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4: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

发布时间:2016-01-20 11:54:15点击:17443

一、设置原则

(一)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以社区构成为依据,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

(二)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三)非营利性质,原则上以公立为主,鼓励其他经济成份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机构。

二、基本功能

(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制定和实施社区卫生工作计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二)健康教育

1、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明确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和对象,主要内容及适宜方式;

2、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指导社区居民纠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配合开展免疫接种,预防性病、艾滋病,开展无偿献血、生殖健康、禁毒及控烟等宣传、教育。

(三)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

1、开展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及寄生虫病的社区防治;

2、执行法定传染病登记与报告制度,并协助开展漏报调查;

3、配合有关部门对传染源予以隔离以及对疫源地进行消毒;

4、指导恢复期病人定期复查并随访;

5、开展计划免疫及免疫接种工作。

(四)社区医疗

1、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服务;

2、提供会诊、转诊服务;

3、急危重症的现场紧急救护及转诊;

4、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1、开展健康指导、行为干预;

2、开展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监测;

3、对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

4、对恢复期病人进行随访。

(六)妇女保健

1、开展围产期保健、产前保健、产后保健、更年期保健的检查、指导、咨询工作;

2、配合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妇科疾病的筛查。

(七)儿童保健

1、新生儿期保健、新生儿访视及护理指导、母乳喂养咨询及指导;

2、开展婴幼儿期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工作,包括早期教育、营养指导、生长发育评价及监测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指导;

3、开展学龄期保健及儿童期常见病、多发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

(八)精神卫生

1、开展精神卫生咨询、宣传与教育;

2、及时发现精神疾患,根据需要早期干预;

3、配合开展康复期精神疾患的监护和社区康复。

(九)老年保健

1、了解社区老人的基本情况;

2、指导老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

3、指导意外伤害的预防、自救和他救。

(十)开展康复治疗及咨询;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相关咨询。

(十一)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十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上报。

(一)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能少于400平方米,布局合理,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居民需求、社区资源等配置一定数量的设备。

(三)设备

1、基本设备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的相应标准执行;

至少拥有以下设备:接种器材、妇女健康检查器械、儿童体格测量用具、健康教育基本设备、康复器械、抢救床、氧气瓶、氧气袋、洗胃器、电动吸引器、呼吸球囊、气管插管、针灸器具、B超、心电图机、X光机、化验三大常规必备器材、药品柜、无菌柜、高压灭菌设备、紫外线灯、床单元设备、出诊设备、资料柜、电冰箱、电脑及打印机设备。

2、开展的诊疗科目所必需的其它设备;

3、具备医患联络、医疗双向转诊必要的通讯、交通设备;

4、具备与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等设备。

(四)常用中、西药品和急救药品的管理及配备,按照新《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二十类急救药品包括:中枢神经兴奋药;抗休克药;强心剂、抗心律失常药;血管扩张药;脱水、利尿药;降血压药;止血药;平喘药;镇痛药;抗过敏药;激素类药;解痉药;解毒药;水电解质平衡药;抗菌素;止吐药;局麻药及各种液体。

四、科室设置

(一)预防保健科:计划免疫室、妇女保健室、儿童保健室、健康教育[到、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室。

(二)全科医疗科:全科诊室、急诊室、治疗室、处置室、康复室等。

(三)药房、化验室、X光室、信息资料室等。

(四)其它科室可根据需要适当设置。

五、人员配置

(一)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

(二)根据功能、任务、服务人口需要,配置适宜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每万人口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且相对固定于服务的人群。

全科医师与护士之比为1:1.5——2,并按实际服务项目配备相应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药剂、检验、放射及信息管理等专职人员。 所有医护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并逐步向全科医师过渡。

六、管理制度

(一)各类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三)各类人员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四)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和康复等各项技术服务工作规范。

(五)家庭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规范。

(六)会诊与双向转诊制度。

(七)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八)医疗保险服务工作制度。

(九)消毒隔离制度。

(十)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十一)财务、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十二)信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十三)社区民主监督与评价制度。

(十四)其它有关工作制度。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设置标准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设置方案

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行性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审批

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汇报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