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听魏书生课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1: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潇潇秋雨沁人脾,滔滔哲理入胸怀

——赴遵义参加《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大型报告会》培训学习有感

(清镇市扁坡小学 肖胜科)

怀着求知的欲望,怀着对魏书生老师的慕名,在金秋十月的季节,2012年11月2日,扁坡小学一行7人踏上了《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大型报告会》遵义培训路程。一路之上,老师们畅谈最多的均是魏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次与一代教育宗师教育理念零距离接触,话语中自然充满了无限的激情。秋天是多雨的季节,到达遵义,一代历史名城虽被秋雨笼罩,但却挡不住老师们求知的欲望。

常说疲劳能远离求学之人,这话一点不假,虽经历了行程的劳累,秋雨的洗礼,但老师们在踏进遵义师范院校体育馆的那一刻,一切的疲劳都在魏老师走上讲台之际消失得毫无踪迹。

常听人说魏老师的课是朴实的课,这话绝对正确。听魏老师的课,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没有莫测高深的长篇大论,管理的智慧,教学的哲理,均在他简单的教学事例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中得以一一化解,顺理而出。不是么?“因材施教”在教育理念中虽意义深远,但在“转变李健同学”这一教学事例中却被诠释得淋漓精致,让人明白其实“因材施教”离我们其实也不是那么遥远。一个排名全校倒二的学生李健,在魏老师的门下,变成了全校有名的报刊编辑者,其报刊的设计进入了“中国教育报”主编的眼帘,学生的变化除来自于魏老师“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原则外,更多的是他对“因材施教”这个教育理念深刻的诠释——“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正如魏老师所说,教育的根本在于享受,教师享受的其一便在于探究学生问题,帮学生

获得学习的快乐。李健原本是一个调皮捣蛋、不求上进、全校排名倒数第二的学生,来到魏老师班,魏老师没有和他讲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要求他如何学习,而是让他从点点滴滴做起,从眼前做起,让他在课堂上有事可干,远离课堂无味的烦恼。从让李健管水壶到李健自愿管理老师办公桌再到其成为班级报刊的主要设计者,魏老师遵循的不正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么?

听魏老师的课,让我们远离了对教育宗师的敬畏,远离了枯燥的条理套索。一切都是娓娓道来。其语言时如兰草之香深邃悠远,沁人心脾;时如桂花之气浓郁强烈,直扑鼻面。教育教学的理念在其朴实的语言中时时闪现——对于孩子只有两句话:一是不为难学生,二是不放纵学生。看是简单的两句话,却蕴含着一个教育者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不为难”是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的诠释;“不放纵”则是关爱学生成长,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展现。不是么?一个对学习厌倦了的学生,在课堂上老是打瞌睡,是魏老师让其从写一句话的日志开始,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天一句话,两天两句话,在魏老师的“不为难”和“不放纵”之下,学生最终写出了五百多句的日志,使其成了班级的作文佼佼者,正是魏老师用这两句话改变了学生的一生。

的确,听魏老师的课,教学的智慧时如涓涓溪流,从心田滑过;时如巍然高峰,撞击心窝。其不仅是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诠释,更是给一个教育者人生历程的启示。“眼睛向内,超与自我”——这是对一个教育者教育之路的鞭策;“松静匀乐”——则是对一个教育者心灵

的洗礼,实现超于自我;“守住自己的长处”——那是给人以人生历程的激励;“六部教学法”——则是点燃了教学成功之火。

潇潇秋雨沁人脾,滔滔哲理入胸怀——遵义之行,收获颇多。

听魏书生报告心得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

听魏书生报告会心得

听魏书生报告心得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

平常心(听魏书生课有感)

听魏书生老师讲座心得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推荐)

听教育家魏书生讲座之心得

听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心得

听魏书生课心得
《听魏书生课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