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治国良言

发布时间:2020-03-02 08:38: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列子·说符》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管子 治国》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荀子 大略》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明 王廷相《慎言 御民篇》

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 贾谊《新书 大政上》

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管子 治国》

贤圣之君,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

----宋《李觏集 富国策》

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贤君》

廉者必使民俭以丰财,才者必使民勤以厚利。举廉举才,必以丰财厚利为征。

----清 唐甄《潜书 考功》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含今,未之尝闻。

----汉 贾谊《新书 无蓄》

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

----《毛泽东选集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者尽力而无耗弊,上者量民而用有节,则民与国庶几乎俱富矣。

----宋 欧阳修《原弊》

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下,而富国于上邪?

----《南齐书 武十七王传》

少数人有钱是假富,要多数人有钱才是真富。

----《孙中山全集 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

天下之所恃以为安者,财也,兵也。

----《明史》卷二一0《桑乔列传》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汉 王符《潜夫论 爱日》

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不好富也,富在于富天下。 ----唐 白居易《策林 不夺人利》

先饮食而后教诲;谓治人也。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仁义法》

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 ----李大钊《社会主义释疑》

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养民以论功,足食心养民。 ----清 唐甄《潜书 考功》

益食而民不饥,益富而国家实。 ----《隋巢子》

积贮者,天下之大命。 ----《汉书 食货志》

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 ----三国 蜀 诸葛亮《诸葛武候集 便宜十六策 治人》

虽官有百职,职有百务,要归于养民。上非是不以行赏,下非是不以效治。 ----清 唐甄《潜书 考功》

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 ----唐 吴兢《贞观致要》

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安民之术,在于丰财。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

民以食为天 ----《汉书 郦食其列传》

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 ----汉刘向《说苑 建本》 增加申论得分点的治国名言

发布日期:2008-03-12

这里我们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筛选出部分治国安家的名言警句,相信肯定会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左传•襄公十一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 《老子》六十四章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 《管子•版法》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 《尚书•五子之歌》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 《管子•君臣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

《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 宋•苏辙《新论下》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患:患难。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

明•黄宗羲《原君》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 《文子•下德》

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

(7)为政

政贵有恒 恒:长久不变。 《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弗:不。为wéi:做。 《尹文子》卷上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 宋•苏辙《新论中》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宋史•薛极传》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 宋•周敦颐《拙赋》

(8)纳谏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先民:古代贤人。询:询问,请教。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诗经•大雅•板》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 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9)审时适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 《淮南子•氾论训》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温总理引用诗词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王允的《论衡》,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03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

面对困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工作风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两岸关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税费改革: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抒。

2004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

今后工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存在困难: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两岸关系: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中国发展: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反腐败:不要犯胜利时骄傲起来、生活腐化的错误。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5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

面前的路: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台湾问题: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宏观调控:行百里者半九十。

三农问题:舒尔茨的一句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

中印关系:三千年前,印度有一篇著名的古诗叫《奥义书》,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文化辉煌。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 2006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

当前形势: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

两岸关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面对困难: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因特网管理:萧伯纳说,自由意味着责任,美斯特朗斯基说,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铁和公共汽车。

中印关系:梵典与华章,中印文化的交流。

2006年,针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关于互联网内容查审的问题时,温总理这样说:我想先引用两句话:一句是萧伯纳说的“自由意味着责任”;一句是你们美国老报人赛蒙·斯特朗斯基说的“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公共汽车和地铁”。一语表明政府对民众观点非常重视的政策。

2007年,“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温总理用这样的诗句提醒大家,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需要两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言简意赅,一针见血!而谈到民生的问题时候,又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温馨和深情!面对台湾问题,总理借用刘禹锡的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

2008年,再次面对台湾问题:“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寄语民众,两岸一家亲,血浓于水!谈到解放思想时,引用《诗经》和《诗品》中的经典:“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明确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张璐译文: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 ’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2、“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张璐译文: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

■工作历程: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像往常一样,诗词典故,旁征博引,运用之妙,令人赞叹。

比如,温总理在回答有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提到了信心问题,他用“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来期待中国和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明年春色倍还人”一句引用自唐代诗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全诗是: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希望中国的春色更亮丽。

温总理在回答记者有关国内生产总值“保八”问题时,他说,深知这场金融危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克服困难也不能脱离国际经济的影响。这时,温总理引用了一句古文“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此典故源出西汉刘向等著的《淮南子》,在卷六“览冥训”最后一段原文是:“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这两句古文的意思是,乞求火种不如自己钻燧取火,寄望于到外面汲水不若自己去凿井。温总理希望全体中国人都要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比喻和引用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温总理回答俄通-塔斯社记者时引用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一句名句。原诗题为《游山西村》,全诗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温家宝总理正是借用这句名句,来表明中国政府在巨大经济挑战面前,措施得当,实施及时果断有力,在经历困难考验之后,将会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1)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

○《老子》六十四章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管子?版法》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宋?苏辙《新论下》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患:患难。○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明?黄宗羲《原君》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文子?下德》

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

(7)为政

政贵有恒

恒:长久不变。○《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弗:不。为wéi:做。○《尹文子》卷上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宋?苏辙《新论中》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宋史?薛极传》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宋?周敦颐《拙赋》

(8)纳谏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先民:古代贤人。询:询问,请教。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诗经?大雅?板》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9)审时适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淮南子?氾论训》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一、社会现象的联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元/无名氏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魏/曹植《七步诗》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战国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白居易

二、为人处事的德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明/王骥德《韩夫人题红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传》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不可自暴自弃自屈。——陆九渊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太阳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己。——谚语

三、处理问题的方法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谚语

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谚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经营企业,是许多环节的共同运作,差一个念头,就决定整个失败。——松下幸之助

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富裕并不带来文明,而文明产生财富。——比彻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文明的建立不是机器而是思想。——托尔斯泰

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愉快的事情。——《韬奋文集》

一切事物日趋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巴尔扎克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鲁迅

四、追求探索的志向

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将相本无帅,男儿当自强。——宋/汪洙《神童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楚/屈原《离骚》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鹊楼》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罗曼.罗兰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高尔基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爱迪生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爱迪生

一、团结集体类:

团结就是力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众人拾柴火焰高;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人心齐,泰山移;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毛泽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二、奉献精神类: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周总理鞠躬尽瘁;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奉献了多少,而不是索取了多少。——爱因斯坦

三、金钱名利类: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时间就是金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四、群众基础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嘉奖;

五、学习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处处留心皆学问;

六、勤俭节约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七、改革方面:

胜败乃兵家常事;

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志者事竟成;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坚持就是胜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八、优缺点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九、目标希望类:

困难是弹簧,你若它就强; 船到桥头自然直; 坚持就是胜利;

十、人际关系类: 身正不怕影子斜;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人行,必有我师;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 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

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 北齐 .刘昼 )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 (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

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清.程祖洛)

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 。 (唐.陆龟蒙)

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

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

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说符》

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 (荀子)

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墨子)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

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

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

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

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

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

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战国策》 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

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 (三国.诸葛亮)

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

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 (清.梁佩兰)

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

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

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

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宋•杨时)

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

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宋.林逋)

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

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2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明.方孝儒)

释:能够探讨出《诗经》的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

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 (明.瞿式耜)

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

3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

释:凌乱的柳条还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的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良言

人生良言

劝世良言

治国经典语录

标语治国?

治国读后感

良言一句三冬暖教案

良言如金杂文随笔

万妈良言善语

梁善德语录——善德良言

治国良言
《治国良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励志良言 良言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