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玉门市旅游景点(14)简介

发布时间:2020-03-03 22:59: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玉门市旅游景点简介

一、玉门国家公园(玉门丹霞地貌和硅化木地质公园旅游景区)

玉门国家公园位于玉门市新市区东南约50公里,东西长约33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规划总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115多平方公里。玉门国家公园是大自然赋予玉门的一块独特地质奇观,区域内分布了丹霞地貌、硅化木、古火山口、波痕、雅丹地貌、古生物化石、古河道峡谷等多种类型的地质遗产资源,众多地质遗迹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在国内地质资源中非常罕见,据有关专家评价,仅从地质资源来看,已经具备打造丹霞、硅化木地质公园、火山学地质公园和古生物地质公园的基础,同时具备联合申报国家乃至世界地质公园的条件。

玉门国家公园旅游景区资源丰富、保存良好、分布集中、类型多样,景区内集丹霞地貌、火山口、波浪谷、硅化木、古生物化石及清代石窟、大炼钢铁土炉遗址等多种地质和人文资源为一体。其中,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在全国范围内都实属罕见,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其中,丹霞地貌景观集中度高、卖点众多,是国内众多丹霞地貌中最具西北地域特色的红色砂砾岩地质景观;硅化木地质公园属晚中生代硅化木化石群,是全国已经发现的硅化木化石群中分布最为密集、最具集中度的区域;红柳峡火山颈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陆相火

山颈之一,也是甘肃西部发现的中生代以来唯一的火山颈;鱼类、昆虫、双壳类、腹足类、介形虫、叶肢介和藻类化石尤为丰富,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玉门鸟化石的发现曾经震惊世界,让世人惊叹,玉门由于古生物化石丰富,被学界称为我国“古生物化石故乡”。国家公园旅游景区多样地质景观密集出现,全国少有。

玉门国家公园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总投资6亿元,规划57个建设项目,规划面积500平方公里,其中地质遗迹保护区面积115平方公里。项目以丹霞、火山、硅化木等复合地质奇观为核心吸引物,整合玉门古生物、祁连雪山、戈壁风情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观光游、科考游、乡村游、竞技游和休闲游等特殊旅游产品,把玉门国家公园打造成为中国中生代—新生代国家地质公园的典范,西部风情旅游体验目的地,中国中西部首批国家公园试点项目。

景区开发以“大地诗画〃传奇玉门”为旅游总体形象定位,以硅化木、古生物化石、火山口、波浪谷等地质景观和大炼钢铁遗址、核工业404厂旧址、朝阳村等人文资源为依托,着力打造“一园三区六核”(一个玉门国家公园;以“地质奇观区”为游览核心,以“戈壁风情区”为体验环带,以“乡村旅游区”为休憩场所的三个主题区;以丹霞地貌核、硅化木游览核、波浪谷游览核、火山口游览核、雅丹地貌核、戈壁参与性游览核六核)的空间结构;建设天根(一柱擎天)、万山红遍、江山如画、十里 2

画廊、火山口、波浪谷、硅化木、西红柳峡八大核心景区;开发戈壁汽车越野、热气球、戈壁动物园、戈壁露营、骆驼骑行、戈壁徒步、滑翔飞行、直升机、月球漫步、太空体验、高空滑索十一大参与性旅游项目;开展海枯石烂、极境征途、怀旧休闲三条主题游线;策划地质科普夏令营、地质科考论坛、戈壁户外运动三项活动,玉门天文节、露营观星节、戈壁音乐节、热气球低空旅游节、“海枯石烂”婚庆节五大节庆活动,戈壁越野赛、戈壁马拉赛、地质摄影大赛三大赛事活动为核心系列节庆活动,把玉门国家公园旅游景区打造成为5A级旅游景区、国家公园试点区、中国中生代—新生代地质游的典范。

二、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玉门油田于1939年正式开发,到1957年10月8日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玉门油田走过了一条艰辛的民族工业发展之路。玉门油田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在中国近现代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奠基地位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同,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打造了“铁人故乡”和“石油摇篮”两张品牌,走上了一条以工业为主、多元经营的企业发展之路,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观光。主要参观点有老君庙和老一井、西河坝窑洞、玉门油田矿史展览馆、五十年代的苏联专家楼、祁连别墅旧址、油城公园、油田运输处旧址、机械厂旧址等。游客在进行工业旅游的时, 3

还可游览“铁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和“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金玉阳光度假村等(河西走廊规模最大的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餐饮娱乐、会议培训等为一体的休闲型园林山庄和旅游度假功能区)。2004年7月1日,玉门油田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玉门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位于赤金镇甘店子,地处嘉安高速公路赤金服务区,紧邻312国道,交通便利,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06年8月25日经玉门市政府批准后建设,于2008年11月15日正式对外开馆,实行免费开放,2009年3月被评定为甘肃省廉政教育基地,2009年11月,被甘肃省旅游局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纪念馆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20平方米,其中纪念馆主体结构为二层仿古式建筑,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纪念馆以“铁人”王进喜一生先进事迹为主线,以玉门油田的开发建设为辅线,整个展厅分五个部分(苦难经历、创业玉门、会战大庆、心系家乡、精神永存),共展出了26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图片,以及实物100多件,主要分为日常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学习用品、奖品等,其中棕榈箱尤为珍贵,它是铁人王进喜生前遗物,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同时还有铁人同时期的物品、奖品,构成了纪念馆的馆藏基础。纪念馆通过实物陈列、图片陈列、电子影音设备、场景复原、雕像、沙盘模型等展现铁人王进喜在玉门出生成长的37年人生,以及在大庆生活工作的最后十 4

年的功勋业绩,介绍了王进喜短暂而不平凡的47年人生历程和今日玉门的辉煌发展,反映了王进喜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一生,以及玉门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

三、赤金峡旅游景区

赤金峡旅游景区位于赤金镇金峡村,距国道312线仅12公里。2002年,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花海灌区管理处充分利用水利资源优势,以水库为依托,结合自然景观、工程景观及历史文化背景创建。景区水电充足,通讯畅通,基础设施齐全,不但观赏旅游价值高,而且交通便利。地理位臵优越,区内有玉门油城、四0四核工业基地、火烧沟原始村、花海干海子候鸟保护区,东有酒泉航天城,中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酒钢城、安西榆林窟,西有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貌等享有世界、国家盛名的城市景观及遗迹贯通一线。

景区依山傍水,风景独特秀丽,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较多,有6平方公里的水面,雄伟壮观的水库大坝、气势恢弘的坝后水电站,库区不同类型水池8个,贯穿景区小溪3条,红柳湾、月季坛、玫瑰园、荷花池色彩绚烂、万紫千红;具有神奇传说的黑石仙山、妖魔山及窟窿山陡峭峻拔,如两条巨臂环抱景区;72米高的标志性建筑“滴水观音”、龙王阁、山神居、赵公祠等景观依山傍石、奇特迥异;装修典雅的游客接待中心、风格独特的别墅、特色茅屋、民族风情的蒙古包点缀在景区的各个角落,为游客提供就餐、休憩、娱乐之便;九龙 5

盘山、亭台廊道、龙口瀑布、百米水帘、百米钢索人行吊桥、音乐喷泉,形象逼真的大象、梅花鹿雕塑群,将景区装扮的千姿百态、熠熠生辉。景区内有公元前121前最早的玉门关遗址、赤金断水碑记,有林则徐等名人途经赤金峡留下的传说和千古绝句。游玩项目有西北第一漂的河道漂流、游艇冲刺、游轮观光、高空滑索、游泳沙浴、划船垂钓、水上汽球。景区是旅游观光、餐饮住宿、避暑休闲的好去处。2004年8月,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2008年1月,被甘肃省旅游局评为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2013年1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4年景区投资2149万元,将景区大门外移了1公里左右,在景区大门南北两侧分别新建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和1.3万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完成改造滴水观音供水工程、碰碰车、卡丁车、沙漠摩托、海盗船、“冲关赤金峡”大型水上娱乐项目设施改建项目,新建观音殿、观音阁、星级旅游厕所,正在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大型停车场,完善安全警示、导览图、全景图等标识系统建设,等娱乐项目。2015年完成投资0.2亿元,截止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0.085亿元,主要完成景区大门、烘干房等基础设施和山洞探险娱乐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烘干房建设,正在实施山洞探险娱乐项目建设和游客服务中心装修及配套设施建设。2016年计划投资3500万元,完成游客服务中心配套功能、停车场硬化、游步道美化、漂流码头改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 6

太空漫步、激流勇进等娱乐项目,为景区发展增添活力。

四、玉门风电旅游景区

该景区依托玉门风电产业而开发建设,主要展示玉门作为甘肃风电产业发祥地、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启动地和主战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果。该景区以全长48公里的风光大道为主线路,内有大唐风电场、洁源低窝铺风电场、中节能特许权风电场、中节能第三风电场、中海油第二风电场、大唐第一风电场等全市大型风电场,规模浩大、整齐划一的风机阵列在广袤戈壁上,映衬着皑皑祁连山和夕阳余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景。景区内的中节能风电场中控楼、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奠基石、全省首个风光互补示范项目成为标志性景点。景区后续开发建设的空间广阔,今后在逐步完善设施的同时,计划利用独特的地形地貌,通过招商引资举办汽车和摩托车场地越野锦标赛、自行车拉力赛、徒步赛、露营、野外拉练等项目,延长风电旅游产业链,着力打造集风电文化、观光休闲、体验竞技为品牌的旅游胜地。

五、火烧沟文化遗址

火烧沟文化遗址位于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范围约20平方公里,中心面积0.2平方公里,距玉门市新市区72公里。该遗址出土于1976年,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因火烧沟文化的出土地周围是一片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所以这一古文 7

化遗址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1981年9月10日,火烧沟文化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火烧沟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烧沟遗址以墓葬为主,已发掘清理出的古墓有312座,出土文物中彩陶、石器与金银器、铜器共存。最为突出的当推大量的陶器,它们大多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其中不少属于珍品。如人型彩陶罐、人足彩陶罐、鱼型陶埙、鹰嘴壶、三狗方鼎等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的20多只陶埙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是国内已经出土的古代乐器中年代较为久远的古乐器之一,极富特色。鹰嘴壶、三狗方鼎等造型优美,制作细腻,形象逼真,表现了远古时期的火烧沟人高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火烧沟出土的陶罐有98种,质地繁多,图案花纹各异,极具艺术性,富有观赏价值。

古墓中的随葬品有狗、猪、牛、马、羊等,其中羊骨多而普遍。墓葬中的男女都佩带着金银首饰、松绿石珠、玛瑙珠等,证明当时的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很发达了。墓葬中男女的装束、发饰、发具等,都表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一种风俗习惯。联想其发达的畜牧业,这里很可能是古代羌族部落的生活遗迹。

六、“铁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

“铁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座落在王进喜故乡赤金镇和平村,嘉玉赤公路与312国道交汇之处,距玉门市区25公里。1994年,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赤金镇人民政府共同筹资修建而成,时任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题写馆名。

纪念馆由王进喜故居、王进喜铜像、王进喜生平事迹展示馆三部分组成,再现了“铁人”王进喜的成长历程和生平事迹。

高大雄伟的“铁人”王进喜铜像矗立在故居纪念馆前院,底座正面有江泽民同志的赞语:“王进喜同志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步入展览大厅,从分为四个方面内容的百余幅珍贵照片和真实的文字纪录中,人们可以领略到王进喜和玉门“老石油”当年为开发玉门油田而做出的卓越贡献,可以领略到六十年代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展厅北侧,是仿建的王进喜故居。故居共有三间小屋,那破旧的门窗、漆黑的墙壁,斑驳尘封的土锅台,一把带着岁月陈迹的芨芨草笊篱,还有那三条腿的破旧桌凳、褴褛的破羊皮袄……无不浸透着那个黑暗年代王进喜一家贫困的生活和悲惨的境遇。

“铁人”王进喜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和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还未成人时就到旧中国玉门油矿的扬子建筑公司做工,后又成为油矿的一位原油运输工人,成了玉门油矿著名的“石油娃”。全国解放后,王进喜迅速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的钻井队队长,多次创全国钻井先进记录。调入大庆油田后, 9

更是用肩扛手拉的方式竖起了井架,用身体替代搅拌机压住了井喷,成长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为了缅怀铁人业绩,学习铁人精神,继承铁人遗志,弘扬铁人精神,近年来,全国各大油田和企业的职工及游客前来参观者逐年增多。“铁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也因势利导,制定了游客接待制度,培训了讲解员,在旅游接待中对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从内容和实物展览方面着重突出了这位农民的儿子,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如愿以偿地当了一名石油工人的成长历程,以及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强烈情感,献身祖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呼喊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并从多方面的文字描述和艺术的层面表现讴歌了这位当代石油铁人的不朽功绩。

故居纪念馆该馆1996年被甘肃省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玉门市政府确定为红色旅游景点,还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被酒泉地区国际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

七、金玉阳光暨梦江南旅游度假村

金玉阳光梦江南旅游度假村位于玉门市赤金镇,是由玉门油田投资开发的我市境内最重要的旅游风景区之一。该景区始建于1994年,由玉门石油管理局炼化总厂新兴实业公司投资约100 10

万元,在玉门市赤金镇戈壁庄农场基础上建成梦江南度假村,后经玉门油田多次和经营管理单位调整开发,最终投资3800余万元,由玉门油田总工会负责规划和扩建该旅游景区。2005年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在金玉阳光梦江南旅游度假村北侧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中国西北国际井控培训中心。因此,该景区不仅是旅游者休闲度假的旅游景区,而且是全国石油系统西北地区油田井控培训教育基地。

金玉阳光梦江南旅游度假村距离312国道12公里,,距离玉门市老市区15公里,海拔1688米,夏季平均气温19.7℃,离周边旅游景点近,气候宜人,便于接待旅游团队。扩建后的度假村占地面积达800亩,绿化面积310亩,以欧式建筑风格为基调,以祁连山庄区、环形岛湖区、餐饮娱乐区、绿色休闲区四大区块为核心,共有大小湖面6个,绿化和水域面积达到80%以上。已经建成客房区、环形湖区、餐饮娱乐区和绿色休闲区。园区内客房、别墅、多功能会议厅(室)、餐厅等全部按四星级酒店标准建设和配备,处处呈现出一派风景秀丽、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瓜果飘香、鲜花绽放、碧波荡漾的景色和“明月无声水涟漪,观山听雨梦江南”的塞外江南之美景,是河西走廊规模最大的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餐饮娱乐、会议培训等为一体的休闲型园林山庄和旅游度假功能区之一。

金玉阳光旅游度假村管理机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得到完善。景区水电充足,通讯畅通,基础设施建设起点高,配备齐 11

全,交通便利,周边没有造成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体污染的污染企业和污染源,是一处环境质量优良、清幽凉爽悦目的旅游景区。因此,景区受到了周边众多游客的喜爱。

2004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2005年,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

附:

祁连山庄景区:以欧式建筑为基调,以综合培训为主,占地面积200亩,有教室、客房、多功能会议厅、篮球场、排球场等,并能够举办120人左右的培训班进行封闭式学习,接待规模上百人的旅游团队;中心周围草坪覆盖,绿地环绕,游客或学员在住宿、学习、参加会议之余,可以在度假村内尽情地进行室内(外)体育锻炼、观花、漫步、采摘新鲜水果及野菜,充分领略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深切感受。

环形岛(湖)景区:环形岛占地41亩,周围湖面水域面积110亩。岛上拟将建成岛心花园、金沙滩、瀑布和6栋别墅、2个网球场、4架水车、1架风车,同时添臵碰碰车、碰碰船等部分水上娱乐设施,对湖面周围环境进行整体绿化美容,届时,游客可在岛上及湖面从事垂钓及水上运动。

餐饮、娱乐景区:拟将修建一栋游泳馆,多功能娱乐厅和高档餐厅即将建成,多功能娱乐厅内设酒吧、茶坊、西点屋、KTV、棋牌室、儿童游戏厅等,高档餐厅和充满民族风情的蒙古包,可满足不同人群的用餐需求。

绿色休闲景区:该景区绿化面积310亩,分为乔木、灌木、果树三大区块,栽有垂柳、国槐、垂榆、地被月季、四季玫瑰、连翘、苜蓿、杏树、梨树等各类花木植物5万多棵,其中梨园区占地110亩,均已长大成材,每年五月,梨花如雪,香飘四溢,游人络绎不绝,成为度假村一大胜景。

八、吾艾斯拱北

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吾艾斯、盖斯、万噶斯受沙特阿拉伯第三代国王哈里发的重托,从新疆沿丝绸之路到中国传播伊斯兰教遵。在传教途中,因水土不服,盖斯病故在新疆哈密的猩猩峡;吾艾斯病故在甘肃玉门的惠回堡;唯万噶斯一人到达中原,完成了使命,后病逝于广东。为纪念吾艾斯这位伊斯兰先贤,后世穆斯林在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中沟村修建了墓冢。每年圣纪期间,周边省区大量信徒前来朝拜吾艾斯并在这里进行宗教活动。

按照伊斯兰教传统,墓冢被称作拱北,吾艾斯拱北位于玉门市清泉乡中沟村一组,东到嘉峪关市约45公里,西到玉门市清泉乡约20公里。南临312国道,北靠黑山山脉。历史上几经沧桑,屡建屡毁,现存建筑建于80年代,属阿拉伯建筑风格,1990年8月,玉门市人民政府将此墓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市穆斯林开展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2007年4月,穆斯林捐款300多万元对拱北的主体建筑木塔和礼拜厅以及各项服务接待设施进行了重新修建。

九、昌马石窟

昌马石窟座落在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西面南北长约500米的山崖中央,离地面约25米。石窟向南距乡政府约5公里,向北到玉门镇及312国道约70公里。该石窟开凿于五代宋初,后历元明又有续凿和修复。原有石窟共计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分布在昌马乡水峡村的上窖山和下窖山一带。1932年12月25日8时45分,昌马盆地发生了一起震级为7.7级的强烈地震,震中在昌马盆地朱家戈壁一带,造成昌马盆地死亡270人、伤300多人、死伤牲畜100多头、约87%的民房倒塌的巨大损失。就在这次大地震中,昌马上窖石窟的12座洞窟全部被震塌,石窟中的壁画、彩塑等各种文物被全部损毁。昌马下窟石窟的大多数洞窟也被这次大地震损毁,只有4座洞窟幸存,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昌马石窟的4座洞窟。

昌马石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一般认为,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和玉门昌马石窟。所以说,昌马石窟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姊妹窟。从洞窟的壁画和雕塑内容看,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其中渗透了较为浓厚的佛教思想;从洞窟开凿形成上看,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及新疆的石窟寺相似之处很多;从艺术价值上说,其彩绘和彩塑的手法新颖,形象逼真,风格色丽,大多数壁画入选《河西石窟图谱》,其精彩壁画还常做为《中国美术史》的封面出版;从洞窟的壁画和雕塑内容看,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 14

产和生活状况,其艺术手法,与敦煌及新疆等古丝绸之路的石窟艺术手法极为相似,有些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也许是同时代或同类型的工匠所绘。1981年,昌马石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骟马城

骟马城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境内,距312国道仅有1公里左右。从现存的遗址看,规模不算大,但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并不小。骟马城,由东西两座古城堡组成。西城是西汉时騂马县的县城,东城是明王朝在玉门茶马互市的重要场所。

西城的騂马县,是西汉时在玉门境内所设六县之一。东城的骟马城,是唐朝以后历代王朝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茶马司、将中原的茶叶运来与西部的马进行交换的重要场所。玉门境内的骟马城,是明王朝为征收战马、茶马互市而设立的,因此,此城取名为骟马城。

因此地的东西两座古城堡都与“马”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骟马城的故事。传说唐时,薛仁贵带兵领将西征到达河西一带,喜获战马一匹。后听仙人说,若将此马骟妥,可“日行千里,夜驰八百”,算得上一匹宝马。薛仁贵的武将秦琼和敬德听信仙家之言,便在清泉这个地方骟了此马。随后这里又修筑了城池,此城便取名为骟马城。

骟马城旁边是古骟马河,河床深邃,四周自然景观奇特。一方黄天厚土,碧水清蒲,至今仍是泉水翻涌,汇流成溪,芦蒲丛 15

丛,红柳密集,景色迷人。这里肥沃的土地,丰富的地下水,茂盛的牧草,开阔的良田,可以看出在远古年代,这里曾是一片富饶之地。

在骟马城一带有一处古遗址,它在玉门的历史上久负盛名,被称为“骟马文化”。“骟马文化”虽晚于火烧沟文化,但却有其独特的风格。这里出土的陶器,主要是夹砂红陶,多为双耳、划纹带乳钉的陶器。这类陶器在别处较为罕见。 骟马城和骟马文化: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很早以前就活动于今甘肃、青海一带。火烧沟文化表现的是夏代未期到商代初期生活在河西走廊的羌族部落的生产生活场景。他们在古代以羊为图腾,是一个随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民族,被称为“西方的牧羊人”。因为三皇时代的最后一个帝王炎帝姓姜,而姜人就是羌族中的一支;五帝时代的最后一个帝王夏禹的始祖就是西戎族,又被称为戎禹,所以羌族是中华民族的起始民族之一。

到了商周时期,在河西走廊生活的还是被称为氐羌的羌族人,这在《诗经.商颂》中有清楚的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没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其意思是说,当初商汤开创基业的时候,即使是地处西方的氐族和羌族,也没有人不祭祀商王的祖先,没有人不向商王朝进贡称臣的。但这种局面只是维持到了西周后期。到了战国时期,生活在河西走廊的羌族部落开始向东、向南迁徙,月氏人和乌孙人开始向河西走廊走来。

乌孙和月氏,都属于我国境内的古老民族。月氏人在刚进入河西走廊时,他们活动的区域是从敦煌到乌鞘岭的长达几百公里的地区;乌孙人进入河西走廊的时候,他们的国王叫难兜靡。既然月氏人和乌孙人同时占据着河西走廊,那么当乌孙人也来到河西走廊后,他们两个部落所占据的地域又有什么不同呢?经史学家考证和考古发掘同时证明,难兜靡时代乌孙人在河西活动的地域,应在月氏的西边,即今敦煌至酒泉一带;而月氏人则占据着河西走廊张掖至乌鞘岭的广大地区。后来,月氏民族的国力迅速增强,同时生活在河西走廊的乌孙和月氏这两个少数民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乌孙民族在月氏和匈奴的威胁下被迫迁居西域。

上世纪50年代,因修筑312国道和兰新铁路而进行文物发掘时,考古工作者和文物专家首次在玉门市清泉乡白土良村发现了这种河西走廊稀有的古人类文化类型。首先,从该文化的分布的地区来看,恰好与我国古籍所载难兜靡时代乌孙人在河西活动的地域相吻合;其次,从该文化遗存的内涵分析,制作年代较晚,出土的陶器都是夹沙红褐色平底器,制作粗糙,多为素面。第三,双耳划纹并在颈间有双乳钉的陶罐较多,是这类遗存的显著特点。“骟马文化”虽晚于火烧沟文化,但却有其独特的风格。这里出土的陶器,主要是夹砂红陶,多为双耳、划纹带乳钉的陶器。这类陶器在别处较为罕见。

转眼到了秦汉时期,生活在玉门市清泉乡白土良村的骟马城 17

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已经是月氏人被匈奴人打败向西越过葱岭迁移到了溈水流域;匈奴人又被汉族人打败向西和向南迁徒,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已经是西汉王朝的子民了。这时的西汉王朝,就在骟马城这片土地上设立了騂马县,是汉王朝在玉门境内所设六县之一。这騂马县就是今天骟马城的西城。

骟马城由东西两座古城堡组成。既然西城是西汉时騂马县的县城,那么东城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唐朝开始,历代王朝都在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茶马司,将中原的茶叶运来与西部的马匹进行交换。到了明代,茶马互市的交易场所再次西移,在玉门也设立了茶马互市交易点,这东城就是明王朝在玉门设立的茶马互市的重要场所。因此,骟马城的东城,是明王朝为征收战马、设立茶马互市而建立的。也许就是因为当时中国西部的各少数民族为了与明王朝进行茶马交易,将大批马匹赶到这里集中阉骟,这里成了大量骟马的地方,当地老百姓就把这两座城堡一起取名为骟马城。

正是因为这东西两座古城堡都与“马”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在玉门的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骟马城的故事。传说西汉时,西征的将士击败匈奴后,缴获了一匹好马。因这匹好马身高一丈,四蹄如柱,通体火红色,可日行千里,夜驰八百,是一匹宝马;而汉武帝又非常爱马;所以将士们准备把这匹宝马贡献给汉武帝。岂料将士们将这匹宝马带到今天的骟马城一带时,此马竟几天里不吃不喝,眼望北方,泪珠漣漣,长啸不止。一位老兵对众 18

人说:此马乃思乡心切,咱们干脆放了它吧!众人于是将宝马放归。为了纪念这匹热爱故乡的宝马,地此建城一座,取名为“骍马城”。后来在此设立了一个县城,也取名“骍马县”。还有一则传说,是说唐时,薛仁贵带领兵将西征到达河西一带,喜获战马一匹。后听仙人指点,说是若将此马骟妥,可“日行千里,夜驰八百”,算得上一匹宝马。薛仁贵的武将秦琼和敬德听信仙家之言,便在清泉这个地方骟了此马。随后这里又修筑了城池,此城便取名为骟马城。

今天的骟马城,旁边是古骟马河,河床深邃,四周自然景观奇特。一方黄天厚土,碧水清蒲,泉水翻涌,汇流成溪,芦蒲丛丛,红柳密集,景色迷人。这里肥沃的土地,丰富的地下水,茂盛的牧草,开阔的良田,可以看出在远古年代,这里曾是一片富饶之地。

十一、红山寺

红山寺是一座古寺院,也是如今玉门唯一一座颇具规模的佛教圣地。寺院座落于赤金镇以南2公里的红山西侧,因其山而得名。史载红山寺最早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36前后)。历史上曾几次毁于兵火,后多次重建、维修。最后一次大规模扩修是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和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并由当时的玉门县知事张安撰文,少尹宫汝澄书丹立碑为记。后于1958年和“十年*”时期遭二次毁坏,于九十年代重新修建。

红山寺现在的庙宇、大殿3处,分别供奉大佛几尊和如来佛 19

塑像等。内殿供奉着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塑像。在寺庙西边的沙丘上,高高矗立着著名的红山白塔。塔高丈余,底座有神龛4个,内有小佛像。在寺前不远处,还有一眼终年碧水长流的清泉,叫金牛泉。寺的西山上,有数眼一米大小的小洞窟,人称火云洞。

如今,红山寺不仅是佛教朝拜地,它还是人们观光游览的一个好去处。那里红山绿水,庙宇巍峨,杨柳依依,很有点“绿茵掩古寺,碧水山前流”的田园风光。

十二、干海子自然保护区

玉门市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是1983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3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00公顷,野生植物主要有红柳、梭梭、白刺、花棒、芦苇等.主要保护鸟类有26种,其中候鸟19种,留鸟7种.干海子是一处绿茵环抱的天然湖泊。位于花海乡东北距玉门市70公里海拔约1200米的沙漠之中。春夏之际,那里野草茂盛,湖中水量丰富。聚集的候鸟可多达数万只以上。真可谓一个天然鸟湖。

据有关资料记载,多年来由于此地气候温热适宜,湖畔草木生长旺盛,水量丰富。再加远离人口居住地,每年春季南方来此栖息的各种候鸟达26种之多。其中属于中日两国共同签署协议保护的候鸟就有13种。这些候鸟主要有白天鹅、大白鹭、赤麻鸭、绿头鸭、白眼鸭、燕鸥、红脚鹬、弯嘴鹬、黑翅长腿鹬、豆雁、白领行鸟、白行鸟 鸽、灰鸽、红尾伯劳、苍鹭等。

多年来,市政府加强了对干海子鸟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使该地野生植物和鸟类免遭为为和自然破坏,保持了那里的自然生态平衡,使湖水得以适度的流通和聚集,有利于候鸟的繁殖、生息、栖居。更加增添了鸟湖自然风光的恬静和美丽。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着手干海子通往市区的道路交通建设和作为理想的消闲旅游之地的设施设备建设。在不长的时间内,我们将会亲身体验、并且尽情享受那“百鸟啼鸣,绿风轻拂,水波荡漾,胜似江南风光”的鸟湖风光之无限情趣。

十三、月亮湾度假村

位于昌马乡水峡村南疏勒河河道内,距昌马乡政府约10公里。这里地处古疏勒河河道西侧,泉水四溢,水量充沛,景点中心有一道由南到北的土石沙坝拦住了泉水。坝右因疏勒河河道的自然弧度而形成月牙形,故取名月亮湾;坝左的地面上小溪遍地,红柳和牧草长势旺盛,引来了不少游客。今年上半年,昌马乡人民政府筹建金峡旅游公司,由该公司负责开发这一景点,于2003年5月份建成开业,开始了旅游经营。今后,该公司还准备在月亮湾自然风光区建设餐饮、休闲、娱乐等旅游项目。

21

玉门市市情简介

邯郸旅游景点简介

英国旅游景点简介

泉州旅游景点简介

中国著名旅游景点简介

河南开封旅游景点简介

中国著名旅游景点简介

赤水市主要旅游景点情况简介

美国15个热门旅游景点简介

武汉市简介及旅游景点中英对照

玉门市旅游景点(14)简介
《玉门市旅游景点(14)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