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陕西招教《学校教育学》笔记总结(4.8专供)

发布时间:2020-03-03 10:50: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校教育学》教育学的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班级授课制:是指按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也称班级授课或班级教学。

2.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年级以上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同一课时里,分别用两种以上的教材交叉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教师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4.教学:是指在学校这个正规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主体之间基于预成课程框架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互动与交流的教学活动。

5.教学评价: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

6.教学设计: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与决策。

7.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8.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9.教育案例:是含有教学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真实发生在教育现场的的典型事件。

10.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1.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和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侵犯了相对人的权益时,相对人可以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调节等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12.教育叙事:是指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 “经验事实”,或者是“记叙”教育问题的提出过程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

13.课程设计:是指按照育人目的的要求与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制定一定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是课程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文本构成和课程类型等。

14.课堂教学: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所或环境中,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索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双主体活动。

15.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及其客观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

16.校本课程:是按照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不同而划分的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

17.学习风格:是指影响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刺激作出反应的所有心理特性,表现为学习者接受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对学习条件和环境的需要,认知特征,个性倾向,神经生理。

18.学校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活动及其变化规律的新学科。 19.隐形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种子,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获得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20.整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或学科课程相对应的,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二.简答题

1.班主任如何对班级进行全面管理?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负有特殊使命的教师。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或职责是:在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协助下,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对本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组织班级课内外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评定学生操行,协调任课老师组织教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等,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2.简述当代教学发展的新取向 与传统教学相比,当代教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与信息时代的学习社会相一致的7个方面:①倡导多元的教学目标②强调整合的课程内容③提倡构建的知识学习④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活动⑤主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手段⑦强调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3.简述多尔的后现代课程标准

①丰富性,丰富性这个术语与课程的深度、课程作为意义的载体有关,还有课程的多种可能性或解释有关。②循环性这个特征很重要,因为一种丰富而复杂的课程,往往需要通过再回头思考它,往往需要再提供各种机会才能掌握。③关联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教育和文化。④严密性,他的作用在于改变了课程避免滑入“不能控制的相对主义”以及情感上的唯我主义的怪圈。

4.教师为什么要成为研究者?

①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利于教育改革②教师成为研究者能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③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利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5.简述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在新的时期和新的社会里,培养教师的教育正在开始由师范教育型向教师教育型转化,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也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教师的角色定位于:

①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和设计者②教师应视自己为一个诚恳的合作者和学习者③教师应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6.简述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

教师是一种专业职业,因为它具有专业化的一切特征,体现为国家的学历标准、必备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职业道德的要求、严格的教师资格管理制度等。所以这个专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7.简述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

①“非关注”阶段。是指进入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可从一个人进入接受正式教师教育前,甚至追溯到他的孩提时代。②“虚拟关注”阶段 ,这一阶段专业发展的主体师范生的身份是学生,至多是“准教师”。③“生存关注”阶段,是指入职初级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④ “任务关注”阶段,⑤“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在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

8.简述教师专业的特征 ①有较高水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领域发展的前沿②经过较长的专业训练,包括所教学科的课堂实习③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敬爱学生

④有较高自主权,组织教学,创设学习环境,有较强判断力以评价学生和自身⑤实行教师资格证书管理制度⑥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9.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①学习:实现自我超越②实践:改善心智模式③培训:简历共同愿景④合作:整合团体智 ⑤研究:学会系统思考

10.简述课程设计中泰勒原理内容有那些

存在主义课程的代表任务泰勒认为:不能把教材看作是为学生谋求职业做好准备的手段,也不能看作是进行心智培训的材料,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用来作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不能使学生受教材的支配,而应该使学生成为教材的主宰。知识和有效的学习必须具有个人意义,必须与人的真正目的和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个人才能在时间和环境都适宜的条件下按照他选择的知识与与对于知识的理解来行动。

11.简述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①确立校本教育宗旨②组织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③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④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⑤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

12.简述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 学校德育是一项重要的、艰巨的、细致的教育工作。可以说,处处有德育,时时有德育;既无原则,又有必要的原则:①客观真实性原则②整体系统性原则③辩证发展性原则④正面教育性原则⑤行知一致原则⑥尊重平等原则

13.简述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见 根据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我们认为学校人身伤害侵权责任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学校的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②学校的行为违法;③学校行为须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④学校主观上有过错。

14.简述哲学取向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①有坚实的哲学基础,一定的心理学依据,是一种“目的--手段”范式的教学理论研究;②以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为主,形成了“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知识---接受”的教学过程观,学课本位的教学内容观和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观;③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15.如何挖掘课堂内容 ①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②确定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③创造性开发好使用教学用具④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⑤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⑥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⑦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⑧开发好利用乡土资源

16.课堂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①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③启发性原则④直观性原则⑤循序渐进原则⑥因材施教原则⑦巩固性原则

17.简述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①反思性教学包含了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以及与此相一致的教学行为方法和教学技术效率的积极、主动的关注;②反思性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体现的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而非一次性行为;③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对教学方法的质询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式支持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基础;④迁移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开放性思想,强烈的责任感和对教学执着的追求;⑤迁移反思性教学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人专业判断的活动,它不仅依赖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而且依赖与教师对教育科学院里的认识;⑥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与同行的合作与交流,教师的反思性教学、专业学习和人格完善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18.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强调课程懂得发展功能②实现课程设臵的整合性③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④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

19.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①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②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③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

20.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①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②学生的概括水平③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④学生的智力水

⑤定势

21.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①教育理念:促使人上进;②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③教学活动:丰富多样④教学素质:教学态度、方法、语言、板书、学科专业技能、教学组织、应变能力

教学媒体、教学设计等充满生命活力⑤教学效果: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使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2.一位合格的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其知识结构可分为三个方面 ①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②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③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三.论述题

1.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和重点,它的教学评价理念、标准等与传统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分,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1)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淡化评价的奖惩功能(2)强化师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教师不仅应成为评价的主体,更应成为教学评价的管理者与实施者,教师参与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教学评价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前提下强化定性评价。当前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应注意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综合,特别是要注意定性方法的运用(4)注重学生的态度、情感和创造性评价

2.结合当下实际情况谈一谈如何实施新课改

(1)把握好新教材的内容是顺利实施新课改的关键;新课改符合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培养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人才要求”,新课改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材资源丰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注重知识的延伸②新课程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③新课程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2)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教学的立足点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3)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实施新课改的保证。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还应具备综合知识的各种技能;同时新教材知识容量大大增加,也要求教师不断给自己“充电”(4)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实施新课改的保证。在对教师和学生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①改革不单纯注重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把知识和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方面的进步都纳入评价范围②逐步把评价重点从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终结性的评价转移到日常学习、记录等过程性评价上。

3.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1)完善的情感智力和品质,其中包括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心中要有爱;做自律的榜样;有热心和幽默感;有可信任感(2)全面完善的知识结构,其中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3)灵活实际的教学能力,其中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4)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教学机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能力。

4.。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以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而后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索发生的事件,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其次,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批评家;而且,反思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第三,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第四,帮助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反思作用,还在于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拥有和改善。

4.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加德纳于1983年在他的著作《智力的结构》中提出并在其后的研究中完善的。内容包括:①语言智力,即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②数理逻辑智力,即一个人有效的进行数字运算和统计等活动的能力;③空间智力,主要指知觉、创造和再造图画以及想象图画的能力;④音乐智力,是指人们创造美的曲调和美的韵律以及理解美、欣赏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美的感受和对美的评价能力;⑤身体运动智力,指一个人自身与体力紧密联系的操作能力;⑥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较快的掌握和评价他人的语气、意图、动机、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能力;⑦内省能力,是指一个人自我认识能力和对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状态进行适当的调节能力;⑧自然学家的能力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①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目标观;②教师应树立新的学习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有什么启示

建构主义是一种在哲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知识与学习的理论,它关注的是知识是什么,一个人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信心刺激,而是主动的进行意义的构建过程;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外部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加工很热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和 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过程。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6.学校教育在促进个体发展方面有哪些功能?

①促进个人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遗传素质、环境、学校教育个人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影响作用的产物②加速个体发展的社会化进程,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还突出的表现在促进并加速其社会化的进程上

③发展个人的主体性、个性化功能,人的本质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

教育学笔记

教育学笔记

陕西国家电网校招企业文化练习题九

陕西国家电网校招企业文化练习题五

陕西国家电网校招企业文化练习题八

陕西国家电网校招企业文化练习题十五

安徽校招总结

校招面试总结

学前教育学总结 复习笔记

陕西国家电网校招企业文化练习题一[优秀]

陕西招教《学校教育学》笔记总结(4.8专供)
《陕西招教《学校教育学》笔记总结(4.8专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