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差生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03 18:22: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对差生的教育

延坪镇初级中学周风傲

面对高中的全面扩招,素质教育的推行,普通高中昔日的精英教育已面临巨大的挑战,学生数量的增多,差生面的增加,整体水平的下降,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行社会的期望,现行教育的评价体系,特别是高考指挥棒的导向,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叠加在一起,使我们务必解决好对差生的教育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育者的使命。为此,本人就解决对差生的教育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商榷。

一、认清差生形成的原因

差生的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非一朝一夕的,差生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产物,认清其成因,有利于我们对症下药。

1、社会教育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利益机制的牵引,外来的、旧的腐朽因素沉渣泛起,社会上的各种不健康行为、思想的侵蚀,不健康的时尚、文化、艺术的毒害,如:沉迷于网

吧、电子游戏,暴力、色情、赌博,纸醉金迷,贪图享乐,不健康的人际关系,社会风气不正,等等,都给学生的心灵产生着消极的影响,也埋下学生沉沦的祸根。

2、家庭教育的失误。一般来说,差生的家长教不得法,娇严失当。有的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子女,捧孩子为掌上明珠,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放任不管;有的家长粗暴无知,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子女抱有“狠铁不成钢”的心态,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或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使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家长本身道德败坏,自私自利,甚至纵容孩子贪图享乐,给子女灌输不良思想或身教的不良影响。

3、学校教育的偏差。学校在现实社会中,处境艰难,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为了在艰难中生存发展,更好适应社会的要求,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各高中拼命的搞升学竞争,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切就服从智育教育,一切就只讲分数,把学生当作考试的工具。学校对班级以分数作为评比,班级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评比,分数也成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尺度。“考分成了学生和老师的命根”。这样,教师就一股劲的加强对学生成绩的追求,不顾学生的差异,不顾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不同,不顾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方法不恰当,方法粗暴、单一,对成绩好的学生讨好、偏爱,对成绩差的学生冷淡、无情,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忽视成绩差的学生,甚至造成差生与老师的对立,背离“亲其师,信其道。”使一部分本不该成为差生的学生逐渐沦落为差生。

4、教育、教研的误区。我国的教育教研工作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人为因素和社会风潮影响过大,特别是“*“的影响,针对教师这一弱势群体,谁就可以大加讨伐,教育教学研究往往单一化、片面化。如只讲激励、讲爱、讲关心,把教师当作奴隶。什么“学生是鼓励出来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师就是服务”;“学生是教师的上帝”;“师生平等”等。教育的导向在一定的冠冕堂皇的幌子下,抽掉了教师的人格尊严,教育的最基本要素教师的内心怎不创伤、失衡?教育大厦怎不失衡?差生怎不出现?

5、学生自身的误区。由于学生年龄、阅历的和旧的不良习惯的的影响,

自身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没有养成基本的吃苦精神,不知道“瓜儿为什么苦后方甜”,不了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娇气、霸气十足。幻想不付出就想有收获。再加上学生思想上理解的误区,对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引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接受学校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批评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习惯,沉醉于低级趣味,不思进取,甚至接受完全错误的东西,知错不改,是非不分,胡作非为,游手好闲,麻木不仁,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成为名副其实的差生。

6、学生间的相互影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差生也想有知己,也想沟通交流,也想发泄内心的痛苦,也想寻求快乐,但是,他们往往不是一种向上性的解决问题,而是寻找比自己更差或相当的朋友为知己,在这种“倾斜”的群体中,结果只能走向更差。

二、差生是相对的。

差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差生永远是相对的,关键是我们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从什么角度来认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觉得在学生毕业之后,差生对我们的感激和尊重程度更高。难道朽木永远都不可雕吗?回答是:“不一定”。在差生中同样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这已被古今中外的事实所证明。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众人皆知的后进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数学家巴比基和文学家玛阿特是同班同学,他俩因为成绩差常被罚站在椅子上任人取笑,但后来,在这个班级中恰恰是他们两个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大诗人拜伦在小学读书时,成绩也是全班倒数第一;举世闻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读小学时被誉为“爱捣蛋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不少。据中国青年报报导:一个平时连两位数加减法都不会做的差生,在谈起“养鸟经”却口若悬河;一个六门功课开“红灯”的后进生,居然能心灵手巧地拆装多种规格的电视机;一个多门都不及格的差生韩寒,居然成了作家。由此可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每个人都应有各自的工作位置,学生也是如此,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只要抱着“一碗水也要救活几棵秧苗”的信念,坚持“誓把锈铁炼成钢的精神”,对学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把一个个“淘气包”转变过来,把全心的精力用在教育上。因此说,“歪脖子”树也可以变成有用之材,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善待差生,教育得法,持之以恒,差生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差生也能成才,实现对差生的有效转化

在任何一个集体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总会有优、中、差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差生),树立差生也能成才的观念,当尽一切努力转化差生。对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用辨证的观点对待差生。首先,要坚持历史的观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在向前发展,同样,人类也在向前发展,差生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决不能用\"今不如昔\",\"很难教育的一代\"等,诸如此类的话来讽刺差生;其次,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来分析差生,相信差生有坏的一面,同样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说,差生在思想上也有进取精神,在学习上也有渴望新知识的意念等;最后,还应坚持发展的观点。差生并非永远是差生,差生也有可塑性,也有成才的可能,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俯首甘为孺子牛\",坚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笑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以此树立信心,

从而来挖掘差生的潜力,使差生也能抬起头来走路。

2、全面了解差生的内心世界,坚持激励和惩罚的结合。教师的教育要面向一切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教师要热爱好学生,更应该厚爱差生,分析差生的心理,找出差生差的真正症结。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多数差生的学习成绩差,但自尊心很强,往往争强好胜,喜欢显示自己,企图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一贯遭到冷落,白眼太多,就会自暴自弃,自感落后,应坚定其信心和恒心;针对有上进心,但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心灰意冷,失去学习兴趣,应坚定其意志,培养兴趣。针对其不守纪律,屡教不改,应强制其改正。针对与别人打架、顶撞老师,应让其知其危害,付出代价,永不再犯。针对其虚荣心,应揭其面纱,务实肯干。因此说,我们教师应善于摸清差生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要热情耐心地帮助差生树立信心,做差生的良师益友;也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增加点强制因素。这样,软硬兼施,双管齐下,保证差生跟上班级的正常步伐。

3、捕捉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人的十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差生也是如此,他们并非处处都差、时时都差。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时也有一些进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随时寻找、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要肯下一番真功夫,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寻找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差生的闪光点是微弱的,也是多方面的;并且,这些闪光点,也常常是“一闪念”的,很快就会被消极情绪所代替。因此,教师一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以此使它成为后进生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

4、也要及时捕捉差生身上的“弱点”。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尽量设法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包袱,克服不良的习惯;或者,是找出差生“同类”组合中的“尖子”人物,进行重点帮助,以此来带动其他差生的转变等方法来改变差生。

总之,差生在各个学校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我希望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热情的善待每一位差生,帮助他们找出自己差的真正症结,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以改过去落后的面貌,也希望社会给教师一片空间,使教师的教育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差生教育

“差生”教育点滴谈

教育偏差生经验交流

差生

有关差生教育的话题

《差生教育启示录》教师读后感

《差生心理与教育》读后感

怎样教育差生的些许感想

浅谈对于差生教育教学之我见

差生教育的一些方法(定稿)

差生的教育
《差生的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差生教育 教育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