踩上去就会爆炸,爆炸时石头飞上天,落下来就会砸死日本鬼子。我最佩服的就是“天雷”,即把雷弦挂在两颗小树之间,那弦细得敌人看不见一绊上就炸。但风吹树摇就怎么也不炸。如此高科技能不令人佩服吗?

还有那“头发丝雷”更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此雷竟然可以炸探雷器!“头发雷”暴露在地面的一边是铁夹子,用头发丝连接到另一边的铁钉子上。敌人使用的探雷器,虽然可以探到深埋地下的铁制物体——地雷,但地面上的铁夹子和铁钉却探不出。到处都可以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头发丝雷”又称“神经过敏雷”,敌人的探雷器一碰到,就爆炸!

每次鬼子进村前,都是守护在村口的少年“眼尖”,发现不远处的日军大队。于是少年大喊:“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只见全村的人扶老携幼、牵驴赶羊、拖牛拉马地离开村庄,多数人还要肩扛手挽地搬运粮食衣物和棉被枕头.待全村人都上了山.日本鬼子还没走到村头。直等到民兵们埋好地雷后,鬼子进村。鬼子虽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们并不甘心。

1944年,民兵和鬼子又进行了更大的战斗!于是民兵用“钉子雷”封锁公路,用“天雷”封锁森林,又用“土水雷”封锁河道。但是,卑鄙可恶的鬼子把村民抓去,让他们领头去踩自己埋的雷。这可怎么办呢?....但民兵们也有办法对付他们。他们发明了“蝎子雷”。竟然可

以辩认出敌我.这种雷,当鬼子去起雷时,就会有一个小小的铁夹子蹦起来引爆地雷,把鬼子炸得魂飞魄散、剩下的刀枪之战,鬼子必然敌不过民兵,民兵最后终于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为了防止敌人排雷,民兵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丁子雷”、“碎石雷”、“梅花雷”等几十种雷,使敌人防不胜防,屡遭雷轰。日军不走陆路改走水路,民兵就发明了水雷;日军不走雷区,民兵就把他们引到雷区里去;日军抓百姓开路,民兵就发明拉雷,等到日军走时,再拉响雷„„日军运粮走陆路和水路都不行,只得空投,但是飞机飞得太低要挨打,太高投不准,结果投了3次只投进他们的盘据地1包罐头,其余的都成了我们民兵的慰劳品。

在《地雷站》中我还看到了战争与毛泽东思想的完美结合。所谓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而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毛泽东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

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军队的问题。他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规定了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原则,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提出和总结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

在《地雷站》中一是“星火燎原”战略,该战略是弱势者改变命运的基本思维。而地雷战中的人民群众正是本着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积极的参与到战斗当中,他们自己动手赶鬼子帮助党的抗战,使得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二是战略性机动,毛泽东特别强调游击战和运动战,因为阵地战是消耗战,弱小的红军打不起阵地战。游击战和运动战都是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只打打得赢的仗。在《地雷战》中赵家庄人民本着“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的原则进行战斗,很好体现了战略性机动这一点。三是速度原则,毛泽东说,弱势方竞争,最忌消耗战,战争的原则是“保存自己,消失敌人”。对于弱势方来说,保存自己比消灭敌人重要。

在《地雷站》中他们都深刻认识并做到了这一点。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不仅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

作中,也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电影结束了,看了这部电影,使我了解了当年的抗日战争,了解了过去人民的智慧和抗日的艰苦。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那些人民英雄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我们决不辜负先烈们的鲜血和希望,把我们的国家,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建设得更加美好!

毛概观后感

毛概观后感

毛概观后感

毛概观后感

毛概观后感

毛概观后感

毛概观后感

毛概观后感

毛概观后感

毛概观后感

结合毛概写《地雷战》的观后感
《结合毛概写《地雷战》的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