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1 18:30: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胡贵松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市近几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状况、特点及存在问题的简述,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思考。

〔关 键 词〕农业产业化 问题 对策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近几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初步形成了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为模式,发展马铃薯、生姜、杂交良种、优质米、苦荞、茶叶、林特产品、畜产品等地方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化格局,基本构建了“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中介服务”的推进机制框架,实现了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竞争力增强,带动力提高的发展态势。

一、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1、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增多,实力增强。截止2005年底,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由2003年的1家发展到13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由2003年的1家增加到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由原来的空白增加了9家)。2005年,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18443万元,形成固定资产737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395万元,利润786万元,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家(六盘水市食品总厂、六枝特区宏奇制药有限公司)。

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势头良好。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扶持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些农民专业协会被列入省级试点和农业部试点。2005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协会由2003年的90家发展到98家,其中农业协会52家,畜牧业协会46家,资产总额达283.1万元,固定资产达196.4万元,成员1.567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

3、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得到良好的发展。一是建立了一批相对规模化、标准化的原料基地。2005年底,我市重点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发展到13.372万亩。二是公司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增强。2005年,我市重点龙头企业开发加工生产的农产品品牌增加到20多个,在国内、省内举办的大型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博览会金奖、名特优农产品奖等荣誉称号,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三是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大大提高。200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协会)发展到111个,带动农户5.03万户,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5万户,专业协会带动农户2.53万户,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与全省比较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第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虽然我市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2家,但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的状态。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差,科技投入少,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包装、营销、品牌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和人才。

第二,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尽管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都确定了一些主导产业,但多是小规模、不成批量的产业,缺乏规模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和主导产业。有的地方由于龙头企业重复建设,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基地生产缺乏规模,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存在恶性竞争,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三,组织化程度较低。众多分散的农户直接面对市场,恶性竞争的后果使农户相互压价,收购商从中得利,有特色的产品在商场上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话语权。

第四,利益机制不完善。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没有健全,农户生产、企业加工、运销(个体)企业等环节相互脱节,农户在生产中得不到资金、技术的有效帮扶。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合作关系。

三、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十一五”是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期间要使全市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集群,基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有较大提升,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到201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在市内基地的比重占80%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个以上,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个以上,市级龙头企业24个,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个,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要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30%左右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引进国内外优而强的企业参与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先后重点建设4个规模较大、辐射力较强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全市各乡镇结合自身产业特点,成立产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产业协会,培养大批农产品营销人才和中介组织,把市场搞活,把产业做大做强。

(一)壮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

1、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龙头企业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

2、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接机制。企业要着眼长远计划,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订单规范产销双方权利和义务,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和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

3、加大投入,增强发展能力。要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

(二)建立产业化经营的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要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推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突出专业合作社建设。突出农村各类生产大户,贩运大户和经纪人利用其生产、经营、购销的优势组建;加大力度扶持基层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利用技术优势组建;积极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利用其资金、信息、管理和加工、流通优势组建;鼓励基层供销部门、科协和其他部门,利用人员、场地、经营优势组建。同时,突出培育一批加工、流通、信息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在强调数量扩张的同时实现质量的新提高。

2、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突出标准化的推广和运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以质取胜,注重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统一制定和实施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在合作社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社之间要互相协调、互相沟通,逐渐形成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

3、努力提高运行水平,突出开展经营活动,在向经济实体型上过渡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有向实体化过渡,才能增强服务实力和能力,其自身也才会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得到发展壮大。明晰产

权关系,使社员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和体观;坚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体观合作制的性质;鼓励企业化经营,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成一个实体化的市场主体。

(三)狠抓支柱产业,突出区域特色

1、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抓支柱产业,突出区域特色,必须更新观念,在政策指导上要促进异地农产品的消费和相互交流,大力提倡农民消费异地农产品。让农民既成为某些农产品的生产者,又成为其余农产品的消费者,减少自给农产品的比重,彻底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结构。

2、要强化突出区域发展。一个县区、一个乡镇要选择本地的优势农产品加以发展,集中各种资源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产品,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坝子区可以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工矿区重点发展乡镇工业、外向型农业和现代农业。山区则应重点发展粮食和畜牧业。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水资源丰富地区应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着力取得五个突破

1、在集中扶持上突破。由市县发改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认真研究制定当前和今后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做到计划、项目、资金有机统一。一是扶持内容集中。农业产业化主要扶持生态畜牧业、粮食主产区、优质经果菜区。二是扶持对象集中。主要扶持省市级龙头企业。三是扶持资金集中。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和用于农业产业化项目的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乡镇企业发展基金等项目资金要相对集中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组织。

2、在品牌战略上突破。要切出一定比例的产业化专项资金用于龙头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产品质检中心。在实行贷款贴息基础上,筹措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农业类、科技成果、产品质量认证和国际国内名牌的龙头企业。

3、在人才培育上突破。制定和实施农业产业化领导干部和龙头企业家培训计划,市县两级财政要切出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和干部队伍培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4、在监测管理上突破。市县农业部门要组织产业化成员单位定期对龙头企业进行评估和监测,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增加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二是强化利益联接机制,确保产业化项目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建立农业产业化项目库,项目管理规范化。

5、在优化环境上突破。在硬环境上,一是重点解决好绿色通道问题;二是围绕龙头企业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重点搞好省级龙头企业的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在软环境上,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搞好政策落实;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领导,协调统一。三是围绕农业产业化组织,搞好以流通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资料:

1、2006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会议交流材料。

2、经济日报2005年9月14日5版: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贵州日报2005年7月12日5版:遵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五突破”。

4、经济日报2006年11月13日5版: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经营汇报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经营总结

县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经营申请

关于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关于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