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年会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1 20:51: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1年年会情况汇报

(2011年11月8-11日重庆)

11月8-11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重庆召开了年会。本次会议由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学会主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承办,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协办。重庆市副市长吴刚到会讲话,教育部职成教司葛道凯司长到会做报告。本次会议到会五百多人,涵盖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下属各地方分会、各行业分会、各专业分会代表以及部分学校代表。

围绕校企合作、协调发展、提高质量的主题,曾湘泉、王世斌、石伟平等专家做了大会主题报告。邢晖、余祖光等专家点评。

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葛道凯司长总结了职成司近几年的工作取得的成绩,系统布局改革发展。表现为制订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发展五年规划,启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计划,推进实施十个对接,加强保障,分类指导;改革创新翻开新篇章。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教产结合以及教育教学改革上有新的成果;制度建设进入快车道。表现为一大批基础性、制度性的文件陆续出台。另外,取得的成绩还有基础能力建设跨上新台阶、事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两个方面。

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葛司长认为职业教育目前是有成

绩有尝试但未形成大的突破,有进展但没有形成质的飞跃,有势头但没有形成洪流。这些构成了未来工作的基调。强调今后一段时间一是要紧盯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部署,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基础能力,不断改革创新。二是要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各项部署。三是要重点突破,找准那些起重大作用的方向,如质量建设、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等。四是要形成态势,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影响,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同时,葛司长强调不同层次、类型的职业教育要有重点,如高职教育要强化专业技能训练,非全日制职业教育要因材施教等,并要抓好校企合作的五个对接,如专业对接岗位,落实专业、教材、教法、课程与企业的对接。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曾湘泉在主题报告《十二五时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及对策》中指出当前的劳动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根据数据模型分析的结果,2010年全年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稳定趋缓,就业压力下降。但就业结构矛盾突出,就业质量低下。指出大学生数量居大,但就业能力不高。强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有很大的差距,学校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要求如何贯彻实现,如何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能力、降低就业期望值,如何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

天津大学职教学院院长王世斌的主题报告题目是《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调研报告》。报告指出:加强校企合作、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为新时期经济转型的关键,加强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成为国家意志,加强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内生需求。在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报告指出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一头冷,一头热,合作深度不足,合作质量不高,合作动力不足,举步维艰。从愿景的角度讲,企业与院校对校企合作有着一致性和趋同性。关于校企合作的路径选择,报告中提出: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面向产业需求的教育理念。推动行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行业组织主导地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全方位参与、合作、从事职业教育。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创新平台。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寻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突破口。

华东师大职成教研究所所长石伟平的报告是《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与启示》。在比较不同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报告总结了现代西方学徒制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点。指出订单式培养不是学徒制。先招工,后招生则学生的身份首先是企业的人,可明确企业责任,有利于企业管理,也可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提出借鉴现代学徒制首要的工作是制度化,在过程中要结合中国特色,尊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

本规律。

另外,大会还安排有其它一些主题发言。

会议第二天进行的是分组专题论坛(同时进行)。分别是专题一----校企合作下的教学改革-----课程和教材开发与创新。专题二-----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德育工作。专题三-----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建设与协调发展。专题四----培育高素质职教师资,提升职教科研水平。专题五-----创新职教机制,推动校企合作,提升教育质量。

分论坛报告中,上海教育科学院杨黎明教授的报告题目《信息化条件下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分析和阐述了当前课程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课程改革的方向。他指出:传统的理论教学是说中教,听中学,以教师和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现在的实践教学强调做中教、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但实践教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教师的双师型;学生要配合,要主动;教材要变为学材,为学生学习做准备,由企业、教师、科研机构共同开发;还有设备。传统的教材以教师为主编制,以理论为主要内容编写,以教师讲授为代表性。而设备问题,各类学校硬件不缺,但软件不够。信息化条件下的实践教学是通过网络虚拟仿真演练再过渡到实际操作的。

杨教授指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有四大特点,即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前两个特点是过去的模式,现在

心至将来呈现后两个特点。它有三个阶段----计算机辅助教(课件)、计算机辅助学(仿真)、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结合。信息技术的利用也有三个难点。分别是:如何引导学生动手做、如何保持持续的吸引力、如何减少负面影响。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杨教授最后建议要着重解决各学校之间软件平台不统一的问题,可以由国家建立统一标准,社会开发,国家招标购买,免费赠送到各级各类学校。

广州市教育局孟源北局长介绍了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的实践。特别介绍了课程改革载体“学生工作页”的开发情况和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使其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材料和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工具。目前有8个专业24本工作页已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建议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借鉴学习。

总体讲,本次会议安排紧凑,信息量大,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所学到的东西。一些单位的经验材料汇报在此不再不赘述。同时,建议今后可组织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积极撰写论文,参与活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工作计划要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工作计划要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征稿函

【教育新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

中国科社学会年会通知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年会论文目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年会情况汇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年会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