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发言稿

人才产业化讲话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2 08:34:24 来源:发言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通辽市人才储备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储备人才人选,同志们:

大家好!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多月紧张有序的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通辽市直首批储备人才上岗签约仪式,这是我市人事人才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市的人才储备制度已经建立,人才储备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刚才,市直首批选拔的20名储备人才与市人事局签定了《储备人才协议书》;一会儿,储备人才服务单位代表和储备人才代表还要分别作表态发言。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代表通辽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向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的20名储备人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人才储备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和人才储备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人才储备,是人事人才工作的一项新内容;把优秀人才储备到专业对口的单位进行编外使用,是我市开展人才储备工作的一项创新性举措。下面,结合我市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储备制度,确保人才储备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世纪、新阶段,人事人才工作要完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历史使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工作全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人才储备制度正是促进人才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当前和未来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储备、配置和培养的人才储蓄机制,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人才资源开发措施。

(一)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开展人才储备工作,是加快推进人才流入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今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办公厅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才流入区建设的意见》。作为贯彻落实这一《意见》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辽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人才储备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开展人才储备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政策措施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使我市人才储备工作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进一步清晰,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储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同时,为把人才流入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1245”人才储备、人才引进工程,“1245”的“1”就是全市每年要储备100名优秀人才,其中市直20名,每个旗县市区各10名。今天签约仪式的成功举行,说明今年市直储备20名优秀人才的任务已圆满完成;从对各旗县市区的调研情况看,各地的人才储备任务也将于年底前完成。

(二)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开展人才储备工作,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人事人才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通辽市“实现率先崛起”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基本方针。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人才队伍,是实施好人才强市战略重要保障。而我市目前人才队伍的状况,无论是在总量、结构还是层次上,都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是扩大人才队伍总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重要措施,但是,通辽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条件不如发达地区,因此,在高度重视人才引进的同时,更要坚持自力更生,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以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为依托,通过人才储备,把现有人才留下来,把外地的人才引进来,特别是要把我市的高校毕业生引回来。今年储备人才的专业,涵盖了医学、农学、电气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等6个类别15个急需紧缺专业,就是人事部门在对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的;选拔的20人当中,有硕士研究生11人,本科生9人,层次高、素质好。有理由相信,按照每年储备100人的目标,这批优秀人才必将在我市今后扩大人才队伍总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素质过程中,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开展人才储备工作,是解决我市人才短缺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市的人才队伍一方面存在着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以及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由于受编制等原因的限制,有用的人才进不来的问题,造成了人才短缺与人才闲置甚至是人才外流并存的局面。因此,采取编制外使用等灵活多样的措施大力选拔和储备人才,对于逐步改善全市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增强人才队伍活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建立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人才储备制度,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解决目前我市高校毕业生返乡率低、就业难度大等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人才储备,在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储备优秀人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和储备人才的成功实践,来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示范作用,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在基层的广阔天地建功立业。

二、切实增强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和完善人才储备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人事部门一家能够完成的,需要各有关方面特别是人才储备单位的支持协作和储备人才的自身努力。这里,重点强调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各储备单位和主管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高度重视人才储备工作。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储备单位的主管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各储备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储备人才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二是要落实工作岗位。各储备单位要在本月底前落实好储备人才的工作岗位,并将岗位落实情况报人事局人才流动开发科。落实岗位的原则是,要根据储备人才所学专业及其特长来合理安排;要坚持“储用结合”,适度地给储备人才派任务、压担子,有意识地对储备人才进行培养和锻炼,为他们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能力基础。三是要搞好跟踪管理和服务。各储备单位要加强与储备人才的沟通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工作状况和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创造良好环境。四是要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做好储备人才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工作,客观、公正地反映他们的工作情况,并将具体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组织人事部门。

(二)、储备人才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投入人才储备工作。今天签约的20位优秀人才,是市直选拔的第一批储备人才,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获得这样的机会,既是一种荣誉,更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和期望。所以,希望同志们认真履行协议,珍惜荣誉,把握机会,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两年后交上一份让自己、让单位、让组织满意的答卷。为此,提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志们上岗后,要尽快适应环境,熟悉业务,自觉克服困难,服从单位安排,认真做好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二是希望同志们要虚心学习。经过层层选拔能脱颖而出,说明大家在学校里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重要的是,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同志们要虚心向身边踏踏实实工作的同事们学习,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前辈专家们学习,在提高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使理论得到新的升华。三是希望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养成并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尊重领导、尊重同事, 以自身良好的言行、优良的素质、奋发有为的工作来获得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为今后的发展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建立完善为储备人才提供良好服务的保障机制。组织人事部门作为人才储备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象对待自己的子弟一样,满腔热情地关心、关怀和关注储备人才,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协调有关方面,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储备人才健康成长,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一是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使各级领导和各有关方面,了解人才储备工作、重视人才储备工作、支持人才储备工作,为人才储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二是做好政策实施和待遇落实工作。要妥善办理储备人才储备期内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疾病住院医疗保险;要保证储备人才每月不低于1000元的生活补贴足额及时发放到位,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要建立联系制度,随时保持与储备人才的有效沟通,把人事部门办成“储备人才之家”。还要注意做好储备人才的人事档案管理及其他服务工作。总之,要通过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为储备人才提供良好服务的长效机制,来确保人才储备政策的连续性和生命力。

同志们,今年,是开展人才储备工作的第一年,开局至关重要。各有关方面要站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储备生力军的高度,全面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人事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主管部门及储备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储备人才要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共同为建立和完善人才储备制度而努力工作。

谢谢大家!

推荐第2篇:产业化

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初探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农业正处在“爬坡”时期,农民增收困难加大,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是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本文,从发展产业化的意义、我过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来详细阐述。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意义问题对策制度

正文

1.1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概括起来说就是走市场化和集约化的道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多种类型贸工农一体化组织,使企业与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纳入社会化大生产之中,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综合效益,形成自我发展新机制

其特征表现为:①生产舰模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②生产标准化。依靠科技进步,实行专业化分工,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技术、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检测、统一质量标准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所在。③产供销一体化。通过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引导带动农业产业化的产供销一体化,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所在。④经营市场化。根据市场的供需情况决定生产的品种、质量、规模、核算成本,以追求最高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农业产业化的目的所在。

1.2推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国家投入能力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对农业投入比例下降、绝对额有限,农业基础脆弱,比较效益低下,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分散的小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单纯的原料性生产比较效益低,没有竞争力,难以进入社会化大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成为市场农业发展的瓶颈。三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被分割,农业部门留下产中环节归让工商部门,实行多部门“条条”管理,中间环节多交易成本高,致使农业比较效益低,成为市场农业发展的体制障碍。这三大问题,也是造成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转移的最直接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各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证明,能够突破小农户瓶颈约束,排除传统体制障碍,增强市场农业发展动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新路子和有效途径

1.2.1推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

我国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口1。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1.2.2推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

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

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向深度进军的过程。

1.2.3推行农业产业化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通过组织农户,

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

优势,依靠精深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创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

国内外市场参与竞争.1

1.2.4推行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人多

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人口较多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变。我国

不可能走西方国家靠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发展农业产业化,

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在

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合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

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

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1.2.5农业产业化能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和配置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其核心是:

围绕某主导产业或相关的若干骨干产品,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

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其实质就是把

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领域扩大、涵盖到第

二、第三产业领域,通过某个农产品,

一、

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增

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2.6农业产业化可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门路

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广大农户

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将农业再生产过程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

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

生产.

1.2.7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90年代以来我

国农业发展的两大战略目标,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城镇转移的根本措施。

只有依靠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才能更好地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增加对农业

的物质和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的产出率和商品率,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和农产

品有效供给的目的:也保有依靠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效

益为中心,围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品,组成贸工农各方参加的利益共同体,通过

开展加工、购销等,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使农业成为

高效盈利产业。

2 我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

得了明显成效。如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优化,龙头企业的带

动能力增强、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继续完善等2。到20O6

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54 842个,同比增长14.1% ;带动农

户9 098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6.7% ,同比增长4.3%;农户从事产业化

经营年户均增收l 486元,同比增长l1.2%。但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依然偏低,我国龙头企业的

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较弱,农业产业化政策

不完善等。

2.1 农业产业化政策不完善

制定某种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它可以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集中资金、技术、人才保证该产业的优先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乡镇企业之后,我国农民的又一大发明和创造,是我国农村第二步改革的

重要内容。政府虽在不同时期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但政策、法规尚

不配套不完善,无法使产业化向更深的方向发展。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迫切需

要制定一系列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法规政策加以引导和规范,才能真正将

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好,形成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

进一步深化和升级。。

2.2 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于现实

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 其自身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观念,直接影响

着农业发展的要求,也影响着自身收入的稳定增长。尽管农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但相当部分农民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仍然不足,或者误认为种地不需要懂得市场经

济,致使市场经济观念不强,缺乏相应的前瞻力和判断力,甚至凭传统经验、主

观意志办事。在种植生产上不注意观察市场动向、分析市场变化,乐于跟风、随

大流,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要么都涨,要么都跌。

2.3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滞后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客观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根据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必须要有完善

的农业服务体系强有力的支持。而目前的情况,一是市场信息的匮乏和滞后,不

少地区缺乏必要的市场信息渠道,乡村所得到的信息质量不高,一般性信息多,

有分析的供求信息少。而农民又缺少收集、加工、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因此,

结构调整中,简单模仿,从众现象比较普遍 , 产品结构的雷同,造成产品供求

新的不平衡。二是技术服务体系难以适应结构调整的需要,缺乏必要的技术服务。

许多地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很不健全,服务机构单一 , 服务内容主要还是传统

产品,服务方式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形成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农牧业技

术服务农民急需的技术帮助得不到服务提供。

2.4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规模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但是,我国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资源

的土地,其农户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仅0142 hm2,而美国、西欧各国、日本、韩国

2则分别达19

512、18~6

9、1

14、112 hm , 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狭小, 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失去依托。大量的、分散的小农

户的存在,使农民在产前、产后、技术服务等方面同时面临极大的外部不经济,从而阻碍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发展。

2.5农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不畅

农业信息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是深刻而多方面的。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提供

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和灾害性气候与病虫预报等方面。这对产业化的实施成功与

否几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例如,产业化的科学决策首先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

市场信息不灵,则往往导致项目选择的失误。但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市场尚处于初

级发展阶段,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各部门、各行业

各自为政,甚至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缺乏整体设计与相应的法律政策协调,影响

了信息市场的合理、有序交易。大多数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网络化信息市场,农

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储存和传递仍处于原始阶段,农业信息不能及时、快速、

准确地传递到农民手中,农业信息难以得到有效吸收和利用。目前国内已明显出

现的蔬菜产业过热、过剩现象,即是最好的证明。至于因为农户不能及时把握市

场信息而导致盲目生产乃至遭受损失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必须强调的是,以农

户或村社为单位的失误造成的损失毕竟是有限的;但如果是专业化、规模化和区

域化的生产因信息导致失误而造成损失那将是灾难性的。

3 发展对策

3.1 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应在落实好现有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围绕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完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部门都有其

相应的任务。

3.2 抓好“龙头”建设

龙头企业一端连着农户,一端连着市场,肩负着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共同致富的

重任,是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好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带起一种或

几种农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带动一方农民致富。因此,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

3.3促进农业科技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农业科技企业集科技、生产和经营于一体,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机制灵活,

营销手段有力,市场反应迅速,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强大推进器。我们常提及美

国农民只占人口的2%,但忽略了还有17% 的人口近2000万人分布在大大小小的

公司,为农户提供农业科技产品和服务。农业科技企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 也是发达国家实现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鉴于我国农业及农业产业化

发展的“瓶颈”正在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实状况,因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企

业将是我国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战略步骤之一。我国农业科技

企业的发展应该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高科技战略紧密结合,当前应着力

改造和培育一批技贸工农一体化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民营科技企业。

3.4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乡镇企业,并与小城镇建设以及户籍制度政策相结合,使大批农民与原来承包的耕地脱钩,促使土地相对集中;二是下功夫研究耕地流转制度, 特别是要研究使那些拥有耕地而不愿意种地的农民放弃耕地的流转机制;三是对规模经营者在各方面给予扶持和服务,使其顺利发展。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逐步推开并形成共识,规模经营的内涵和外延将得到新的升华和扩展。以企业为龙头,在尽可能不触动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运行的前提下,把成千上万的农民组织起来,使千家万户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与广阔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是最具推广价值且符合中国国情的规模经营。此外,企业以购买和契约的方式,获得农业资源的长期使用权,实行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也是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

3.5解决体制问题

旧的农业管理体制已不适应产业化经营,迫切需要建立和形成新的管理体制。要不断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理顺体制,为产业化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 境;要建立完善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农户按照“公司+农户”的基本方式,并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要指导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分配方式,密切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经济关系,提高合同履约率;要加快培育发展中介组织,积极推动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造,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学文.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农村

经济版,2003(7):60.

[2]唐义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农村经济,1999(10):12—13.

[3] 曲忠庆.农业产业化与科技进步[J ].中国农业教育,2000, 342 : 16219.

[4]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 真正的农村产业革命[J ].农业经济问题,1998,218 2 : 27231.

[5 ] 李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0, 147(3) : 18219.

[6] 顾焕章, 刘红明.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探讨[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3 1: 972100.

[7] 李平福, 韩建民.农业保险——农业产业化的必要保障[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 18(6) : 3602362.

[8] 王永香.农村中农业科技信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教育,2000, 342 : 10211.

[9]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沿海地区农业规模经营问题.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6.165.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1999~2000 年: 中国农村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 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

[11] 牛若峰 .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8.2.

[12] 韩俊等 .产业化: 中国农业新趋势[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5.

推荐第3篇:在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人才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和北京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区前几年的人才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人才工作任务。秀芳同志宣读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区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希望各单位结合各自的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个单位和个优秀人才的发言也很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去年年底,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曾庆红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地分析了我国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科学人才观,明确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月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杜德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出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把首都人才工作推向新阶段的号召,明确了全市加强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我们要在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和北京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工作的实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大胆实践,努力把全区人才工作推向新阶段。

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对资源的争夺也正在从以物质资源转向以人力资源为主,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北京提出的要在年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也要求我们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早日实现一城带四区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 。

北京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大力培养各类人才,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我们各项事业中来,为一城带四区发展思路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全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⒈努力营造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基础。我们要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稳定、吸引、激励、使用人才的有关政策,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支持各类人才在我区创业,施展才华搭建广阔的舞台。

一是大胆使用,用事业吸引人才。要把着眼点首先放在优化党政干部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上。大胆启用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将优秀人才充实到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的领导岗位。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试用期制等制度,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力度,为优秀人才腾位子,多种形式为后备干部创造锻炼成长机会,通过采取挂职、任职、交流、轮岗等多种形式,安排优秀后备干部到条件较差、问题较多的岗位去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鼓励企业面向社会招聘经营管理人员,把各类优秀人才纳入视野,大胆启用学有专长,具有较强行政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政府机关任职。

二是完善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的政策措施。要重视解决人才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医疗、子女上学、保险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对引进人才实行简化入户手续,打破人才身份和所有制限制,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三是注重关怀,用感情留住人才。建立区级领导联系专家制度,部门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用人单位联系科技拔尖人才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各类优秀人才表彰、宣传的力度,大张旗鼓地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各类人才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定期组织各类专家、科技拔尖人才参加外出考察、休假;利用媒体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业绩和贡献,努力营造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舆论环境。

⒉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重点,突出抓好四支队伍建设。

要实现人才强区的总体目标,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关键是要找准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在重点问题上下功夫。有重点才会有政策,有重点才会有突破,有重点才会有成效。根据我区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实现一城带四区发展思路对人才的要求,我区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及实用技术人才这四支队伍的建设,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是要突出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增强科学决策、驾驭全局、开拓创新等能力。要适应政府转型和执政方式转变的需要,大力培养现代政府管理人才,造就一批适应公共行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要求的各类政府管理专家。

二是要突出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具有强烈敬业实干精神、经营管理能力、开拓创新意识、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熟悉国际经济和法律的企业家队伍。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创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承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建立以股权为核心的符合企业家职业特点的激励约束机制;抓紧实施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制度。采取公开选聘企业领导人员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力度。

三是要突出抓好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统筹规划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形成高低有序、分工合理、相互衔接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体系。抓紧打造一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尖端人才。集聚起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综合实力较强的高层次人才,并逐步向其它行业、领域拓展,充分发挥人才高峰的扩张效应。

四是要突出抓好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要以增强职工队伍的职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就业、再就业能力为重点,加强各种技能人才培养,加大百行百业特色人才培养;以提高农民素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⒊加快机制创新,革除体制弊端,全面构建人才高地。

全面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党管人才的基本内容。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的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把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成长,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作为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人才引进、培养、流动、激励等工作的体制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筑一城带四区建设的人才资源高地,要把立足点放在人才资源的自主培养和自主发展上,放在现有人才潜能的开发上,坚持以培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以加强人才能力建设为主题,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形成用得上、留得住的新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营造吸引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促进优秀人才向老区集聚。

重点从区内外招聘一批具有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开发与管理、建材工程与管理、现代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网络管理、高新技术运用与开发、经济与行政法制管理、财会金融与资本运营、教育和卫生等专业知识的急需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积极培育和完善人才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上的基础性作用,确立用人单位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基本主体的观念。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实现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探索人才资本增值的有效途径。建立人才奖励制度和引进人才优惠政策,探索建立以业绩为取向的分配机制。

⒋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人才素质,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

推荐第4篇:在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这次人才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和北京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区前几年的人才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人才工作任务。秀芳同志宣读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区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希望各单位结合各自的实际,切实抓好落实。3个单位和2个优秀人才的发言也很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

、充分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去年年底,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曾庆红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地分析了我国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科学人才观,明确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3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杜德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出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把首都人才工作推向新阶段的号召,明确了全市加强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要在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和北京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工作的实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大胆实践,努力把全区人才工作推向新阶段。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对资源的争夺也正在从以物质资源转向以人力资源为主,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北京提出的要在2008年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也要求我们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早日实现一城带四区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山城。为政之要,贵在用人。有非常之人,才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才有非常之功。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样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在,越是发展快的地方,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大;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更加尖锐。有了人才才能吸引更多的资本,才能带来更多的项目,才能更充分地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出来。我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就必须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大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努力创造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构建人才建设新高地,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重点抓了党政干部队伍、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并积极培育人才市场,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使全区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深切地认识到,我区人才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全区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人才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高、中级人才短缺。据统计,目前我区专业技术人员有7706名,仅占全区总人口的3.27,大本以上学历人员较少,研究生以上学历,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7。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十五期间我区产业结构较大幅度的调整和一城带四区的需要。二是行业分布不尽合理。我区493名高级专家中,大部分分布在教育、卫生战线,其他部门只有113人,仅占高级职称人员总数的23,远远不能满足四区建设的全方位需求。从我区专业技术人员行业分布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人才拥有量较少,这意味着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和经济、产业、科研等部门直接为我区经济建设服务的人才相比非常短缺。以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为例,服务于我区

一、二产的只有56人,仅占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1.35。除龙泉镇、永定镇外,其他镇的专业技术人才拥有量仅占全区的0.92,其中仅有13人在专业技术岗位,以不足1的人才拥有量承载着98.5的地域面积。由此可见我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三是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我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所处地域对人才吸引力不强。同时在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趋势下,工资、待遇相对偏低,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不理想,造成区内一部分人才外流,区外人才不愿来。此外,受现行体制的影响,区内人才的相互流动也受到限制。存在上述问题,说明我区的人才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各工委、党委、党组要从全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在全区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大力提升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按照中央要求,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大力推进人才管理体制的改革,努力冲破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的束缚,促进全区人才体制的转型,切实创造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社会环境。

二、明确任务,制定措施,全面推进全

推荐第5篇:在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人才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和北京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区前几年的人才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人才工作任务。秀芳同志宣读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区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希望各单位结合各自的实际,切实抓好落实。3个单位和2个优秀人才的发言也很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去年年底,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曾庆红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下发了《中共中央xx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地分析了我国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科学人才观,明确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3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杜德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xx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出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把首都人才工作推向新阶段”的号召,明确了全市加强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我们要在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和北京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工作的实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大胆实践,努力把全区人才工作推向新阶段。

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对资源的争夺也正在从以物质资源转向以人力资源为主,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北京提出的要在~年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也要求我们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早日实现”一城带四区”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山城。

为政之要,贵在用人。有非常之人,才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才有非常之功。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样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在,越是发展快的地方,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大;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更加尖锐。有了人才才能吸引更多的资本,才能带来更多的项目,才能更充分地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出来。我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就必须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大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努力创造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构建人才建设新高地,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重点抓了党政干部队伍、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并积极培育人才市场,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使全区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我们必须深切地认识到,我区人才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全区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高、中级人才短缺。据统计,目前我区专业技术人员有7706名,仅占全区总人口的3.27%,大本以上学历人员较少,研究生以上学历,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7%。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十五”期间我区产业结构较大幅度的调整和”一城带四区”的需要。

二是行业分布不尽合理。我区493名高级专家中,大部分分布在教育、卫生战线,其他部门只有113人,仅占高级职称人员总数的23%,远远不能满足”四区”建设的全方位需求。从我区专业技术人员行业分布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人才拥有量较少,这意味着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和经济、产业、科研等部门直接为我区经济建设服务的人才相比非常短缺。以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为例,服务于我区

一、二产的只有56人,仅占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1.35%。除龙泉镇、永定镇外,其他镇的专业技术人才拥有量仅占全区的0.92%,其中仅有13人在专业技术岗位,以不足1%的人才拥有量承载着98.5%的地域面积。由此可见我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三是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我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所处地域对人才吸引力不强。同时在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趋势下,工资、待遇相对偏低,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不理想,造成区内一部分人才外流,区外人才不愿来。此外,受现行体制的影响,区内人才的相互流动也受到限制。

存在上述问题,说明我区的人才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各工委、党委、党组要从全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在全区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大力提升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按照中央要求,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大力推进人才管理体制的改革,努力冲破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的束缚,促进全区人才体制的转型,切实创造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社会环境。

二、明确任务,制定措施,全面推进全区人才工作。

新时期我区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及北京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大力培养各类人才,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我们各项事业中来,为”一城带四区”发展思路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全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努力营造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

&nbs

p;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基矗我们要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稳定、吸引、激励、使用人才的有关政策,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支持各类人才在我区创业,施展才华搭建广阔的舞台。

一是大胆使用,用事业吸引人才。要把着眼点首先放在优化党政干部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上。大胆启用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将优秀人才充实到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的领导岗位。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试用期制等制度,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力度,为优秀人才腾位子,多种形式为后备干部创造锻炼成长机会,通过采取挂职、任职、交流、轮岗等多种形式,安排优秀后备干部到条件较差、问题较多的岗位去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鼓励企业面向社会招聘经营管理人员,把各类优秀人才纳入视野,大胆启用学有专长,具有较强行政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政府机关任职。

二是完善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的政策措施。要重视解决人才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医疗、子女上学、保险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对引进人才实行简化入户手续,打破人才身份和所有制限制,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三是注重关怀,用感情留住人才。建立区级领导联系专家制度,部门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用人单位联系科技拔尖人才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各类优秀人才表彰、宣传的力度,大张旗鼓地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各类人才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定期组织各类专家、科技拔尖人才参加外出考察、休假;利用媒体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业绩和贡献,努力营造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

2、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重点,突出抓好四支队伍建设。

要实现人才强区的总体目标,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关键是要找准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在重点问题上下功夫。有重点才会有政策,有重点才会有突破,有重点才会有成效。根据我区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实现”一城带四区”发展思路对人才的要求,我区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及实用技术人才这四支队伍的建设,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是要突出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增强科学决策、驾驭全局、开拓创新等能力。要适应政府转型和执政方式转变的需要,大力培养现代政府管理人才,造就一批适应公共行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要求的各类政府管理专家。

二是要突出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具有强烈敬业实干精神、经营管理能力、开拓创新意识、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熟悉国际经济和法律的企业家队伍。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创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承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建立以股权为核心的符合企业家职业特点的激励约束机制;抓紧实施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制度。采取公开选聘企业领导人员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力度。

三是要突出抓好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统筹规划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形成高低有序、分工合理、相互衔接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体系。抓紧打造一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尖端人才。集聚起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综合实力较强的高层次人才,并逐步向其它行业、领域拓展,充分发挥人才高峰的扩张效应。

四是要突出抓好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要以增强职工队伍的职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就业、再就业能力为重点,加强各种技能人才培养,加大百行百业特色人才培养;以提高农民素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3、加快机制创新,革除体制弊端,全面构建人才高地。

全面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党管人才的基本内容。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的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把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成长,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作为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人才引进、培养、流动、激励等工作的体制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筑”一城带四区”建设的人才资源高地,要把立足点放在人才资源的自主培养和自主发展上,放在现有人才潜能的开发上,坚持以培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以加强人才能力建设为主题,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形成用得上、留得住的新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营造吸引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促进优秀人才向老区集聚。

重点从区内外招聘一批具有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开发与管理、建材工程与管理、现代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网络管理、高新技术运用与开发、经济与行政法制管理、财会金融与资本运营、教育和卫生等专业知识的急需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积极培育和完善人才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上的基础性作用,确立用人单位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基本主体的观念。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实现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探索人才资本增值的有效途径。建立人才奖励制度和引进人才优惠政策,探索建立以业绩为取向的分配机制。

4、加强人才资源

能力建设,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人才素质,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要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矗我区距京城较近,农业人口所占比重相对较低,门城地区聚集人口较多,可以充分利用北京人才汇集,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与高校、院所广泛建立联合,走出去、请进来,多种形式提升人的素质。要在党政机关培养造就一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知识与能力、善于治党理政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尝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发现、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科学精神、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高级专家;同时培养一批掌握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和大批适用人才、实用人才。

一是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完善培训计划,积极创新干部培训的思路,在完善干部脱产进修、计划调训、中心组理论学习、在职自学、理论业务考核学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利用首都人才聚集、科研院所和高校集中的资源,抓好开放式培训。选派优秀干部和各类优秀人才到高校进行学习,有针对性地组织领导干部到区外、市外挂职锻炼,开阔视野和眼界。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讲授行业、学科的最新知识,组织学习、进行学术研讨交流,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短期培训、高级研修及攻读工商管理等方式,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及其后备人才的培训,增强驾驭市场能力,掌握先进管理理念,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围绕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开发和创新创业能力,强化科研实践、学术交流、专业研讨等措施,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类人才全面发展。”一城带四区”事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具备较高的科技知识水平和能力,而且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各类人才的头脑,促进各类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要根据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特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改进方法,丰富载体,增强实效,引导各类人才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

5、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探索产权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多种形式的奖励。

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对为全区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较高荣誉并实行重奖。进一步规范各类人才奖项。坚持奖励与惩戒相结合,做到奖惩分明,实现有效激励。

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为推进人才工作深入发展提供保障。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做好人才工作关键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各工委、党委、党组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工作职能,切实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战略地位,当作牵动全局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一是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按照管好用活的要求,搞好统筹规划,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经常研究并适时制定具有指导性的政策措施,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党政一把手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亲自抓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在人才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成为”知识分子之家”、”人才之家”。各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目标一致地做好工作,形成整体合力。

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和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的客观规律。各级党委、政府都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不断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和方法。要努力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咨询决策机制,积极推动社会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的建设,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充分发挥专家的参谋咨询作用。党委、政府在作出人才方面的重大决策前,要通过各种形式,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针对性。

三是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把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力求实效。对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党政主要领

导要亲自挂帅,一抓到底。要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制,分工明确,任务到人,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加大考核力度,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年度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考核结果要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探索加强与专家联系的方法与途径。在生活上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和人民,不断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同志们,落实”一城带四区”发展思路,需要大批优秀人才,也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区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现代化新山区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6篇:产业化自查报告

元坝镇人民政府

关于2010年农业产业化的自查报告

中共苍溪县委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委员会:

今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县第十一届党代会四次会议确立的农村工作目标,立足地方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在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依托自然优势和打造元龙片张滩、安全梨芋产业示范园,井坝现代农业园区的有利条件,不断调整和优化结构,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创新工作理念、增强工作措施,实现了我镇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和发展。

一、目标任务

1、新植猕猴桃3200亩,新建特色园4个,示范园管理2010亩,搭架1380亩,总产量1000吨。

2、兔出栏6万只,向企业交售3万只。

3、生猪出栏6.6万头,商品猪出栏4.1万头。

4、新造林1100亩,林权流转800亩。

5、新建专合组织3个,巩固完善专合组织2个。

6、新培育业主大户6个,巩固业主大户1个。

7、建养殖小区2个。(兔产业养殖小区1个,生猪养殖小区1个)

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新植猕猴桃1800亩,示范园管理2180亩,非示范

园管理250亩,其中搭架1680亩,年总产量1100吨,新植

亩数占目标任务的100%.

2、存栏肉兔3.18万只,出栏6.8万只,其中向企业交

售3万只。出栏任务占目标任务的113%。

3、出栏生猪7.59万头,其中商品猪4.1万头,存栏母

猪达4733头,出栏数占目标任务的115%.

4、新植工业林1380亩,林权流转1008亩,新植林占

目标任务125%.

5、新建专合组织3个,巩固完善专合组织2个,即新

建将军猕猴桃专合组织、井坝生猪专合组织、井坝肉兔专合

组织,巩固完善井坝猕猴桃专合组织、九盘雪梨专合组织。

占目标任务的100%.

6、新培育业主大户38个。其中猕猴桃种植大户8个,

生猪养殖大户2个,肉兔养殖大户2个,造林业主4个,水

产养殖大户12个,大棚蔬菜种植大户9个,肉牛养殖大户1

个。巩固猕猴桃业主大户1个。新培育业主大户占目标任务

620%.

7、建养殖小区3个。即文昌生猪养殖小区,井坝肉兔

养殖小区,青树水产养殖小区。占目标任务的150%.

三、采取的措施

1、定目标,强化管理抓领导。我镇成立了农业产业化

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负总责,每项产业确定一名副职专抓,

并落实到产业助推员具体抓。整个工作严格按照年初既定的

目标任务开展,切实落实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活力,

确保每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党委、政府将农业产业化工作

纳入各村目标管理,作为对镇、村、组干部评先选优和年终

考核的依据。

2、变观念,创新机制促发展。为增强干部群众的发展

意识,转变其传统农业生产观念,镇政府通过办培训班和实

地参观学习,看别人,比自己,找差距,创新订单农业、诚

信农业、生态农业等产业化发展思路,组建专合组织,降低

农业生产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3、定思路,依托项目抓产业。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一

主三化五动”跨越思路,主抓了猕猴桃、生猪、蔬菜三大产

业,依托打造川北地区现代农业园区样板工程和灾后重建等

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着力打造井坝村1500亩猕猴桃园区

品种改良和搭架任务,完成了10万只肉兔养殖场及万头猪

场的一期工程,建起了张滩、九盘、高桥、玉台村四个高标

准、高质量的生猪养殖小区,稳步推进裕群、鲜家沟无公害

蔬菜、青树村水产养殖,巩固拓展全镇优质粮油的生产,最

终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产业。

4、强引导,示范表率建基地。为加快产业发展、强化

基地建设,镇上成立了5个工作片区进行分区打造,老元坝

片依托将军国家级旅游村推进乡村旅游和猕猴桃发展,张王

片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了井坝的猕猴桃和肉兔基地,

店子片着力打造青树的水产养殖和鲜家沟无公害蔬菜的基

地,为富农增收打下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首先,资金缺乏。由于农户的经济基础还较薄弱,农民

的可支配收入还不够,要是农户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还

很困难。

其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不稳

定的因素,导致一些业主大户瞻前顾后,影响产业的有力推

进。

其三,企业与农户利益机制连接不紧密,订单不能很好

落实。

其四,政府资金对农业产业转移投入不足等。

五、2010年计划安排

结合2009年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实际,镇党委、政府按

照十七大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

展,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对来年工作早计划、早安排,努

力实现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00九年十二月十日

主题词:农业产业化自查报告元坝镇党政办公室2009年12月10印

推荐第7篇: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

王芳洁

今日,由建设部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下称“住博会”)在北京举行,工业化住宅体系成为本届住博会重点推广技术。从万科的新里程工程动工,到今天工业化住宅体系的推广,住宅产业化、工业化日益被中国国内接受和熟悉。作为最早提出住宅产业化的国家,日本一直成为中国推动住宅产业化的范本。但是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史与日本不尽相同,因此在推动住宅产业化时不应完全参照日本,更应多参考欧美国家的经验。

住宅产业化的定义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的副总工程师,你认为什么是住宅产业化?

孙克放:住宅产业化实际上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由日本最先提出的。在当时的日本,电视机和汽车都已经实现了工厂制造。另外,在当时2~3层的独立住宅占据了整个国家的67%。于是人们想到了用生产电视机和汽车的方式生产住宅。但是日本住宅的生产方式不是由开发商来完成的,而是制造商打入了住宅建设领域。例如三井重工,原先的主业为钢铁铸造;积水则为供水管道生产商;大和则是施工企业和临时工棚的生产商等。

日本住宅产业化的标志是用工业化的方式生产住宅,而这是由生产小住宅开始的。一方面当时日本的房地产有大量需求。人力已经盖不过来。第二,经济具有大规模生产的力量。20年前在中国,住宅产业化根本无法提起来,经济力量还没有达到。第三,社会化大生产的实现,制造业进入房地产领域。这其中还包括社会化大流通的实现。

因此在日本,虽然有住宅产业化的说法,但并没有独立的住宅产业,因此这个行业涵盖了所有产业层次,既包括钢铁制造等第一产业,也包括第

二、第三产业。在中国我们称之为带动上下游的产业链。

但是,住宅产业化也仅是在日本提出的,在英语词典中,产业化和工业化是一个单词,因此其他大部分国家都将之称为工业化。实际上都是一样的。联合国对于产业化有六点定义,其中包括用工业生产来代替手工操作,标准化问题,现代化管理问题,科研一体化问题。

也就是说,住宅产业化或者工业化改变的是一种生产方式,因为按照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产品的质量也不高。工业化避免了这种问题。使住宅的质量实现均衡。将住宅产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科技密集型。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来看,日本的住宅产业化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国,在推动住宅产业化的道路上,我们是否应该效仿日本?

孙克放: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日本确实有相近之处。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矮房子逐渐

减少了,人口密度变高了。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直至今天,矮层小建筑还在日本市场占据了40%左右份额,而中国现在面临的是解决高层建筑的产业化问题。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参考德国、荷兰以及一些北欧国家的经验。

中国模式

《第一财经日报》:你刚刚提到了,住宅产业化就是要由原先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科技密集型,但是在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情况下,上述转变能否实现?

孙克放:确实,中国目前的劳动力很便宜,所以住宅产业化的程度不高。实际上,这在很多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当劳动力成本便宜时,工业化程度都不高。开发商在选择生产方式时没有理由会选择贵的那种。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万科为什么会提出搞住宅产业化呢?

孙克放:万科提出住宅产业化无论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还是企业自身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万科为何搞住宅产业化,朴素一点讲,就是原先手工生产的方式盖房子太慢了,推动住宅产业化,可以缩短工程周期,原先需要一年盖完的房子现在八个月就可以完成了,开发商就可以早一点卖房子,早一点实现利润。而且,产业化住宅的质量也明显有优势。

同时,住宅产业化,一定是当国家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方可提出的。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这种实力。这个时候万科提出搞住宅产业化,这条道路是对的。因此建设部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已经将万科的新里程项目定为住宅产业化的示范基地。

目的和方向

《第一财经日报》:您认为在中国推动住宅产业化的目的是什么?

孙克放:无论在哪个国家,推动住宅产业化的目的都是三点,第一提高生产率,第二降低劳动成本,第三是提高质量。现在日本已经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盖完六层楼,可以在工厂中生产出全装修的厨房、卫生间,德国生产的房子甚至可以用集装箱出口,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在中国推动住宅产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孙克放:中国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劳动力成本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研究方向问题。我认为在中国,应该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中不仅有开发商,使施工企业和制造业都参与进来,研究机构也参与进来。因为产学联各有各的强项,大家一起做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工业化的,住宅产业化才可能大力推进。

这其中,开发商所必须承担的是组织者的角色,因为制造单位是没有地的,施工单位又依附于开发商。在过去,科研单位的成果往往被束之高阁,实际应用很少。

《第一财经日报》:实际上,我们知道中国在很多年前已经搞过一次住宅工业化,但是后

来又被摒弃不用了,现在重新拾起的难度为什么那么大?

孙克放:确实,很多年前我们已经开始采用预制装配等工业化技术,但是当时的技术还不过关,后来就被放弃了。很多年大家都没有人再研究,也就荒废了。现在,中国是完全有能力做的,只是房子盖得太快了,快得让人来不及想。今天盖,明天就卖了。这在很多国家也是一样的,需求量太大时,人们往往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将房子盖得更好。只有当将来需求相对平稳时,我们才能稳下来思考这个问题。

例如钢筋的预用力技术,可以省钢筋,将板做薄,做出的房子没有梁。这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在美国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国内懂这个技术的人很少,开发商又不相信。由此可见,在中国,全面认识住宅产业化还需要一个过程。万科提出搞住宅产业化,其精神应该得到鼓励。开发商就应该做出一个平台来,使大家一起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推荐第8篇:产业化工作总结

产业发展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项目建设强化年”、“城市建设突破年”、“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年,以实现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新突破,项目落地新突破,产业融合新突破,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经济。在市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科室人员虚心学习,积极开展工作,现将上半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以项目为抓手,加大招商力度

今年我局项目建设9个,总投入资金3.9亿元,截至6月底,已完成2.01亿元,占总投入的51.5%。经过多次到企业帮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难题:土地指标少,项目落地开工建设难;创意起点高,项目审批、启动难;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招商引资难;还有就是政策扶持力度小,帮扶难。因此,我们在项目服务上加大力度,积极帮助协调好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项目建设情况

1、恩龙木屋村提升工程。2013年该项目计划投资16000万元。主要建设59栋木屋室内外装修及园林景观工程,二号贵宾楼室内外装饰及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风情园整体提升建设,完成污水处理、水净化、供水、供气、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资金7100万元。

现阶段已经开始在青龙村6对开始征地拆迁工作。已投入800万元。

3、宁国市伯爵王朝五星级酒店,今年项目总投资340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各类客房及套房293间、餐厅5个、贵宾包厢22个及各类宴会多功能厅,165平方米的游泳池、65平方米的健身房、2100平方米的美容美发中心、高级水疗中心、顶级ktv、440平方米的精品购物中心。已投入资金8000万元。

4、架云轩文化创意产业园,总投资4000万元,规划面积10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建设古玩交流、奇石、书画、花鸟鱼虫展示、交易中心等内容。已经完成规划评审等前期工作,正在办理土地证及开工许可证,计划8月中旬开工建设。已投入资金1000万元。

5、千秋畲族风情园项目,总投资40000万元。项目总占地面积500亩,主要建设内容有主入口门区、民俗大舞台、畲乡特色度假酒店、漂流项目、建设汤公山拓展运动区、千秋关古战场修复、封龙湖养生区建设等。现阶段正在进行园区总体规划,游步道、汤公山拓展运动区、畲乡民居改造、园区道路整修和寺庙建设。已投入资金1200万元。

6、宗杲文化园,项目总投资210000万元,主要建设佛事活动区、宗杲大师纪念馆、僧人生活区、佛教文化及园林景观区、广场区等。2013年投资3000万,计划建设完成大雄宝殿建设,启动建设天王殿和藏经楼等,目前已投资2000万,完成大雄宝

殿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文殊殿基础工程已完成,天王殿于6月13日进行奠基。已投入2000万元。

7、红楼梦文化园,市重点前期工作项目,总投资195000万元,项目初步选址在宁国市南山街道万福村东侧,项目占地775亩,主要建设120.4亩的文化演艺广场、144.7亩的宁国府、101.6亩的荣国府、82.6亩的大观园、100亩的景观及绿化和配套开发225.7亩,总建筑面积336620平方米。项目建设期2013-2018年,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文化演艺广场,二期建设宁国府、荣国府及大观园,三期建设配套开发及绿化。目前已经完成项目选址、签约,正在编制项目规划,启动项目征地工作(先期征地150亩)。

(二)招商引资情况 大力开展文化旅游项目推介招商活动,积极引进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和项目。成立了局招商领导组、重点项目建设领导组,编制文化旅游招商册,加大对梦缘农庄、红楼梦文化园、长三角乡村假日公园等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力度,在招大商、招好商上狠下功夫,拓展产业链,打造新亮点。

1、梦缘农庄改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17000元,宣城市乾 坤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正处在洽谈签约阶段。

2、石柱山风景区,计划投资3000万元,由苏州客商投资,正处在洽谈阶段。

3、凤形新区五星级酒店,由杭州客商投资5亿元,正在洽谈之中。

二、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产业发展

三、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文旅产业发展新路

加快推进夏霖4a、千秋畲族风情园3a、恩龙世界木屋村全 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创建工作,强化宣传营销,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整体旅游形象宣传为着力点,参与旅交会、旅洽会等各类旅游节庆宣传活动,扩大宁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力。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城市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已有市图书馆、文化馆的服务职能。推进文化服务大众化,积极举办文化旅游招商等节庆活动。

四、学习和业务技能,提高办事效能力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开展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切实提高机关效能,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3年6月篇二: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重庆市黔江区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 2007年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级各有关部门扎实工作,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全区上下以中央1号文件及全市、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突破产业发展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突破性发展生猪产业,快速发展高淀粉薯类和蔬菜产业,巩固发展烤烟、蚕桑、猕猴桃产业,按照市场规律引导发展以青蒿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年建设农业产业基地30万亩,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1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去年的3家增加到6家,全部龙头企业预计实现工业生产总值超过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30%以上。全区农业产业化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主要成绩

(一)产业化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生猪产业超常规突破性发展。近一年来,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突破性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黔江委发[2007]33号),全区各街道、镇、乡,区级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到2009年实现年出栏无公害生猪120万头(力争实现200万头)的目标,按照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养殖现代化的思路,制定了现代化养殖200万头无公害生猪实施、建设方案,全面启动 “11661”工程。完成1个一级扩繁场,30个二级

扩繁场建设,培育100头以上养殖大户2343户, 1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08个,1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个,生猪人工授精站31个,培训业主1.26万人。1-10月出栏生猪31.51万头,存栏生猪52.91万头(能繁母猪4.54万头),畜牧产值4.29亿元,同比增长89.82%,预计年底存栏62万头。二是烤烟产业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稳步发展。以主攻质量、科技兴烟、提高效益为重点,全区完成烤烟种植面积 6.85万亩,收购烟叶10.95万担,上中等烟比例占75%,收购均价 9.7元/公斤,实现产值5391万元。三是养蚕产茧突破万担大关。全区抓住国家“东桑西移”、重庆市“高效生态蚕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在我区实施的机遇,巩固5万亩在地桑园,完成补植补造桑园8815亩,强化养蚕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产茧14300担,较去年增长56.7%,蚕农收入实现12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同时,2400绪缫丝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00万元,目前已基本完成场平。四是猕猴桃产业取得新进展。全区已栽植猕猴桃11763.3亩,分布在6个镇、乡,23个村、居委,种植农户达2850户,户均规模为4.1亩。今年挂果面积2310亩,产量412吨,与去年相比增长58.5%,产值210万元,出口产品169吨。五是高淀粉薯类产业和蔬菜等产业快速发展。完成高淀粉薯类5万亩,播种蔬菜7万亩。蔬菜产量12万吨,增产2万吨,产值1.2亿元,增长20%,其中出口2600吨。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稳定发展,山葵、花椒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2007年,全区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以发展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中小型企业群是为突破口,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为核心,努力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区级龙头企业由去年的10家增加到13家,市级龙头企业由去年的3家增加到6家,全年可望实现生产总值突破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生猪养殖业、加工企业不断入驻。今年以来,我区已有重庆百发肉类加工有限公司、重庆雨润牧业发展公司、重庆丰润牧业发展公司、重庆天雍农业发展公司等4家生猪养殖、加工企业落户,为我区生猪产业大发展奠定了基地。

蚕业公司实现超千破百。公司以巩固桑园,加强养蚕设施建设和“六化五配套”技术推广为基础,全年收购蚕茧14028担,实现销售收入1815万元,上缴税金75万元,实现利润105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48.9%、18%和15.4%。

蓬江食品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公司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加大投入,提高质量,不断创新,开拓市场,全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实现利税34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30%。

其它企业实现产值、利润双增长。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以加强基地建设为基础。坚持农业产业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自身资源客观实际,找准突破点,突出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区域优势、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换档提速,加快产业化进程。今年以来,全区烤烟、茶叶基地得以巩固,蚕桑基地、猕猴桃基地、蔬菜基地不断扩大,新建了花椒基地,全区各类农业产业基地达到30余万亩。同时,提出了突破性发展生猪产业,确立了建成200万头无公害生猪基地的目标,全区上下围绕目标,大力实施“1161”工程。制定了生猪发展公司组建的实施方案,在年底有望完成组建工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构架基本形成,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重庆天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沙坝乡脉东村建设饲养基础种猪500头规模的原种场,已完成了猪场初设、地勘、建筑设计、企业注册等工作;全区启动建设二级扩繁场30个,金溪、城西、长河3个二级扩繁场引进外种猪187头,其余27个二级扩繁场建设基本完工; 全区落实生猪人工授精站30个,全部启动建设;生猪养殖大户和规模养殖场得到了突破性发展,全区基本建成年出栏1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场)4001户,其中年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动工119户,圈舍基础设施完工的63户。

(二)以发展龙头企业为核心。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尤其是要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覆盖面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是今年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一年来,区委、区政府领导、区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了包括江苏雨润集团在内的4家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养殖、加工业的发展,为建立全区畜牧支柱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原有龙头的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显著加大;企业实现工业生产总值比2007年增长30%。依托乡镇、农户建设原料基地,以契约、合同为保障,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三)注重自主创新。在保护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风味的传统工艺的同时,加大技术攻关、创新力度,大力引进、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质量,农产品加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争创了一批国家级、市级名牌产品、重点产品。

(五)大力加强标准化生产、加工。今年来,各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农产品生产、加工向安全、优质方向发展,新取得绿色食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基地1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2008年工作思路、目标及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基地规模小,比较效益差。农业产业尚未根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格局,产业链不长,深加工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企业反哺农业不足,从而导致篇三: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总结

景宁县白云间茶有限公司是集基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专业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生产经营,2008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公司被评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之后,公司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加强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生产、销售稳定增长,效益明显提高。回顾这三年来,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软硬件投入,进一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作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我们认为必须加强管理,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因此,在工作,我们逐步规范了企业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企业管理、生产加工、基地生产等多方面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管理体系,同时,在硬件设施上,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起更衣室、消毒室、茶叶检验室等,并引进了相应的设备,公司于2008年9月份起推行以qs认证标准为准则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6个月的试运行,于2009年3月份顺利通过国家qs认证,并取得证书。通过qs认证,不仅规范了产品的生产过程,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为将来打入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好的品质保障。同时,通过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规范每一位员工的行为,科学、合理的运用资源,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二、加强基地建设,强化对基地农户服务

我们是茶叶加工型企业,需要大量的茶叶资源,因此我们在鹤溪、澄照、英川、梧桐等多个乡镇建立了3460万亩的合作基地。在茶叶基地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我们积极为茶农提供各种服务。特别是修剪期、施肥期,我们通过理论培训、现场指导等各种途径对茶家进行有效指导,并邀请茶叶专家实地为农民讲解茶叶种植、管理、加工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种茶,规范管理,使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基地建设,特别是夏秋茶采摘管理技术指导,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了景宁县的茶叶生产结构调整和茶叶产业的更好发展。

三、强化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带动了农民增收

在产业化经营中,我们以“一送两包”(即送技术、包服务、包销售)的模式,与110户夏秋茶科技示范户签订合同,这些夏秋茶科技示范户与公司形成了利益的联合体。公司引导鼓励更多的茶农加入到茶叶的加工销售队伍中来,两年来,公司共开办惠明扁茶技术培训班9期,培训惠明扁茶技术人员1500多人次,2010年公司从合作农户收购夏秋茶干茶及其附产品17.6吨,收购青叶22吨,在保证了茶叶质量的前提下,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作为农户,他们的农产品不但在销路上有了充分的保障,并且在享受技术指导等种种服务的同时,还在销售价格上得到了实惠,使企业与农民突破了单纯的买卖关系,建立起目标一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合作关系,使加工和销售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开展农业产业化工作和公司的完善管理,公司在201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712万元。利润241万元,

产销率达到了100%,并且公司产品由于过硬的质量,受到众多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并于2008年获得“中绿杯”金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与我们开展产业化工作所分不开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以产业化工作为重点,在搞好我们企业发展的同时,继续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帮助农户制订发展规划,协调农户处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通过召开座谈会,流动观摩会等形式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取长补短,搞好合作,共同发展。

景宁县白云间茶业有限公司

2011年5月25日篇四: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xx镇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我镇地处潜江市南陲,是个农业大镇,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优势明显。为把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今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企业实力增强。现将2010年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镇以调整农业结构为突破口,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目前全镇已形成粮食、油菜、棉花、蔬菜、畜禽、水产、林业等七大系列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为推动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兴旺粮食加工厂为主体的粮食加工、销售推动了粮食生产。目前全镇水稻生产已基本实现品种优质化,销售品牌化。兴旺粮食加工厂于2002年12月成立,年收购粮食占全镇粮食总产的20%。该厂大米畅销广东,我镇 片20000亩水稻生产基地获“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品在市场销售状况良好,供不应求。今年全镇38000亩水稻生产基本实现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

二是以恒发棉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棉花加工、营销体系,

推动棉业生产。全镇今年种植优质棉40000亩,总产1826吨。棉花加工、营销体系实力雄厚,全年销售收入9341万元。

三是以金旭食品为基础的龙虾、鱼片加工、营销体系,推动水产业发展。我镇水产业发展自然条件优越。近年随着渔业致富工程的实施,水产业发展迅速。龙虾和淡水鱼是我镇水产养殖主要产品,全镇年养殖面积3500亩。

四是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增长。2010年全镇实现肉类总产量1.63万吨,畜牧业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21.32%,生猪存栏6.95万头,肉猪出栏16.23万头,同比增长45.4%和35.25%,家禽存笼42.8万羽,出笼152.5万羽。规模化养殖场(大户)快速发展到804户,示范村、养殖小区发展迅猛。目前有示范村5个,标准化、规模化小区5个,其中养殖小区3个,养牛小区1个,养鸡小区1个。宏钢生态养猪厂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养殖小区。全镇形成了以李场为主体的10万头三元杂交生猪基地,以徐场为主体的200万只家禽基地,形成了产业链,基本上实现了“育种、生产、防疫、销售”一条龙。有运输专班15个,从业人数264人,在武汉、常德、岳阳、长沙开设了销售窗口,设立了代销点。

五是林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林业加工业。全镇有林面积25376亩,今年造林1500亩,植树18万株。林业也基本上实

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兴建有水利木材厂、潜南木业7458万元,全镇有采伐销售专班8个82人。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主要措施

1、建立规模基地,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我镇根据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现状,围绕优质稻、优质棉、优质油、蔬菜、水产、畜禽及林业等主导产业,建立一批与企业配套、较为稳定、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和种植小区,使企业、基地、农户联为一体。目前,全镇已初步建成以四化垸为重点的3万亩优质水稻和油菜生产基地,以东荆片、潭沟片为主体的4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联挂,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标准化。

2、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农业产化龙头企业。

目前,全镇已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在培育龙头企业上,一是实施名牌战略,扶持创优品牌。多年来,我镇把帮助企业创建名优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作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点工作来抓。

3、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

过去,我镇获10万头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认证,有“江汉鸡”、“优质稻”两个品牌。2008年我镇“勿忘我”商标获潜江市知名商标品牌,今年我镇生产的白酒申报“佳磊”牌商标获审定通过。

4、加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流通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联结农民与市场的纽带,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目前,全镇已有农民经纪人114人,年经营额19140万元,他们发挥熟悉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优势,把农民与企业联结起来,为农民和企业开展营销服务。农民利用当地农产品加工和生产优势,与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再到主产区与农民签订生产合同,为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3个,分别是庆宝丰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xx镇家禽产销协会和xx镇农民用水协会。

三、存在问题 1.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我镇几个主导产业生产有一定规模,但由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协调统一,品种多、杂,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差别较大,不能满足主导产业企业的加工需求。 2.产业化内部产加销连接不紧密。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健全,企业和农民都存在违约的事实,对合同的履约意识不强。 3.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的合同仅限于预购数量和价格等,对农户生产缺乏严格的质量要求,不能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规程。企业对

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

四、2010年工作计划 1.建立规模基地。坚持 “一村一品”,积极发展专业村组,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镇建成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同时对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为龙头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 2.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协会、农民购销公司、运销专业村、专业户等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在企业和农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 3.保证“订单”合同的严格执行。一要加强有关《合同法》知识的普及,如掌握订单标准文本、进行公证、实施担保、预交订金或保证金等,提高合同的严肃性。二要加强法制教育和诚信守约教育。 4.提高领导和服务水平。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机制,一是建立产业化领导体系,对主导产业实行一个产业,一个领导小组,一个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二是着力抓好对农民的引导、协调和保护,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化布局、企业建设上下功夫。三是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在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上,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吸引农民以篇五:农业产业化项目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项目工作总结

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04年自治区财政安排扶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2000万元,共扶持51家重点龙头企业,项目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各方面各大产业,扶持的重点是:新品种引进和推广,新技术、设备引进,品牌宣传,基地建设等。

二、项目建设情况及成效

在自治区的扶持和各地的引导下,目前51个项目正在顺利实施中,已有14个企业实施完毕并申请了验收。以下分产业总结部分重点项目:

(一)新品种引进和推广。

广西玉林市参皇养殖有限公司总投资700万元,引进快大型特优黄种鸡12万套,扩建新鸡舍,新建的鸡舍、购入的鸡笼及配套设施已全部交付使用;目前正在与广西大学遗传育种专家合作,对引进的特优黄种鸡进行提纯复壮,在产蛋率、出栏日龄、料肉比等生产性能各方面已得到很大改进。项目实施后,饲养快大型特优黄鸡的成本比以前降低1.11元/羽,公司年出栏1500万羽,每年增加经济效益1665万元。公司带动农户能力增强,参皇鸡的养殖面进一步扩大,2004年下半年新增养户289户,出栏参皇特优黄鸡60万余羽,养户年均收入10980元。参皇鸡产业有效带动饲料业、运输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为社会增加就业机会1000多个。 参皇鸡品质进一步提高,在港、澳、台、东南亚各国市场更受欢迎。 北海洪恩水产有限公司总投资600多万元,引进优质罗非鱼品种 并推广养殖。历年来公司主导产品“洪恩罗非鱼”出口世界各地深受欢迎,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引进快长奥尼罗非鱼种苗,通过为养户免费发放养殖技术书籍、举办培训班、上门进行技术服务等措施积极发动养户养殖新品种。通过项目,2004年公司合同养殖户达到28000户,带动养殖户近4万户,户均增收3900元;罗非鱼品种改良经济效果显著,公司2004年收购原料罗非鱼8900万斤以上,出口罗非鱼8200吨以上,出口创汇2.3亿美元以上,经营收入超过2亿元。

(二)新技术、设备引进及研发。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128万元,注册技术专利及罗汉果种苗组培繁育技术研究、推广。公司完成8项商标注册,形成莱茵牌罗汉果原果及其制品的品牌合力,有效实施专利和商标防御保护;购臵设备,招聘培训20名技术人员,组建植物组织培养工程中心,开展罗汉果种苗组培繁育技术试验,使罗汉果种植全部达到gap要求,到2004年4月已提供60万株优质罗汉果组培苗,发展标准化罗汉果种植面积5000亩,2004年10月自治区科技厅测产亩产量10313个,大中果率55.09%,新技术成果显著;公司设臵电教场地,共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成立技术服务部上门服务,罗汉果gap种植技术推广得力。项目已实施完毕,项目提高了罗汉果规范化种植程度,使罗汉果原果品质得到保证;通过新产品研发,开发出多种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既满足了客户对产品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又改变廉价原料直接外流的局面;通过gmp改造,产品加工过程得到很好控制,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10501万元、利税1899万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42%、51%,自营出口比例达到55%;2004年公司收购农副产品款4800多万元,其中仅罗汉果收购款达 1700万元,共带动农户1.5万户,户均增收2250元。

广西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亿多元,建设年产1500吨合成芳樟醇工程。公司利用松脂合成高档香料—合成芳樟醇,属国内首创,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公司。公司与南京大学、南化集团和广州化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论证、设计、建设生产车间和购臵设备,到2004年底,项目共完成建筑面积4848平方米,新增主要设备720台,累计完成投资10422万元,项目初步交付生产使用。已生产出优质芳樟醇产品投放到欧洲香料市场,销售良好。通过实施项目,公司在生产关键环节分馏系统采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设计理念、技术和设备,其它工序的技术和工装设备也靠拢世界先进水平;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吨合成芳樟醇,并能对芳樟醇继续进行精深加工,满足全球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项目可充分利用加工过程的中间品和副产物生产其它相关酯类产品,改单一产品方案为多种产品方案,增强市场应变能力;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亿多元,税利2300万元。

(三)品牌宣传。

步渗透到地级市、县、乡镇等

二、三级市场,并新开发陕西、河北、北京、辽宁、吉林等市场;河粉项目公司—广西南宁黑五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产品销售收入6997万元,比2003年增加2752万元;主要经销商数量由2003年96户增加到2004年189户,主要批发商数量由2003年156户增加到2004年325户;市场占有率由2003年12%增加到2004年31%;河粉项目的农副产品采购量5120吨,合计217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约760万元。

(四)基地建设。

广西美通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300多万元进行gmp果蔬基地建设,公司聘请专家成立gmp果蔬基地建设办公室,负责技术指导;组织7个协会研究落实gmp基地建设工作;投资58万元购进美国皇后超甜玉米种2500公斤、青刀豆种10000公斤、美国毛豆种15000公斤、农膜5吨,免费给农户种植美国超甜玉米5000多亩,法国青刀 豆5000多亩,美国毛豆6000多亩、蘑菇60万平方米,还在玉林市福棉区等地种植四季豆3000亩,建立标准化荔枝和龙眼基地3000多亩;投资11万元购进化肥和农药70吨,免费给农户生产使用;投入15万元培训农民4000多人。项目已实施完毕,通过项目,公司gmp果蔬基地超过2.1万亩,带动广西其他果蔬加工出口企业建立gmp基地10多万亩;公司直接带动农户2.2万户,户均增收2100多元,同比增长11%;2004年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 %;上缴税金500万元,同比增长15%;利润1100万元,同比增长10%;公司保持了广西果蔬加工出口第一的良好业绩,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更广、信誉更好。 广西区种子公司总投资4330万元建设种子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基地。投资60万元引进水稻新品种10个、玉米新品种5个;投资20万元,委托南宁市、柳州市、贺州市、灵山县、田阳县等地的农技部门或种子公司对20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投资50万元在上林、邕宁、田阳、荔浦、贺州等地进行新品种展示,培训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农民技术骨干750人;在上林、崇左、邕宁、田阳、田林、贺州、武宣、都安等地建设标准化水稻、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23万亩,带动6000多户农户,按合同收购杂交水稻种子380万公斤、杂交玉米种子150万公斤,支付收购款4200万元。

推荐第9篇:产业化总结

中共武强县委农工委

2012年农业产业化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2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及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主题,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添活力为工作目标,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三产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加快发展重点产业、培育重点企业和打造知名品牌,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稳步向前推进。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目标任务分解实现突破。今年年初,我委制定了2012年农业产业化综合考核表,涉及项目建设、年内列入省市重点项目、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农业公司创建等内容。考核表明确了全年农业产业化工作的任务目标和时限,内容详实完整,并分解到各乡镇,农工委每月对各乡镇进展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全年工作顺利完成。

2、服务力度和范围实现突破。今年以来,我们以“服务”为着力点,促进在建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进展。一是利用四天的时间,对华都肉鸡鸡舍建设和北京世农种苗公司大棚建设投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通过专访查看、对比分析、综合评价,基本掌握了该两项大棚投资建设情况,并写出了详实的调研报告。二是就华都公司争取省产业化项目资金事宜,与省产业化办公室进行了 1

沟通。三是为尽快帮助蒙牛牧场争取省发行贷款,我委与市产业

办进行了联系,已批准蒙牛牧场按市级龙头企业对待。

3、龙头企业规模实现突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

展壮大,已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其中新获批省级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1家;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资产总额7.59亿元,其

中固定资产总额3.64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7.6亿元,

利润5460万元;培育达到省级标准龙头企业3家,市级标准6家。

4、农业品牌优势实现突破。今年年初,“运通”牌商标获得

河北省著名商标称号。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省著名商标5个(“迪

宝”、“衡馨康”、“甘顺”、“冀源”、“运通”),河北名牌产品1个

(“武绿”牌蔬菜),“冀源”牌有机大豆油获得国家有机认证,“武

绿”牌蔬菜获得无公害认证,4个奶牛养殖小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认证,并打造了“景胜”、“金钟”等一批衡水知名商标。

5、外出参观学习实现突破。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国家现代

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中好的经验和做法,

上半年,由县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庞学军带队,率各乡镇及有关

部门负责同志先后到山东沂水县、莱西市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考

察人员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现场咨询等形

式,拓展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视野,探求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宝贵经

验,也思考了我县农业发展的一些问题,并撰写了《赴山东沂水、莱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考察学习报告》。通过考察,大家既开阔

了眼界,也解放了思想;既更新了观念,也找到了差距。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建立规模基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1月份,武

强县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我县紧紧抓住这

一契机,根据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现状,围绕奶牛、肉鸡(鸭)、

蔬菜等主导产业,建立了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较为稳定、规模

较大的生产基地和种养小区,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联为一体。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整体规划、区域布局、集

中连片、产业带动”的原则,结合各乡镇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色,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设施园艺、设施畜

禽规模化养殖和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以养殖小

区建设为主的畜牧业发展,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推行科学

的种养模式,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2、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条。鼓励和引导农民

发展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农产

品联合进入市场,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牢根基,增强产业化的

发展动力,让农民在更大程度上获得利益,强化品牌和质量意识,提高我县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以县、乡、村三级土地

流转体系的完善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农业集约化

水平,使土地的合理流转与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发展、

产业链的延伸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多赢格局。

3、大力招引和扶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

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来抓,按照“围绕产业扶龙头”的总体

思路,引进和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制定一些优惠的、长期不变的政策,通过贴息、贷款、优质服务等措施,促使其做

大规模,增强实力,打响品牌,拓宽市场,让龙头企业把市场和

农户有机联结起来,支撑起整个产业链。同时,加快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拓展农产

品销售空间。

4、积极发展专业化和区域化生产。加快农业公司的建立和发

展,继续推行一村一品、一县一品的区域生产专业化政策,在不

改变土地资源为家庭所有的方式下,连片生产,形成农产品生产

基地,以获取规模生产的效益。

5、大力抓好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科

技为依托,在确保农业安全、高效的同时,大力抓好生态农业建

设,切实做好生态农业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协调工作。同时,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全民生态意识,重视质量安全,加快农业科

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节本增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技术,提

高农产品的安全系数。依托武强年画、音乐小镇、蒙牛加工厂等,着力发展观光旅游农业,使之成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三、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我县几个主导产业生产规模较大,但

由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协调统一,品种多、乱、杂,生产技

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差别较大,不能满足龙头企业的加

工需求,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开发的面积规模较小。

2、产业化内部产加销连接不紧密。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

益分配机制尚未健全,企业和农民都存在违约的事实,对合同的

履约意识不强。

3、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处于发展

的初始阶段,结构松散,大多是非正式的、临时的,不能应对千

变万化的市场。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对农业

产业化发展推动力不强。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建立规模基地。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

展专业乡镇,专业村,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

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县建成一大批区域

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同时对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无

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为龙头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

2、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

作经济组织、农业公司、专业大户等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

织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发

挥其桥梁作用。

3、提高领导和服务水平。一是着力抓好对农民的引导、协调

和保护,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化布局、龙头企业建设上下

功夫。二是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在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上,

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吸引农民以资金、土地、劳务、产品入股,建立农民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占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土地

合理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突出扶持培植一批起点高、规模

大的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如河北冀源有机粮油食品有限公

司、河北爱益农饲料有限公司、武强牧兴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对这些公司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发展成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

龙头。

推荐第10篇:住宅产业化

超轻大板自保温住宅体系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泡沫混凝土被广泛地应用于屋面保温工程;外墙保温工程;楼面保温工程;地面垫层以及做各种建筑保温隔热构建或制品如外墙保温板、内隔墙板和泡沫混凝土砌块等。

采用工厂预制、承重、保温一体化轻质大板建筑构件,在现场焊接拼装而成的轻型钢结构泡沫混凝土住宅建筑具有节能、节材、生产方便、高强、轻质、保温隔热、防火、抗震、隔音、运输轻便、施工速度快等一系列优点,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想建筑体系。

形象地说就是“像搭积木、生产汽车一样盖房子”

——从建筑工地的民工到现代化工厂的产业工人„„这就是未来住宅建筑的主流模式。外墙、楼梯、阳台隔板等构件都是在工厂生产完毕,再运到施工现场“组装”。 这场住宅生产方式的“革命”,有望破解以往住宅建设成本偏高、资源消耗大等难题,或许还意味着房价的松动。 民工变工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以前的泥瓦匠、钢筋工等从此告别了工地,开始站在工厂生产线上“造大楼”。一排排墙体、房梁等建筑构件,随着生产线的流动一一“诞生”,然后运往工地,像搭积木一样快速组装。 工地变车间:模具中造出“柱、梁、墙”

超轻大墙板以冷弯薄壁C型钢作为框架,中间填充两面由焊接钢筋网加固的、密度等级为600kg/m

3、强度不小于5Mpa的泡沫混凝土构成。与框架结构的外挂大墙板不同,超轻大墙板建筑体系没有预先建造的框架结构。当超轻大墙板组装后,冷弯薄壁C型钢既作为超轻大板的框架,同时也组成了建筑物的承重框架结构。楼面采用施工现场现铺冷弯薄壁C型钢为楼板梁、现浇密度等级为300kg/m3的泡沫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传统建房难题“一招破”

传统的施工方式现场灰尘四起,噪声震耳欲聋,工人数量多,现场建筑材料和水、电资源浪费严重,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另外,北方地区气候寒冷,一年只有半年施工期。而采用住宅产业化生产模式的“超轻大板自保温住宅体系”,所有的结构构件均在工厂预制,不但可基本消除墙体常见的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也实现了节能降耗。经测算,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新方法节省了砖、加气混凝土块、砂、石,用水量降低40%,建设周期缩短40%以上,工人节省一半,工程项目综合造价节省25%以上。同时,施工不受气候影响,使高寒地区施工告别“半年闲”。 有力政策助推住宅产业化

我们仅用5年时间,就研发出50余项国家专利,追上了西方国家用30多年完成的住宅产业化技术。

目前,北京、沈阳、深圳、上海、天津、山东、安徽、河北等省市,已相继出台多项住宅产业化技术的经济扶植政策。如北京出台了住宅产业化项目优惠政策,即建产业化住宅奖励3%建筑面积。上海也推出了多种优惠政策,扶植住宅产业化发展。深圳力争年底前在全市建起10个示范基地。

施工静悄悄:整洁楼体加速度“攀升”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建筑工地已成为空气扬尘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空气中经常会夹杂着粉尘,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风起时灰尘漫天。汽车、衣服、窗户经常会被覆盖上一层灰,尤其是建筑工地周围的道路更是尘土飞扬,车辆经过,行人无不捂嘴掩鼻,晴天一身灰,雨天满地泥,对市民的出行、生活、健康等产生了严重影响。建筑工地遍布全市,建筑工地噪声扰民现象十分突出,引起的环境诉讼逐渐增多。

采用工业化生产模式建设的住宅体系,进度明显快于采用传统方法施工的楼盘。施工现场没有脚手架,没有大量工人的高空作业。此外,也听不到切割打磨的声音,现场堆积的建筑材料很少,垃圾、污水、粉尘和噪音更是难觅踪影。

据施工人员介绍,按照传统方式建造同等规模的工程,高峰期一般需要约240名工人,平均七天完成一层楼,而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只需要70名工人,平均五天一层楼,每个工人一天的生产任务相当于过去50名工人一天的任务量,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整体效益明显

用住宅产业化生产模式的“超轻大板自保温住宅体系”,所有的结构构件均在工厂预制,不但可基本消除墙体常见的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也实现了节能降耗。经测算,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新方法节省了砖、加气混凝土块、砂、石,用水量降低40%,建设周期缩短40%以上,工人节省一半,工程项目综合造价节省25%以上。同时,施工不受气候影响,使高寒地区施工告别“半年闲”。加上由于新体系施工速度、人工的节省、省去的保温层、上层结构自重减轻使基础简化、抗震性能的加强、隔音性能的改善等,新体系的综合造价优于传统砖混结构就显而易见了。

第11篇:产业化自查报告

元坝镇人民政府

关于2011年农业产业化的自查报告

中共苍溪县委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委员会:

今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立足地方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在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依托自然优势和打造省级元龙新农村示范建设,井坝现代农业园区的有利条件,不断调整和优化结构,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创新工作理念、增强工作措施,实现了我镇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和发展。

一、目标任务

1、新建猕猴桃基地500亩,巩固提升特色园5个4000亩,总产量970吨。

2、兔出栏20万只,向企业交售3万只。

3、生猪出栏6万头,新培育适度规模养殖户220户,新增母猪良种300头。

4、出栏土鸡30万只,培育适度规模户10户。

5、人工造林1000亩,封山育林1000亩,林权流转500亩,黑木耳种植规模1.5万棒,黑木耳产量1吨,新增核桃基地面积300亩,核桃产量30吨。

6、新改建梨1000亩,套种魔芋400亩,种植技术培训600人次。

7、巩固提升专合组织5个。

8、新培育业主大户5个,巩固业主大户3个,土鸡适

度规模户10户。

9、建养殖小区1个(兔产业养殖小区1个),巩固养殖

小区1个(兔养殖小区1个)。

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新植猕猴桃500亩,其中石垭200亩、张滩100亩、

将军200亩;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园5个4000亩,其中井坝

1600亩、将军600亩、玉台600亩、铜鼓600亩、万红600

亩。猕猴桃年总产量1000吨;新植和巩固亩数占目标任

务的100%。

2、存栏肉兔20万只。存栏任务占目标任务的100%。

3、出栏生猪6万头,适度规模养殖户227户,新增外

二杂母猪306头。出栏数占目标任务的103%。

4、培育养殖土鸡适度规模户10户(见详表),出栏土

鸡31万只,适度规模户占目标任务的100%。

5、人工造林1000亩,林权流转500亩,封山育林1000

亩,黑木耳种植规模1.6万棒,黑木耳产量1吨,新建核桃

基地面积300亩,其中镜子180亩,旋子120亩;核桃产量

31吨。人工造林占目标任务100%.

6、新改建梨1010亩,其中张滩560亩、安全290亩、

西溪160亩,在张滩、安全村套种魔芋450亩,种植技术培

训700人次。新改建梨园面积占目标任务101%。

7、巩固完善专合组织6个,即井坝猕猴桃专合组织、

将军猕猴桃专合组织、九盘梨专合组织、张滩生猪专合组织、

井坝肉兔专业合组织、魔芋专合组织。占目标任务的120%。

8、新培育业主大户6个,其中有猕猴桃大户龙世鸿,

梨业主大户薛廷平,兔养殖大户王金光、杨述华2个,生猪

养殖大户廖俊生,林业大户马明福,巩固业主大户4个,其

中有杨光斌、仲福开、杨其敬、邓绍之,新培育业主大户占

目标任务120%。

9、建养殖小区1个(石垭兔产业养殖小区),巩固养殖

小区2个(井坝

二、三组兔养殖小区),占目标任务的100%.

三、采取的措施

1、定目标,强化管理抓领导。我镇成立了农业产业化

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负总责,每项产业确定一名副职专抓,

并落实到产业助推员具体抓。整个工作严格按照年初既定的

目标任务开展,切实落实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活力,

确保每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党委、政府将农业产业化工作

纳入各村目标管理,作为对镇、村、组干部评先选优和年终

考核的依据。

2、变观念,创新机制促发展。为增强干部群众的发展

意识,转变其传统农业生产观念,镇政府通过办培训班和实

地参观学习,看别人,比自己,找差距,创新订单农业、诚

信农业、生态农业等产业化发展思路,组建专合组织,降低

农业生产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3、定思路,依托项目抓产业。党委、政府坚持“3+7”

产业发展思路,主抓了猕猴桃、生猪、蔬菜三大产业,以肉

兔、小家禽、干果、柑橘、梨芋、特设水产养殖、优质粮油

为辅的七项骨干产业发展。依托打造川北地区现代农业园区

样板工程和灾后重建等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着力打造井

坝、将军等村400亩猕猴桃园区品种改良和搭架任务,完成

了10万只肉兔养殖场及万头猪场的一期工程,建起了张滩、

九盘、高桥、玉台村四个高标准、高质量的生猪养殖小区,

打造张滩-安全850梨芋产业特色园稳步推进裕群、鲜家沟

无公害蔬菜、青树村水产养殖,巩固拓展全镇优质粮油的生

产,最终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产业。

4、强引导,示范表率建基地。为加快产业发展、强化

基地建设,老元坝片依托将军国家级旅游村推进乡村旅游和

猕猴桃发展,借元龙片打造李张滩-安全梨芋产业特色园;

张王片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了井坝、石垭的猕猴桃和

肉兔基地,店子片着力打造青树的水产养殖和鲜家沟无公害

蔬菜的基地,镜子、旋子着力打造了以核桃为主的干果基地,

为富农增收打下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首先,资金缺乏。由于农户的经济基础还较薄弱,农民

的可支配收入还不够,要是农户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还

很困难。

其次,世界性经济疲软,物价通货膨胀,给产业的发展

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导致一些业主大户瞻前顾后,影响产业

的有力推进。

其三,企业与农户利益机制连接不紧密,订单不能很好

落实。

其四,政府资金对农业产业转移投入不足等。

五、2012年计划安排

结合2011年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实际,镇党委、政府坚

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对来

年工作早计划、早安排,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主题词:农业产业化自查报告元坝镇党政办公室2010年12月1印

第12篇:农业产业化

河南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更是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素有中原粮仓的美称[1]。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农业生产经营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缺陷,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在大力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农村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出现迎合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2]。实行农业产业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虽然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着产业组织结构松散,一体化程度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区城产业结构趋同性日益明显;资金短缺,产业化经营升级困难等问题[3]。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一些急需解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河南农业发展产业化问题对策

河南农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先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产品市场化”两项改革举措,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活跃了农村的经济市场,但是随着经济向前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严重限制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农业的需要,割裂了农户与市场的有效沟通。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到来被认为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重大创举[4]。河南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比较早的省份之一,历来河南省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其发展。《河南省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中指出: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5]。目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状况总体较好,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原料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举足轻重。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在2008年就已经达到11674个,其中属龙头企业带动型的5724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421家;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343家,市重点龙头企业1200多家。2007年底,全省粮食加工能力达到3450万吨,居全国第1位;肉类、奶制品加工能力分别达到578万吨、255万吨,分别增长18%和47.5%。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2000亿元以上,位居全国第二;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6.3%,占中部的32.1%。目前,河南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60%;食用菌、味精、方便面和调味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6]。

农产品品牌建设卓有成效。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河南培育打造出了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名牌产品。新乡强筋小麦、原阳大米、开封西瓜、杞县及中牟大蒜、信阳毛尖和板栗、西峡猕猴桃、灵宝苹果、内乡山茱萸、洛阳牡丹、鄢陵花卉、焦作四大怀药、“双汇”火腿肠、“华英”鸭、“大用”鸡、“金苑”面粉、“三全”汤圆、“思念”水饺、“莲花”味精、“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等优质品牌叫响全国,远销海外[7]。全省有23个农产品品牌被命名为“中国名牌”,30个农业龙头企业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省“中国驰名商标”中,河南占了1/6。品牌效应带动了终端消费市场,在全国市场份额中,每10个汤圆有6个来自郑州的“三全”,每10个饺子有5个出自郑州的“思念”,每10根火腿肠有5根出自河南的“双汇”,每10箱方便面有3箱出自河南,信阳的“华英鸭”

号称世界鸭王,淇县的“大用”、“永达”鸡销量排位全国前三。“思念”速冻食品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有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评估超过40个亿。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重要推动力量。2011年末,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4464家,入社农户188万户,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2093家,有997家合作社的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质量认证。专业合作社覆盖了种植、养殖、水产、林果、食品加工等领域,服务范围加快向农资经营、农机服务、土地合作、农家游等领域拓展,合作范围从产前、产中等生产领域向流通、加工、贮藏和销售领域延伸,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合作社超过50%,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了农民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联系,有效地保障了农民增收。

河南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集群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偏低,覆盖面较窄,集聚力不强。如缺乏相应的农户合作组织或者其他类似的中介组织来分担,企业很难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也就很难带动广大分散的农户,其次,大部分龙头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实力比较弱,带动能力不高,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不强,很难真正成为实质意义上的龙头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8]。

河南省人均农业资源少,农业结构呈现一高三低。河南省虽然是个农业大省,但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加上传统农业技术,农产品特别是粮、棉、油生产成本较高,且质量低、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又是个农业小省,农业产业结构总体上呈现“一高三低”,即种植业比重偏高,林业比重偏低,牧业比重偏低,农业区域化布局不明显,生产经营规模小造成的专业化生产水平偏

[9]低。

农民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的效果。河南省农民就整体而言,存在着文化层次低、技术素养不高等缺憾。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河南省每万人中拥有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人数分别为 人口文化构成为 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且大部分集中在农村综合测评显示河南人口素质与发达省份相比相对低下位次居全国倒数几位[10]。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多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能够看懂农业科技书刊的人数不多,因而导致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受文化、科技方面低素质的局限,农民大多只满足于低水平、小规模的小农经济,而对大规模的农业土地经营和农产品加工销售既缺知识又缺资金,导致了目前农副产品生产处于低水平饱和状态,难以形成各有特色可占领市场的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差。

农业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河南农业产业化集群普遍存在着农业技术水平低,创新研发能力弱,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以及农业技术和知识传播慢等问题。虽然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比例却不高。据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日本为2.2元,中国只有0.3元[11]。

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条短。目前,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横向看,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的需求;纵向看,产品深加工度不够,加工转化增值率低。资料显示,全省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深加工仅占20%,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为1:5左右,而我国仅为1:0.8。河南

小麦加工能力虽然占小麦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二,但主要还是以面粉加工为主,而且产品品种少、档次低,主要是把玉米加工成饲料,把红薯、小麦等粗加工后向外销售,附加值较低[12]。

河南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农业产业化管理模

1.政府负责确定宏观目标及宏观规划,加快发展河南省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2.制定和监督执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各种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农业龙头企业。

3.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从制度上保驾护航。

4.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理顺产业化经营中的各种关系。

5.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扰乱市场、生产伪劣假冒产品、违反农产品标准、败坏河南省产品形象的行为要严厉打击。

6.提供科研技术方面的支持,切实提高农产晶的竞争力。

7.政府要积极提供信息服务。河南省要以河南农业信息网、河南兴农网、中华。

8.粮网等涉农网络为依托,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各种形式提供农业市场信息。

二、加大资金支持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农业中,主要体现为农业基础设施,包括农村道路建设、农村能源电力建设、农业水利建设、农村通信设施建设等。

2.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国家级龙头企业暂免征收所得税。

3.加强支农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3]。

三、实施品牌战略、保护和服务河南省自主品牌的具体办法

1.提高认识,紧盯国际标准,加强监控,强化管理,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坚持品牌立企[14]。

2.鼓励开展原产地标记注册,使区域品牌形象合法化

3.支持龙头企业创名牌

4.依靠科技打造强势区域品牌形

5.政府要大力投资公共品牌建。

四、实行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

1.实行“政府+金融+保险+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六位一体的方式是解决“公司+农户”存在问题的最好的组织形式[15]。既发挥了现有流通体系各环节的比较优势,也能够使 整个流通体系整合起来,提高效率,合理利用资源,促进我们 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的稳定发展[16]。

2.坚持引进建设新的、培植强大的、改造老的、优化合并弱的原则,高科技推动,信息化带动,培强做大农业龙头公司,使公司的强势地位更强。

3.提高利益连结机制,变松散联系为紧密合作。

4.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桥梁,上联系龙头公司,可以减少公司的管理成本;下联系农户,通过农户的志愿加入,切实代表和维护农户的利益,把公司和农户紧密连接起来。通过有效的、互利互惠的合同把公司和农户的利益捆绑和一体化,变松散联系为紧密合作,既可以提高原材料的质量,也

可以提高农户的收入,还能防止公司和农户的不守约行为,切实克服“公司+农户”组织形式的弊端。

参考文献:

[1]汪宏磊,试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社会效益[J].河南农业 , 2013(13)

[2]王新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经济视角下.半月

[3]黄仁燕,河南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经济师[J].2004(13)

[4]刘霜,河南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5]河南省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N].河南日报.2006—09

[6]李海玉,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

(13):15-16

[7]安鑫丽,河南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2

(10):116-117

[8] 蒋平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9]牛树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6):5-7

[10]秦洪涛,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M].河南农科所,2013

[11]吕军书,美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对河南省的启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169-171

[12]贾有娇,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J].2007(15):165

[13]曹家富,打造优势品牌,做大做强华强[Z].第二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论文汇编 .2007

[14]邢克鑫,加快河南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若干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4):115-117

[15]陈明慧,河南省“农超对接”发展现状与前景[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38

[16]张培育,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第13篇:体育产业化

N B A 发展给我国体育经济带来 的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所蕴含的巨大经济能力与价值越来越被国人认同,体育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体育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体育应开辟属于自己的、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职业组织,将我国体育品牌注册商标,尽快纳入商业化体系。在体育内部设立专门的决策部门,如董事会,增设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联赛的各种项目事宜,如市场开发、电视转播、球员选拔和训练、球星包装等。梳理商业链条,完善营销体系,逐步取消各俱乐部的冠名制,

将体育各支俱乐部建成真正自负盈亏的经济主需求

体;通过商标授权,大力开发体育系列产品,扩大知名度;开设体育娱乐公司来包装明星球员;定位于商业,增加娱乐项目,扩大市场。

通过各种媒体积极宣传N B A 比赛球队,包装我们的明星球员,及时发布有关体育报道,丰富体育网站,提供更多的赛事消息、球队和球员信息,有计划地进行电视转播权的开发,逐步建立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的电视转播权营销模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加盟,加强体育品牌的海外推广,同

时有计划地在海外建立体育办事机构,加强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推销体育授权系列产品。

研究并且学习N B A 经验,构建中国乒乓球、羽毛球等具有我国特色的“N B A”体育联赛。我国目前乒乓球和羽毛球在世界上领先的水平不比美国篮球在世界上领先的水平低,同美国来比较,我们缺乏的是一种发展体育经济的意识、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水平、一套高效的经营模式,当然,我国也有自己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学习N B A 的经验,结合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实际,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也能形成品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像亚当·斯密所说:“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美国到中国搞N B A 季前赛, 就充分说明是看好我国体育经济市场前景,看好关注篮球的13 亿我国球迷的市场,想在我国庞大的市场中率先抢占体育市场的购买份额。从商业竞争的角度而言,N B A 吸引我国球员的加入,也无疑是进入我国体育经济市场的第一步,它不但要与世界其他职业体育赛事争夺我国市场,更要与我国体育一争高下。美国N B A 给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启示首先是提高我国全民体育消费意识,体育市场是沟通体育消费与生产的桥梁,是满足居民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发展的动力。其次是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强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最后深化体育产

业市场化程度。我国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这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将逐步消失,将体育产业挤进改革的大潮之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转化为市场需求, 从而使体育真正成为一种生产性的产业 存在的问题是Δ 我国体育产业整体规模偏小Ε 体育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小Ε 体育市场化程度低Ε 体育用品缺乏品牌, 体育消费需求不足Ε 体育场馆设施不能满足居民体育消费的需求Ε 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乏。由此提出了有关建议。

% 世纪∀% 年代之前, 中国一直把体育当做社会的一项福利事业, 体育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都属于上 层建筑的范畴, 体育的发展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 体育本身的经济功能极少体现, 其形象更多的是属于爱 国者, 一种民族精神的范畴。直到# Η ∀% 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 体育才开始了它的产业化进程。体育投

人渠道也由单一的政府财政向社会各行各业开放, 体育场馆经营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 出现了场馆出 租、土地转让、兴办公司等多种经营创收活动。Η% 年代初期至Η% 年代末, 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

快,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大大推动了体育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2003年国家体育主管 部门提出了“ 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的基本思路。〔# 〕并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 进行足球产

国体育产业发展之路的第一步必须从品牌和技术抓起。” 所以, 国内体育行业内的生产型企业应做出自己 的品牌, 重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只有这样,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化发展才能跃上新的台阶。 存在的问题:

解决方法:

1 完善体育法规, 建立和国际接轨的体系

我国应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体育法规, 尽快完善或出台与体育法相配套的体育法规、条例, 扭转我国体育法律、法规建设的不规范, 产权不明确的现状, 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 进一步开发体育市场, 引导体育消费。

树立开发意识, 加大无形资产的开发力度, 充分研究和评估其价值, 采取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 将体育运动的无形资产进行市场化运作, 从广度到深度进行全面开发。发展体育产业,最根本的是要引导和扩大居民的体育消费, 搞活体育市场。尤其是要将发展体育本体产业作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3.完善发展规划, 推动体育产业化进程。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 合理规划体育产业结构与布局,为体育产业品牌的国际化提供政策支持。立足我国国情, 面向国际市场, 确立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分步骤分梯次推进规划的实施。

4、拓宽体育产业的投资融资渠道

允许体育俱乐部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为引导体育产业的发展, 应建立体育发展基金征收制度, 如在全国范围内各种商业性体育竞赛活动门票票价基础上加收10% 体育基金,

主要用于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全民健身计划的组织实施。在投融资体制方面, 拓展包括体育证券、体育基金、体育保险、银行贷款、体育赞助以及体育彩票等诸多融资渠道, 鼓励民间和外资进入体育产业, 鼓励效益好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扩大经营规模。

5、培育体育产业品牌, 增强竞争能力

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体育用品市场, 采取积极措施, 鼓励有实力的体育企业, 以市场为

导向, 以质量和创新为基础, 逐步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 整体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的体育产业集团。

, 要引导国内大型体育用品企业增加研究投入, 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开发一批能与国外名牌产品竞争的优质品牌, 抢占高档体育用品市场。并利用国内企业对国内市场和消费者心理熟悉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低档体育用品市场, 以满足广大农村市场

体育市场运作的必要条件包括组织管理体系、竞赛体系、监督体系、激励机制, 以及奖励制度、经纪人制度、球员转会制度等具体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 使我团体育市场正不断地走向有序化。 中国

体育产业能够产业化, 但中国体育产业化需要采取不平衡的发展战略。

体育产业实际是国民经济当中的大的三次产业划分中的一个子行业的概念。产业经济学中的行业主要是指,一群具有相似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并提供在技术上可相互替代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性或经营性的企业和机构

体育产业也具有以下的特征: 第一, 产业的关联性。当我们研究某一产业发展的时

候, 必须既关注于其他经济子系统和产业对该产业的影响, 又要关注于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和带动作用, 通过完善该产业的发展环境, 通过产业重点环节的发展拉动整个产业的产业化进程, 重点通过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 产业的演进性。任何产业的产业化程度离不开具体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离不开具体社会的需求和供给条件。因此, 当我们研究某一产业的产业化进程的时候, 必须科学准确的分析和把握该产业的具体社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第三, 产业的微观主体性。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 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微观主体。良好的产业微观主体基础是一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一般说来, 产业的微观主体主要是企业、非盈利性机构和公共部门。任何产业良好发展的微观主体都应该有激励高效地运用各种经济和社会资源, 灵活把握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变化, 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第四, 产业发展的效率性。在市场竞争中的企业, 所有者的价值目标和市场竞争的压力, 会促使企业追求效率和效益目标。但对于非盈利机构和公共部门, 所有者的财富价值最大化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目标。尽管公共部门和非盈利性机构都可能追求多种目标, 但不管其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都应该以效率最高的资源使用方式来追求。第五, 产业的市场化差异性。从微观的产业组织来看, 由于不同产业的经济特点, 不同产业的市场化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有些产业进退壁垒小, 具有明显的竞争性特征; 有些产业由于产品消费的外部性, 很难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来进行资源有效配置。因此, 产业化体制和事业化体制成为产业运营的两种主要体制形式。

产业化本身的含义是指一个产业的培育、发展、成熟的市场化成长过程。目前, 我们提及的中国体育产业化更

多的是基于中国特有的体制制度条件来说的, 更多的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办福利体育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按产业办体育的方式。产业化离不

开市场, 但不是一切的体育产业都可以通过市场, 完全以市场为取向。体育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主要有两种运营机

制, 一种是产业化运营机制, 一种是事业化运营机制。产业化运营方式主要是针对非公共产品的体育领域, 如竞赛

表演市场, 产业化运营主要是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 以企业化、商品化和盈利性为目标。事业化运营主要是针对公

共产品领域, 如公共设施、学校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等, 事业化运营主要是发挥体育的社会性、公益性职能, 不以盈 利为目的。因此, 体育产业的产业化是有条件、有范围的, 不是指全部体育产业都要采用产业化运营方式, 而是指

体育产业当中适于在市场机制下运作的领域。

。体育产业的产业化, 是一个产业动态发展的概念, 即通过重新构建以市场化为主的体

育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机制, 不断满足体育消费发展的需要, 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 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高效化。因此, 我们认为中国体育产业化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 体育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产业发

展过程, 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第二, 体育产业化是一个市场化的制度创新过

程, 企业化和社会化是重点。第三, 体育产业化是一个体育消费社会化市场创新过程, 要以体育消费的社会

化、大众化为前提, 以群众体育消费的升级化为导向。第四, 体育产业化是一个以渐进性和非均衡性为特征的产业

演进过程。三) 体育产业化的影响因素

体育产业化作为经济运动的客观过程, 必然是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促成的, 找到这些因素并分析其对产业化

的影响, 有助于解释体育产业化的规律。一般说来, 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因素, 即供给因素、

需求因素和制度因素, 其中供给因素主要是指体育产业化的资源供给条件, 它包括体育产业化的资金条件、人力资源条件、体育产品

和服务的技术、相对价格优势条件。需求因素主要是人们对体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数量和需求结构, 需求受多

种更深层次的因素影响, 如人们的收入水平、需求偏好、人口、消费预期、营销和文化风尚等。其中供给因素是体育

产业化的推动力, 体育产业化离不开必要的要素供给保证, 尤其是大量的资本投入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加入会 大大推动体育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因素是体育产业化的拉动力, 需求不仅影响体育产业化的数量和速度, 还影响

体育产业化的方向, 体育消费的上升和发展会为体育产业化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制度因素主要是指微观的运营主体制度、中观的企业资源配置体制、宏观的政府管理体制。其中微观的运营

主体制度主要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为核心的企业制度的有效性, 在完善的市场体制下, 体育产业的发展主

要是由大量的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育俱乐部和职业体育联盟扮演主角。中观的企业资源配置体制主要

是指体育产业企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有效性程度, 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体系主要包括下游的体育健

身、竞赛表演市场; 中游的体育中介、体育金融市场; 以及下游的体育用品市场。宏观的政府管理体制主要是政府

的财税政策、进入限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行政直接管理手段和内容、各部门和各级管理机构之间的管理协调

性等。制度因素不仅直接影响体育产业化, 而且它还通过对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体育产业化的进

程。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国家来说, 体育产业化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下, 一方面形成有效的体育产业化投

融资体制, 一方面通过有效地刺激体育消费需求政策, 在利益机制的作用下大量的微观企业主体有效运营, 使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经济国家来说, 研究制度因素对体育产业化的意义更

大。由于传统上一直将体育产业看作是事业单位, 采取行政性管理和事业化运营为主的体制, 无论体育产业本身

还是体育供给和需求都受到极大的制约, 建立新的体育产业化制度体系是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关键。体育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是体育消费的大众化和体育市场的扩大化。

我们认为, 我国体育产业一般包含以下类型: (1) 体育商品市场; (2 ) 体育劳务市

场; (3 )体育人才市场; (4 )体育新闻市场; (5) 体育科技市场; (6 )体育文化市场; (7 )体育观众市 场; (8 )体育证券市场; (9 )体育广告市场; (1 0 )体育经纪人市场。

目前, 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达4 000 多亿美元, 并且

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1] ; 在美国、西欧、日本、澳大利亚等 发达国家, 体育产业占GDP 的比重已达到1%到3%之间, 最

高的瑞士达3.7%[ 2] ; 1997 年美国体育产业的年营业额已达1 520 亿美元, 2000 年在美国人每8 个美元的消费中, 就有1 个 美元用于体育与娱乐消费[3] 。我国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尚处在 初级阶段, 与现代体育产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体育产业化已具备体育现代化、规模化、大众化、国际化、并且逐步健全市场化。 产业化的管理能力和获利能力不强。体育产业技术能力,技术能力不强, 与发达国家相 比有很大差距, 如体育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科技含量高的 体育产品少等等

体育产业产出能力与市场能力

尽管从表面上看, 我国的竞赛表演业已有足球、

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拳击和围棋等运动项目先 后走上职业化发展的道路, 但从市场业绩上看, 除足球( 还仅 限于甲A 俱乐部) 外, 其他项目充其量只能算做是半市场经 营。与发达国家相比, 无论是项目职业化数量, 还是每个项目 拥有职业俱乐部的数量, 我们都有很大的差距 。体育产业化, 在外部要受国民经济

产业素质的影响, 在内部是由其技术能力、产出能力、市场能 力、管理能力和获利能力等自身素质高低所决定的。无论是 从实现产业化的条件还是产业自身素质来看, 我国体育产业 化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与现代体育产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 距

体育产业化其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使体育事业具有生产性。其二, 按工业化要求组织体育界的各种生产要素, 即按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对体育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进行重新组合, 以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素质。其三,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环境, 开发利用既有的和潜在的“ 体育资产” , 开展及改善体育相关商品的经营, 以增强体育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一.国家今后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对体育部门有所倾斜,给予 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以鼓励体育生产经营部门的发展。 第二.在投资体制方面,应变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为体育部门

自身创收、社会集资并举,同时注意引进外资,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 制。

第i。推行运动项目的行业协会制和俱乐部制,建立社会化的群 众体育组织网络.形成全方位的社会共办体育的格局。

第四.要培育和完善体育市场.逐步建立体育商品劳务和信息市 场。形成全方位市场体系。

第五,要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 管理的人才.满足体育产业经营不断发展的需要。

第六。加快体育的职业化进程,这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其重 要特征,一是组织者必须是企业法人。如俱乐部

第14篇:农业产业化

浅谈品牌农业的发展思路

雷军说过:极致、专注、口碑、快,把产品质量做到极致让使用价值得到最大发挥,这样消费者就会不约而同的认同了。做农业亦是如此,农业属于基础性行业是动植物生命的繁衍,受生物规律和自然气候条件的根本制约。农产品独特的生物属性和商品属性决定了其在流通上与工业品不同,在资金流转方面,工业固定投资与流动资金的比例可以是8:2,而农业则需要2:8,因为农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很强,原材料占款和储藏成本也很高,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明显慢于工业,所以必然形成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农业的长周期对流动资金的占用是惊人的,很多农业企业因为资金链跟不上而困死在即将结出硕果的黎明前,让人惋惜不已!但农业却是最可永续经营的产业,是人类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的基础产业,是永远不过时的朝阳产业。

一、选择产品进行定位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自然环境的属性决定了农产品品质的根本,而农产品的独有性基本决定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定位和不可复制性。

其实做农业的根本问题就是卖什么?选择卖什么也就决定了产品定位、客户定位和农业企业的长远发展。

案例:以益海嘉里为例,上世纪80年代,国民还喝着杂质多、油烟多、卫生安全无保障的散装食用油,谁也没想过去搞一个质量好品质有保证有品牌的小包装油。益海嘉里抓住了机会,和中粮合作,于199

1年推出了小包装油品牌“金龙鱼”。此后,金龙鱼食用油品

牌一直以绝对优势稳坐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第一品牌宝座,为益海嘉里带来了滚滚财源。2006年,益海嘉里开始将目光转移至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另一粮油领域——大米。一直以来,大米加工行业至今“小、散、低”的状况相当突出。于是,首个大米加工厂在“米仓”的黑龙江佳木斯落户,此后,同样名为“金龙鱼”的优质大米开始出现在全国市场。三年后,益海嘉里的大米加工厂在全国开花。

益海嘉里是把已经存在消费者心智中的零散认知,进行拼装整合,打造出并满足了消费者内心的真实需求,赢得了客户的认同,是定位案例中的典范。

二、工业与农业的千差万别

很多农业人把投资概算照搬工业上的“重资产轻流动”模式,以为把初始投资重点用在征地、建场和买设备上就行,少量流动资金就能运转,结果情况远非如此。像生猪已经是现代农业产业中周期比较短的,但依然需要6个月的周转时间。而且这个周期内,猪没有长成,不能送屠宰场,也就是这个周期内没有回款,只有一味追加流动资金。而工业产品至少还能边生产边卖,或者低价处理一部分产品救急,农业没有办法。农业是活的生命的生产,工业最差的情况下可以因为流动短缺,把生产线暂停,而农业连这个最差的情况也不行,动植物均按自己的生物规律生长,停不下来。

在工业和农业的融资方面,农业更是难上加难。工业的用地是国有土地,取得使用权,就可以抵押贷款;还有工业的厂房、产品、机器等都可以抵押,缓解流动资金的困局有多种通路。但农业就不同了,

首先农地是集体所有,农业企业如果流转农民的土地,只能取得农村集体土地的经营权,是不能抵押贷款的;其次,农业企业所经营的牲畜、树木、农作物等,也是不能抵押贷款的,所以养殖业里有句笑话叫“家产万贯,带毛不算”。

三、打造农产品品牌要“慢火炖老汤”

“慢火炖老汤”这个词是强调品质,强调稳定,是告诉消费者农作物生长周期慢,企业扩展规模慢。慢总是有慢的道理,只有长时间建立起的商业平台才能短时间内不被竞争,只有小范围、小规模才能做到精致,才能做好品质。

品牌农业刚开始不应该做规模效应,应该把品牌效应做出来。小而美、专而精是品牌农业的核心,做品牌农业由不得作秀,必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在打造品牌过程中要有完善的投资思路和良好心态,切忌追求投资回报率把有限的资本相对分散,很多农业企业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缺乏连续性,频繁更换经营品类,这样很难培养出自己稳固的客户群,把自己推广的品牌拱手让给了其他企业。

农产品品牌打造过程中一定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差异化,或是产品品类或是产品品质或是产品口感,一定要凸显差异性才能获得消费者关注;另一方面,品质,当前国内民众消费能力有一定提升,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品质始终如一非常重要。

四、怎样做好上游链条的有效管理

在农业领域,行业中各利益相关者特别难搞掂:上游供应商多为高度分散的农民,诚信意识不佳;下游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低、价格敏

感度高。由于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大,农民往往在农产品价格高时卖给出价更高的买家,而在价格低迷时要求企业履行协议以保证其收益。相关法律手段很难对违约农户进行有效制约,怎样锁定与农户的关系,尤其关键。对应办法就是:加大对农户违约后所受到的经济和精神惩罚的风险,同时以较稳定的利润吸引农民,以及用质量提升下的超产奖励来激励农民,通过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来锁定与农民的合作。

五、流通渠道和营销推广

目前农业来说真正有价值的渠道是做中档农贸市场(高端不高价的品牌蔬菜),在找到匹配的市场商户,将其摊位包装后一下子体现出了低端不低档的终端形象(让菜贩成为代理商)。让消费者看到包装后的商品,而不是一个初级农产品,抓住他们的心智。占领了这个农贸市场,其实就是抓住了中端农贸市场的高端产品。当然,要攻赢这个市场不仅需要资金支持,更需要土地资源和人力成本,还得有更多的品类。很多企业太过理想化且不务实,喜欢在推广上找概念,把定位束之高阁,唯信奉高端高价标杆。殊不知,企业只有活下来才是王道。为什么这是一块蓝海市场呢?其一,依据“先挣容易钱”的理论,在多数人里淘少部分人成为客户,而不是在少部分人群里淘出多数人成为客户,在农贸市场只要用心做服务,就会很快在绝大多数人中产生好口碑;其二,找到一个大到足以赢利但又小到无法引起竞争者兴趣的细分市场,农贸市场就是这样的一片蓝海。

在营销推广方面,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承受能力,线上做精准投放,线下营销通过农场会员活动和社区活动进行,比如在农场组织

活动,会员在周末可以参加,类似农家乐,让他们体验和感受有机;社区活动针对企业用户,给他们的员工做营养课程培训等。

六、打造农业O2O

做农业O2O要拉潜在客户入群,实时更新产品情况,强调新鲜:提倡“吃当季、吃当地、吃当天”(区域品牌最好的广告);软文要有强烈的现场感:强调可视化营销,用各种能够为产品加分的图片强调现场感;重视文字:每一篇博文都做到言之有物,根据不同需要有所侧重,充满各种刺激,尽量站在顾客角度考虑;促销很牛:每一篇促销博文不仅在时间、数量上做足功夫,文字可读性也非常强,让顾客充满紧迫感。不要尝试去解决客户的所有问题,而把注意力聚焦到一个点上。点越小,压强越大,不论有多少资源,只要聚焦于一个合适的点上,就能实现单点突破。

单点突破的专业容易赢得客户认同;

单点突破容易产生相对的规模效应,节省成本;

单点突破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盈利。

七、农业的行业延伸

农业是一条复杂的链条,田间管理都是需要很多技术的,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都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说一个电脑,有做硬件的,软件的,操作系统的,游戏的,都有很多事情可做,绝不是说我们看见的最后把电脑送给我们的那个人他是做电脑的,所以也不是说硬着头皮养牛或者种水稻的就是做农业的。农业设备,第三方服务

型公司,租赁公司,水利设施等都属于农业的范畴,也都是做农业的机遇所在。

农业看似入门易实则门槛高,高在农业是要求全流程细致化的行业,需要大量的经验和积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行业随随便便成功。新农业的未来有两个,一个是高端的精品农业,一个是解决了旧农业问题的规模化农业。

总而言之,做农业不能是一个好创意听上去很棒,还需要1,2,3,4,5步才能去执行,具体需要1,2,3,4,5种不同类型的条件和资源,有可能会遇上1,2,3,4,5等不同问题,可以采取1,2,3,4,5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得知道创意可能有什么缺陷,执行起来有什么困难,也能知道采取什么的修正措施,事情怎么干,资源哪里找,这样才叫谋定而后动,才叫有备而来。

2014年6月6日于马牧集

第15篇:农业产业化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问题与对策建议

夏英

农业产业化经营融发展与改革于一体,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其发展因此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分析判断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和特征,探究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和提高的对策建议,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阶段与特征

考察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20多年的发展实践,因发展背景、条件的不断演变,以及农业产业化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相对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1、从改革开放之初到90年代中期,属于在局部地区自下而上的起步兴起阶段,以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为代表,山东首开先河。

改革开放之初,农业产业化经营曾在局部地区、个别产业有所萌芽,比如在80年代一些农垦企业中就已经存在这种经营形式,当时被称作农工商综合经营,但没有产生扩散效应和普遍的认同。1993年初,山东省潍坊市率先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 的农业发展新方略,随后得到山东省领导的重视,理论研究的支撑,以及媒体的广泛传播,产生了巨大反响。以1994 年山东省委1号文件为标志,农业产业化战略进入起步实施阶段,成为全国范例。

在早期阶段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区域、产业、规模等方面存在一些特点:比如率先在农产品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出现,在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形成明显优势;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产业链加工增值不高,产业化经营系统主体间利益关联不稳定,与此相应,其作用和影响较为有限。

2、90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在国家政策鼓励和各级政府有力指导下,农业产业化步入由点到面整体推进、健康发展阶段。

政策导向作用是这一阶段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其出现伊始就一直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政策语言在1996年已经出现在中央文件中,到了2000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则由开始的政策语言变成了具体的支持性政策措施。同时,各地、各部门在政策指导下,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据农业部1997年对全国11824个有利益连接机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调查,这些经营组织共连接农户达1995万户,占全国农村总户数的8.5%,其中由龙头企业带动占总数的45.51%,中介组织带动型占28.62%,专业市场组织带动12.26%,其它类型带动占13.61%;到2000年底,全国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66000个,带动农户达到5900万户,其中由龙头企业带动占总数的41%,合作经济等中

介组织带动型占33%,专业市场组织带动12%,其它类型带动占14%。这一时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增长较大,东部地区发展大大快于中西部地区;组织载体形式多样化,以合同关系为主;各个产业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种植业类比例最多。但总体表现出低水平扩张的特点。比如,组织总数增加,但实力不强、规模不大,带动农户的平均规模缩小;农产品加工水平低、龙头企业竞争力低、地区不平衡性没有根本改变。

[1]为占纯农牧户的比例;[2]其中当地农户4108.62万户;[3]为运销商和专业大户带动型,与前两次调查不可比。

3、近年在农业国际化和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影响逐步显现的环境条件下,随着我国农业与食品产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步入持续发展和提高的新阶段。

这一阶段的标志性特征是,国家对重点龙头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重点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发挥出典型示范作用。目前,农业产业化呈现“四个转变”特征: 一是龙头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方向转变。适应我国农业和食品产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农业诸多领域已经出现产业集中度提高的态势,企业的重组、兼并、联合不断发生,龙头企业实施资本经营战略,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以奶业为例,在经过一段时期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几家大型龙头企业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基本形成。去年,光明、蒙牛、伊利、三鹿等几家大型龙头企业产值共计200多亿元,占奶业总产值的一半。

二是产业化经营向为消费者提供绿色食品和实施产业链全过程质量标准控制转变。在2002年由有关部门共同认定的第二批235个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主导产品为绿色产品的有123家,占总数的52.3%。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的农产品质量意识普遍提高,绿色食品标识管理规范化,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许多食品、农产品在一些大中城市率先实现了全过程质量标准控制。

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区域规模种植和精深加工增值转变。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布局、市场、资金、技术带动下,目前我国基本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区域优势产业带,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区域特点相呼应。即东部沿海以出口外向型农业产业化为重点,积极发展附加值高、瞄准国际市场的创汇农业;中部以粮棉油深加工为重点,大力推动大宗农产品转化增值;西部地区当地特色,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内蒙古的奶业、新疆的红色产业、陕西的苹果产业等竞争力逐步显现。

四是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日趋活跃,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导农户家庭经营从“小规模、大群体”向规模化、企业化方向转变。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不仅仅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载体,起领办或桥梁作用,而且逐步显现出从机制上改造我国农业小规模农户经营结构的作用。这种现象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十分突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建立“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其主要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土地集中流转,形成规模化基地,培育出规模化、企业化经营农户,同时,原农户的利益从保底收入和经营权股份化两方面得到保障。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则为专业大户、农牧场和农业企业获得有效服务、解决产业共同发展问题提供了手段和路径。

2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农户与市场联接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但与现代产业经营的发展要求相比,现阶段农业产业化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发展问题。

1、市场竞争力弱,带动力不强。新产品开发差距,抑制竞争力的提高。由于受自身技术、资金、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在产业和新产品开发上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落后,龙头企业较少进入是一个典型例子;再以玉米加工为例,美国可加工出2000多种产品,且深加工量占15%—20%,我国只能加工100多个品种,深加工比例不到玉米加工量的9%。行业自律差距,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另一重要因素。我国行业协会以官办居多,按产、加、销分段设置的多,难以起到高效、统一的自律协调作用,近年来我国茶叶、苹果汁、蔬菜等产业都出现过因国内企业自相恶性竞争,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下降的典型案例。市场竞争力弱的直接后果是带动力不强,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户的覆盖面为720多万户,不到全国总农户的1/3。

2、农产品质量差距大,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竞争的压力首先来自出口,而非进口,即沿海发达地区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农产品受到了进口国技术壁垒的限制,目前我国有近90%的食品、土畜产品出口企业受到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限制,农产品出口徘徊,尚未突破300亿元,今年首次出现逆差。这与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存在差距紧密相关。目前我国在农业产地环境、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等涉及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一是种养环节的污染问题。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龙头企业基地规模小,实施农产品全过程监控难度大,由农药、兽药使用引起的食物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二是加工环节问题。部分是因不法食品加工企业有意违反食品安全生产标准,知假造假,获取不义之财所致;更多的是因生产技术水平低,达不到生产加工规定的标准所致。在目前我国100多万家食品生产企业中,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小作坊,他们大多不具备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食品企业的小、多、散、乱特点最能说明问题。三是流通环节问题。全国食品经营企业达300多万家,大多为个体商户,缺乏很必要的设施,经营管理落后。一些食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成为假冒伪劣食品集散地。在不法经营者中,即有蓄意出售过期、变质食品的,也有伪造标识、滥用标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

3、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建立利益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别于其他经营方式的根本特征,龙头企业与农户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政策本身具有的深刻内涵。这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问题存在。创新利益连接机制成为关键。

4、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尽管近些年各方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了共识,特别是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了一些措施,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同时存在政策措施落实不理想的问题,尚未形成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和提高的长效机制。

3对策建议

战略措施。成绩的得来,政策支持功不可没。2002年我国已经正式成为WTO成员国,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日趋提高,竞争更加激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愈加重要,面对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中的诸多挑战,面对农业产业化存在的现实问题,需要各方进一步形成发展合力,稳定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整合要素资源,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拓展政策支持空间。

1、继续落实和调整现行相关支持政策,并选准产业化经营的薄弱领域、薄弱环节给予扶持。

一是要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扎实工作,提高现有扶持政策的实际效果。比如,龙头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企业技改方面享受的优惠政策、出口退税及时足兑付等,要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

二是根据政策执行情况和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完善现行政策。应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调整现行农产品加工增值税税率,提高进项税抵扣税率或降低销项税抵扣税率,将增值税进项税率和销项税率调整到一个平台,解决农产品深加式增值勤税高征低扣问题。优先保证出口农产品及加工品退税,提高出口退税率。

2、在WTO框架内,对产业化经营的薄弱领域、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新的扶持政策。

一是从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高度考虑,当前应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给予支持。目前,我国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标准体系、认证体系、检疫检验体系和监测体系四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现实的困难主要在实施,实施的难点在农户。为使食品安全管理落到基层,落到实处,确保消费者利益,确保整体产业链的安全,在国家农业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中,应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其中,从产业链切入,以龙头传导为支撑,带动一大批基地农户。

二是将制定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政策提到议事日程。改变我国有机农业落后、市场占有率低的局面,需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首先在宏观层面制定相应的法规和鼓励政策。比如,设立农业生产环境补贴、有机农业种植补贴;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建立有机农产品营销体系等。

三是加紧制定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政策。即要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的公路收费适当给予减免;要把龙头企业原料采购、农产品运销纳入特别通告的管理范围,保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的物流畅通。

3、立足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社会效益最大化,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选择性支持的项目和扶持对象,创新政策支持方式。

一是扶持发展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实践中,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往往以农产品行业协会为载体或平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发展态势。这表明,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农户或合作经济组织,他们共同需要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以发挥其在市场信息服务、解决贸易纠纷、开拓市场等提高产业化经营系统整体功能和产业关联度方面具有的特殊作用。所以,以农产品行业组织为对象,选择带动性强、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实施政策扶持,是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的一个新支点,是符合现实需要的合理选择。在扶持方式

上,政府项目可以委托协会主办,也可对某些协会活动给予定额专项补助,或以确定支出项目的报帐制予以支持。

二是扶持企业、农户共同规避和化解市场风险,形成风险与利益共担机制,改进和完善农企关系。“订单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类型,包含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由于合同订单以合意性为基本原则,操作简单,一直是产业化经营的主导类型,同时订单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履约风险和利益失衡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但近年来各地对 “订单农业”合作共赢运行机制的实践探索不断,通过采取随行就市、保底收购;保证价收购、建立风险基金;固定价收购、二次返利,以及规范管理等方法,使农企关系趋于合理和稳定,展现出农企之间形成利益与风险共担运行机制的前景。在建立农企利益与风险共担运行机制上,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如扶持企业或行业协会建立风险基金,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等。

三是融产业化经营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于一体,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扶持政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凭借其独特功能,能够发挥多种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改善农户微观经济发展环境、降低交易成本,保护农民利益方面作用不可替代。在我国农业政策转型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有利因素促进下,各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小农户,大规模”得以逐步形成,大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力。现阶段,以产业化经营切入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或以合作经济组织切入发展农业产业化都将是政策效应最大化的明智之举,两者的统一与协调应该成为政策扶持的出发点。

4、立足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农业管理体制。

一是变管理为服务,变职能分割为统一协调。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发挥主管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与服务作用,使产品产业链各个主体和环节能够得到高效、系统的各类服务。

二是从政府单一的封闭性管理向与民间组织相配合的开放性管理转变。应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桥梁,把企业、农户迫切需要而政府部门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不便管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承担起来。政府把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委托或交给协会,可以集中精力抓大事,这样有利于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中介服务和自律性管理----企业和农户自主经营的农业管理体制新格局。

专题报道:中国农业产业化之路

(文章来源:农博网)

第16篇:农业产业化

四、抓好现代化农业发展,要全力推进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实践创造后各级总结完善的一种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其基本内容是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为依托,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实行生产布局规模化,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比如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走的是农村产业化道路,那么我们看一看华西村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一是有个一心为民的好公仆;二是有村办企业且为集体所有制;三是企业经营方向为工业,而不是种大棚搞养殖;四是一分五统的管理体制(注 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在比如南街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全国十大名村,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南街村依靠当地粮食资源,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项目。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从而实现了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此外还组建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华西村和南街村的成功充分显示了农业产业化给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农业产业化被认

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加速器。因此,发展现代化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极为重要。目前,我市形成了以北绿米业、华鹏米业、新远东公司为代表的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群体,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达到36家,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全市新建、续建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虽然我市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与农业产业化发达的地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培植主导产业难。二是建设生产基地难。三是发展龙头企业难。四是扩大经营规模难。五是拓宽销售渠道难。六是提高理想意识难。

下一步我市将紧紧围绕省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总体部署,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既符合我省目前市场经济整体发展程度的客观要求,也符合农业经济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内在要求。当前形势下,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处理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中所面临一系列问题最为有效的举措,具体我市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更新观念提高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思想先行。要树立大产业思想,要把农业看成一个包括工、商、建、运、科、教、文、卫在

内的大产业;要树立大开放思想,从根本上打破产业封闭,实行产业大开放,各产业要互相通开;要树立大联结思想,在传统分工分业的基础上,要坚持农业与其他产业有机结合,开放发展。二是发展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发展好粮油、蔬菜、畜禽、水产等主导优势产业。三是建立五大生产基地。高标准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种养业。突出主导产业,高标准建设粮食、蔬菜、畜禽、水产、林产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化“五大生产基地”。即优质粮食基地、绿色蔬菜基地、优质畜禽基地、特色水产基地、优质林产基地。四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 “龙型”生产经营。把产业化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在大力扶持北绿米业、华鹏米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关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打造和延伸粮食、大豆、畜禽、水产等加工产业链,招引30万吨的水稻加工企业入驻我市,提高粮食精深加工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五是扩建生产经营规模。与龙头企业合作,建设原料生产基地,着力推进连片规模经营,打造青河、三村、向阳、临江4个10万亩水稻专业乡,乐业、青河、向阳3个10万亩玉米专业乡、八岔乡10万亩杂粮杂豆专业乡。六

是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形成“共创市场、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订单的形式,做好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对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经纪人等将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与广大农民相结合,构建产、加、销利益联合体,促进企业与农户双赢。

第17篇:农业产业化

浅析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与龙头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尚有许多发展空间,本文着重讲述龙头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一是资金问题,资金问题一直是我国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二是龙头企业在市场,政府,农业,经营效益这四大因素的正确定位。只有在这四维中正确定位,龙头企业才能健康的发展起来。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发展融资 四维 对策

【Abstract】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realization in our country.The obtained a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And, in the proce of implementing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leading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as a key link in the proce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here are a lot of development space, this article focus on leading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The \"engine\" leading enterprise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It is money problems, money problems has been the important restriction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ading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Second is the leading enterprise in the market, the government, agriculture, management benefit correct positioning of the four major factors.Only in the four dimensional positioning correctly, leading enterprises to healthy development.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村经济,是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即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及其产业的联合经营;关键是建立劳动力极强

的龙头企业;基础是形成主导产业,并让农民参与;要害是建立风险公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本质是发展市场农业,使农业向现代化迈进。而所谓的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是指在农业产业化中,依托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的,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具有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服务基地和开拓市场等综合功能,与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利益机制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专业批发市场或合作经济组织。

从全国来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经过近几年调整的确形成了良好的格局,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配置趋向合理,多化和专业化虽发展较快,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相适应,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农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毕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调整所要达到的目标已远远超出一般性的阶段要求,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没有农业就没有一切,没有农民就没有人民。”这一论断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以农业为本,农民是我国人口中的“主力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内容到机制都在不断的进步,形势也日益多样化,但是与其它产业相比,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农业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化的市场机制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了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增强了经济主体活力的同时,却分散经营,缺乏规模经济优势。使本该归农业所得的利润被其他行业侵蚀,农业产业化进程收到抑制。农民思想意识滞后,认识不足,行动迟缓,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都很弱,我国农业和千千方万的农户都在面临和适应市场的竞争。

2、农产品市场价格保护机制不健全。在完全自发运行的市场上,农产品价格机制不能有效运行,农业和农民利益易受损害。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无一不是依靠农业价格政策的贸易措施来保护本国农业的。我国改革以来,随着农产品价格双轨制向单一的市场价格体制的转变,自由市场价格机制的种种缺陷将会充分表现出来,并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造成不可忽视的损害。

3、社会化服务体系不配套。我国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特别是行业性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比较滞后,存在发展规模小、覆盖面不宽、服务能力弱等问题。目前加入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8%左右,而且,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没有产权关系,形成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根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今后服务体系必须向产业化和企业化方向发展。

4、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农业的专业化、一体化程度还很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内容业化体系结构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区域经济中未能充分利用。各地未能形成各具特色的、跨区域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带,不能建立起“龙头企业”和农业支柱产业来带领农业走向现代化。加快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较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弱。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龙头企业基本上是按行政地区组建的,各地的规模较小且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层次低,所形成的的产业链也比较简单,两头发展不足,尤其是与农户方面的紧密联系还比较薄弱,并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

2、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当前,有一部分的龙头企业与农户采用的是合同或股份合作制,与农民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经济关系。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方式。但大多数的龙头企业都属于比较松散的买卖关系,没有达到长期合作,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容易导致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矛盾,削弱了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龙头企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利于龙头企业的茁壮发展。

3、资金断缺,生产力低,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我国的农业企业冲击不断提高。作为农业企业的龙头,无疑面对这市场萎缩,风险加大,融资难度加剧的问题。资金不足,规模不过大的企业容易夭折。因此,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融资力度成为了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同时,由于地区农业企业的重复建设,导致市场竞争压力

加剧。竞争无序,竞争目标不明确。核心竞争力更是有待提高。

4、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成果化低。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推动和提高以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心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制度保障。而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带头人”。通常都是由农民组织或创办。也是和农民打交道最多的企业。然而当前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并不满足当前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前提条件。同时,我国的龙头企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并不能有效的带动我国的农业市场,抢占国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龙头企业发展对策

目前.四川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09家,其中国家级企业24家,企业平均固定资产为8000万元.平均销售收入为1.5亿元,平均带动农户3.5万户,带动农户户数占农户总数的33.5%.受益农户收入增加额一般高于其他农户50%以上.是四川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但调研发现。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仍然存在规模相对较小、融资信用度不高、融资方式单一等融资约束问题。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需要打破地域界限,门户之见,优化配置资源,形成集约化和规模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鼓励创办龙头企业

当前的农业企业多而散,普遍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这类具备一定开发农副产品,具有较好前景的农业公司,应该进行扶持,加大政策优惠制度,尤其是资金融资方面,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资金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2012年4月,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第十三届中国高层论坛中提出要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农业部部长韩长斌撰文表示要加快推进农业创新与推广。同时,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部农发行出台措施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让这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2、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和农户之间至少要靠合同或者契约来代替外部市场的一次性一次次的交易,以此来实现外部市场的交易内部化和经营一体化。同时,在合同或契约中必须明确写出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考虑风险补偿,建立保障资金制度,来维护双方的利益,或者农户向龙头企业入股,形

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来加强农业产业化各经营主体关系的紧密性和稳定性。

3、加强技术创新,推广农科教和龙头企业的合作

一个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在于其产品在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所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成本高低才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龙头企业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来增强产品加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和农科教合作,创办科研机构,研发新的科技成果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在农科教里有许多科研人才,和他们合作,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换和培养现代化的优秀人才。

4、在发展中寻找恰当定位

农业龙头企业如何找准自己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正确位置,是其能否发挥“龙头”作用的前提,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当前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作用最大。影响最深刻的,有四大因素:市场、政府、农业、经营效益。这四个因素从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维系和制约着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要找准自己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正确位置,也就是要解决好自己在这个四维体系中的恰当定位的问题。

前:面向市场,开拓市场,围绕市场做文章。农业龙头企业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特别是所处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市场,重要交通口岸市场和邻近城市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市场,积极发展适销对路、潜在需求大、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现在,尚有一些乡镇领导在兴办龙头企业时,不搞市场调查,不做深入分析,要么想当然尔,想搞什么就搞什么,要么就盲目跟风,市场什么受欢迎就跟着干,邯郸学步,结果造成了产品趋同,供大于求,致使恶性竞争加剧,企业销售受阻,导致龙头企业经营受困,发展不起来。

后:依托本地农业资源。反哺当地农业生产,查阅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凡是自身发展较快、经济效益较好又能确实起到惠及广大农户、有益当地农业生产的农业龙头企业,都是走了“依托当地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深加工、精加工,解决了本地农作物的‘卖难’问题,从而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收益”这样一条农业良性大循环的路子的。这一条路子有利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上:争取政府大力支持和政策性照顾。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各级政府特

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而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又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从这层意义上说,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性照顾,便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便是农业龙头企业争取政府支持的政策依据和理论依据。

下:“为农服务”与“经济效益”并重,立足于“经营效益最佳”这一坚实的物质基础上。农业龙头企业应该树立“为农服务”的思想,把促进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推动农业产业化作为自己的应尽义务。为此,要处理好与农户的利益关系,通过预付定金、提供贴息贷款、发放生产扶持金、赊销种苗和饲料,提供优质服务,对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或采取联营、代理、返利、股份分红等形式,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但是.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它要想发挥其农业产业化“排头兵”的作用,要想长期持久地为农服务,必须讲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必须立足于自身“经营效益最佳”这一坚实的企业物质基础上。

总而言之,,四维体系中的农业龙头企业,必须直面市场,背倚农业,上挂政府,立足效益,努力寻找这四个因素的交叉结合点。只重某一点,而有意无意地丢弃了另一点,那必将给自身的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文钰主编.农业产业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9

[2]商丽景 王颖.农业产业化中的问题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

[3]王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国家扶持政策[J].中国禽业导刊,2008

[4]唐萍 刘健.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农业经济,2004

[5]陈继华 徐文莉.农业龙头企业在四维体系中的恰当定位[J].甘肃农业,2005

[6]万伟力.用开发性金融思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J].金融与经济,2009

[7]龙新.农业部农发行出台措施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J].农村工作通讯,2008

[8]姚成强.浅析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8

[9]林善浪 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03

[10]肖万春.创造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良好宏观环境[J].农业经济问题,2001

[11]顾焕章,刘红明.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探讨[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2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 真正的农村产业革命[J ].农业经济问题,1998,

[13]高慧荣.农业产业化遭遇的困阻及其破除[J ].农业经济,2011.11

[14]年艳.浅析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

[15]李峰、黄瑞芬,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及评价[J ],中国集体经济,2012(12)

第18篇:农业产业化

码头镇2008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

实施方案

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稳定增收和我镇农产品对外竞争力乃至走入国际市场,根据九江市、瑞昌市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现提出2008年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实施方案。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紧紧围绕水产业发展这个方向,坚持“产业为先、富民为本”的工作思路,做大做强畜禽、螃蟹、小龙虾特色养殖以及围绕赤湖和山林发展休闲农业。着力做好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主导产业,实现“一村一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农产品基地等工作,努力开创我镇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2、目标任务。2008年在稳定提高粮、棉、苎、油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螃蟹、小龙虾、四大家鱼、生猪等养殖。以长咀、朱湖、苏山、赤庄、田塘为主,做强、做大螃蟹、小龙虾产业,各村至少有一家一定规模的养殖业。以梁公、龙泉、翠林、三源、龙窝、新风、北岭、长流、长丰为重点大力发展立体养殖业,各村必须有1-2户养殖大户。以赤庄、田塘、团结为重点做好观光农业,每村必须建一个产业基地。以码头为重点做好蔬菜基地和农产品流通业,组建一个农产品流通公司,不但使农产品进出畅通,群众受益,以新风为重点,加强水梨基地建设,还要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产业的引进。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使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一个产业,力争我镇今年农业增长9%的目标。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重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要以农业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农民专业合作为纽带,以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做大做强我镇特色主导产业。

1、扎实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开放型农业战略,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科学规划项目,严格管理项目,精心运作项

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技术、品牌和现代管理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建立农产品基地,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市场。镇成立农业招商领导小组,组长:黄新华,副组长:桂良兴、谈云冲,成员:黄春和、黄金河、张肇琪及各村主任及涉农站所单位主要负责人,办公室主任由桂良兴兼任。办公室成立招商小分队,队长桂良兴,成员:谈云冲、黄春和、黄金河及各村主任、涉农单位主要负责人。力争引进一个500万元的涉农项目一个,百万元涉农项目2-3个。

2、重点推进特色主导产业。围绕水产、水果、畜牧、棉麻、蔬菜、粮油等特色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安全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基地。重点建设新风村百亩水梨标准化示范点;苏山建螃蟹、龙虾养殖基地;翠林、赤庄、长流、长丰、田塘建千亩油菜示范片和千亩棉花示范片;团结休闲农业、码头村蔬菜基地和龙泉交通运输业。由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抓,各相关单位(农、林、水)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人。

3、推进“一村一品”产业示范村建设,发挥传统产业优势。结合引进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小龙虾、螃蟹、生猪、油菜、蔬菜、水梨、油桃、加工企业等“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抓好农产品品牌和无公害基地创建。积极做好长咀、苏山等小龙虾、团结油桃、新风水梨的品牌创建。

5、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龙业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我们今年要利用我们现有的水产、水面、水梨、油桃资源,积极引进企业,形成“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促进农民增收。

6、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依托中介和民间组织,按照政府指导、“民办、民营、民受益”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年内发展水产、水果、生猪、养殖三个专业合作社。

7、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等发布农产品信息,让国内外农产品经销商认识码头农业。大力扶持、培育一批有经营头脑、开拓性强的农产品经纪人和专业营销队伍,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劳动

力培训,扎实做好动植物病虫害防控工作。

8、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确保沟、渠、堰塘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涉农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吕之重来抓,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加强对产业的创建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各涉农部门负责帮助制定基地建设规划、专业生产技术指导、技术资料提供、技术培训、生产物资协调服务、产生产品流通信息服务等。

2、加大融资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内资外资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争取银行对农业产业的投入,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同时镇财政对农业龙头企业也进行适当的投入扶持。

3、建立督查考评奖励机制。建立农业产业化督查考评奖励机制,督查考评的内容: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抓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招商、培植“一村一品”建立农产品基地、创农产品品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工作。考评督查工作采取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结、年终一考评等办法。对好的村、单位和个人在镇级干部会上表彰,并推荐到全市经济工作会和农村工作会上进行奖励和表彰。

第19篇:农业产业化

磐石乡创新举措服务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摸清家底,全方位掌握人才资源。

对全乡127名“土秀才”、“田专家”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二、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畅谈家乡产业化发展前景,定好发展方向。认真听取相关专家对草莓、西瓜、柑橘、蔬菜种植方面的建议,打造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色。

三、专家授课,提高村民科学素质。

认真开展授课活动,由土秀才,田专家讲解相关种植技术的要点;授课地点:形式多样(集中授课,田间讲解,亲身示范);全乡村民在127名土秀才,田专家的帮助下,1300户村民致富效果明显,其中新增草莓950亩,西瓜980亩,柑橘1500余亩;人平增加528元。

四、关心人才,关注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暂时生活困难的土秀才,田专家每年解决800-1000元的补助,带动村民致富的专家奖1000-3000元。今年加大了农业投入,新增大棚蔬菜1200亩,新增种类10余种,形成了5个专业村,6个专业合作社。

五、政策扶持,资金支撑。积极争取农业资金53万元,对表现突出的专业合作社、专业村予以奖励。

第20篇:生物医药产业化

2010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化

目的:为落实《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简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本市生物医药企业的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切实做好本市生物医药领域的产业工作。

申报时间:2010年4月23日,截止日期为2010年5月21日

一、申报范围

生物制品、化学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和研发服务外包等。

二、申报条件

2010年在建或新建,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项目:

1、以形成产品生产能力为主要特征;

2、固定资产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

3、2012年底前能投入正式生产。

三、申报资助经费额度

最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金额的10%。

四、申报主体

在本市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具有法人资质,并有良好社会信用和技术团队的企业。项目申报主体原则上应是纳入生物医药产业统计范畴的企业(生物医药制造业行业统计分类代码详见附件1)

五、申报要求

1、产业化项目必须符合指南申报范围和申报条件,项目完成后能够显著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竞争能力和规模效应,实现创新成果和技术的产业化。优先支持“行动计划”确定的六大产业园区内的项目。

2、2009年已获得资助的产业化项目不能重复申报

3、需提供的附件:(无特殊说明请提供复印件,复印件上须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1)企业资质证明: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统计年报中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

(2)财务状况证明:200

8、2009年度有效的企业年度审计报告或相关财务报表(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新成立企业提供成立至申报前一个月的上述材料);

(3)与申报项目名称和建设内容一致的行政审批证明材料,包括:项目投资概算书、环评审批批复件、项目核准/备案文件、项目建设设计文件批复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

(4)生产许可证明,如:新药证书、GMP证书、生产批文、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

(5)资金来源证明,如:项目银行贷款承诺书(意向书)、自有资金证明材料(原件)等;

(6)其它有关证明,如:奖励证书、知识产权证明、合作单位协议书、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等。

人才产业化讲话稿
《人才产业化讲话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