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贫困儿童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23:38: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篇1:关于贫困儿童的调查报告

2012年扬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题调研

优秀调查报告申报表注:此表作为调查报告的首页,与报告一同上报。 关于贫困儿童的调查报告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赴泰州市虹桥镇关注留守儿童实践服务团

一、问卷数据分析

此次“关爱留守儿童,我们与你同行”活动走进淮安市淮安区,重点联络走访了20位留守儿童,教师3位,以下为走访汇总情况。

楼王镇地处江苏省盐城市西部,面积69.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水面积2.1万亩。常住人口4.2万,下有庆丰、花季园、江庄、姚顾、丁马港、仁和、新祥、凌庞、凤池、城头、新楼、公兴、郭杨、汉张14个村和朝阳、文昌、利民3个居委会。此次我们走访了凌庞、丁马港和朝阳居委会管辖的部分地区的26户留守儿童家庭,深入了解这些孩子们的家庭及生活状况,并且通过问卷和采访的形式采集了150份有效调研问卷、从大体上了解了该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在众多受访的孩子中,“留守儿童”占37%(如图一),其中男女比例为1:1.2(如图二),独生子女的比例为92%(如图三)其中“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59%。家中父母有一方在家的占23%,由叔伯舅姨等亲戚照料的占12%。有哥哥姐姐照料的占2%,寄养在邻居家的占4%。(如图四)

二、问卷信息分析篇2:关于贫困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 2012年扬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题调研 优秀调查报告申报表

注:此表作为调查报告的首页,与报告一同上报。

关于贫困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赴泰州市虹桥镇关注贫困儿童实践服务团

一、问卷数据分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当今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家庭生活状况分差还是存在着的,城镇与乡村贫富差距还是不容乐观的,所以沐浴在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快乐成长的我们也有必要去关心了解那些还生活在温饱边缘而拥有美丽梦想的贫困学子,那些成长中缺少父母关爱的贫困儿童,走到他们身边,分享他们生活中的点滴感想,快乐与伤悲,用爱心去沟通了解,给他们带去我们满满的关心和微不足道却又厚重的一份支持。

此次“关爱贫困儿童,我们与你同行”活动走进泰州市虹桥镇,总共印制500份问卷,实际回收到446份,以下是走访汇总情况。。将蒋华镇与七圩镇合并设立虹桥镇,当时的面积为107.53平方千米,人口7.81万人,辖3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虹桥镇中心大道8号。此次我们走访了虹桥镇七圩社区管辖的蒋华小学部分贫困儿童,深入了解这些孩子们的家庭及生活状况,并且通过问卷和采访的形式采集了446份有效调研问卷、从大体上了解了该地区的“贫困儿童问题”。在蒋华小学众多受访的孩子中,“贫困儿童”占45%(如图一),其中男女比例约为1:1.1(如图二),独生子女的比例为95%(如图三)。(图一) (图二)

篇3:乡镇贫困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给困境留守儿童争取更多的帮助,xx市xx区xx镇妇联组织专门的调研组,于4月中旬,对全镇15个村贫困留守儿童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据调查统计,xx镇有儿童1835人,其中男孩994人,女孩841人;留守儿童292人,在校留守儿童263人;贫困儿童46人,在校贫困儿童40人,其中小学在读21人,初中在读17人;父母外出打工的占72%;贫困儿童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1500元。通过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发展相对缓慢的村,这些村部分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孩子隔代,代管、单亲教育管理存在严重不科学性,家庭教育有严重断层;部分在家作田或者因病丧失劳动力,孩子家庭生活压力大,家庭教育缺失。

二、贫困儿童留守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缺位,导致儿童学习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来看,贫困儿童家庭生活拮据,很大一部分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部分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们长期“溺爱”孩子,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另一部分虽然生活在父母旁边,但是由于父母忙于农活和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教育学习的重视不够,没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认为学习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没有任何用处,因而对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儿童无心向学;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因病丧失劳动力,长期在家毫无经济来源,只能靠低保维系生活,家庭困难,从而导致儿童过早的接触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现实,大部分家务劳动由儿童来承担,从而导致一些儿童心理压力大,体力透支、精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二是因缺少父母关爱导致亲情缺失和监护缺少。这些贫困留守儿童还没有成年,心里或生理都处于转型期,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些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心理的关爱尤为重要。长期缺乏父母呵护,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障碍。有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遇到问题憋在心里;有的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情感和心理关怀,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显得比较孤僻和自卑。他们渴望与家人亲近,与人交流,需要精神上的强大支持,因缺少家长指导导致学业问题和行为偏差,有部分留守儿童甚至犯罪。三是家庭经济差,导致儿童生活质量不高。贫困留守儿童多处于交通不便的村,他们的父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学习,外出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劳动,干的事是繁重脏活、苦活和累活,劳动时间相对较长,工资收入较少,一年难得回几次家;而留在家里的农民大都从事最基本的农活,经济来源单一且少,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三、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情况

xx镇妇联组织民营企业主、镇属企事业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定期开展帮扶活动,积极做好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镇妇联为每名贫困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定期与孩子和家长进行交流,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谈心、救助、帮扶工作。

四、关于对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当前,如何搞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刻不容缓。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1、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领导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覆盖城乡的农村留守儿童扶贫领导机制。

2、逐步建立健全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儿童帮扶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指导和推进农村儿童扶贫工作向前发展。一是建立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城乡对接”帮扶机制。利用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对一”帮扶活动。二是建立农村贫困儿童扶贫救助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扶贫部门要加强对儿童及其家庭困难状况的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制定有效地扶持措施,切实保障特殊困难农村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扶贫救助。三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儿童帮扶工作纳入本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作为单位和个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不断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将此项工作长期不懈的抓下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农村儿童扶贫工作表彰大会,积极鼓励、表彰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全面开展。

3、扎实做好贫困留守儿童摸底建档造册工作。各基层妇联要针对贫困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深入调研,对贫困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教育状况、生活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对调查摸底出来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科学整理,对贫困儿童的变动情况进行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分门类建立详细的贫困儿童数据库,实现儿童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将调查结果撰写成专题调研报告,并形成书面材料,作为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重要依据。

4、着力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是要大力发展高质量的劳务输出,各职能部门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提升农民工的劳动技能水平;二是利用培训平台着力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不断提升当地农民工外出就业的质量;三是劳动部门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四是积极激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制定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当地的经济,使更多的农民能在家找到工作;五是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经济、社会环境,从源头上对农村贫困留守儿童进行帮扶。

贫困儿童

贫困儿童(推荐)

某最新贫困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3000字

大学生贫困调查报告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

给贫困儿童慰问信

扶助贫困儿童策划...

关爱贫困儿童措施

关爱贫困儿童措施

世界儿童贫困资料

贫困儿童调查报告
《贫困儿童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