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活动单导学案例浅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07:13: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活动单导学案例浅析 如皋市吴窑镇金盛中学

周璟

进行活动单导学教学将近一年了,从一开始的模糊认识到现在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我觉得活动单导学教学确实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改变了多年来我们只是站在教师自身的角度思考、设计教学方案,有时甚至简单的重复既定的教学“套路”,在课堂上,学生仿佛看客一般观看着教师的“演示”,机械地与教师配合,重复着教师设计的教学流程。

活动单导学教学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而教师应在活动单设计中变换视角,从学习者的角度来预设教学过程,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相应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并且活动单的设计更多着眼于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指导,不但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在自身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享受语文。活动单设计理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定。

一、整体感知

在活动单的开头部分,依据“学生易学易懂的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设立各知识点的“导学探究”,主要是将文学常识、字词等基础知识内容编制成基础检测题,让学生自我检测自学完成。让学生在活动单的引导下“先行一步”,做到“我要学”,并认真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完成几个思考题。上述任务须要学生课前完成,上课时教师再抽测、订正,进一步巩固理解。

【课文《白杨礼赞》活动单设计的片段】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至少要读两遍)

同学们在赏读全文时

①结合课文注释,了解写作背景。

②动笔圈划重点字词。

读后小组代表把小组成员圈画出的重点字词展示到小黑板上(音、形、意)。(指出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礼赞 虬枝

恹恹欲睡 旁逸斜出 倦怠 刹那间

③体悟作者的情感 赞美白杨树?赞美人民? ④口述课文提纲 ⑤课文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缺失目标的引领,会导致学生阅读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或信马由缰,不得要旨。通读文本,不是随心所欲、目无目标、蜻蜓点水式的乱读,教师要求学生着眼于整体,不拘泥于局部,可通过重点阅读标题、开头、结尾、过渡段等内容,把握文章的基本思路,明确思维指向,形成鸟瞰式状态,产生一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感觉,激发其积极探究的强烈冲动。)

二、深入研讨 “问题研讨”应当是课堂教学的最精彩部分,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而拟定讨论题,作为课堂上的主要话题。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以“文本”为本,深入研读,大胆想像,科学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个体“努力”和合作“学习”得出合理结论。 【课文《林中小溪》活动单设计片段】

讨论交流

大家现在对课文应该比较熟悉了,这堂课我们再一起思考几个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奋然前行,这和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回答:溪流在前进中不断出现障碍,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一生回答:溪流前进中有分有合,但始终向着共同目标前进,我们的生活也是同样的; 一生回答:溪流在前进中越过障碍,要蓄积力量,坚持到底,我们对待困难也要坚持,要有毅力。

教师补充:小溪在与障碍搏斗中创造了时间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同样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和时间;溪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相信我们的人生,同样会如此美丽。)

2.作者从自然景观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方法链接:归结文章主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2) 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3) 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4) 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有助于把握文章主题。

3.承上一问题,教师可进一步指出:作者正是因为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才会对森林和小溪的观赏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而且课文处处写景都透露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作家喜欢把自己的文章称作诗体随笔,可见文中诗的因素很浓。这一方面表现在揭示的道理深刻,另一方面体现 在他的语言上。那么请同学们用你的慧眼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感悟,用你的语言来描述,用你的感情去体验,并用“_______这句话很美,美在_______”的句式作简要的,分析并仿照这些美句造句。并尝试总结一下本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方法链接:赏析语言可以选取下列角度:

A、用词美。赏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音词。 B、修辞美。体味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C、哲理美。体味文中富含哲理的语言,理解句子的含义。

(小组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出文章的语言特色:

一、文章带有口语色彩,就像和朋友交谈;

二、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来写,用拟人的手法把小溪和森林当作有感情有灵魂的人来写;第

三、语言睿智深沉,字里行间透露出灵气。

4、你自己还发现了什么问题?说出来,全组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倘若一直停留在表面上,获得的只是感性的表象认识,教师借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由此自然激发其发现欲。上述几个问题,实际上是从探究向发现的纵深过渡,完成阅读的高效、有效性;另外教师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空间,于合作探究中释疑、生疑,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启发,思想互相碰撞,问题迎刃而解,并溅放出创造的火花。)

(这一层次的阅读,设置的问题,其出发点则为:文章以作者赋予林中小溪之不屈精神、勇往直前,以此贯穿全文,组织材料,帮助读者弄明散文的特点。设置第3个问题的目的是:通过对语言美的欣赏,重点让学生品味描写景物的美句,并教给学生品味的方法,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发现,在心灵感悟与情感体验中与作者的思想情感发生共鸣,于景中悟出情来;仿句造句练习,旨在指导学生深刻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学会“景中寓情,情因景生”的写法;)

三、拓展迁移

当问题讨论渐进尾声时,活动单又设计推出一系列由教师精心设计或精选的具有一定思考容量、小巧的拓展题目——让学生在巩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发展思维能力。把本节课教学推向新高潮,同时温故知新,使学生有更大的思维空间,多角度、发散性地融会已掌握的知识,并在和谐互动中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课文《林中小溪》活动单设计片段】

1、回忆《爱莲说》《马说》等文章,想一想,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3、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而荆棘丛生,时而狂风暴雨,不可避免地要遭遇许多坎坷,那么,林中小溪的哪些品质能激励我们在逆境中崛起,胜利远航呢?

(教师引导学生联读了运用托物寓意手法的同类文章,在横向联系知识内容时,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显山露水,读者很自然地悟出了蕴含其中的哲理)

总之,活动单导学教学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科学地把握知识内容,有利于准确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起步阶段,学生要借助活动单自学,做好学习笔记,可能一时不适,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适应的。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将变得更为融洽,以后的教、学就更为轻松自如。学生有准备、有侧重地听课,提高了听课的质量和效率。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之间互动增强,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与施展

活动单导学

活动单导学模式

活动单导学(新)

活动单导学学习心得

活动单导学实践思考

活动单导学实践思考

人口普查导学单

1导学单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活动单导学案例浅析
《活动单导学案例浅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