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话、说话教学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0-03-01 17:02: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青海西宁市城北区马坊小学( 810017) 田 科

我们不难发现,经常有人把口语交际教学当成听话、说话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进行简单的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交流。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交流形式是以教师的“一问(答)”对学生的“一答(问)”。从表面看来,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听话、说话教学,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通过以下分析,我们就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了。

一、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话、说话虽然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听话、说话简单地等同于口语交际,它即不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也不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说话人的言语以声波的形式传给听话人之后,听话人把这些信号进行转换,并从储存的语言信息库里找出相应的语词,按一定的结构法则排列起来,把声音信号变成语言句子,同时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理解其意思。这个听话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言语知觉阶段、语法分析阶段、利用阶段。

凯恩斯等人曾用一个模式来说明听话的三个主要过程。

按照这个模式,说话人的声波即听觉信号经过语言知觉系统的分析后,成为知觉到的一连串讲话声音。这是第一个阶段。通过语法、句法的分析得到语言的含义,这是第二个阶段。句子的意思最后被贮存在记忆中,这是第三个阶段。听话心理过程显示,学生间的差异主要在第二阶段,即语法分析阶段。学生的词句和语法规则的积累直接影响其搜寻、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课程观念

听话和说话,其实是一种口头形式的作文,为书面语言的表达服务,不放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而发展课堂口语交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有一定实践意义和真实环境下进行师生、生生互动的交际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 说话是人们在大脑语言半球(左半球)前语言中枢的控制下,将自己的内部言语借助于词语,按一定句式快速转换为外部言语的过程。费罗姆金和麦克尼拉奇等人将说话的过程分为四个过程、七个阶段。

说话心理过程研究显示,学生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创造句法结构的过程,即第二至第五阶段。学生词句的积累量和熟悉程度决定其表达的速度和质量。口语交际教学主要通过课堂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不局限在“你说我答”的层面上。

三、课型结构

口头语言的一般特点是:词和句的发音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如果个别词或多音词的某个部分过长,或者句子发音有间歇或迟滞,都会使学生的倾听、理解出现困难,甚至引起误解。因此,在发前一个音时,后一个音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是准备好的。在说出整个句子的时候,必须对整个句子的结构进行综合,才能用连贯的、恰当的词表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听话、说话教学主要以师问生答的方式进行,对话形式比较单一,互动层面也仅限在一问一答上。口语交际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活动,是学生通过倾听、表达和应对而发展的能力。它发生在课堂之上,既是师生间的对话,也是生生间的交流;既是单一的问答,又是群问群答;既是系统知识的理解,也是思维发展的平台。

四、教师角色 在听话、说话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形象是传授者和指导者,而在课堂口语交际中,教师的角色形象是参与者和引导者。话题的意义建构和交流都是由学生完成的,在学生群体的交流、讨论下,由对话题中心的延展,完成知识的迁移,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使思维得到拓展。

通过对教学策略、课程观念、课型结构以及教师角色等内容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话、说话教学实际上是不同的教学形式,只有通过口语交际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学生的思维、口头一吾言表达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听话、说话教学只有不再局限于师生、生生的一对一的交流,而是通过口语交际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的方法,才能达成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

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

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二)

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一)

听话说话 口语交际[推荐]

听话与说话

听话与说话(二) 教学设计

《学会说话》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说话要注意姿势》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话、说话教学的比较
《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话、说话教学的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