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发挥基层统战优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发布时间:2020-03-02 13:43: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发挥基层统战优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统一战线是特殊的群众工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独特优势,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国县委统战部扎实开展基层统战工作,广泛凝聚统战成员政治共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积极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一、发挥统战优势,积极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1、落实政策,改善环境。自县委常委担任统战部长以来,基层统战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极大提升。2008年以来,县委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统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123”工程进一步加强党外干部工作的意见》等4个统战工作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工作范围和主要任务,为统战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以落实统战政策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基层统战办公阵地、办公经费和办公设施问题,为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造条件。据统计,全县近三年来投入基层基础建设经费达多120万元,建立乡镇、县直部门统战活动室122个(其中乡镇49个、县直部门31个、社区42个);县委统战部统配备了一辆工作用车,工作经费、电脑、传真机等设备均得到了增加和增补,办公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保证了全县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健全网络,延长手臂。把健全组织网络作为创新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积极争取,对乡镇、县直部门统战工作力量进行了调整和充实。截止今年5月底,全县乡镇(街道)已配备专(兼)职统战委员49人、专职统战信息联络员49人;县直属部门和单位配备统战委员31名,社区配备统战工作联络员42名。

建立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统战工作网络体系,确保了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网络化、常态化和日常工作的全覆盖。在完善县、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统战工作网络的基础上,积极搭建活动载体,延长社会管理手臂,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县组建基层商会、知联会、统一战线乡土人才联谊会、台属联谊会等具有统战性质的基层社会组织15个,新建各类统战服务基地8个。

(三)、发挥作用,整合力量。一是发挥平台作用。结合以“一条计策谋发展、一篇文章论发展、一场访谈话发展、一次竞赛促发展、一台演出颂发展”的“五一个”活动,组织统战干部、党外代表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人士展开深入调研,上报调研文章13篇、意见和建议50余条;以“深入沉下去、融洽干群情,做深做细做好群众工作”活动为载体,组织统战干部、党外干部、党外知识分子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联系帮扶群众工作,采取“一助一”方式,与1686户2000余名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扶慰问现金物质达20余万元;组织开展“民企联村,共促发展”活动,促进9家非公有制企业与农村达成共建关系,投资多3000万元、共建项目11个;配合县农业局、科技局、畜牧局等涉农部门的党外科技人员,组成“阳光培训团”,深入全县49个乡镇,为返乡民工创业提供服务,培训返乡农民工12600余人,发放各种资料36600份,确定创业致富项目18个;注重发挥统战成员经济资源丰富的优势,与社区签订了就业安置协议,主动提供就业岗位优先照顾社区内的4050人员、残疾人家属等弱势群体就业,开展了4050人员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三年来,共举办民营企业招聘会6场次,提供1360余个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全县统一战线配合相关部门引进投资项目21个,合同金额达

3.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的经济建设。二是发挥引领作用。发挥统战优势,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投身新农村建设、创办产业园区,县诺水米业公司、诺水粮油工业公司建立了以优质稻、油菜为主的粮油生产基地35个,鸿盛食品公司、天仙食品公司建立了以生猪、黄羊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基地30个,山霸王公

司、光泰科技公司等建立了以银耳、木耳、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12个,金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罗村茶业公司建立了优质茶叶生产基地8个,梁山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德富隆实业公司建立了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12个;组织和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据统计,在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和我县去年“7·17”、“7·24”及今年“7·6”洪涝灾害中,全县统战干部、统战成员为灾区捐款捐物600余万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三是发挥协调作用。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党外代表人士、信教人员、港澳台胞眷属和少数民族群众为重点,在12个中心乡镇和6个边远乡镇建立工作联系点,建立了“统战惠民帮扶中心”,开设统战便民窗口,采取“一站式”、“结对式”、“登门式”的办法,为辖区群众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农技指导、手续办结和纠纷调解等方面的服务。三年来,共受理民族、宗教、对台等信访案件45件,接访群众380多人次;将民族宗教工作与促进社会和谐相结合,不断深化“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各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扎实开展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打造少数民族聚居村建设为重点,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上学、就医、行路、饮水等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强民族沟通,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保障了民族宗教力量。四是发挥载体作用。全县12个一类乡镇建起“统战委员之家”,组织统战成员深入小区楼院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普法知识,开展“文明楼院”、“平安街巷”创建工作,吸收了一批统战成员担任社区信访稳控信息员及社区治安联防队队员,配合辖区相关部门,整治骑门摊点和沿街叫卖,形成了治安防范整体联动,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同时,由统战成员为主的20余支治安联防队、红白理事会、腰鼓宣传队等,三年来为乡镇街道门市开业吉庆献艺1358次,红白理事会为居民和单位料理红白喜事628件,丰富了文艺生活,维护了群众利益,和谐了邻里关系,展现了统战风采。

四是完善机制,增强合力。在坚持原有一些工作制度的基础上,

重点加强了乡镇(社区)统战的规范化管理,相继建立了乡镇(社区)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乡镇党政领导联系交友制度、统战委员职责及工作制度、乡镇(社区)统战工作目标管理制度、乡镇(社区)统战工作例会制度、乡镇工商联工作制度、统战理论学习制度及区域性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和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机制,同时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建立了学习培训、情况通报、建言登记和领导干部联系等制度,有效推进了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与些同时,将统战工作列入乡镇、县直部门年度目标任务,完善了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与县委组织部门、县委宣传部门、群团部门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增强了基层统战工作的合力,为创新全县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新形势下,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我县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四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组织对统战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统战观念淡薄,存在重经济、轻党务、党务之中轻统战的现象;一些统战工作人员对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深入调研不够,对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认识模糊,找不着抓手。

2、工作进展失衡。由于县级与乡镇(社区)在统战力量、办公经费和阵地建设等方面差距明显,基层基础薄弱,致使两极分化严重,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同时乡镇之间、社区之间的工作进展也极不平衡。

3、体制机制不健全。一些影响和制约基层统战工作的体制障碍有待突破,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考核评价标准和体系有待完善;社会创新意识不强,激励引导创新措施不配套,县、乡镇、村居(社区)三级统战工作网络还不能充分发挥互动作用。

三、下一步,对做好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目标凝聚强大力量。这与统一战线工作“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根本任务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总结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特殊规律,准确把握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功能定位、对象重点、方式载体,努力形成推进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合力,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贡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兴国县统战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创新社会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思想认识,在落实统战政策上下功夫

推动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要结合贯彻落实各级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统战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对统战工作的认识,通过争取领导、争取政策,在办公条件、人员经费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努力形成“党政重视、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基层统战在服务社会管理中情况复杂、任务繁重,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套科学的工作机制。要注意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包括组织领导机制、工作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等,确保基层统战组织的高效正常运转。

2、抓活动载体,在打造品牌亮点上下功夫。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各级统战部门的社会责任。要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统战,抓好统战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科学确立活动载体,充分发挥优势作用,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打造“同心·兴国”品牌,为兴国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要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统战干部、统战成员立足本职工作献箴言、出良策、做实事;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服务,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组织、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中的非公经济人士在创造财富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大力开展扶贫开发、救急助弱、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尽可能地帮助困难群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帮助困难群体渡难关,

切身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3、抓关键环节,在促进和谐稳定上下功夫

一是抓统战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建设。要进一步加大统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本领,教育和引导统战干部树立社会化工作理念,学会运用以诚待人、民主协商的方式开展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二是抓党外人士的社会管理队伍建设。支持非公经济人士、工商联和党外代表人士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好参谋,搭建好“知情问政”平台,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民主监督,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发挥重要作用。紧紧把握“育人、用人、选人、助人”四个环节,切实加强对党外人士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和社会安排工作,促进党外人士健康成长。

三是抓新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按照“以社团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以活动为抓手”的要求,通过深入开展调研、加强队伍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培育树立典型等一系列工作,将游离于传统统战工作体系外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街道、社区等社会领域党组织工作范围,实现统战工作的全覆盖;积极地组织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从而推动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发挥统战优势 服务科学发展

发挥统战优势服务经济发展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板桥镇)

发挥统战优势 服务转型发展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积极发挥统战优势

基层加强统战管理创新服务工作

发挥统计职能作用 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发挥统计职能作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发挥基层统战优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发挥基层统战优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