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化生活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9:33: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五、文化创新

2011广东卷·30.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研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1福建卷·35.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

2011江苏卷·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剧,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2011安徽卷·8.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1北京卷·25.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2011浙江卷·40.(20分)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面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有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1)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10分)

40(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六、中华文化

2011福建卷·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2011海南卷·15.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 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1广东卷·3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1福建卷·39.(42分)

材料一: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根据材料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8分)

(1)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万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节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七、中华民族精神

2011福建卷·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八、文化生活

九、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安徽卷·7.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 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 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 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1山东卷·21.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2011天津卷·1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表3左列信息,将下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13.(7分)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1天津卷·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1月,《人民日报》以“社会好与坏,居民说了算”为题对天津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经验进行了介绍:一是综合评价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2010年河西区178个社区居

委员会接受了9960名居民代表的民主评议。二是建设社区居民参与评议监督机制,将知情、表达、决策、监督权全部交给居民。尖山街辖区一个大院138户居民家暖气不热,居委会在听取居民意见后,约请各方代表共商解决办法,督促有关单位改造了输热管道,是公开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遇到难题充分与群众协商,和平区尚友里有200多辆车,而车位仅130多个,为解决挣抢车位的问题,居委会邀请个方代表召开恳谈会,听证会、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1) 2011年5月1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开始实施,期间明确规定“全国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细则”实施之后,小龙同学发现,仍有居民在社区活动中心等室内公共场所吸烟。为减少此类现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三点可行性建议。(6分) (2)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搞好普法宣传;开展“无烟型”社区创建活动;依靠群众,加强监督;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理性、绿色消费。(答出以上任意三点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十、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2011安徽卷·7.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 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 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 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1江苏卷·22.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C.培养爱国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文化生活试题

文化生活期中试题

文化生活期末试题

文化生活试题[全文]

近年高考文化生活试题

学年度文化生活第一课试题

文化生活综合试题一

《文化生活》13单元测试试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试题

文化生活第六课试题(精编)

文化生活试题
《文化生活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