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姥姥的剪纸

发布时间:2020-03-03 02:02: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 ,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总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揭题解题

1、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并推测课文会写哪些内容?

2、同学们你觉得姥姥的剪纸怎么样?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活灵活现„„)

二、学习1——6小节

1、过渡:姥姥的剪纸的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书上有个词就能很好地来形容姥姥的剪纸,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能不能找到这个词。板书:神

2、交流。

3、姥姥的剪纸那么神,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请你读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读后交流:

(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 师: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指导朗读。 (2)“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姥姥的剪纸形象逼真)

猫、虎、母鸡、公鸡都是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剪

,剪个

,剪个

。) (3)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见她技术高超。)(“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

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读出来)

4、姥姥的剪纸真是神啊,同学们,姥姥的剪纸为什么会这么神呢? 讨论交流: (1)“熟能生巧,总剪,手就有准头了!” 理解“熟能生巧”:熟的意思是——熟悉,熟练,巧的意思是——灵巧,灵活。熟悉、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手就会灵活。 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这些词语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得姥姥对“喜鹊登枝”非常熟悉,所以产生了一些灵巧的方法,剪得熟练。 (2)“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为——姥姥的手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说的有“准头”;说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长的手指是因为——姥姥的手非常灵巧,把剪刀运用得灵活自如。) 过渡:经过坚持不懈的练习,姥姥的手已经与剪刀融为一体了。在“我”的刁难下,姥姥非但没有生气,而且还借机告诉“我”做事要持之以恒。

5、姥姥的剪纸这么神!那么姥姥是个怎么样的人?

(1)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在这句话里,你最关注哪个词?(都)一个“都”字,让你感觉到什么?(姥姥的剪纸作品很受家乡人们的欢迎,到处贴着她的作品。我感觉到姥姥这个人真好,是有求必应。)

你想想,当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赞叹、开心„„)请你带着自豪的心情读读,请你带着赞叹的心情读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慈祥的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姥姥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洗衣服、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

三、学习7——12小节。

1、过渡:读到这里,那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姥姥似乎就站在我们的面前。除了喜鹊登枝、除了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窗花,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读7——12,姥姥剪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剪?

2、交流:剪得最多的是老牛和兔子。姥姥是用剪纸来拴住我。板书:拴

3“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你从‘拴’中体会到什么?(姥姥对“我”的疼爱)

4、自由朗读课文7-12小节,找找,文中具体描写了几幅剪纸“牛兔图”?用波浪线画下来。你从这几幅作品中体会到姥姥怎样的情感?

5、讨论交流

兔子骑在牛背上(牛驮兔)——疼爱;一起啃食青草(牛兔共食草)——疼爱。

6、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的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同桌分角色朗读,表现出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

7、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8、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们形象各异——引读——

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我”对姥姥勤劳的赞美和对姥姥的依恋),这些语言都是写姥姥对“我”的喜爱与呵护。

四、学习12小节。

1、是呀,姥姥那神奇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上学前的“我”。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头牛,牢牢拴住萝卜头。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我上学前的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还拴得住我吗?何以见得? (还拴得住。因为“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2、师: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 (凝望、浓浓的爱、无声的爱„„)

3:同学们,姥姥寄给我的剪纸,姥姥想对我说什么呀?看到这幅剪纸,我想对姥姥说什么话呢?让我们把姥姥和“我”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请左边两组同学写姥姥想对我说的话,右边两组同学写我想对姥姥说的话。

4、交流学生的写话。

5:师:同学们,姥姥的剪纸仅仅是一幅剪纸吗?这分明是姥姥对“我”的思念与期待,“我”的心里又何尝忘记过姥姥呢!板书:情

6、过渡:引读——(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7、师: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拴我一世,让我们饱含真情地齐读这段话。(思念之情)

五、总结课文

多么深情的话语啊!我读懂了作者的那颗心,我们沉浸于作者的那个梦。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心上,你认为姥姥的剪纸拴住的是一颗什么之心?

(生:思念之心。依恋之心。怀旧之心。感恩之心。回归之心„„)统统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同学们,记住: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亲人、故乡永远是你情归的港湾,感谢亲人、感谢命运、感谢生活

六、作业。

学习了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够多去细心感受长辈对自己的爱,同时也多去表达你对他们的爱。接下来我们做个练习:

幼年时,姥姥用她的剪纸拴住了我的人;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姥姥用她的

拴住了我的

。你觉得这中间可以填什么词呢?(用她的爱、亲情拴住了我的心)

七、板书设计: 12

姥姥的剪纸

姥姥

心灵手巧

勤劳善良

剪纸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神!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