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

发布时间:2020-03-02 21:30: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

下双镇沙河小学 刘海英

近几年来,在新课改的冲击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的教法不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我也曾一度陷入迷茫中和部分老师一样为了追求课堂的精彩,显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采”,把课堂当作表演的舞台,结果,“闹”过之后学生却无所收获。热闹背后,欠缺语文品味,只注意课件的大量运用,没有注意它的实效性,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思考、探究的实践时间;只注意问题的结论,没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然而当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又一次听、评课活动之后校领导语重心长的指导让我茅塞顿开:其实,不管课堂怎么改革,语文味永远不能改,而且要越改越浓。然而要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却并非易事。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那么,如何让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呢?

一、让语文味在“读”中发散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

读。”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一遍又一遍反复的读,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默读、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然,这里的“读”,正如崔峦老师所说“不是一遍又一遍的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是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如何让语文味在读中发散呢?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 师:请同学们细读2-9自然段,从文中找找什么原因让作者不愿意放鱼呢?

1、体会鲈鱼大美 生:大。

师:有何凭证?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请你读读有关的句子。 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这条鲈鱼大的? 师:你能读出鱼的大吗?

师:这么大的鱼钓起来容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师:从作者钓鱼的细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作者是个钓鱼“高手”。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个钓鱼“高手”的呢? 师:钓鱼“高手”眼中的鱼能有多大呢?用手势比画一下。 师:这条鱼确实大得让人吃惊,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这条鱼大得让人吃惊吗。(指导朗读:带着惊喜的感受再读,齐读) 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师:看来这条大鲈鱼确实很有魅力呀!它就这一点魅力吗? 师:从哪里看出它漂亮的呢?

出示: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师:谁能读出这条大鲈鱼的漂亮?(指导朗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们也感觉这条鱼是那样的美。

师:联系上文我们知道了作者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是个钓鱼高手,此时看到这么大、这么漂亮的一条大鲈鱼,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生:兴奋、高兴、得意。

师:是啊,他的兴奋和得意真是无以言表。你能用朗读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吗?试试看!指名读,得意吗?谁再来读?

师:如果是你钓到如此大,如此漂亮的鱼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再来读。 师:著名诗人范仲淹有一首诗《江上渔者》,诗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里。古人都爱鲈鱼,更何况刚满十一岁的小作者垂钓到这么大,这样漂亮的鲈鱼,他当然是希望把这条大鲈鱼——生:留下

师:作者还有把鱼留下的充足理由吗?

2、体会钓鱼辛苦

生:我钓到这条鱼很不易。

师:多细心的孩子呀,你读得很到位。不易也可以理解为挺辛苦,是吗?

师:怎么不容易?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作者钓鱼辛苦的?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充分感受到了作者钓鱼的辛苦,看来,为钓到这条鱼,作者是等了很久,而且颇费了一番功夫呀,的确不易。 我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体会作者内心的不舍与抉择的艰难,以问题“什么原因让作者不愿意放鱼呢?”作为突破口,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拒绝诱惑的艰难。言为心声,在读的时候他们自然就能把内心的情感不由自主地表露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离不开教师穿针引线地指导,而且要导得巧妙,不露痕迹,“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一旦你把学生引向情感的高潮,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如“火山爆发”式的喷发,此时,绘声绘色的读也就水到渠成了。接下来对文章的理解也变的顺理成章。

二、让语文味在“品”中释放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组织学生去细细地揣摩、体会,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的生动性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而课文中的关键词即是这儿的“一发”“一斑”,教师只要能发现它们,并巧妙地利用它们,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紧扣周总理生活“多么简朴”,工作“多么劳苦”等,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关键词、关键句,进而细细地揣摩、体会。在不断地品悟中感受到了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三、让语文味在“写”中流淌

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的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将写作向实践延伸,学生将兴趣融于写作当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关注现实的精神,从而将真实的感情落于笔端,使学生乐于表达。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往往过多注重学生阅读和说话的训练,认为读得响亮、说得流畅,语文教学目标就达成了,可细细想来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那就是写的训练。那如何把读和写不露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让语文味从学生的笔尖流淌出来呢?我认为,随堂小练笔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文章的情感上升为自己的情感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如我在教完《跨越百年的美丽》后,学生已经真切而又深入地体会到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投入了自己的青春甚至于整个生命,而她一生却视名利为粪土,用无私的奉献诠释了什么样的美丽才能跨越百年。此时此刻,学生心潮澎湃,于是,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说:“同学们,我想你们肯定有许多话想对居里夫人说,这样,把你们的心里话写在书的空白处。”学生情感的闸门一下子被我打开了,一段段鲜活的文字从他们的笔尖流淌出来,促使了语言实践和情感体

验的结合。

在教完《只有一个地球》后,我设计三个写作训练:

(1)用“璀璨、刀绞、毁坏、保护”四个词写一段呼吁人们爱护地球的话。(2)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以童话形式写一篇题为《地球母亲哭了》的作文。或写一篇读后感。(3)写两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语。要求主题要突出,语言要精练。

在学习课文后进行写的训练,是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小练笔使学生的语言、思维都得到了训练,并且他们也逐步领会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使用这种表达方法。这些课堂小练笔,是学生富有个性化和具有独特魅力的创作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他们会悟出写作的窍门,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使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又一次得到完美的统一。

总之,充满语文味的新课堂到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着语文的独特的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灵性的互动,这样的课堂也将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成为师生难忘的一次“人生旅行”。所以我坚信:唯有洋溢“语文味”芳香的语文课堂,方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听《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感

让趣味性洋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让爱芳香永存

让课外阅读馥郁芳香

让爱芳香永存

让语文味更浓

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
《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