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汽车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6: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汽车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李显君2011.5.16

无论从单一年度还是历史年度记录上,中国都成为汽车产销第一规模大国,却难以进入汽车强国的行列。本期和下期我们将刊发清华大学李显君教授的专论,分别论述“为何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以及“怎样才能做到大而强”的问题,以拓展视野、加深认识,为政府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为企业自主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借鉴。

自2001年,我国汽车产业开始起飞,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6%,被称为“井喷”。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800万辆,真正成为汽车产销第一规模大国。然而,从汽车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上看,我国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这种现象即为“规模竞争力”和“规模创新力”悖论,或统称为“创新竞争悖论”,通俗地讲就是“大而不强”。

一、什么是大而不强?

所谓“大”,是指规模上的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以整车物理量为统计指标的规模,即“物理规模”;另一个是以生产总值或销售收入等价值为统计指标的规模,即“价值规模”。显然,就价值规模而言,我国汽车产业并不是最大的。

什么是“不强”?关于这一点,分歧很大。主流意见是,我国汽车产业不强只是体现在缺乏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上。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会对我国汽车产业建立国际竞争优势产生很大危害。因为任何国家任何产业的发展绝不仅仅靠技术,技术只是产业发展诸多系统要素中的一个。如果“只是缺乏核心技术”的观点被认同,那么我们的政府和汽车企业会将产业变强的努力仅仅放在技术上。

事实上,缺乏核心管理同样是中国汽车产业不强的最重要表现之一。笔者认为,缺乏核心管理比缺乏核心技术更严重,因为技术可以购买和引进,但管理不能。成功的管理不能够成功移植,必须通过企业自身的实践不断总结、积累和升华。

二、正确理解“不强”的含义

如何正确理解我国汽车产业的“不强”?笔者认为,必须从企业竞争力角度才能做出系统判断,因为企业是构成产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找到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系统方案。企业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直接竞争力和间接竞争力。直接竞争力是市场上直接表现的竞争力,包括市场占有率、质量、成本、品牌和服务。间接竞争力主要包括技术、管理、企业家、创新、整合能力、政府等,它决定直接竞争力。

除了技术和管理不强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在竞争力的多个方面表现为不强,最直接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没有创造出世界级品牌。尽管中国汽车产业全球产销量第一了,但它没有培育和创造出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自产业革命以来,除了中国汽车产业,还没有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物理规模全球第一而没有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没有自己品牌的产业,规模再大也不能说有竞争力。

第二,市场占有率低。目前只有三个国家汽车年产量破千万辆,美国是在1965年,日本是在1980年,我国是在2009年。1965年,美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45.4%,出口率20%,自主品牌占国内汽车总产量的92%。1980年,日本的这三个数据依次为28.3%、53.9%和98%。而2009年,中国这三个数据分别是21%、2.3%和45.6%。从这个角度说,我国竞争力是不能与美、日两国当年相比的。

第三,成本及价格无优势。我国劳动力成本很低,但为什么许多汽车的价格比发达国家高?因为三个重要因素决定产品的成本:技术、管理和社会成本。由于我们缺乏核心技术,因此在核心零部件上国外企业对我们高定价;由于我们缺乏核心管理,使得我们企业的运作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企业;一个国家社会成本不合理,该国企业成本难以有竞争力,因为社会成本最终要分摊到每个企业的每个产品之中。

三、对大而不强的原因分析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大而不强?在过去5年,笔者基于演化论和系统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大而不强”现象进行了规范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主要结论可简要概括为如下六个方面:

1.战略定位不当

技术演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或后来者由于技术基础薄弱和管理能力不足,不能从高端产品发展,而应从低端起步逐渐进行技术积累。例如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产业就是从小型车或低端经济型轿车发展起来的,丰田和现代是最典型的代表。但2005年之前,我国传统大汽车集团,一直坚持高定位。上汽集团在购买了罗孚两个平台后,最初的定位是高端,荣威750的最高定价30万左右,但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近两年推出10万左右的荣威550让上汽集团体会到了后来者定位的合理性价值。后发企业之所以要从低端到高端的定位,是因为技术学习和技术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事实上,从政府方面,我国汽车产业也一直坚持和鼓励高端定位的思路。例如政府一直倡导的“集团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背后就是仅仅从产业发展的终极状态的另一种“高定位”理念,而忽略了汽车产业演化是一个从低端到高端逐渐技术学习和技术积累的过程。2008年前,上海和北京等很多城市限制小排量车进入市区。这与日本和法国政府在20世纪50~60年代大力倡导和发展国民车或经济型轿车正好相反。

2.政府关于汽车发展政策滞后及愿景不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汽车生产由政府决定。但2004年以前,我国到底发展什么样的轿车仍不是很清晰,这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和创新路径的方向,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与韩、日两国政府相比,我国中央政府没有及时制定系统清晰的汽车产业政策。在汽车产业建立的40年后,即1994年,中国才推出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之初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20世纪30~50年代,这已被国际公认为是日本汽车产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韩国汽车产业开端于1962年,同年政府就颁布了《汽车产业促进法》。

第二,将近半个世纪,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清楚应该发展汽车产业链的哪个环节。2004年以前,我国政府一直聚焦在汽车生产环节,而忽略了汽车研发和后市场两端。

第三,几十年间我国一直在争论要不要发展轿车产业以及怎样发展。2004年前政府一直没有相对完整而明确的政策,这耽误了我国发展轿车产业的宝贵时间。相比之下,日本在1948~1950年也有过类似的争论,但1951年日本政府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发展轿车的明确方案。1952年通产省又印发了《理解国产轿车意义》的手册,重申了保护和扶植国产轿车的必要性,并定位于发展小型车。1955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国民车扶植大纲法案》,倡导使用国产车;1956年出台了《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这是日本扶植汽车产业最大的产业政策,核心是扶植中小零部件企业。

第四,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是否发展自主品牌轿车争论了20年,争论的高峰是2004年广州花都的“何龙之争”。直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后此种争论才告结束。从发达国家各种产业发展的历程看,发展自主品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竞争和创造利润的需要。而中国却在20年的争论中丧失很多机会,中国政府在这一点上同样没有及时提出鲜明的指示。

3.过度引进技术及创新链断裂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追赶型国家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式。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是最典型的例子。借鉴这个两个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汽车产业也从技术引进开始,并力图通过消化、吸收到最后的创新。然而,三个原因导致了我国与韩、日的发展思路一样但发展结果却不同。

一是在2000年以前,大多数传统大企业仅仅引进成套技术,而花在对引进技术进行解构和分析消化的努力不足,导致了我国汽车企业缺乏匹配关键技术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技术学习和模仿不可或缺的过程。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业引进费用与消化吸收投入的比率非常低,仅为1∶0.07,而韩国和日本汽车产业发展之初这一比率为1∶8。因此,大规模、甚至是无节制地引进成套技术,使传统国有汽车集团至今不能建立面向国际竞争的核心技术能力。

二是国内传统汽车企业对研发投入和重视不够,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进入全面合资时代后,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研发强度(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企业创新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汽车公司研发强度都高于4%,而我国汽车企业平均低于2%。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新兴汽车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速度普遍高于老国有企业。

三是汽车企业知识链不完全。新兴企业发展时间短,还无法建立起完整的知识链。传统企业虽然时间较长,但由于没有意识到知识链的意义,因此大多数企业缺乏完整的研发数据、客户数据和竞争数据,进而不能建立企业的知识库,而这是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关键的第一步。

4.创新引擎缺乏

任何国家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创新驱动力。创新理论鼻祖约瑟夫·熊彼特指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企业家是创新的灵魂。”导致我国汽车产业缺乏创新引擎的最直接原因是企业家精神欠缺,而这是由这个行业国有企业成分过高导致的。在1984年以前,所有整车企业都是国有企业。目前从资产角度分析,中国150家整车企业国有比重仍然超过70%,而民营成分不足10%。这一体制中,企业领导者由政府任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一个缺乏企业家精神的产业如何能够实现创新呢?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2005年中央政府没有正式提出自主创新战略之前,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中没有自主创新和发展自主品牌指标(笔者称之为“战略考核”),主要是对年度利润和营业收入进行考核(笔者称之为“战术考核”)。国有企业领导者一般一个任期3~5年,而开发自主品牌需要短期大量投入,长期方可回收,大量的研发支出势必影响任期内的年度利润。这种对创新的战术而不是战略考核机制,必然导致任何一个国有企业领导者很难积极主动地进行长期创新投入。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的总经理和董事长,经常被提升为地方或中央部委领导,而不管其创新绩效和对自主创新的贡献度。这就是政府为国有企业领导设置了一条不创新也能够晋升的通道。

5.产业竞争结构扭曲

尽管目前我国很多产业的竞争结构已经相对合理,但是1997年之前由于政府过度干预,汽车产业竞争结构发生了扭曲。最大的扭曲是改革开放后政府20多年限制民营资本进入整车产业,这导致了该产业的不充分竞争。哈佛大学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内充分竞争是一国产业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前提;国内充分竞争促进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积极投资于新技术。

需求是产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但是1990年之前,政府规定轿车属于资本品而不是消费品,个人不允许购买,只能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购买。集团用户对轿车的价格和质量不敏感,难以对当时国有轿车企业产生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压力。这一政策长期抑制了广大消费者购买轿车的需求,制约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6.整合能力缺乏

为什么我国很多汽车企业集团在国内外并购及重组中失败案例较多且损失较大?为什么一些企业集团“集而不团”、分子公司各自为政?主要原因是整合能力缺乏,造成了一方面无法对所并购的企业及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另一方面无法协调统合内部旗下分、子公司战略分工和运营。

我国汽车企业整合能力缺乏,主要表现在集团总部没有建立有效的经营模式,于是出现了靠召开董事会管理旗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的“会管企业”,以及靠委派的总经理个人的思想和管理方式“人治”企业。任何企业发展都需要引进和利用外部资源,集团总部必须能够向旗下企业和所并购企业输出采购模式、研发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文化模式等。不能输出这些模式,只是资本输出到位,最终是不能真正整合分、子公司和所并购的企业,从而导致失败。

我国钢铁行业“大而不强”

喜剧为何而喜

第十二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

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汽车产业

我们为何而憔悴诗歌

课堂教学改革“为何而改”

中华文化为何不灭而长生

美国人为何而战读书笔记

中国的大贪官为何没有死刑

中国汽车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中国汽车产业为何大而不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