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七章 第一节 力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1:24: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七章

第一节 力(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牛顿(N)。

(3)知道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4)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或图片,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 (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和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知道力的慨念和单位、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2)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2、难点:

(1)理解“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能“作力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展示照片,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首先在幻灯片上出示这两张图片,图片中是我们熟悉的运动,同学们想想要想获胜我们是不是就要使用更大的力量?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说一说自己对力的理解。

教师活动: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吧。(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一节 力)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情景,把建立的概念和前概念联系起来。从而便于学生认识和理解。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初步 a、力的概念

学生活动:让同桌做手拉手和手推桌子、手提凳子等活动来体验力。 教师活动:出示四张照片(人推车、人用力拉弹簧、人拉开弹弓、人压弹簧) 提出问题:“这四幅图片有什么共同特征?” 目的:引导学生归纳出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学生活动:举出自己生活中存在力的例子 目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力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吗?,只有一个物体能有力发生吗?”

目的:让学生明白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教师活动:以人推车为例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给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

提出问题:“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那么两个没有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吗?” 观察实验:用磁铁吸引铁钉和苹果自由落体运动(磁铁与铁钉不接触)。 目的:引导学生得出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

教师总结:物体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可以分为接触和不接触两种情况。 b、力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筒称牛, 符号:N。(常用字母F表示)

(2)、牛顿是英国著名科学家 (3)、了解一些常见的值.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1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

一个质量是50kg的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等等。

2、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活动: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弓的形状发生改变、竿子发生了形变、沙发发生了形变 以及竹子发生了形变 。

学生活动:举出自己生活中存在力使物体发生形变例子。 学生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教师活动:展示棒球运动的三幅图片并分析棒球的运动情况。 学生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活动:结合书本上的内容,总结物体从静到动、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都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具体表现。 提出问题:“手压桌面、玻璃等固体,力是否产生作用效果?” 演示实验:用锥形瓶做成微笑形变演示器,演示挤压的效果。

目的:使学生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有些情况下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但微小形变依然存在。

教师活动:进一步强调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两方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结论。

3、力的三要素

教师活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1)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的越远(力的大小)

(2)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力的方向)

(3)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力的作用点)

教师活动:从“开门”用力大小、方向及作用点的不同。引出力的三要素.

学生活动: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1:

①:用手拍打大腿,

提出问题:手和腿分别由什么感觉?是否只有腿感觉到疼?。 ②:让学生用手用力拍桌子。 提出问题:手是否感到疼痛?

目的:让学生体验力的相互性体验一下施力和受力的感觉。通过体验引导学生分析手拍桌子时,手对着桌子施力,同时手也受到桌子的反作用力,从而说明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开两个物体而存在。

学生活动2:观看图片:两名穿着旱冰鞋的同学,相对站好后,相互推一下,结果两人相互远离滑动。

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两位同学自己会向后退?一位学生推另一位学生受不受力?如果受力,施力物体是谁?”。

目的:观察力的相互性。让学生讨论得出一位学生对另一位学生施力的同时,另一位学生也对这一位学生施加了力。通过设计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对力作用的相互性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而降低了对概念理解的难度。最后通过让学生解释现象让学生学会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5、力的示意图

如何简单方便的描述力呢?物理学中常用力的示意图的方式。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三)小结: 学生通过浅谈收获巩固本节知识结构。

(四)作业:

1、用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

2、做课后习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学设计

第十章第一节 浮 力 教学设计

第七章第一节名词解释

初二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4)》3(DOC)

第七章第一节鲫鱼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化学教案第七章 第一节 葡萄糖教学教案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第七章第一节 证明信、推荐信

实用服装英语第七章第一节

第一节 力.doc教案

第七章  第一节  力教学设计
《第七章 第一节 力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