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发布时间:2020-03-03 21:00: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10051019 谭银

摘要:利川市位于湖北省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市辖14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575个村,68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4万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壮族、藏族、畲族、白族、蒙古族、彝族、满族等11个民族。全市平均海拔1100米,总面积4602平方公里,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利川市着重围绕‚推进三大战略,发展‘三特’经济,打造‘三力’利川‛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城市经济发展引领市域经济发展,以旅游业带动

一、

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突出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城市建设、交通建设五大重点,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年‛、‚全民创业年‛、‚民生改善年‛活动,深入实施以‚清江工程‛、‚增收工程‛、‚平安工程‛、‚民生工程‛等为重点的‚十大工程‛,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利川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利川市特色经济

一、利川经济发展现状

1、特色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利川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全力实施“名牌工程”,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增强地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市内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对黄连、烟叶、莼菜等一批质量好、知名度高的产品“开小灶”,推动产品提档升级。

今年9月,利川扬明药业公司生产的“清江源”牌黄连,被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这是该市继“云利”牌香烟、“天佛”牌莼菜之后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地方特色产品。黄连产业生机盎然,全市面积突破了5万亩,可起挖1万亩,收入可接近1亿元。这些产品眼下在市场上非常“吃香”,有的已经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一批精品名牌脱颖而出,激活了该市各大产业的大发展。今年,该市烟叶面积达到8万多亩,农民五成以上的收入靠烟叶。2011年,州烟草公司下达利川市烟叶生产任务为种植面积9.35万亩、收购烟叶23.2万担。该市紧紧围绕上级烟草主管部门“九个争一流”的工作要求,以提高烟叶结构上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技术到位率,强化检查督办,提升烟叶生产管理水平,深化烟叶“三化”建设,提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到目前,全市共落实种烟乡镇11个、种烟村191个,完成计划面积的100%,实现漂湿育苗100%覆盖,规模化连片种植31011亩,占总面积的33.17%。利川市作为全国32个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县(市)之一,烟草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构建新型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及专业化服务体系,创新烟叶工作发展思路,在一年时间内建设完成了汪营、柏杨坝两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确保了烟叶生产的稳步发展,加快了利川市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

在龙头企业天佛食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全市共发展莼菜基地6800亩,可带动2000多户农民致富。2002年以来,湖北天佛食品有限公司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充分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工程,在马前的陶家沟、关东、联丰三个村,建起了莼菜种植基地,公司为种植户提供全程的栽培技术指导,为每户种植户发放了一册《莼菜栽培技术》,有效提高了种植技术的科技含量。并与种植户签订了基地发展和收购合同,实行五年 1

内有效的收购最低保护价,即每公斤收购价不得低于1.4元,而现在实际收购价为每公斤

1.8元。基地亩产莼菜在1600斤左右,可收入1450元,而种植水稻,每亩水田仅可收入560元左右,且种植莼菜不需要农药,种子、种苗由公司提供,基地亩增收1000元左右,极大 地刺激了种植积极性,该基地种植面积现已发展到4600亩,有1600多户、6000多人从事莼菜种植,加上原有种植面积,该公司现有种植面积6000多亩,从而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公司现有固定职工50多人,每年5-10月还要招收200多名分级工,同时解决了种植基地1000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的社会效应。北省科技厅“利川莼菜高产栽培与加工技术”的成果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全面加强企业规范管理,2004年12月,国家质监局把利川莼菜基地列为国家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2004年12月,利川莼菜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品牌效应。天佛莼菜获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被授予“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湖北名牌产品”、“省消费者满意产品”。作为莼菜产业,该公司占全国60%的市场份额,产销量占全国第一,其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国内销量只占20%,产品供不应求。

2、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全国、全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背景下,利川依托突出的特色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和区域特色,把旅游业作为新的财源增长点,做强做优“特色旅游业”,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联动发展。

根据2007年国家旅游局专家评审组对利川旅游资源的评审数据显示,在国家颁布的69种旅游资源类型中,利川有43种,占62%;资源禀赋丰富,具有相当的地域垄断性和生态性、独特性、多样性、互补性、文化性。其中,腾龙洞为国家4A级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正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容积居世界第一,与玉龙洞、朝阳洞、龙船水乡等溶洞景观形成了国内外罕见的溶洞群;佛宝山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被誉为“世界莼菜之都”、“中国黄连之乡”,非常适合国内外游客休闲、避暑、疗养,正打造成为中国中部避暑度假旅游胜地;齐岳山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场,有“万里城墙”之美誉,正在建设的风力发电项目,也将成为一道靓丽景观;生长于谋道集镇的水杉树,号称“天下第一杉”,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大、最古老的一棵水杉母树,令国内外植物学家、游客叹为观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素有“华中天然植物园”之美誉。作为八百里画廊的清江源头,利川还有着丰富的土家族民俗民间文化,土家民歌《龙船调》发源于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鱼木寨、大水井古建筑群蕴涵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利川的特色旅游资源将长期为利川财政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近几年,利川的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2010年利川已累计接待游客10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亿多元.沪渝高速建成通车后,利川抢抓机遇谋发展,旅游产业发展迅猛。腾龙洞、龙船水乡、大水井等一批景区日趋成熟,溶洞观光、避暑休闲、民俗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初步形成,城市建设骨架拉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魅力初显。特别是引进外来企业投资1.5亿元精心打造的腾龙洞,将鬼斧神工的大自然与现代高科技激光秀和土苗民俗歌舞有机融合,开创了利川旅游新时代。该景点自正式开业以来,一年接待游客数量是前20年的总和,实现旅游收入600多万元。目前,该景区已完成一期工程开发,完成了申报国家4AAA级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基础工作。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合作。二是资源深度开发不够,还停留在简单的观光旅游和浅层次休闲度假功能上,对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创新不够,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少,附加值低。三是市场运作能力较低,小业主、

小商人低水平开发较多,缺乏规模大、实力强的旅游业市场主体。四是投入、经营机制不够灵活。在旅游开发投入机制上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吸引社会资本能力不强,投入能力不足。要想把利川旅游业做强做优做出特色,使其成为财政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社会参与”的模式将旅游产业市场化。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等方式,对旅游业进行公司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挖掘民族文化,打造独一无二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并通过高水平的市场化包装和营销,使利川的旅游产业“活”起来。

二、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通过对近年利川市经济发展及财力状况的调查表明,利川市经济发展虽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在不断下降,经济的持续发展仍依赖于州级划转的卷烟工业企业及“两路”重点工程的税收转移支付和下划的本级税收收入。虽然卷烟工业和“两路”重点工程作为近几年地方税收收入的主体税源,为利川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两路”工程在利川段的逐渐完工,“两路”实现的税收在逐年减少,而卷烟工业收入转移支付和下划税收收入只是平衡地方利益的权宜之计,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利川市为数不多的几个出口企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其创税能力有所降低。利川经济发展的未来不容乐观,开辟新的财源,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刻不容缓。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利川经济发展有新的突破,以丰富自然资源为依托,把发展特色能源工业作为培育和壮大支柱财源的重点。

1、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快发展风电项目

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风能对环境影响较小,可开发利用性强。利川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分布在全长120公里,平均宽3.5公里,海拔在1500—1700米的齐岳山山脊上。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气流循环,形成了一个内陆地区较大的风带,常年盛行东南风,经测试风能理论蕴藏量达80万千瓦,可开发量50万千瓦。齐岳山脉为南北走向,有利于风机布置,具有良好的风电建设条件。利川市属经济极不发达地区,风电产业不但可以拉动旅游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对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减少森林砍伐,维护生态平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1996年,利川市齐岳山风电项目开发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勘测,齐岳山风电场被列为全国十大风场之一,同时也是湖北省最大的风电场,2002年被纳入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助项目。2003年,齐岳山风电场被列入全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大纲,2006年进行了特许权项目法人竞争性谈判和专家评审,后因种种原因,项目被“搁浅”。2007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实施“616”工程。市委市政府借助这一机遇,积极申报项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 利川市风电项目出现了历史性转机。2008年12月18日,利川齐岳山风电项目特许经营权公开招标会在武汉成功举行。2009年7月29日齐岳山风电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第一期总投资54607万元,建成后将形成4.93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年发电量将达到8600万千瓦时,可实现年产值5590万元。同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吨。2009年5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明确表示,要把新能源培育成新经济增长的战略性产业。6月1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介绍即将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时表示,风电被界定为新能源之一。由此看来,风电将成为新能源规划的受益项目。利川风电开发的黄金时期正式来临,利川市独特的风能资源开发将为利川经济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科学合理深度开发,做大做强天然气产业

利川市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天然气产业的明显优势。天然气田位于利川西北边缘建南镇与重庆石柱的交界处,共有4个工业产气层,探明含气面积104.04平方千米,初步预测储量985亿立方米。随着进一步的勘探,建南气田有可能成为我国继普光气田后的又一个内陆大气田。利川市天然气勘探较早。1999年,利川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由重庆民生燃气公司投资6000万元进行了综合开发,2000年7月8日点火成功,利川市民用上了清洁方便的天然气,首开湖北人用湖北气的先河。但自那以后利川的天然气一直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仅仅局限于民用燃气和车辆压缩供气,工业用气极少,产品附加值不高,未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近年来,利川市政府与民生燃气公司逐步认识到深度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总投资超过1亿元,探测储量800亿至2000亿立方米,设计井深6950米的“建深1井”开钻,开启了利川市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新局面。2007年,随着利川市天然气开发利用办公室正式挂牌,利川市打造“天然气产业航母”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08年总投资2.16亿元的利川天然气深冷调峰项目在腾龙工业园开工建设。最近又从利川市天然气开发利用办公室获悉,《利川市天然气产业发展规划》已于2009年8月3日初步拟订完成。根据规划,天然气产业将以“能源工业”和“天然气化工”两条路线为发展重点,以能源(天然气管输、深冷调峰)、天然气乙炔、天然气制氢氰酸、非石油路线合成大宗化学品四条产品链为发展方向,推荐了近20个项目作为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用地3355亩,劳动定员4046人。同时,产业规划还拟定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并统筹考虑各产业链的合理衔接。预计到2020年,项目总用气量每年需13亿立方米,投入资金总量达134.56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14.23亿元,税后利润21.74亿元、税金14.6亿元,每立方米天然气带动增加产值8.84元。天然气作为最干净的一级能源之一,在城市燃气、工业发电和化工生产等领域替代煤炭或石油,在现代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世界范围内大部分地区都在积极推广。世界能源专家普遍认为,21世纪是天然气时代,天然气资源比石油资源更为丰富。利川市的天然气开发项目必然成为利川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参考文献:

1、崔明声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9 第3期 - 维普资讯网

2、《中华民族》1993年06期 -- 中国知网

3、《湖北日报》“利川做大特色经济文章”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姓名:谭银

学号:10051019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类

任课教师:李安辉

完成日期:2011年8月15日

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沭阳经济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滨江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

武昌区楼宇经济发展现状

吴川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厦门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孝昌县财政经济发展现状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