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吃狗肉的文化偏差

发布时间:2020-03-03 12:34: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吃狗肉的文化偏差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28日文章:吃狗肉的文化偏差

近日媒体对中国广西玉林6月狗肉节的关注颇多。从主流上来看还是批评的多,认为食狗肉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如果没有记错,曾经有位移民新加坡的中国老板,也因为带狗肉字样的招牌菜招致批评。然而这种批评从何而来,批评的对象到底是谁,本身就值得辩论。如果我们把思想的条条框框打破,有些问题讨论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

首先,传统华人对狗的态度是食狗文化的动因吗?

我们现在鄙视食狗文化,最常用依据便是西方人所说的“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然而你翻遍中华文化五千年,却找不到类似的语句,而“狗腿子”、“狗仗人势”、“好狗不挡道”、“痛打落水狗”、“狗眼看人低”、“狗改不了吃屎”、“太平犬”、“狗子跑兵荒”等降低狗格的字词却洋洋洒洒。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传统文化上我们鄙视狗,基本与猪处于同一层面(比如成语“猪狗不如”),因此没有认为食狗肉有什么不妥呢?其次,批评是不是来自西方文化的学舌?

我们不得不承认,全球的价值观与世界格局成正相关,欧美的价值观逐步深入人心。欧美人认为食狗肉是不文明的,其他的人也会发出类似的呼号。然而我们做出如下假设,您可能会有不同观感——假设二战之后全世界的主导文化是伊斯兰文明,目前的欧美人是不是也应该羞愧于食猪肉呢?

西方人认为在公众场合吸鼻子不文明而选择擤鼻涕,但华人则认为在人前把鼻涕擤出来非常不雅;大多数文化觉得进食时应该悄无声息,但日本人却要在吃面条时发出呼啦呼啦的声音,以表示食物的可口„„哪种究竟更文明,怕是没有统一的尺度吧。既然西方人可以吃马肉,为什么东方人食狗肉一定不文明?文化中心主义告诉我们,不管什么人种,都认为自己的文化模式是最好的,也因之出现对其他文化的排他性。到赵国邯郸学步,并以此为标准审视自己的燕国文化,是不是有点太过简单的学舌呢?好莱坞电影里人们可以亲昵到与狗同床共枕、亲嘴、共享食物,我们是不是都应该认为是文明高雅的呢?

再次,我们对狗的关心是否有“近视”嫌疑?我们同情狗,是不是因为它具备亲近人的天性?亲近我们的我们付出感情,这本无可厚非,却又不免失之偏颇。“智子疑邻”的成语告诉我们,我们的信任

度与亲近程度成正比。但明白人都知道,我们对待孩子与对待邻居的态度是不公平的。然而,这个现象举世皆然,我们关心大熊猫、鲸、猫狗,却对囚禁的鸡只、牛等视而不见——当然更不用提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了。牛难道不可爱吗?难道只是因为它不懂得匍匐在我们的脚边,不会主动地舔我们的手掌,我们就可以气定神闲地用“五分熟”的语气,把它们血淋淋地摆在盘子中间?

其实与牛相比,目前狗对人类最多的贡献恐怕还是陪伴吧?看家护院、牧羊的职责早已异化,与人类亲近也让它们得到更多,比如吃得更好,住得更好(还有美容医疗等)。换句话说,狗对人的贡献可能不及牛,待遇却高过牛。这本身就没有公平可言。

最后,我们批评的对象到底是食狗现象还是虐待动物?

面对侍者端来的香气四溢的肉食,恐怕食客都会“食指大动”,而不是什么负有罪恶感。这次玉林狗肉节之所以让人情绪激动,坐立难安的,应该是展示出来的当街虐待、屠宰狗的照片吧?如果我们吃牛肉前也看一组待屠宰牛只的照片;到全聚德前看一组北京烤鸭被填鸭喂养的照片;吃法国鹅肝酱前看一组类似的填鹅的图片„„因此我们是否可以看到,我们痛恨

的其实是一组问题,即虐待动物本身,而不是单纯的食用狗肉现象。换言之,大家很难接受当面的活鸡活牛屠宰,同时却可以心安理得地从超市里购买冰冻的鸡、牛肉,真是值得思考。

电影《自闭历程》(Temple Grandin)的内容值得体味。电影原型格兰汀(Grandin)是个自闭症患者,她的视角决定了她能够比我们所谓的“普通人”更理解牛,更关心牛,而由她改造的牛只人道屠宰设施,可能就是对未来的启发。笔者比较赞成的方向是规范市场和改造屠宰设施。如果日本有和牛,为什么中国不能开发出专供食用的犬种呢?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支持全面素食,以放弃对任何动物的屠戮。但可能绝大多数的医生会持反对意见。人体有八种无法由身体合成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一定要从食物中获取,植物在这方面劣于动物。因此我们不得不抱歉地承认,在“人造肉”到来之前,我们还会迫害动物很长的一段时间。

(作者朱凌宇是中国上海龙华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博士)

从“吃狗肉”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及文化输出(全文)

吃的文化

中国吃文化

知青岁月:客家狗肉

“狗肉朋友”的由来

浅谈偏差

偏差变更

知觉偏差

偏差管理

给你不吃狗肉的理由

吃狗肉的文化偏差
《吃狗肉的文化偏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